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清秋醉 > 第一百零四章 黄雀在后

清秋醉 第一百零四章 黄雀在后

作者:思夏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4 16:23: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注定不会是平静的一个夜晚,不仅仅是在战线前沿的万安城,更是京都城之中。

大梁皇城之中,东宫的正殿一如既往地留着灯火,太子梁筠仍俯首案前翻阅着绝不会出现在朝臣面前的案牍。

世人只道他身体羸弱,不良于行,所以不怎么出现在人前。但是鲜少有人知道,相比他那个还需要费尽心机夺嫡,几经周折登上王位的父王,梁筠却是自小在皇祖父梁文帝身边长大,并凭借世间罕见的才智无双,早已被梁文帝钦点并按照大梁名正言顺的储君来培养。

如今太子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明显有着超过自己身体年龄的憔悴与沉稳。

梁筠其人在梁文帝的身边耳濡目染,可谓是尽得真传。不仅在杀伐决断上与这个曾经制霸中原的帝王如出一辙,更是在谋略方面更为超群。他素来不多言语,谋定而后动,每每教人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今晚不仅仅是他得忙于查阅一日连传十几封的千里加急军报,就连梁成帝也早就做好彻夜不眠的打算,此时正有些迫切地静候着他的定论。

其实除了近期为了北境战事不停奔走的宁王,就连太子与梁成帝,乃至整个朝廷的大多数臣子都不至于昏聩到为了追逐眼前利益,而将整个中原地区拱手让人的地步。而早在很久之前,太子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大梁朝廷之中有藏得极深的细作。

既然有人处心积虑地推波助澜,那么他便索性见招拆招。先是在军机阁的决议上秘而不宣地决定扣下六万兵马,更是有意绕过了宁王。再以各种方式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至关重要、能够调动大梁主力的兵符暗中交到燕云易手中。

此举一方面能够确保前线的战士有足够的后备力量与北境蛮贼抗衡;另一方面,同时不失为引蛇出洞的好计策。近期这段时间,只要有人跳出来参奏燕云易谋夺兵权,就算不是奸细,也必定逃不脱干系。

如今万事俱备,安插在忻州的眼线来报,沈亦清已然在南唐楚王势力的协助之下携兵符离开城中。瞧着行踪轨迹,是直奔万安的路线。

倘若不出意外,此时她应该已经与联军汇合,而那枚兵符也就顺理成章地交到燕云易手中。换做是别人,恐生变故或是不臣之心,毕竟这可是数万精锐的兵权。可是梁筠故意设计由沈亦清成为经办之人,只因看中她的绝无二心。

许久之后,太子终于说道:“成了。”

梁成帝只觉得悬着的那颗心总算是稍稍落地,但不敢掉以轻心地问道:“依信中所言,除了相干人等,旁人一概不知兵符的具体下落。这话你觉得可信吗?”

此时一旁静默立着的太子妃苏滢躬身行礼之后,娓娓道来:“太子有意安排下面人透露朝廷限制燕云骑兵权的消息,为的就是不着痕迹地让南唐和北凉知会。他们既然还能表面上毫无芥蒂地与大梁精诚合作,起码说明在对阵北境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站在同一阵线。”

梁成帝倨傲地听着,却神情舒展了许多,似乎很乐意听到这样的结果。只见他从容地坐了下来,示意苏滢继续说下去。

苏滢颔首恭敬地继续说道:“儿臣借着这阵子宫中议论北境战事的东风,装作在无意之中被倾月公主听见燕云骑势力单薄的事实。没想到,公主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担忧燕云易的安危,她私下里央求儿臣替她想想办法。故此,儿臣依照殿下早先的安排,假意当着公主的面支走太子,给她制造机会单独留在东宫之中,于是就能顺势将兵符送出宫去。”

不出所料,听到她神色如常地说出将梁倾月作为摆布的棋子,梁成帝的脸色瞬间就“唰”一下变了颜色,周身有些怒色。

他却顾左右而言他道:“太子妃真是好手段,不愧是朕的好儿媳。”

苏滢怎会不知他是在心疼这个备受宠爱的女儿,当初太子与他说起这个计谋之时,梁成帝的激动之情不下数十倍。此时这样的冷言冷语,都已经算是不能更轻。

她并未因此而有触怒帝王的担忧,只是平静地回应道:“陛下谬赞了,儿臣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梁成帝冷声道:“你以为朕真的是在夸你吗?”

眼见他的愠色正盛,太子梁筠忽然开口道:“陛下只在意结果,此番只要能够肃清朝野,相信没有什么人是不可以被利用的,对吗?”

他的声音悠扬,分明是普通的语调却俨然散发着不怒自威的王者之气。

闻言,苏滢神色凛然地低下头,满是崇敬与平和的神色。而梁成帝的任何情绪也在瞬间消散殆尽,转而又是那副君王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孔。

他顿了顿,语气和缓许多地说道:“太子所言极是。只不过,月儿毕竟是你的妹妹,要说总不至于亏待了她,或是让她受了委屈。”

梁成帝的神情与话语并不像是发号施令的帝王,反而像是在和太子协商,期盼他能够顾念手足之情,对梁倾月特别照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子表面恭敬道:“是,儿臣谨记于心。”

梁成帝自然拿不准他这么说是真的会照做,还是单纯地想要敷衍自己。可大梁朝野之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内忧外患无日无之。自打自己登基即位,凡是重大决定都无一不是与太子商议而行。越是纷繁复杂的政务,就越是得依仗着太子出谋划策,就像是这次北境突如其来的兵甲之祸,根本离不开他当机立断的气魄。

要不是太子先发制人地断言北境之乱不在于外、而在于内,恐怕大梁的一切行动早已暴露得更加彻底,就算不会损兵折将,也只能陷入被动的境地。

梁成帝虽然生性多疑,却并不是个斤斤计较、不能容人的小人。就如同他明明知道宁王在暗中多有活动,不仅与荣远侯府、兵部尚书等朝中重臣过从甚密,更是与南唐之人有过不少接触。可是梁成帝清楚宁王的所作所为与心中夙愿都是一心一意向着大梁,对他这个皇兄也绝无半点反叛之意,那么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他对太子并没有太多不满的情绪,反倒出言缓和道:“太子行事稳重,不必朕多说什么。太子妃,接着说吧。”

苏滢应声道:“是,陛下。倾月公主早在五日之前就已经出发去了忻州,至于路上会不会有什么变数......儿臣相信父王既然能将公主交托给谭掌司,那么他势必是可信之人。最新的信件也印证了这一点,看来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行事。”

闻言,梁成帝聊表满意地点点头道:“嗯,你们做事情妥帖,朕心甚慰。”

瞧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太子一针见血地问道:“陛下还有疑虑?”

梁成帝道:“朕是在想,以我对燕云易的了解,欺君罔上的事情他绝不会做。倘若他知道这个兵符是月儿偷出来的,依照他的秉性恐怕不敢擅专。但是没有这数万将士,你觉得北境之困当如何拆解?”

太子道:“陛下所言极是,所以儿臣已经让齐王修书一封,告知燕将军无需有任何顾虑,可以大胆行事。”

不得不说,梁筠的这招顺水推舟的确做得天衣无缝。他不仅利用梁倾月对燕云易的深情,借她之手将兵符从千里之外的京都城,不声不响地送到燕云易手上,更是通过梁倾月的口中,让齐王听见了万安将士所蒙受的危机。

整个大梁皇宫之中,梁成帝的子嗣并不在少数,但是唯独齐王与太子的关系最为亲厚。齐王视太子既是值得敬重的兄长,又有一层亦师亦友的关系。

这样重大的事情,齐王在得知之后,必然第一时间请教这个在他眼中尤为睿智的饱学之士。那么,太子就能够借由齐王的笔墨,暗中授权燕云易名正言顺使用兵符调兵遣将的权利。同时,他的这番举动能够帮助自己在齐王与燕云易眼中洗脱嫌疑,树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坚实身份。

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怀疑是太子有意扣下兵符,然后自导自演地再去毁坏自己意有所图的计划。

梁成帝终于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略微表示满意地说道:“辛苦你们了,没想到在暗中做了这么多事情。朕只愿一切尽如人意,月儿能早些回来。”

说是这么说,可他根本不需要知道这背后太子做了多少功夫,而他本人也并不是在意细枝末微的性格。就像是太子说的,只要结果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过程如何都不是他会关心的问题。

说得更难听一些,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就算是全军尽墨,但是能够换回大梁的稳定,在梁成帝的眼中也不会有任何值得惋惜的地方。毕竟他关心的并不是燕云易或是大梁精锐的生死,而是自己的江山社稷。

望着梁成帝渐行渐远,身披月色一点点消失在东宫的背影,梁筠不过是注目两眼而已,便又如常地俯身案前。苏滢有些犹豫的神情却在不经意间印入他眼中,太子并未作声,只是手握沾了朱砂的毛笔,潦草地一一写下批红。

苏滢迟迟没有说话,心知他是在等自己开口,终于还是问道:“有一事臣妾始终想不明白,不知该不该问。”

太子温声道:“看上去,你跟了我这么久,却还是很怕我。滢儿,你以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但说无妨。”

闻言,苏滢难以遮掩自己的喜悦之情,平日里不多见地露出些女子的娇羞。她对太子的仰慕之情,绝非寻常言语可以形容。即便是成婚多年,二人早已是举案齐眉的一双璧人,她在他面前却总是无意之中表现得像是个不谙世事、有些紧张无措的小女子,全然没有对待旁人时宠辱不惊的模样。

梁筠的一双眼眸很好看,面容挺括,算得上是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只是身体较常人虚弱得多,因此脸上总是没什么血色。他满是耐心地望着苏滢,就足以让她无尽地沉醉下去。

片刻之后,苏滢敛了敛面上的笑意,正色问道:“臣妾想知道,殿下为什么将这么重要的计划落在沈亦清身上。臣妾拙见,这个不安分的女子才是现如今最不稳定的变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子的神情了然,却并未直接回答她,一边翻阅着手边有关于沈亦清的卷宗,一边问道:“你觉得她是怎样的人?”

苏滢道:“臣妾与她没有太多的接触,只在之前的千秋诞上有过一面之缘。臣妾听闻她声名狼藉,不仅举止粗鄙,更有失女子的德行。”

太子道:“只是这样?”

苏滢道:“如果殿下指的是彻王妃之事,她能够懂得借力打力,倒也不失是个聪明人。她能够先发制人,为了报复陷害自己之人,不惜以身投毒,的确有几分魄力。又能够不着痕迹地替换彻王妃的手帕,也算四没有枉费臣妾的助力。沈亦清是个聪明人,同时也太容易招惹是非。”

太子道:“像她这样的人,不会因势利导,不会趋利避害,行事往往忠于本心,所以最为沉稳可靠。若是利用得当,固然能够带来意料之外的效果,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说话之时,太子梁筠的目光似乎投射在更为遥远的地方,或许是万安,又或者是更远的幽云十二州。

-----------------

随着一阵整齐划一的格外强烈的响动声,沈亦清明显能感觉到整个人都在随之震动。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稍微扫了眼外面的光线,看起来估摸是深夜时分,除了月光之外,只有眼前的烛火摇曳出光亮。

好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抬眼时对面的凌飞宇已然不见踪影,而自己的身上多披了一件刚刚自己给他盖上的披风。

沈亦清虽然没有走到帘幕之外,也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铁甲峥嵘之意。这样看来,应该临近子夜时分,也就是凌飞宇说的集结之时。

他嘱咐得很清楚,如果没有特别的必要,沈亦清还是最好留在营帐之中。她倒是没有异议,毕竟自己此行前来的目的已然达成,若不是白天遇到凌飞宇,恐怕早就只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如今原本就想等到天亮之时离开,切莫因为自己影响任何正常的计划。

只是她无意中从帘幕的缝隙里,清晰地望见每一个见过或是没见过的将士都整装待发的模样。

这绝不是简单的集结演练,唯一的可能就是趁夜色突袭万安城。

喜欢清秋醉请大家收藏:()清秋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