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的空间,比彦宸想象的还要逼仄。
一进门,便是一股混杂着陈旧木料、若有若无的药味以及淡淡潮气的味道。光线很暗,即便是在白天,也需要开着一盏昏黄的灯。所有的家具都带着明显的、被岁月反复打磨过的痕迹,每一处磨损,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拮据与不易。
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占据了房间的中央,桌面上铺着一块洗得发白的塑料桌布。靠墙立着一个掉了漆的五斗柜,整个房间被各种生活杂物填充得满满当当,却又被一种近乎于强迫症的意志力,收拾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一毫的狼藉。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淡淡的、难以言喻的药草混合着皂角的气味。
这里,就是张甯的“沼泽”。一个拥挤、压抑,却又被主人用尽全力维持着体面的世界。
“哎呀,孩子,快请进,快请进。”
母亲的声音,一如彦宸在门外初见时那般柔和,带着一种病中人特有的、气力不足的温婉。她侧身将彦宸让进门,目光却几乎是立刻,就落在了他左手那个沉甸甸的购物袋上。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极为短暂的、几乎无法被捕捉的惊异。
她显然没有预料到,一个高中生上门做客,会带着如此“周全”的礼数。
她没有立刻去接,也没有开口询问,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阿姨,您别误会,”他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那对母女之间暗流汹涌的交锋,语气诚恳,笑容坦荡,“这不是我买的,是我爸妈特意嘱咐我带来的。他们一直念叨,说张甯这段时间帮我补习,让我成绩进步特别大,非要让我带点心意过来,当面谢谢您和叔叔,把女儿教育得这么优秀。”
这番说辞,滴水不漏。它将送礼的主体,从他个人,完美地转移到了“对方父母”的身上;将送礼的动机,从“追求”,巧妙地包装成了“感恩”;最后,还顺带夸赞了对方的家庭教育。每一个字,都踩在了最安全、最得体的点上,让人无法拒绝,也无从指摘。
母亲脸上的表情,在那一刻,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凝滞。她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第一次,浮现出一种混杂着意外、赞许,以及更深层次的、警惕的复杂情绪。
母亲的目光,缓缓地从彦宸的脸上,转向了自己的女儿。
那一瞬间,一场无声的、只属于母女之间的审讯,开始了。
母亲的眼神,带着那标志性的、温柔的锐利,像一把柔软的探针,轻轻地刺向张甯。那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一连串清晰的、不容回避的问号:“这是怎么回事?你事先知道吗?这是你的主意?”
张甯的心,在那一刻,沉到了谷底。她迎着母亲的目光,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当场抓获的、协同作案的共犯。她只能用一种充满了疲惫与无力的眼神,拼命地向母亲传递着自己的清白。那眼神,几乎是在呐喊:“不是我!我拦不住他!您别看我,这都是他自作主张!”
母亲眼中的锐利,在那一瞬间,似乎柔和了那么零点几秒。她仿佛读懂了女儿的无奈。随即,她那如探针般的目光,便从女儿身上移开,重新落回到了彦宸的身上。这一次,那目光里的审视意味,变得更加深沉,也更加专注。仿佛在说:“哦?原来是这样。那这个孩子,就更有意思了。”
张甯看到母亲眼神的转变,心头警铃大作。她立刻投去一个带着警告与恳求的眼神:“妈,拜托了,别为难他。他……没有恶意。就当他不懂事好了。”
“哎,你这孩子,太客气了,你父母也太客气了……”她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却避开了手,并没有接过。她只字不提“礼物”二字,只是用一种不容拒绝的温和语气说:“家里小,快坐吧。宁宁,去给你同学倒杯水。”
这是一种高明的回避,既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而是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来。
但彦宸,显然没打算给她这个回避的机会。
他脸上那副无懈可击的笑容没有丝毫改变,仿佛完全没听懂对方话语里婉转的推拒。
他将那个沉甸甸的袋子放在桌上,然后双手将一个鼓形的酒瓶,小心翼翼地捧了出来。那晶莹剔透的瓶身,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一种内敛而昂贵的光泽。经典的红底金字标签,清晰地印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五粮液”。
“这是我爸特意让我带给叔叔的,”彦宸的语气,带着一种晚辈特有的、恰到好处的尊敬,“我爸说,男人之间表达感谢,没什么比喝顿酒更实在了。他今天没法亲自过来,就让我务必把这个带到,算是……算是替他跟叔叔交个朋友。”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甚至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他再一次将自己从“送礼者”的身份中抽离,把自己变成了两个“父亲”之间传递情谊的信使。这份礼物,不再是他一个毛头小子的冒昧,而是一位父亲对另一位父亲的、充满江湖气的致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青色之回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