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19日。
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
对于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需要为生计奔波的周三。然而,对于某些嗅觉敏锐、或是野心勃勃的人来说,今天,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冬日的空气凛冽而清新,张甯的呼吸在白茫茫的晨雾中,凝成一团团转瞬即逝的白汽。她沿着操场跑道的固定路线,维持着平稳的节奏,感受着运动带来的、让四肢百骸都逐渐苏醒的暖意。
就在她跑过主席台时,一个正在压腿的老教师,打开了他那台半旧的红旗牌收音机。一阵滋啦作响的电流声后,一个字正腔圆、充满了时代特征的男播音员的声音,清晰地穿透了晨间的薄雾:
“……今天上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外滩15号的原浦江饭店,正式鸣锣开市。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正式投入运营……”
“……黄浦江畔的这声锣响,不仅仅宣告了上海证券市场的诞生,更向全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与步伐,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
“铛——!”
张甯的脑海里,仿佛也跟着那声描述,响起了一声清越悠长的、振聋发聩的锣响。
她的脚步也不由得停顿了一下。
一个念头闪电般地划过脑海。
——彦宸。
她知道,这声锣响,对别人来说,或许只是一条新闻。但对那个总是站在窗边,幻想黄浦江两岸风景,胸中燃烧着一整片未来蓝图的少年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期待已久的、宣告战争开始的号角。
张甯的心跳,没来由地快了半拍。她没有再多听,而是重新调整呼吸,加快了脚步,仿佛要追上那个正在滚滚而来的、崭新的时代。
晨跑结束,张甯回到教室。那份独属于她的、每日例行的“投喂”,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了她的课桌抽屉里。
一杯用玻璃瓶装着的、依旧温热的豆浆,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剥好了壳的茶叶蛋,还有……两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
长久以来,她的早餐,都精准地控制在一个包子的食量。而彦宸也早已习惯了这种投喂的默契,不多不少,刚刚好。
那多出来的这一个……?
她正疑惑着,早自习的预备铃声尖锐地响了起来。彦宸压着铃声的尾巴,像一阵风似的从后门冲了进来,一屁股坐到她身边的座位上。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放下书包就立刻凑过来,用那种欠兮兮的语气问一句“师父早安”,或是找个由头撩拨她一下。他只是把书包往桌上一扔,整个人就有些颓然地靠在了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没有少年人应有的蓬勃朝气,反而充满了某种被巨大现实挤压过后的、无力的疲惫感。
张甯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个多出来的、还带着余温的肉包子,连同油纸一起,轻轻地推到了他的手边。
“诺。”她只发出了一个极轻的单音。
彦宸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那个包子上,先是一怔,随即脸上立刻浮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夸张表情。
“哎哟!”他一拍脑门,嬉皮笑脸地压低声音道,“我说早上出门怎么总觉得忘了点啥事,原来是把自己的口粮给忘了!多谢师父提醒,不然徒儿今天就得饿着肚子为革命事业奋斗了!”
他说着,便毫不客气地拿起包子,像一头饿极了的小兽,三口两口就将那个包子吞进了肚子里。整个过程,他都维持着那副玩世不恭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的轻松笑容。
但张甯还是看见了。
在他低头咬下第一口包子时,那双总是闪烁着星光的眼睛里,有一丝来不及掩饰的、近乎于茫然的空洞。那不是饥饿,而是一种更深的、发自于灵魂的失落。
果然。
一整天,彦宸都像一个被抽掉了主发条的机器人,运转迟缓,错误频出。
上课时,彦宸的灵魂显然已经飘到了黄浦江畔。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解析几何,他却在草稿纸上,用尺子比着,无意识地画着一串串起伏的、代表着涨跌的红绿线条,还有一根根长短不一的、标注着成交量的柱状图。那不是随手的涂鸦,而是一种近乎于本能的、对未来战场的模拟推演。
下午的物理自习课,他面前摊着一本习题册,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那道关于电磁感应的复杂题目,笔尖悬在纸上,却半天也落不下去。那道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隐喻——他能清晰地“感应”到时代磁场那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无法产生任何能改变自己处境的“电流”。
好不容易,他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终于写满了演算过程。张甯几乎是在他落笔的瞬间,就将那本习题册不动声色地抽了过来。只扫了一眼,她那总是平直的眉头,就轻轻蹙起。过程的逻辑是混乱的,好几处关键的公式代换都出现了低级错误,最终的答案,自然也是谬以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青色之回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一刻,张甯的心底,没有丝毫的责备,只有一种深切的、近乎于怜悯的理解。
她太懂这种感觉了。这就好像一个苦练了十年屠龙之技、把每一寸肌肉都武装到了牙齿的顶尖战士,终于听到了远方战场传来的、进攻的号角。他热血沸腾,扛起战刀就要冲锋陷阵,却被长官拍着肩膀,无比和蔼地告知:“小同志,你的任务不是冲锋,是留在后方,把土豆的皮削干净。”
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憋闷,那种眼睁睁看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自己面前拉开序幕,自己却被牢牢地钉死在原地,动弹不得的无力感……足以将任何一个心怀壮志的人,活活憋出内伤。
她知道,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劝解。他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可以让他把胸中那股混杂着狂热、向往、不甘与愤怒的岩浆,尽情喷发出来的火山口。
放学的铃声响起。
彦宸像个梦游的人,慢吞吞地收拾着书包。张甯却已经站了起来,她将自己的书包甩到肩上,用指节轻轻敲了敲他的桌面。
“走。”她只说了一个字,语气不容置疑。
“啊?去哪儿?”彦宸茫然地抬起头。
“送我回家。”张甯转身就朝教室外走去。
彦宸仿佛被她这一个字从黄浦江畔拽了回来,飘忽了一整天的魂魄,终于归位。他那双黯淡的眼睛里重新亮起光,几乎是立刻切换回了那副他最熟练的、带着点讨好和殷勤的“日常舔狗”模式,连声应道:“好啊,好啊!”
张甯却没等他,已经走到了教室门口。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回过头,目光带着一丝审视,补上了一句:“你放学没事吧?!”
这句问话,像是一剂强心针,彻底激活了他。彦宸猛地站起来,抓起书包甩到背上,三步并作两步地跟了上去,脸上堆满了笑:“没事没事!送老……师父大人回家,就是天字第一号的正事!”
他舌头打了个磕绊,差点把那个在心里盘旋了无数遍的称呼顺嘴秃噜出来,幸好及时刹住了车。他殷勤地跟在张甯身后,快走到楼梯口时,才猛地一拍脑袋,想起了关键问题:“对了师父,我今天没骑车来啊!” 他早上满脑子都是开市的消息,心烦意乱,是坐公交车来的。
张甯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走到楼下的车棚,她熟练地打开自己的车锁,然后头也不回地对他说:“你推着我的车,我轻松一下。”
这……这简直是天大的恩赐!
彦宸的眼睛瞬间亮得像两颗被擦亮的星星,所有的郁结和烦闷,仿佛都在这一刻被这个简单的任务给驱散了。他几乎是抢步上前,无比郑重地从她手中接过了车把,像是接过了什么神圣的权杖,用力点头:“好啊!好啊!”
冬日的太阳落得早,橘黄色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彦宸推着那辆对他来说略显秀气的女士自行车,张甯则背着手,慢悠悠地走在他身边。两人都没有说话,车轮压过路面,发出单调而规律的“沙沙”声。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却并不尴尬。彦宸的心情,在握住车把的那一刻,就已经奇异地平静了下来。他不再去想那遥远的、喧嚣的交易所,也不再去想那些令人心焦的红绿曲线。他的整个世界,暂时被压缩成了身边这个女孩的侧影,和她身上传来的、淡淡的肥皂清香。
走了约莫十分钟,穿过了一条喧闹的小街,张甯才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憋坏了吧?”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了彦宸伪装了一整天的、玩世不恭的坚硬外壳。他推车的动作一顿,差点没抓稳车把。
他张了张嘴,想说“没有啊”,想说“师父你说什么呢”,想用一百句俏皮话把这个话题糊弄过去。但迎上张甯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清澈的眼睛,所有的谎言和伪装,都瞬间瓦解,无所遁形。
彦宸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浓重的委屈和不甘。
“嗯。”
他闷闷地应了一声,像一头被顺了毛,终于肯露出柔软肚皮的大型犬。
张甯停下脚步,转过身,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夕阳的余晖勾勒出她清瘦的轮廓,双眼此刻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于严厉的审视。
“你今天可闷了一天了,”她用一种陈述事实的、不带任何感**彩的语调说道,“课也不听,题也乱做。那道关于电磁感应的题,里面的逻辑错误,连高一新生都不会犯。”
彦宸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他像是被人当场抓住了最狼狈的心事,眼神躲闪,嘴唇嗫嚅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差不多得了!”张甯的语气猛地一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师父”的威严,“现在,就给你机会,把你想说的,想骂的,想抱怨的,都给我一五一十地倒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色之回忆请大家收藏:()青色之回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