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332章 智谋非凡

刘璋认为,若非张鲁母亲的影响,张鲁绝无可能获得汉中太守这样的重要职位。

汉中富饶之地,承载着丰厚利益,却被父亲赐予外人,这令他愤懑不已。

当听说父亲又要前往张家留宿时,刘璋忍不住质问,直言不解父亲为何如此频繁造访张家。

刘焉听后颇为不满,斥责其无礼。

刘璋虽内心忐忑,但想到此事关乎自身利益,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表达了内心的不满。

刘璋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父亲,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有些疑问,希望父亲能为我解答。”

看着儿子因自己的一句话而紧张不安的模样,刘焉心中涌起一阵失落。

当初他听闻益州有帝王之气,便劝说灵帝推行“废史立牧”

的政策,只身来到益州,成为益州牧。

后来他掌控汉中,封锁栈道,除掉朝廷使者,割据一方,俨然成了地方霸主,甚至开始筹备天子仪仗和服饰,显露出称帝之心。

然而,他本以为自己是一代豪杰,却没想到子女中竟无一人堪当大任。

唯一的继承人刘璋性格懦弱,缺乏领袖气质。

如今自己年迈体衰,恐怕时日无多。

一旦自己离世,这广袤的益州,能否靠这样一个软弱无能的儿子守护下去?每次想到此处,刘焉都满心悲凉,既为自己没有优秀的接班人而遗憾,也为辛苦建立的基业将来可能毁于一旦而叹息。

思绪至此,刘焉愈发烦躁,瞪着刘璋冷声说道:“轮得到你来过问我的决定吗?难道我还需向你解释一切?与其在这里纠缠,不如去好好修炼,改正你的怯懦个性!”

刘焉毫不留情地数落着刘璋,后者垂首聆听,羞愧得面红耳赤,大气都不敢出。

见儿子这般模样,刘焉愈加恼火,重重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刚忙完公务就被儿子惹得心情不佳,此刻正想找人发泄一番。

片刻之后,刘焉的身影消失在远方,刘璋才慢慢抬起头,心中的恐惧逐渐散去。

刘璋刚受了父亲的严厉训斥,心中满是委屈与愤怒,但他不敢迁怒于父亲,转而将怨气发泄到张鲁身上。

他认为若非张鲁及其母亲的影响,父亲绝不会如此对待自己。

作为父亲唯一的继承人,他的地位远高于张鲁,这一切都是因张鲁母亲的迷惑所致。

自我说服一番后,刘璋握紧拳头,决心要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在州牧府内,荀彧急匆匆地找到曹操,神色紧张地报告说出了大事。

曹操听后心中一惊,猜测可能遇到了重大危机。

荀彧稍作喘息,调整状态后说道:“之前我不是提到过,已向家族写信邀请公达前来辅佐主公?”

曹操闻言一怔,随即点头回应:“对,是有这么回事。”

想到荀彧此刻的表情,他又揣测道:“莫非公达没答应?”

未待荀彧开口,曹操便爽朗一笑:“哈哈,我还以为多大事呢,原来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公达若不愿追随于我,想必已有明确目标,随他去便是。”

“即便惋惜,也不过是有缘无分,何必纠结?”

这就是那位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的曹操。

可见他对人才的珍视。

即使得知荀攸拒绝,他仅感遗憾,毫无怨恨之意。

荀彧察觉到曹操误解了自己的意图,急忙解释:“主公,公达虽已拒绝,但我的来意并非此事。”

“哦?那又是为何?”

曹操心中惊疑,不知还有何事比荀攸拒绝更紧迫。

荀彧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轻叹一声,反问:“主公可记得,我曾提过一位同窗好友,也是颍川书院出身,郭嘉,如今在袁绍手下?”

曹操略作沉思后应道:“嗯,是有这么个人,怎么了?他也回绝了吗?”

语气依旧淡然,接着说:“回绝便回绝吧,有你、志才和仲德等人,已足够。”

荀彧听出曹操对此事并不重视,急切地说:“主公,万万不可这般轻视,郭嘉绝非常人!”

“哦?此话怎讲?”

曹操微微皱眉,露出一丝疑惑。

他对荀彧的直率习性早已习惯,也正因为欣赏这种坦诚,才格外倚重荀彧。

荀彧的能力毋庸置疑,若换作他人这般直言不讳,恐怕早就惹得曹操不满。

然而在曹操眼中,才华横溢之人值得更多的宽容。

回头想想,曹操确实没太把荀彧提到的郭嘉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郭嘉默默无闻,能力或许平平。

即便荀攸,也是因荀家的声望和“荀氏八龙”

的美誉才受到关注。

荀家作为颍川郡的顶尖家族,世代人才济济,荀攸即使无甚政绩,也曾被何进苦苦邀为幕僚。

董卓掌权时,荀攸依旧获封黄门侍郎,皆因其出自荀家,是难得的栋梁之才。

相较之下,郭嘉缺乏这样的背景,曹操的轻视也属正常。

荀彧听出曹操的怀疑,心中叹息,却仍郑重推荐:“主公,郭嘉绝非等闲之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颍川书院,他以‘鬼才’闻名,智谋非凡。”

郭嘉以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敏锐的洞察力闻名,其才华在当时堪称首屈一指。

荀彧对其高度评价,令曹操颇为震惊。

深知荀彧从不虚夸的曹操,开始对郭嘉的能力深信不疑。

荀彧直言郭嘉的才能远超自己,甚至高出十倍以上,让曹操难以置信,但仍努力消化这一信息。

经过一番讨论,曹操意识到郭嘉的潜力非凡,不禁陷入沉思。

曹操猛然惊觉,随后倒吸一口凉气。

荀彧的话让他心中一震,原来郭嘉的能耐远超想象。

曹操虽未经历赤壁之败,但也意识到郭嘉的重要性。

然而,这个郭嘉竟已决定追随林枫,这令曹操震惊不已。

荀彧直言:“主公,郭嘉并非拒绝您,而是有意投奔林枫。”

曹操听后大惊失色,追问详情。

荀彧沉声回答:“林枫才是郭嘉的目标,此事已成定局。”

曹操听罢,顿时如坠冰窟。

他深知郭嘉的才智,一旦离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荀彧却劝慰道:“主公不必过于担忧,郭嘉尚未正式投效林枫,或许还有转机。”

曹操稍感安慰,但内心依旧沉重。

曹操震惊地重复着:“林枫?郭嘉要投奔的人真的是林枫?”

荀彧肯定地说:“没错,正是林枫。”

曹操愣住,许久未回神。

荀彧看着主公这副模样,只能摇头叹息。

事实摆在眼前,无法改变。

荀彧劝解道:“尽管不愿接受,但林枫确实堪称一代明主。

他行事缜密,每一步都深思熟虑,绝不轻举妄动,可见其沉稳谨慎。”

“他授予岳飞‘岳家军’这样的私人部队,并全权交由岳飞指挥,表明他对部下高度信任,胸怀宽广。”

“敢于对抗羌胡,展现了他的果断狠辣,绝非优柔寡断之人。”

“夺取洛阳世家的藏书,证明他深知书籍的价值,绝非莽撞之辈。”

“将洛阳百姓迁移,显示出他对人口资源的重视,也避免了战乱,体现了他的仁慈。”

“最令人担忧的是,他无视汉室,自立为王,对朝廷的安危毫不关心,显然是胸怀天下,志向远大。”

“郭嘉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对汉室毫无忠诚,只愿辅佐有能力的主公施展抱负。

放眼天下,唯有林枫最适合他。”

“郭嘉一定是看清了这一点,才会决定前往西凉投靠林枫。”

“而像林枫这样的人,必定不会轻易放郭嘉离开。”

听完荀彧的话,曹操陷入沉思,他知道荀彧所言句句属实。

郭嘉若处于他人位置,或许会倾向于投奔西凉王。

不同于袁绍,西凉王不会过分关注家世背景,这一点从林枫对世家的态度上可见一斑,他已铲除不少世家势力,麾下文臣武将多出身寒门或平民。

郭嘉作为寒门出身之人,在林枫阵营能感受到更多认同感。

因为寒门与世家之间存在阶级隔阂,即便关系再好,也难免有所疏离。

但在林枫部属中,人人皆出身相似,这种隔阂自然消弭。

察觉到希望渺茫,曹操仍不甘心地追问荀彧消息来源。

荀彧坦白称此为荀谌所传,而荀谌现居袁绍幕府。

曹操听后更加确信,既然荀谌与郭嘉同处一地,其言可信度极高。

得知这一情况,曹操深感忧虑。

西凉王不仅实力超群,还拥有如李存孝、李元霸这样的顶级战将,如今即将迎来郭嘉这样的人才,曹操怎能不焦虑?想到下次天道金榜可能再次被西凉王占据首位,曹操顿觉头痛难当。

曹操揉着眉心,对郭嘉归附西凉王的事情深感苦恼。

忽然,曹操想起荀彧刚才提到荀攸也拒绝为己效力,立刻追问:“文若,你刚说公达拒绝了,那他现在在做什么?”

曹操说完这句话,心中一阵不安,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

“难道真是这样?”

想到这里,曹操急忙摇头,自我安慰道,“绝不可能。

荀攸身为荀家这样的名门之后,绝不会投奔一个被骂作‘世家屠夫’的人。”

曹操迅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的担忧毫无根据。

毕竟没有任何理由让名门子弟甘愿牺牲家族利益去投靠那个名声狼藉的人。

于是,曹操放下心来,猜测荀攸要么是对现状不满,要么是另有选择。

如果是前者,他相信凭借自身实力和荀彧这块金字招牌,说服荀攸并非难事;若是后者,他也只能遗憾地接受现实,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勉强不得。

然而,就在曹操自我宽慰时,荀彧的表情却让他再次忐忑起来。

荀彧的迟疑让曹操的心猛地一沉,脱口而出:“难道真像我担心的那样?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曹操内心激烈挣扎,觉得事情远比想象得复杂。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