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46章 我实在无能为力!

朱标都能预见他们会提出诸多反对理由。

譬如赶尸这等奇异之事,恐怕会吓到平民百姓,该如何是好?

然而,要避免惊扰民众,最佳策略便是白日休憩,夜间行进。

又如,各地本就有义庄可供安置处理,何必多此一举建立赶尸客栈,岂不是徒增民负?

但那是老九自掏腰包,与他们何干?他们也未曾分担分毫!

总而言之,对老九心存不满者,尤其是儒家之人,定会竭力诋毁。

朱标直言心中忧虑。

朱元璋听后却笑了。

“标儿,你以为老九会在意那些儒官的看法吗?”

“儒官反对又怎样?难道他就会放弃?”

“况且朝中亦不乏支持老九之人,有些事不必过于计较。

弹劾老九之事屡见不鲜,老九现在不也好好的?”

朱元璋的话让朱标无言以对。

说到底,还是老爷子偏袒老九,这或许才是他能安然无恙的关键吧?

他也不得不承认,老爷子所言极是,自己或许过于忧虑了。

老九连私盐都能贩卖成功,这赶尸客栈又算得了什么?

……

长江之上,徐妙锦的送亲船队正缓缓驶离应天府水域。

选择水路,皆因徐妙锦偏爱乘船,不喜陆路颠簸,此乃她个人意愿。

对于这门婚事,徐辉祖与徐增寿起初皆持反对态度,但此乃朱元璋皇帝陛下亲下圣旨,拒绝无从谈起,只能默认接受。

然而徐妙锦却不同,即便当时听闻朱元璋赐婚于她与汉王朱松,她也仅是淡然以对,未见丝毫抗拒。

“小妹,你与三哥说说,陛下赐婚之时,你就没想过要反抗吗?”

时至今日,徐增寿仍未想通此事,见徐妙锦此刻心情尚佳,他不禁好奇问道。

“为何要反抗?”

“徐家众人莫非都不想活了,甘愿送死?”

徐妙锦用一种看待愚者的眼神望向自己的三哥。

“非也,我的意思是,你内心真的愿意嫁给汉王吗?若可自行选择,你还会点头吗?”徐增寿连忙澄清。

“我亦不知。

不过,嫁给汉王对我而言,并无不妥!也算是门当户对吧?”徐妙锦淡淡回应,耸了耸肩。

实际上,她不反感这门亲事,主要是因为朱松。

他与别的藩王不同,与大姐夫燕王朱棣有几分相似,似乎都只倾心于一个女人。

徐妙锦虽生于大明,但自幼便有自己的见解,对男人三妻四妾的做法深恶痛绝。

起初,她觉得大姐徐妙云遇到了良人,大姐夫朱棣颇为专一。

她便梦想着未来能与一个深情的男子共度此生,若寻不到这样的人,宁愿终身不嫁。

但后来她发现自己想错了。

朱棣的燕王府中,多了不少高丽送来的女子。

尽管没有册立侧妃,但朱棣身边的女人并不少。

后来得知汉王妃病逝,徐妙锦惊悉汉王朱松仅有一位王妃,府中再无其他妾室,不禁对这位汉王殿下产生了兴趣。

要知道,汉王朱松就藩多年,竟无一妾室,这在藩王中独一无二。

女人的心思有时与男人截然不同,特别是徐妙锦这种有主见的女人。

她不反感朱松,仅凭这一点便足够了。

当然,在大明朝的背景下,这种想法堪称离经叛道。

身为女子,本不该有如此念头。

毕竟,男人三妻四妾,为了延续香火而多生子女,在这个时代似乎是理所当然之事,也是男人的特权。

徐妙锦思想前卫,却非冲动之人,即便是亲兄长面前亦有所保留。

“不愿说便罢了!待你与汉王完婚,成为汉王妃之时,自有分晓!”

“到那时,为兄打算组织商队前往汉中府经商,小妹定会相助吧?”

徐增寿见徐妙锦态度敷衍,也不恼,直言心中盘算。

汉中府商机无限,众人皆知此地利润丰厚。

徐增寿亦是心动不已,但兄长徐辉祖多次告诫,不可步蓝玉等人后尘,涉足汉中。

“此事大哥可知?”

徐妙锦望向徐增寿,心中已明其三哥所想。

自大姐徐妙云成为燕王妃后,三哥便与北平多有往来,如今又打起她的主意。

“咱兄妹之事,何必提及大哥?”

“小妹,你就帮三哥一把,向汉王美言几句,为兄寻条生财之道!”

“汉中府遍地机遇,他吃肉,总能让咱们喝口汤吧?”

提及大哥,徐增寿面露尴尬,连忙哀求。

“言之过早!”

“我刚入汉中为妃,能帮得上什么忙?”

“况且汉王是否会听我的,尚无定论。”

“我实在无能为力!”

徐妙锦无奈摇头。

她虽不反感汉王,却未知其对自身心意如何。

毕竟,徐妙锦仅十四岁,再亦难免心生忐忑。

然而,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唯有随机应变。

“怎会如此?”

“难道咱高兴得太早了?”

徐增寿听后,一脸愕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忆起大姐徐妙云嫁予燕王后,燕王颇为重视她的意见,虽不至全然遵从,却也十分在意她的看法。

往昔的徐妙锦或许与徐增寿想法相近,而今的徐妙锦却有了更多深思。

有时,那些擅长讨女子欢心的男子,反而难以依靠。

真正痴情于一人,又对其百依百顺的男子,又能有几人?

至少朱棣未曾做到。

但相较于其他藩王常以延续血脉为由纳妾娶妃,朱棣已算不俗。

当然,即将成为她夫君的那位更是出色。

……

汉中府,时至九月底,秋收已近尾声。

汉中境内粮仓再次充盈至极,百姓的喜悦溢于言表,对汉王朱松满怀感激。

他们深知,是朱松造就了今日的汉中府,使他们得以安居乐业。

不仅粮食丰收,汉中百姓的衣食住行皆无忧,不仅因收入高于他乡,更因生活开销远低于其他地方。

米价、盐价乃至其他生活必需品,皆为大明最低。

若以后世标准衡量,汉中府无疑是大明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城池。

然而,与百姓的喜悦不同,朱松在喜悦之余,未有丝毫懈怠,反觉肩上责任更重,前路漫长。

当百姓欢庆丰收时,朱松已将目光投向天水关外。

每年丰收之际,常有北方势力南下侵扰。

近期关外活动愈发频繁,朱松遂令汉中军全面戒备,加强边疆巡逻。

这几乎已成惯例,每年秋收后,朱松皆如此行事。

他不能因为瓦剌与汉中府有商贸往来,便放松警惕。

这帮人为了利益,背信弃义、暗箭伤人之事,绝非做不出来,只看利益是否足够诱人!

“日日防贼终非长久之计,若能收复河西走廊,西北之地方能安稳!”

望着边关军报,虽暂无战事,但朱松深知,只闻贼偷,不闻贼防之理不通!

条件允许,他不惜挥师北上,誓将河西走廊失地重归汉土!

一旦河西走廊成为屏障,瓦剌即便心生邪念,亦会权衡代价!

再者,河西走廊商队屡遭劫持,长此以往,汉中经济必受重创!

“或许大婚后,可向朝廷,挥师河西走廊?”

朱松心念一动,欲待明春,一举夺下河西走廊!

目前,他麾下汉中军与西安守备军合计,可调兵马约七八万!

至于固原陕甘边军,尽在长兴侯耿炳文掌控之中,此军为固守之用,防敌南下,即便朱松请战,耿炳文大军亦难调动!

因此,攻打河西走廊,他至多能调七八万兵力!

然朱松自信满满,五万兵马,足以收复河西走廊!

念及此,朱松提笔,起草进攻河西走廊的奏章!

……

应天府皇宫内,朱元璋正审阅锦衣卫呈上的密报。

自上次土豆丰收,他对土豆种植兴趣大增!

西北之地一亩地产五千斤土豆,而他这里仅四千余斤,何也?

遂命锦衣卫详查汉中府种植细节!

“原来那亩产五千斤之地,皆施了草木灰!”

“吾亦试试,或许明年也能收获千斤土豆!”

阅读锦衣卫的回报后,朱元璋眼前一亮!

他已命户部在城外精选十亩沃土,打算春耕时将收获的土豆种下。

处理完御书房的事务,朱元璋返回寝宫。

躺在龙榻上,他准备开始新一轮模拟。

但这次,他没有急于模拟朱匣焌,而是老九组建赶尸队伍和赶尸客栈的计划,再次激发了他对赶尸人的好奇。

“系统,有模拟赶尸人的模板推演吗?”朱元璋问道。

“有!但需消耗100点国运值,正在为您生成!”系统回应。

“100点国运值而已,即刻开始!”朱元璋吩咐道。

“扣除100点国运值,推演信息加载中……”

随即,国运系统启动,朱元璋再次沉入梦境。

“正在推演:明末最后的赶尸道士!时长:一小时!”

咦?

听到“明末最后的赶尸道士”,朱元璋心头一震!

明末?

那是多久以后的事?

大明将倾之时?

未及细想,梦境画面已渐清晰,推演开启!

你诞生于偏远山村,母亲难产而亡,父亲为养家深入云南采药,不幸坠崖。

是一位赶尸道士将父亲的送归!

那年你五岁,家中有兄有已出嫁的姐。

为求生计,兄长跪求道士收你为徒!

道士肤色黝黑,眉宇间透着威严,得知你家境后,权衡再三终答应收你为徒,并资助料理父亲后事!

这道士真乃善人!

想我当年家人饿毙,又有谁来相助?

朱元璋蓦地回想起自己幼时的艰辛岁月。

那时,家中几乎无人生还,他被迫从放牛娃的身份转变为小和尚,只为求得一条生路。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