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64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老九修仙之人,手握神器,谁能敌之?

再者,自上次推演老四一脉,得知大明将遭瓦剌俘虏一帝后,朕便有了灭瓦剌之心!

瓦剌之外,女真部落亦不可留!

老四一脉推演中,竟是女真灭了大明!

此等之事,朕岂能容忍!

既战,何不趁机扫清漠北,连同东北小国、部落,一并征服,归入大明版图!

届时,朕洪武皇帝之功绩,位列前三,何难之有?

当然,此事需至汉中,与老九详谈!

若此刻在应天府下令,恐命令未出,文武百官已疑朕疯癫!

看来,前往汉中之事,需尽快安排!

思及此,朱元璋又嘱咐王琛,除太子朱标外,不准任何人入内。

随后,他再次展开大明巅峰时期之版图,细细端详。

望着西域、漠北及辽东的广袤地域,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光芒。

然而,他的视线并未就此停留,反而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大明最南端的海岛。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这些岛国,是否比攻打西域诸国更易征服?

此刻,若朱松知晓其父正对着一张类似世界地图之物,盘算着征服哪些国家,不知会作何反应?

在汉中府,朱松再次踏入橡胶厂。

刘子衿声称有了新发明,邀他前来查看。

朱松暗想,这小子莫非真把人力三轮车造出来了?以他的能力,这并非难事。

“殿下,快来看!”刘子衿一见朱松,满脸兴奋,引他至工厂一角。

那里,两件物品被大布遮盖,显得颇为神秘。

刘子衿揭开布盖,正如朱松所料,一辆人力三轮车映入眼帘。

它与后世常见的三轮车无异,只是后方的车斗更大,既可载人,又可装货。

唯一的不足在于车身略显粗糙,细节与美观度远不及后世机械生产的制品。

“做得不错,你真把它造出来了!”朱松满意地点头,并提出建议,“不过,这车外观稍显粗糙,还可以再精细些。”

“这车是我匆忙间制成的,还未来得及打磨,只用了五天左右。”刘子衿回应道。

刘子衿略带羞涩地说明:“我们准备了两辆车。”

“不过,另一辆似乎有点小。”朱松的目光转向了第二个遮盖物,下面藏着的东西明显比那辆三轮车小巧许多。

“嘿嘿,其实我最想让殿下看的,是这个!”刘子衿边说边揭开了第二个遮盖。

朱松一眼望去,双眸骤亮——竟是一辆自行车,与他提供的图纸上所绘几乎无二!

显然,刘子衿在这辆自行车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与三轮车相比,这辆自行车在细节上更加精致,每一处都经过细心打磨和上漆,毫无粗糙之感。

“真不错,你居然把自行车都做出来了!”朱松大笑称赞。

这正是他喜欢刘子衿的原因:无需多言,刘子衿总会自发地去探索和实践。

这正是朱松提供后世教材的好处:像刘子衿这样的人,学习到书中提及而现实中未见之物时,总会忍不住想要亲手制造出来,验证其神奇与实用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朱松的教材中,除了自行车,还有许多后世常见却技术含量不高的物品,无需复杂机械或高工业水平即可制作。

他不可能一一交代或亲自找人制作,所能依靠的,正是这些热爱钻研与发明的人,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创造。

刘子衿的表现令朱松极为满意。

不久,他便在朱松面前试骑了这辆自行车,虽略显生疏,但已能稳住不倒。

“私下里没少练习吧?”朱松心知,刘子衿必定已多次尝试。

对于未曾骑过两轮车的人来说,起初难以保持平衡,需历经一段时间适应,方能稳健骑行。

“摔了几跤后,我发现掌握平衡就没那么难了!”刘子衿略带羞涩地挠头说道。

“继续努力,自行车仅是起点,我期待你未来能给我带来更大的惊喜!”朱松轻拍刘子衿略显瘦弱的肩膀,笑言鼓励。

“嗯!”刘子衿满脸兴奋,坚定地点头回应。

偶像的鼓励与认可,让他内心充满满足与动力。

从橡胶厂返回汉王府,朱松径直步入书房,着手撰写成立研究院的计划书。

刘子衿今日的表现,激发了他创办研究院的念头。

将如刘子衿般热爱发明的人才汇聚于研究院,专注创新,岂不是更佳?

不久,研究院计划便在朱松的笔下初具雏形。

他还计划制定奖励与保障制度,类似于后世的研发奖励和专利制度,确保研发者能在一定期限内,如五年或十年,享受其成果的商业利益分红,以此激励更多人投身发明创造。

……

哈密城外,杨赫领两万守备军驻守三道岭,秦武则率汉中军与其余守备军包围哈密城。

围城已逾半月,秦武未急于攻城,静候攻城大炮的到来。

大炮一到,哈密城墙将不堪一击,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己方伤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汉中军的抚恤金高昂,秦武不愿士兵无谓牺牲,珍惜每一条生命。

“秦帅,朝廷派遣的攻城大炮已至!”

朝廷的攻城大炮,历经艰难,终抵哈密!

其重量庞大,运输迟缓,致使秦武等人久候。

秦武精神焕发,一声令下,哈密城下,汉中军八门大炮,借马力牵引,炮口直指城墙,一字列开!

安克帖木儿率哈密将领立于城楼。

目睹黑洞洞的炮口,众人面色骤变。

“投降……”

话音未落,秦武手臂一挥,炮口火光四溅!

轰鸣声起,哈密城墙瞬间崩塌!

哈密城墙远不及大明坚固,轻易便被摧毁!

“欲降?汉王有旨,绝无可能!”

“全军听令,准备冲锋!”

“进城后,勿扰百姓,减少伤亡!哈密王室,格杀勿论!”

“守军投降者,可免一死!”

秦武令旗一挥,汉中军列阵以待!

威压如山,哈密守军绝望至极!

汉中军前列,遁甲兵持巨盾、长戈,次列前锋兵披甲执钝器,后排士兵利刃在手,准备收割。

此等阵势,哈密守军魂飞魄散!

“杀!”

汉中军怒吼连天,全线冲锋!

须臾间,已塌城墙被一举冲破!

“汉王有令,只诛王室,余人缴械免死!”

哈密守军几乎未做抵抗,纷纷弃械投降!

朱松一族,在大明最为辉煌之时,人口激增至八亿。

数日之后,汉中王府内。

“殿下,哈密有紧急战报!”一名汉中军斥候风尘仆仆地赶来,手中紧握秦武所书的捷报。

朱松精神焕发,急忙接过捷报。

内容简明扼要:守城大炮抵达之日,哈密城瞬间沦陷,尽归汉中军所有。

哈密守军几乎未作有效抵抗,八成以上军心涣散,直接缴械投降。

少数抵抗者及包括安克帖木儿在内的哈密王室成员,共计一千五百余人被杀。

而安克帖木儿的首级,竟被周通意外发现于城楼附近,于逃窜之际被他斩下。

朱松与耿青相视一笑,心中暗叹周通运气之佳。

虽料定他西域之行必有建功立业之机,却未曾想他能如此巧合地斩下哈密之首。

耿青半开玩笑道:“这小子运气真好,连哈密的首级都让他给抢了,本该留给秦武主帅的。”

朱松却毫不在意:“秦武岂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这也算是周通的福气了。”

他也明白,耿青只是玩笑话,秦武怎会与周通这样的小伙子计较。

在秦武的战报里,周通的战功得到了认可。

周通斩下安克帖木儿首级时,或许根本不清楚对方的身份。

正如朱松所料,周通那时并不知晓那人是哈密国的安克帖木儿,只因对方衣着华丽,身旁簇拥众多护卫,还在拼死突围,他便果断出手。

凭借周通的武艺,他如入无人之境,直冲至安克帖木儿面前,终结了他的性命。

后来汉中军遍寻安克帖木儿无果,一番细查后才发现,他早已被周通不经意间解决。

如此一来,秦武更不会责怪周通抢功。

周通得知自己误斩了哈密国主,一时难以置信。

“殿下,哈密已下,接下来该如何?”耿青向朱松请示。

“命杨赫率一万汉中军与两万西安府守备军驻守哈密,其余人等随秦武返回。”朱松思索片刻,随即写下命令,并派人送往哈密。

秦武率余部归来,应能在年前抵达汉中。

处理完此事,朱松还需起草捷报送往应天府。

眼下关键,在于老爷子如何打算哈密城的归属。

朱松心想,最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若老爷子另有安排,他也无异议,但怕的是守将无能,届时还需他出面收拾烂摊子。

捷报中还需详列立功将士与阵亡名单。

此次攻打哈密,汉中军伤亡甚微,仅两百余人。

其中阵亡二十余人,其余均为不同程度受伤。

哈密三万守军未做有效抵抗便八成投降,这也减轻了汉中军的伤亡。

即便如此,二十人的阵亡也让朱松决定在汉中城悬挂白帘,以表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

朱松认为,无论数量多少,那些阵亡的将士都应被当今百姓铭记。

除了寂军墓这一特殊地点,朱松还在汉中城外选了一处吉祥之地,建立了汉中烈士园,专为安葬战场上牺牲的汉中军烈士。

至于朝廷军那边,伤亡较重,数百人丧生,但这由朝廷负责,与朱松无直接关联。

西安的朝廷守备军,朱松也只是调用。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年关将至,天气愈发寒冷。

应天府经过改造,风貌有所变化,渐显汉中府的神韵。

尤其是临近春节,应天府愈发热闹非凡。

此时,哈密大捷的消息传至应天府。

快马自汉中疾驰而来,呼喊声自城门响彻至皇宫,迅速轰动全城。

消息沿途传播,不仅汉中和应天,各地城镇州府皆闻此捷报。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