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76章 真为老朱家争光了!

王卫学院亦规划为老将们的退休之所。

汉中军内选拔教官虽非难事,但朱松标准严苛,尤重导师与教官人选,坚持宁缺毋滥。

武科教育涵盖读书识字、武学修炼、骑射练习、日常操练、武器专精及战阵战术等。

朱松还为武科学员设定了毕业后等级制度:普通毕业者可获汉中军小旗官级别职位;中级毕业者总旗官级别;高级毕业者百户官级别;特级毕业者则千户官级别。

武科学员旨在为汉中军培养未来将领,虽初入职级可能不同,但均将获相应职位。

未来军制改革中,汉中军结构将更加细分,装备、后勤等部门,所学与一线部队各有侧重,旨在培养多元化军事人才,而非单一冲锋悍将。

现今汉中府,参军热潮空前高涨!

然而,加入汉中军绝非易事。

欲成为汉中军的成员,必先通过王卫学院的严格考核,获取毕业证书。

即便是普通士卒,亦需体能达标。

转至应天府,

此地过年氛围与汉中府大相径庭。

朱松可随意休假,但朝廷却受限于规矩,特别是朱元璋这位勤勉在位之时。

朱元璋规定,朝廷年节仅三日休假:春节、冬至及皇帝生辰,各休一天。

大年三十,朱元璋仍在政务中度过,仅正月初一稍作休憩,初二便恢复早朝。

年复一年,朱元璋已适应此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节奏。

正月初八早朝,

“陛下,各州府水泥路铺设进度已达七成,预计三月内全面竣工。”

工部监工官员在朱元璋询问应天府至西安府水泥路建设情况时,连忙禀报。

“加紧施工,越快越好!

另通知汉中,多运水泥来,江南重镇间亦需修建水泥路。”

朱元璋点头满意,对工部官员吩咐道。

此时,户部尚书张紞出列奏报:“陛下,汉中府洪武二十五年商业税收已入国库。”

此言一出,在场官员皆侧耳倾听,欲知汉中府去年商业税收之巨。

朱元璋精神焕发,追问:“汉中府一年商业税收几何?”

张紞声音微颤,答道:“共计一千八百五十九万两白银!”

连他自己亦觉难以置信。

他初见这数字,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多少?再说一遍!”

朱元璋猛地自龙椅上站起!

满朝文武皆惊,面面相觑,私下议论之声四起!

“一千八百五十九万两白银!”

张紞重申。

“哈哈哈……好!太好了!”

“你们都听着!”

“当初反对汉王新政试点的,此刻脸上是否辣地疼?”

朱元璋大笑,转而向那些曾频繁弹劾朱松的大臣戏谑道。

一个字:爽!

无比畅快,朱元璋甚至觉得扬眉吐气!

老九此番,真为老朱家争光了!

毕竟,这改革试点名义上是他让老九去搞的,压力实则全在他身上!

如今,这串数字让他彻底安心,也让那些官员颜面扫地!

他倒要瞧瞧,谁还敢在试点改革上多言!

“张大人,户部没弄错吧?这只是汉中府的商业税?西安府的也算在内了?”

一官员不死心地追问。

“仅是汉中府的!若加上西安府,西北两府商业税总计已超两千二百万两白银!”

张紞言罢,朝堂上下皆目瞪口呆!

何意?

西安府商业税也近千万两白银?

这……

西北两府一年商业税,竟抵大明过去数年总和!

“臣有奏!”

此时,刑部尚书杨靖突然打断氛围。

“准!”

朱元璋不悦,正享受官员们的惊愕,却被杨靖打断!

但大臣奏报,他不能拒,只好耐着性子倾听!

“陛下,蜀地官员上报,山区频繁出现赶尸人。”

“他们昼伏夜行。”

“许多村落的百姓,夜晚声称见过。”

“官府已请画师描绘了赶尸人的形象。”

杨靖说着,递上几张画像。

“呈上。”

朱元璋即刻命王琛取来。

画像中,赶尸人形象一致:背竹箱,挂灯笼,持摄魂铃,腰系葫芦,多戴斗笠,面容难辨。

“传令地方官,张贴告示,百姓遇赶尸道士须回避,不得靠近。”

朱元璋阅毕画像,递给朱标,随即吩咐杨靖。

“陛下,百姓不知赶尸人,夜间见此惊恐万分,才会惊扰官府……”

杨靖焦急道。

“百姓不知,告之即可,你亦不知?”

“赶尸道士乃汉王为客死异乡者魂归故里所设,意在威慑?还是你在此装糊涂?”

朱元璋未待杨靖言尽,脸色已沉,厉声责问。

“臣不敢!”

“臣只是觉得,汉王殿下初衷虽好,但此法是否欠妥?”

杨靖惶恐跪倒,急忙解释。

“照咱说的办,无有不妥!”

“百姓知情后,自会习以为常,无需多虑!”

朱元璋瞪了杨靖一眼,不悦地冷哼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心知,杨靖提及赶尸人,定是想找老九麻烦,若不敲打,真当他不敢动手?

杨靖面露苦色,最终只能点头应允。

官员们望向杨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同情与不甘。

蓝玉等淮西勋贵及户部官员,脸上则挂着幸灾乐祸的神色。

此时若敢给汉王朱松添堵,无异于自寻死路。

毕竟,汉王朱松已是皇上心头的宝贝,尤其是考虑到西北两府近三千万两白银的税收。

谁敢此刻触汉王的霉头,那简直是铁头无疑。

杨靖此举,究竟是哪根筋不对?

散朝后,朱元璋即刻召见朱标与张紞至御书房。

张紞被召,自然与商业税收相关。

阅毕户部详尽的书面报告,朱元璋笑容满面。

“张紞,记得试点初行时,你也反对的吧?”朱元璋得意地问张紞。

“臣惭愧,如今方知陛下与汉王殿下的深意。”张紞苦笑回应,对汉王朱松已是心服口服。

别的不说,单是西北两府这三千万两白银的入账,就让国库存银跃升至五千多万两!张紞身为户部尚书,此生从未见过如此巨款。

“你能明白就好。”朱元璋满意点头,“既已知试点之益,日后行事自当明了。”

“臣明白!”张紞望向同样微笑的太子朱标,苦笑点头。

“老九送来的种子,春耕时必须全力以赴,务必全部种下。”朱元璋话锋一转,严肃告诫张紞,“此乃大明未来之基,不容有失。

若有差池,你这户部尚书之位难保!”

“臣定当竭尽全力!”张紞心头一震,连忙跪地应承。

“去吧!”朱元璋摆手,张紞随即退出。

“标儿,锦衣卫传来消息,老九在汉中府饲养了大量牛羊,专为产奶之用。”

“对此,你有何看法?”

朱元璋望向朱标,面带笑意地问道。

“儿臣以为,老九只是想为汉中军及王卫学院的学子们提供营养补给,此举并无不妥。”

朱标点头回应,显然已对此事有所了解。

“确实,牛奶鸡蛋成本低廉,却是普通人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

“汉中府诸多做法,朝廷值得借鉴。”

朱元璋点头赞同。

大明严禁宰牛食肉,因牛乃农耕之重。

但朱松所得牛羊均来自异域,非本土耕牛,故而另当别论。

无论是产奶还是宰食,旁人也无权干涉。

朱元璋在多次筹谋中,已察觉此问题。

奶牛之事,可向异域之人求取。

他朱元璋的面子,异域之人自会给,加之等价物资交换,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朱元璋亦有意创办皇卫学院。

届时,他亦会让学员们享用牛奶鸡蛋,效仿老九。

至于文科教材,他计划前往汉中与老九详谈。

至于武科,他朱元璋自有办法。

麾下如蓝玉等淮西猛将众多,培养一批勇士应非难事。

他深知,在培养文人的同时,亦需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

蓝玉等人,便是现成的教官。

时下太平盛世,无需征战。

但让蓝玉等人传授军事技艺,培育更多人才,方能彰显其价值。

否则,他们终日闲散,只会琢磨如何敛财。

“蒋瓛,关于寻址建立皇卫军校之事,进展如何?”朱元璋询问蒋瓛。

“陛下,一切已安排就绪!”蒋瓛迅速回应。

“甚好,既有空闲,你便领朕与标儿前去视察。”朱元璋随即下令。

蒋瓛连忙应承,心中明了,皇上对皇卫军校之事极为关注。

此刻,汉中府作为试点,引领着时代潮流。

……

凉国公府内,蓝玉等淮西勋贵面面相觑。

他们得知汉中投保行获利颇丰,月营收竟达七百多万两,而赔付不过十万两。

这惊人利润,令他们眼红不已。

“汉王真是奇才,怎想出如此赚钱之策!”蓝玉惊叹。

投保赔付虽高,但投保人数众多,汇聚成海。

酒楼厨子、铁匠、商队、矿工、伐木工等高危职业者,纷纷投保,以求心安。

汉王投保条约还规定,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仅赔付百分之三十,以防天灾导致投保行亏损。

然而,蓝玉等人深知,投保行最宝贵的是信誉。

若无极高信誉,此生意难以立足。

朱松能在西北成功,靠的是其在当地的信誉与威望。

“皇上或许已洞察,汉中正是此时代的风向标,汉中有所动,皇上必随之。”

蓝玉心中忽生感慨。

即便是他这等粗人,也看出跟随汉王经商定无谬误。

汉王垄断的行业,诸如火柴、蜂窝煤及至关重要的食盐,皆利润丰厚。

汉中瓷器,更是尊贵身份的象征,有价无市,唯有亲临汉中方能购得。

至于极品瓷器,即便在汉中亦难得一见,它们往往只在拍卖行现身。

除却特定套系,顶级瓷器每月仅拍卖三件,汉中瓷器,已然成为奢侈品标杆。

“舅父,瓷器这行当能否涉足?”常升试探性地问。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