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52章 为官治国,必得有才

荀彧身躯微颤,猛然抬头,只见曹晚目光如冰刃般直刺而来。

那锋利的眼神让荀彧背后一凉,本要出口的斥责竟不由自主地咽了回去。

“高祖未料到子孙失德,致使天下动荡,更不会想到我的父亲会力挽狂澜,重定乾坤,延续汉室命脉。”

“高祖的遗训,显然不适合我的父亲。”

“既然如此,陛下难道不明白通权达变的道理?为何不顺应群臣之意,加封我父为王,以此表彰他对汉室的贡献!”

曹晚骤然转身,冷峻目光直指刘协。

刘协面色惨白,无言以对,只能求助般看向荀彧。

荀彧霍然起身,怒喝:“曹子昭,你这是强辞夺理,胁迫圣上!”

然而曹晚充耳不闻,高声说道:“陛下,臣今日只愿面见圣上,不愿与旁人争执,请圣上下令,让荀尚书退下!”

他语气坚决,不容抗拒。

刘协一时迟疑。

“轰”的一声,身后的三百铁浮屠齐步向前,杀气弥漫。

仿佛曹晚一声令下,这些甲士便会扑上,将刘协撕裂。

刘协顿时慌了,连忙道:“荀爱卿,这里已无你之事,速速退下吧!”

“陛下!”

荀彧焦急地望着刘协,然而刘协挥手喝止。

荀彧无奈。

曹晚可以对刘协无礼,但他无法做到。

他只能狠狠瞪了曹晚一眼,愤然拂袖离去。

大殿之中,再无一人替刘协说话。

“陛下,此刻已无外人,咱们不妨开门见山。你乖乖拟旨,我曹家依旧锦衣玉食供养于你,让你继续享受皇位荣光。”

“日后,即便我父改朝换代,看在你识时务的分上,也会封你为安乐侯,安享富贵。”

“你若执迷不悟,今日我便以你的血写下这份封王诏书!”

曹晚强势无比,直言威胁,手已按在龙渊剑上。

刘协被吓得瘫倒在地,大口喘息。

“他一贯狂妄跋扈,若我不答应,怕是他真会对我痛下杀手。”

“列祖列宗在上,孩儿也是无奈之举,还望原谅我的不孝。”

刘协心中满是凄凉,不敢再迟疑,急忙说道:“朕这就拟诏,册封你父亲为魏王。”

曹晚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挥了挥手:“来人,给朕备好笔墨。”

宫人们战战兢兢地呈上笔墨和空白圣旨卷轴。

刘协颤抖着手提起笔,稍作停顿后,发出一声苦涩的叹息,亲自写下封王诏书。

许都城东,尚书府。

荀彧一脸沉重,带着怒火走进正堂时,发现一位久违的老友早已等候。

“长文,你不在邺城,怎会在此?”

荀彧面露惊讶,上前迎接。

陈群拱手笑道:“文若兄,我是受人所托,特意前来找你商议要事。”

“受人所托?曹公?”荀彧追问。

“不是。”陈群摇头,压低声音,“是子桓公子让我来与你商议大事。”

荀彧脸色微变。

“子桓公子背着曹公与你商议要事,这实在不合规矩。”

荀彧随即恢复镇定,半开玩笑地说。

陈群示意周围无人。

荀彧明白,命所有人退出,只剩他们两人。

“适才见你神色愤懑,我想应是曹家那位大公子率兵逼迫天子封曹公为魏王,让你心生不满吧。”陈群微笑道。

荀彧冷哼:“看来长文早预料到今日,为何你也签了联名奏表?”

话中有讽刺之意。

陈群毫不在意:“曹公平定袁绍,天下大势已定,我岂能逆流而行,坐以待毙?”

“大势已定!”

荀彧握紧拳头:“长文你也认定,汉室气数已尽,曹氏必将取代?”

陈群未作回应。

“这些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文若兄是否还记得,大汉是如何陷入今日这般境地的?”

陈群忽然反问。

荀彧微微一愣,随即沉默了片刻。

随后,他愤然说道:“自然是因为桓、灵二帝昏庸无道,宠信宦官,打压士人,接连引发党锢之祸,种下祸根,最终导致黄巾之乱与董卓之乱,国力一蹶不振,沦落至此。”

“诚如你所说。”

“所以我一直记得,当年你曾告诉我,唯有天子与世家联手治理天下,才能实现君臣一体,防止宦官专权,使国家长治久安。”

“若真能达到这个目的,这皇位由曹氏还是刘氏来坐,文若兄觉得真的那么重要吗?”

陈群层层铺垫,只为引导出荀彧的核心想法。

荀彧哑然失笑。

良久,他苦笑道:“长文兄果然点醒了我,若曹公能够与世家名士共治天下,倒也算不负我的初心。”

“曹公虽然手段强硬,但毕竟懂得分寸,对世家的力量仍有所顾忌。”

“依我看,若他真有改朝换代的野心,必然会对世家作出妥协,换取支持。”

然而,陈群话锋骤转,目光变得深沉。

“不过如今,曹公多了个儿子,名叫曹晚,是他的长子,深受曹公宠爱。此人视我们这些世家如同草芥,每攻下一州,都要屠杀大量名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荀彧身躯一颤,顿时明白陈群此行的真实意图。

“原来,长文兄此次前来,是为了劝我支持子桓公子继位?”

荀彧冷笑着拆穿了陈群的目的。

“正是!”

“子桓公子文采出众,却缺乏军功与威望,远不及那位兄长。若他继承大位,必须依赖世家名士的帮助。”

“此外,我之前已将自己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展示给他,他对这一选拔官员的方法十分认可,颇为赞赏。”

“此制若能替代现行察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准则,则不论上至宗室贵胄,下至郡守,皆会出自世家。”

“这位曹丕公子,不正是文若兄所期待的,能让天子与世家共同治理天下的理想君王吗?”

陈群侃侃而谈,将曹丕赞颂得无以复加。

荀彧沉默沉思,许久未开口。

“天子与世家共治天下……”他喃喃自语,反复重复着这句话。

忽然间,他的目光变得坚定。

既然曹公决心改朝换代,此事已无法阻止,那么我荀彧便退而求其次,确保未来的曹氏天子能与世家共同治理天下!

“那位曹家大公子,残暴不仁,视世家为敌,是天下长治久安的最大阻碍,我绝不会让曹公立他为储!”

荀彧的决心已定。

陈群大喜,拱手称赞:“文若乃天下名士之首,有文若相助,大事必成!”

时值春末。

曹晚带着天子诏书,抵达了邺城。

邺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封王仪式。

曹操为了展示威势,在邺城南建造高台,召集十万大军,举行了壮观的阅兵仪式。

汉司空曹操正式进位为魏王,以邺城为魏国都,冀州十郡为魏王国。

封王后的第三天,曹操在王宫召见了曹晚。

“子昭啊,听说你在殿上面对天子时,对荀文若态度欠佳。”

曹操笑着询问。

“父王应当清楚荀彧,他对父王虽有功劳,但内心始终倾向于汉朝,极力维护汉朝的延续。”

“当时那种情形,若我一味对他恭敬,那封王诏书恐怕难以取得。”

曹晚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曹操微微点头叹息:“当年吕布攻陷兖州,我只剩几座城池,形势危急,文若却始终不离不弃。如今天下即将平定,我实在不愿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富贵。”

“父王重情重义,儿臣能够理解。”

然而曹晚说道:“但志不同道不合,若真到分道扬镳之时,父王也别无选择。”

曹操身形微动,轻轻颔首,暗中对曹晚的果敢表示赞赏。

“话虽如此,不到最后关头,对荀文若仍需以安抚为主。”

“毕竟,颍川荀氏乃天下世家之首,荀文若亦为士林领袖。”

“若荀文若能站在我方阵营,对其他世家将是极大鼓舞,我曹氏代汉之路方可顺畅无阻。”

曹操此言,让曹晚眉间略显凝重。

“世家在地方侵吞大量田产,控制无数奴仆,在朝堂中更占据要职,权势熏天。”

“汉室倾颓,表面说是宦官作乱,实则是世家之患。”

“这样的隐患,父王难道真想与他们共治天下?竟不想彻底清除?”

曹晚直言不讳,点明世家的危害。

曹操苦笑答道:“你以为我不知世家是隐患吗?否则我又怎会推行唯才是举,多次颁布求贤令。”

“既然如此,父王为何不将这政策坚持到底,而非要依赖世家?”

曹晚反问。

“唯才是举,但天下英才大多出身世家!”

“我若不用世家子弟为官,难道要任用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夫治理天下吗?”

曹操无奈地道出困境。

曹晚豁然开朗。

为官治国,必得有才。

而欲成才,必先读书。

当时书籍多以竹简形式存在,后世一本轻薄的《论语》,在此时却是几十斤重的竹简。

竹简何其珍贵!

普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哪有余力购置昂贵的竹简?

不读书,则无才。

而世家大族个个富甲一方,竹简对他们而言不过几顿饭钱罢了。

因此,这一时代能读书、有才学、可为官之人,大多出自世家。

曹操欲除去世家这一隐患,却又不得不倚仗他们来治国理政,形成了难以化解的矛盾。

归根结底,不过是“读书”二字。

曹晚淡然一笑,说道:“父王随我出宫一行,定有解决之道。”

曹操目光微亮。

“好,父王陪你去!”

曹操欣然应允。

父子二人离开王宫,坐上马车片刻后,曹晚引曹操来到邺城东城一处作坊。

“晚儿,你带我来这儿做什么?”

曹操满心疑惑。

“父王稍安勿躁,看过便知。”

曹晚卖了个悬念,领着曹操步入作坊。

坊内竹影重重,水池排列有序,上百工匠正忙碌,将竹子捣碎、碾压成浆。

最终工序完成后,一张张白纸在阳光下晾晒。

“这是造纸坊?”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