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529章 态度坚决

“汉中千户耿青,晋升为广威将军,封城固县伯。”

“汉中千户秦武,初授镇国将军,封洋县伯。”

“汉中千户杨赫,晋升为安远将军,封勉县伯。”

“汉中百户周通,初授武德将军,封宁强县伯。”

……

未封爵者尚且不论,单是这四位伯爵,已足以令人艳羡。

西域大捷之功,足以使他们获此殊荣。

虽非侯爵、公爵,但日后若再建功,军职、爵位皆有晋升机会。

依此趋势,朱松心中暗想,待到登基之时,这四人中或许能诞生两三公爵。

朱松深知,无论是郡公还是国公,恐怕都逃不过这一安排。

他顿时领悟了老爷子的深意,这分明是在毫无掩饰地为麾下将领铺设前程。

“父皇,儿臣对此无异议,只是连封四爵,朝廷中恐有人心怀不满。”朱松稍作思考,向朱元璋提醒道。

大明史上从无藩王麾下将领获封爵位之例,朱元璋通常只对心腹将领封爵。

“哼,他们不过是嫉妒罢了!”朱元璋冷哼一声,满不在乎,“不满又怎样?让他们去打下西域看看!他们有那个本事吗?”

朱松听后,哭笑不得。

他感觉老爷子如今行事愈发随性,以往此类事情,老爷子定会顾及文武百官的反应和态度,而今却毫不在意。

“你无需有任何顾虑!”朱元璋决断道,“封赏之事已定,我正好要给标儿写信,连同这封赏的旨意一并送回。”

说完,他召来蒋瓛,令其派人将封赏旨意与自己给朱标的信送回应天府。

……

时已入冬,大明北境边关却比往年更为安宁。

东察合台覆灭的消息震惊了周边诸多国家和势力,特别是往年冬天常南下侵扰的瓦剌和鞑靼两部,此刻竟偃旗息鼓,不敢露头。

汉中军此次西征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可见一斑。

就在朱元璋与朱松回到汉中府的第五天,西域大捷的消息已传回应天府的朝廷中枢,一时间,朝野震惊。

出乎意料,朱元璋此次亲率大军,仅凭汉王朱松麾下的汉中军,短短两月之内,便彻底击溃了东察合台,成功收复了西域!

朱标接到朱元璋传回的消息,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

西域真的收复了!老九果然没让父皇失望!而且,仅仅两个月就征服了整个西域,这在以往,简直是难以想象!

在朝会上,朱标当众宣读了西域的捷报,满朝文武反应各异。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那些原本对汉王朱松不满的儒臣,此刻脸色极为难看。

户部尚书张紞最为高兴。

汉王朱松势力越强,对他越有利。

自汉中府归来,他察觉到昔日同僚开始疏远自己,但张紞并不在意。

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其他部门就算对他不满又能怎样?有本事别跟户部打交道,这可能吗?

在张紞眼中,这些官员愚昧无知,看不出时局变化。

如今皇帝、太子及淮西勋贵几乎都站在汉王朱松一边,谁会傻到去招惹汉王?

尽管朝中儒臣对汉王朱松多有不满,此刻也只能无奈接受。

毕竟,御驾亲征的是朱元璋,谁敢质疑这份功绩?谁又能否认汉王朱松在此战中的贡献?这可是皇帝亲自证实的!

因此,朱标宣读捷报后,即便儒臣们难以接受,也不敢多言,无人敢轻举妄动。

如今的太子朱标,似乎全力支持汉王,态度坚决。

自汉中府归来之际,太子已罢黜众多朝臣,并亲自下令将他们囚禁于锦衣卫昭狱。

所幸的是,太子心存仁善,仅针对这些官员,未行株连之策,否则必将引发更大。

“吏部尚书詹徽何在?”朱标环视群臣,缓缓问道。

“臣在此,请太子殿下示下!”詹徽闻言,急忙出列恭敬回应。

“詹大人,此份乃父皇对西征功臣的封赏名单,你吏部先行审阅。”朱标言罢,命太监将朱元璋拟定的名单送至詹徽面前。

詹徽身为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地位显赫,与蓝玉等人私交甚笃,亦是文官集团中少数能与淮西勋贵交好之人。

自汉中府归后,朱标直言不讳地告知詹徽,皇位终将传给汉王朱松,并道出其中缘由。

詹徽初闻此言,震惊不已,然稍作思索,便恍然大悟。

他似乎明白了户部尚书张紞为何会投向汉王阵营。

有皇帝与太子支持,汉王朱松掌控朝局,只是时间问题。

张紞运气极佳,作为六部尚书之首个倒向汉王者,据传在汉中助汉王处理诸多事务,日后汉王即位,他必将受到重用。

詹徽在朱标的劝说下,亦决定站队汉王朱松。

虽未公开表态,但他心中已明确立场。

当詹徽公布朱元璋的封赏名单后,群臣哗然。

特别是老爷子一次性赐予汉中四位将领爵位,此信号极为明显。

大明开国以来,从无藩王属官封爵之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即便是伯爵,其尊贵远不及侯爵、公爵,但此例一开,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不就等于从侧面宣告,汉王朱松未来的身份与成就,绝非仅仅局限于藩王之位?

那些本就惶恐不安的儒臣们,此刻更是焦躁难安。

更令人震惊的是,吏部尚书詹徽对此封赏竟无异议。

“太子殿下,此封赏万万不可!”

“大明从未有过给藩王属官封爵的先例!”

兵部尚书茹常率先站出来反对。

茹常作为儒家坚定的支持者,又曾是太子朱标的伴读,他自信以与朱标的关系,提出反对意见定会被考虑。

朱元璋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也是因为他与淮西勋贵不和,能牵制兵部与武将的关系。

兵部若与武将勋贵过从甚密,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明虽无此先例,但并不意味着不可有,如今不就有了吗?”

“耿青、秦武、杨赫、周通四人在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封爵亦不为过,毕竟他们为大明开疆拓土,收复了西域!”

朱标从容不迫地回应。

茹常闻言,顿时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朱标竟会在此事上如此糊涂。

老爷子糊涂也就罢了,连太子朱标也如此,汉王朱松究竟给他们父子灌了什么汤?

“此事已定!”

“吏部和兵部记册后,封赏即刻下发!”

朱标不容茹常再劝,果断下令。

一时间,茹常脸色铁青。

朝堂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皆未料到如此结果。

谈及耿青四人功绩,封爵实属应当,即便藩王属官封爵无前例,亦非不可破之规。

朝会散后,朱标方离奉天殿,便被茹常急拦。

显然,茹常欲阻朱标封赏秦武等人爵位。

朱标正色拒之:“茹卿,此言休提。

有功必赏,乃父皇与我之共识。

西域之功,若不足封爵,岂不让大明将士寒心?文官以政绩晋升,武将唯战场立功。

此时反对,岂非要与武将对立?”

茹常面色铁青,未料朱标如此决绝。

朱标再言:“兵部尚书之位,非卿专属,不愿者可让贤。

望卿自重!”

言罢,朱标无奈摇头,转身返东宫。

东宫属官,多儒学拥趸,如黄子澄、齐泰、茹常等,令朱标颇为头疼。

昔日,朱标信儒治世,然老九使之观念大变,如今对老儒生心生厌恶。

汉中府。

朱元璋处理完封赏事宜,心旷神怡,西域之患终解。

“系统,吾今收复西域,大明皇帝排行榜之位,能否再升?”

朱元璋满怀期待,问于国运系统。

宿主是否期望过高?仅仅收复西域,相较于为大明开拓的疆土,实难相提并论!

国运系统毫不留情地给朱元璋泼了盆冷水。

“收复西域尚且不足?”

朱元璋愕然。

他原本以为,收复西域后,在大明皇帝中的地位能有所提升,却未料到会是这番回应。

国运系统的言下之意,仅凭西域,远远不够?

“远远不够!或许宿主需于在位期间,将漠北、东瀛、南越等地尽纳大明版图,方能提升排名。”

“以汉王朱松之能,此非难事,数年之内或可达成!”

国运系统略显无奈地说明。

朱元璋沉默。

数年?他还能等多久?

有朱松在侧,多活一二十年或许不是问题,但他无意久居皇位。

他已决定,若朱标不存,而自己尚在,便将皇位传于朱松。

届时,他安心为太上皇,安享晚年,岂不美哉?

“或许,可与朱松言明,待他征服漠北、东瀛、南越后,便禅位于他。”

“如此,他必有动力,尽早完成此等壮举!”

朱元璋的心思迅速活络起来。

若朱松知晓父亲以此激励他开疆拓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需催促朱松,尽快对漠北用兵!”

朱元璋自语。

西域之战后,他对汉中军的战力再无质疑,尤其此次西征,汉中军所用装备仅是常规,攻城时多了几门神武大炮而已。

诸如燧发枪、迫击炮等犀利火器,尚未亮相!

于漠北草原,神武大炮显然不适用,既无城池需其轰击,又因其笨重,运输极为艰难。

那帮人亦不会坐以待毙,等你大炮轰来。

因此,便于携带的迫击炮,以及射程更远、稳定性更高、使用更简便的燧发枪,乃至,更为适合漠北战场。

“父皇,您这是要外出?”

朱松正与周贵妃、徐妙锦于院中闲谈,见朱元璋走出,好奇问道。

“咱欲外出走走,你若无事,便一同前往。”

朱元璋笑而应之。

朱松自然不会推辞,他看出父亲似有言语欲诉。

父子二人登车,离汉王府而去。

归来后,朱元璋尚未漫步汉中街巷,再见繁华汉中,心情甚佳。

“老九,你提及的燧发枪与迫击炮,何时能制成?”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