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577章 你已成年怎么还如此急躁

“当前难题非内燃机本身,有您赐予的机床及橡胶密封材料,制造不难,难在钢材品质与石油提炼。”他续道,“内燃机对钢材与石油纯度均有严苛要求,现有实验材料尚未达标。”

朱松听后,沉吟道:“内燃机与石油提炼的质量务必同步提升。”

“一年时光尚短,本王耐心等待。

内燃机一成,院士之位虚位以待!”朱松许下承诺。

进度至此,朱松已甚感欣慰。

“院士?”刘耀祖面露讶异。

“正是,研究院院士,本王将请父皇赐其品阶,至少等同三品官员待遇。”朱松笑言,“有名无实,何足挂齿?”

“三品官?”刘耀祖瞠目结舌。

工匠历来被体制边缘化,纵有通天之能,亦难逃卑微宿命。

如工部工匠,辛劳无比,却常被官吏剥削。

封工匠为官,前所未闻!

“千真万确,本王言出必行!”朱松正色道,“不止你,研究院内凡能促进大明工业与科技发展者,皆有机会获封品级与相应福利。

只要你们勤勉,未来皆可入仕!”

此言一出,颠覆封建常规。

然,唯有予工匠以希望,方能驱动工业与科技之轮滚滚向前。

朱松决心给予工匠,尤其是研究员们最优渥的待遇,让他们怀抱光大门楣的憧憬,从而更积极地投身于研究与创新之中。

自随朱元璋穿越至六百多年后的现代世界,朱松愈发坚信,朱元璋亦能明了,这些研究者的功绩与重要性,丝毫不逊于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将士,甚至更为卓越。

“殿下请宽心,我誓必在一年之内造出内燃机呈上!”刘耀祖满面振奋,语气坚定地向朱松保证。

勉励过刘耀祖后,朱松转而探访隔壁负责研发的小组。

得益于燧发枪的研发经验,加之钢铁锻造技术日新月异,的研发亦取得了显着进展。

“殿下请看,此乃初代汉中造成品。”研究员展示着成品,介绍道,“目前枪管钢材硬度尚显不足,影响使用寿命。

关键在于钢材能否耐高温,确保膛线不因高温而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从外观观之,此枪身与后世着名的阿卡47如出一辙。

如研究员所言,关键瓶颈在于制身的钢材尚未达标。

然此难题终将攻克!

朱松试射后,询问其测试数据:“此枪能稳定发射多少发?”

“至多千发,膛线便会出现问题。”研究员略显无奈,“远未达到殿下设定的五千发合格标准。”

后世的使用寿命,普遍在一万至一万五千发之间。

朱松所定五千发合格线,已算宽松。

显然,当前炼钢技术仍需精进。

无论是内燃机还是,对钢材的要求均极为严苛。

至于迫击炮、滑膛炮等大型武器,因其体积庞大,此类问题尚不显着。

对于如这般精细武器,钢材要求更为严苛!

“其有效射程几何?”朱松问道。

“现有射程可达三百米,极限约五百米,但三百米后精准度大减!”研究员答道,“最佳射程在一百至两百米间。”

“精度与射程尚有提升空间!”朱松道,“需加速进程,年前我将再访炼钢厂催促。

望东征前,首批合格能制成!”

汉中造船厂以现有速度,半年内造十几艘蒸汽机船,组两三万人舰队,轻而易举。

东征,至多半年可期!

东瀛,不仅是朱元璋之志,朱松亦早欲征之!

内燃机研发成功后,朱松将着手螺旋桨飞机研究。

航母、舰载机,对他而言,仅是时间早晚。

“殿下,晋王朱棡已至汉中府!”耿青轻声告知朱松。

“今日腊月二十六矣?”朱松问。

“想来近日,其余藩王亦将陆续至!”

“走,先迎晋王!”

对朱棡,朱松颇为敬重。

朱棡至,朱松自当出面招待。

返汉王府,见朱元璋与朱棡已院中品茶。

“三哥安好!”兄弟相拥。

“老九,此行汉中,大开眼界!”朱棡激动道,“听闻西北之美,汉中之盛,若非亲见,难以置信!”

他对朱松敬佩至极,难以理解朱松如何在短短数年间将西北发展至此。

“将来三哥的太原府定能媲美汉中!”

“三哥,太原的兵工厂已运作起来了吗?”朱松笑问。

“正在筹备,年后即可正式开工,就等你派人过去了。”朱棡满怀期待。

不仅是技术人员,关键是朱松那里的设备!

没有朱松提供的机床和发电机,制造燧发枪根本无从谈起。

“三哥放心,你回太原时,我就安排他们同行。”朱松爽快答应。

燧发枪对他而言已过时,汉中军即将装备的新武器将远超燧发枪。

装备领先,方能确保汉中军的绝对战力。

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朱松手中,他人难以触及。

朱棡是首个,或许也是唯一获此殊荣者。

近日,众藩王陆续抵达汉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多数藩王先至西安,再乘火车来汉中,首次见识火车,震惊不已。

尤其是燕王朱棣,在蒸汽火车上,内心充满震惊与无力。

他不解,为何朱松能造出此等奇物。

抵达汉中后,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们震惊。

朱元璋的眼光见识,早已今非昔比。

汉中城外,朱棣与宁王朱权满目震撼。

两人结伴至西北,初到西安,朱权已被其繁华吸引。

西安府虽不及汉中,但相较于大明他处,无疑是乐土一方。

朱权沿途频赞老九朱松之功,对朱棣而言,无疑是种煎熬。

此番随朱棣至汉中者,尚有其三子。

长子朱高炽将赴封地,次子朱高煦与三子朱高燧则拟春后入学皇卫学院,此行可谓提前探路。

燕王妃徐妙云亦同行。

身为朱棣之贤妻,徐妙云才智出众,与妹徐妙锦皆为女中豪杰,性格、学识、智慧皆堪为后。

然谁能母仪天下,终需视其夫婿之成就。

抵汉中前,徐妙云心存比较之意。

闻汉中之美,未亲眼见。

今亲眼目睹,始悟朱棣为何涉汉王朱松之事便失方寸。

汉中府之景象、手段,朱棣望尘莫及。

“四哥,九哥他们到了!”此时,朱权望见一辆华丽马车与一小队汉中军迎面而来,面露喜色。

朱松果至,且携徐妙锦同行。

无论他与朱棣关系如何,徐妙锦与徐妙云毕竟是亲姐妹。

徐妙云至汉中,徐妙锦自当亲迎于城外。

“四哥、十七弟,别来无恙!旅途劳顿!”朱松未下马车,便笑向朱棣、朱权招呼。

“九哥,臣弟甚是想你!”朱权激动迎上。

朱棣默然。

北征归来未久,分别尚不足两月,此等肉麻之语,实属罕见。

朱松对小迷弟之举,亦感哭笑不得。

另一边,徐妙锦与徐妙云姐妹久别重逢,亲昵地手挽手交谈。

相较于她们,朱松与朱棣之间的氛围则显得微妙。

两人对视间,隐隐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

“侄儿拜见九皇叔!”

察觉到气氛的微妙,朱高炽连忙上前行礼。

朱高煦和朱高燧虽不情愿,却也只能随着朱高炽,称呼朱松为皇叔。

礼数不可废。

父辈之事,岂容他们小辈置喙。

“一段时日未见,你这身形又壮硕了不少啊。”

朱松望着明显发福的朱高炽,忍不住打趣道。

记得上次与朱元璋路过北平府时,朱高炽就已显得过于肥胖,没想到数月未见,竟又胖了一圈。

“身形?”

朱高炽闻言一愣。

“无碍。

到了汉中,就如同到了自己家。”

朱松话锋一转,笑道,“九皇叔已备好别院,稍后先去拜见皇爷爷。”

此时,朱权问道:“九哥,父皇可在你府中?”

“说不定呢,父皇近来爱四处游历,这时辰谁也说不准他在何处享乐。”

朱松笑着回答。

朱元璋近日颇为悠闲,临近年关,朝中事务多由他和朱标处理。

“看来父皇确实清闲,反倒是九弟更加忙碌了。”

一旁的朱棣闻言,眉头微皱。

“为子者,自当为父皇分忧。”

“父皇年迈,怎能让他过于操劳?况且我也不算忙碌,前有太子大哥担纲重任呢。”

朱松听出了朱棣的言外之意,淡然回应。

朱棣心中暗想,自己也是朱元璋之子,也想替父分忧,怎奈没有机会。

哥、九哥,咱们还是赶紧进城吧。

朱权此刻对两位兄长催促道。

他对汉中府的好奇并非虚假,一直渴望亲眼目睹朱松治理下的景象,如今近在咫尺,心中满是急切。

“你已成年,怎么还如此急躁?”

“汉中又不会跑掉。”

“你若真想来,日后有的是机会。”

朱松听后,便引领众人进城。

他在王府附近准备了一个大院,专为接待远道而来的藩王,与王府相距不过百步。

“旁边便是你的汉王府吧?父皇在吗?”

安顿下来后,朱棣直接询问朱松。

他渴望再见朱元璋一面。

耿青在朱松耳边低语几句,朱松点头后对朱棣笑道:“父皇与三哥他们先去大戏院看戏了。”

“四哥和十七弟远道而来,请先休息,待父皇晚上归来,我们再一同前往王府晚宴,一家团聚。”

朱棣听后没有多言,直接进入安排的房间休息。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