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三国:玄行天下 > 第74章 风云再起京城乱

三国:玄行天下 第74章 风云再起京城乱

作者:武王武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2 19:17:09 来源:全本小说网

话说张举见张纯已死,肥如易主,简宇杀将进来,大势已去。这时,张举环视四周,见身边亲卫已逃散大半,只剩寥寥数人,自知大势已去。但他已然称帝,骄狂成性,岂肯轻易认输。

“简宇小儿!朕乃天子,受命于天,岂会败于你手!”张举狂笑着举刀扑来。

典韦正要上前,简宇摆手制止,亲自迎战。画龙擎天戟与长刀相交,迸出耀眼火花。不过数合,简宇一戟挑飞张举兵器,戟尖直指其咽喉。

“最后机会,降或不降?”简宇冷声道。

张举仰天惨笑:“成王败寇,朕无话可说!但朕宁死不降!”

说罢竟欲撞向戟尖自尽。简宇早有预料,戟柄一转,击在张举脑后,将其打晕过去。

“绑了!押回大营!”简宇下令。

此时城中战事已近尾声。叛军见首领一死一擒,纷纷弃械投降。天亮时分,肥如城彻底平定。随后,简宇下令,将张举推出城门,斩首示众。张举死后,简宇派人将张举、张纯两人首级送往雒阳,并为众将请功。

简宇登上城楼,望着初升的朝阳,长舒一口气。历时数月的幽州叛乱,终于在此刻画上句号。

刘备、孙坚、鲍信、严纲等将纷纷前来报捷,城中叛军或降或死,已无抵抗。

“将军,此战大获全胜,皆赖将军运筹帷幄。”众人由衷赞道。

简宇却摇头:“非我一人之功。若非众将士用命,史阿冒险潜入,王政等人弃暗投明,岂有今日之胜。”

他当即下令:厚待降卒,安抚百姓,犒赏三军。尤其重赏王政等反正将士,兑现承诺。

数日后,捷报传至雒阳,举朝欢庆。灵帝下旨,封赏有功将士,同时特地晋封简宇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加特进,增邑阿阳县侯食邑至四千户,赐金银车马若干,回京任职。同时,灵帝下令,封刘虞为新任幽州牧,令刘虞妥善安置幽州事宜。

同时,随同出征的孙坚、鲍信,坚守管子城、拖住叛军的公孙瓒、严纲等人也各有封赏,反正的叛军也得到了赏赐,其中的王政更是因为斩杀张纯被封为列侯。而刘关张三人也因为战功被赦免鞭督邮之罪,除下密丞,迁高堂尉。公孙瓒又表陈玄德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刘备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

虽然大家都得到了封赏,天下似乎太平,但是简宇心中明白,平定叛乱只是开始,如何安抚百姓,重建幽州,才是更大的挑战。更何况,朝中宦官专权,天下动荡不安,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中平六年的初夏,雒阳城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静谧之中。朱雀大街上,车马行人依旧,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市井坊间,人们交头接耳,传递着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天子病重,储君未定,大将军与宦官明争暗斗……

这一日,简宇率领精锐兵马五万,浩浩荡荡抵达雒阳城外。阳光照耀下,将士们的铠甲闪烁着冷冽寒光,战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虽然历经长途跋涉,但这支刚刚平定幽州叛乱的雄师依然军容整肃,气势如虹。

“大哥,前方就是雒阳了。”典韦指着远处巍峨的城墙说道。

简宇勒住战马,目光深邃地望着这座帝国都城。离开数月,京城的气氛似乎变得更加凝重。他轻轻挥手:“史阿,传令下去,全军在城外十里扎营,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入城。典韦带十人,和我进城。”

“诺!”史阿领命而去。

简宇只带十余名亲随,轻装简从进入雒阳。城门守将早已得到消息,恭敬地迎上前来:“恭迎卫将军凯旋,陛下已经等候许久了!”

简宇微微颔首,没有多言,径直向皇宫方向行去。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窃窃私语。

“那就是平定幽州叛乱的简将军?”

“听说他一人就斩杀了数十叛将……”

“这下京城该安宁了吧……”

简宇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心中却在暗自思忖:灵帝病重,朝局动荡,此时回京,恐怕要卷入更大的风波之中。

皇宫内,气氛更加压抑。灵帝躺在龙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十常侍侍立一旁,个个面色凝重。

“咳咳咳……简宇……回来了吗?”灵帝虚弱地问道。

张让急忙上前:“回陛下,简将军已在殿外候旨。”

“宣……”灵帝勉强抬手。

片刻后,简宇步入殿内,跪拜行礼:“陛下,臣简宇,奉旨平定幽州叛乱归来,特向陛下复命。”

灵帝艰难地睁开眼,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咳咳咳……爱卿平身……幽州之事,朕已知晓。爱卿力挽狂澜,实乃国之栋梁啊。”

“陛下,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简宇恭敬回答。

灵帝喘息片刻,继续道:“如今朝中……乃是多事之秋。朕欲命爱卿统领京师禁军,守卫皇宫,你可愿意?”

简宇心中一震。这个任命意味着他将成为京城最重要的军事统帅,但也必将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回答:“臣必竭尽全力,护卫皇宫,定不负陛下重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好……”灵帝满意地点点头,又剧烈咳嗽起来。

张让急忙上前:“陛下龙体欠安,还是先歇息吧。简将军,陛下有旨,明日早朝,再行封赏。”

简宇会意,行礼告退。走出宫殿,他长舒一口气,眉头却紧锁起来。灵帝的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这场权力交替恐怕不会太平。

离开皇宫后,简宇没有立即回府,而是转道前往城西的一处僻静宅院。这里是他师父,剑圣王越的居所。

院中,王越正在练剑。虽年过五旬,但他的身手依然矫健,剑法如行云流水,带着凛冽杀气。见简宇到来,他收中兴凌霄剑入鞘,面露欣慰之色。

“徒儿简宇,拜见师父。”简宇恭敬行礼。

王越打量着他,满意地点点头:“凉州、幽州之战,你的武艺和谋略都有长进。不错,不错。”

师徒二人进入屋内,王越亲自为简宇斟茶:“京城的情况,你可了解?”

简宇摇头:“徒儿刚回京师,还请师父指点。”

王越神色凝重:“如今陛下病重,储君未定。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明争暗斗,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你此时回京,又被任命统领禁军,必将成为各方拉拢或打击的目标。”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乾云,你要记住,战场上的明刀明枪容易抵挡,朝堂上的暗箭难防。京城比边疆更加凶险,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简宇郑重颔首:“师父教诲,徒儿谨记。必当在保国安民的同时,保全自身。”

王越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有此觉悟,为师就放心了。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权力蒙蔽了双眼。”

师徒二人又交谈许久,直到夜幕降临,简宇才告辞离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简宇一面整顿禁军,一面密切关注朝中动向。他深知暴风雨即将来临,只能做好万全准备。但由于和十常侍关系不好,所以简宇思考之后,决定与大将军何进联络。虽然何进本人不大聪明,但他毕竟是外戚首领,是和十常侍对抗的重要力量。

四月十一日,雒阳城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闷热中。皇宫深处,灵帝的寝宫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朽气息,仿佛预示着这个庞大帝国正在从核心开始溃烂。

汉灵帝刘宏躺在龙榻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这位在位二十一年的皇帝,如今已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手指无力地搭在锦被上,偶尔的抽搐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抗争。

“咳咳咳……蹇硕……”灵帝的声音微弱如丝,却让侍立床边的中常侍蹇硕急忙跪伏在地。

“奴婢在。”蹇硕抬起头,那张阴柔的脸上写满忧虑。作为灵帝最信任的宦官之一,他深知陛下大限将至,而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灵帝艰难地喘息着:“朕……朕若有不测,皇子协……当继大统。然何进……必为阻碍……”

蹇硕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陛下放心,奴婢已有计较。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后患。”

灵帝微微颔首,浑浊的眼中流下一行泪水:“大汉江山……就托付给……”

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御医急忙上前诊治,蹇硕则悄悄退出寝宫,面色阴沉如水。

与此同时,大将军府内,何进正与几位心腹密议。这位出身屠户的大将军,因妹妹入宫为后而权倾朝野,但眉宇间总带着一丝暴发户特有的不安。前日灵帝病重,卫将军简宇与宦官不和,与袁绍交好,并派人每日向他们传递消息。而今,灵帝怕是快要不行了。

“陛下病重,恐不久于人世。”何进抚摸着手中的玉如意,声音低沉无比,“若立皇子协,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袁绍对此也是谋划已久,就让幕僚张津帮忙劝说何进。张津应允后,见何进如此,急忙进言道:“大将军明鉴。董太后一向偏爱皇子协,若其得立,董氏外戚必掌大权,届时岂有我等容身之处?”

何进皱眉:“然则如之奈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卫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大将军,宫中有旨,陛下驾崩,太后宣您即刻入宫议事!”

何进猛地站起,面色骤变。这个关键时刻的召见,绝非吉兆。

“备车!”何进强作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慌。

大将军的车驾在御道上疾驰,何进独自坐在车中,心神不宁。他想起妹妹何皇后曾经的嘱咐:“兄长切记,宫中险恶,万事小心。”想起外甥刘辩那怯懦的模样,想起竞争对手董重那得意的笑容……

不等何进多想,他的车驾就缓缓驶入了宫门。而此时,蹇硕手下的司马潘隐早已在此等候。此人面色凝重,在为何进引路的时候,突然借着一个转弯的机会,用眼神向何进传递了警告的信号。

何进浑身一凛,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个陷阱。他强作镇定,对潘隐微微颔首示意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行至嘉德殿前,何进突然捂住腹部,对引路的小黄门道:“本将军突感不适,需先行更衣。”

也不等对方回应,何进迅速转身,快步冲下车来,冲向宫门。一出宫门,他立即跃上亲随牵来的快马,从近道疾驰回府。

“快!关闭府门!调集卫队!”何进一进府就大声下令,额头上满是冷汗。

心腹们闻讯赶来,见何进如此惊慌,都知大事不好。

“大将军,发生何事?”袁绍急切地问。

何进喘着粗气:“蹇硕那阉货欲害我!幸得潘隐暗示,否则今日必死宫中!”

众人面面相觑,袁绍率先道:“既如此,将军当立即采取行动。可引兵入驻百郡邸,称病不出,同时控制京城防务,联络卫将军简宇,共谋大事。若其肯相助,大事可成!”

何进连连点头:“本初所言极是。立即传令,调集北军五校,入驻百郡邸!本初,你和简宇关系还不错,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由于何进逃脱,蹇硕的计划落空。之后,袁绍与简宇联络,让他帮忙。简宇答应后,每次何进进攻,都由袁绍向简宇通告。在得到袁绍消息后,简宇就调兵护卫何进,挡住宦官。在何后、何进及其党羽的支持下,皇子刘辩最后被立为帝,史称少帝。何太后临朝听政,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把持朝政大权。

董太后见何氏权重,连忙宣张让等入宫商议曰:“何进之妹,始初受我抬举。今日她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张让曰:“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董太后大喜。次日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这日,何进在百郡邸召集群臣议事。他端坐主位,面带得色,显然很享受这大权在握的感觉。

“蹇硕那厮竟敢谋害本将军,此仇必报!”何进咬牙切齿道。

袁绍立即附和:“大将军明鉴。宦官为天下所共疾恶,加之蹇硕阴谋害您,正当借此机会诛灭阉党,以清君侧!”

何进沉吟片刻:“太后那边……”

袁绍压低声音:“太后初临朝,正需倚重大将军。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何进眼中闪过狠厉之色:“好!就依本初之言。你暗中布置,务必一举成功!”

就在何进与袁绍密谋之时,蹇硕也在自己的府邸中焦急不安。他心知何进绝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暗中联络张让、赵忠、宋典等中常侍。

密室中,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苍白而焦虑的脸。

“何进兄弟执政专权,与党人谋划诛杀我等,只因我统领禁兵,所以暂时犹豫不决。”蹇硕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我观察他的意图,必定要先杀我,再对诸位动手。”

赵忠见状,不由得皱眉道:“蹇公有何高见?”

蹇硕眼中闪过决绝之色:“为今之计,唯有先发制人。我们应该共同把上阁关闭,立即捕杀何进!”

几人面面相觑,皆露犹豫之色。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中常侍郭胜到!”

郭胜步入密室,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蹇硕身上:“蹇公召我等,所为何事?”

蹇硕将计划又说了一遍。郭胜听罢,面色不变,心中却已翻江倒海。他是何进同郡人,何太后与何进的贵幸,都有他出力的地方。此刻面临抉择,他心中已有了打算。

“蹇公此计大妙。”郭胜假意赞同,“然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今日已晚,不若明日再详谈?”

蹇硕不疑有他,点头应允。

待众人散去,郭胜立即悄悄前往大将军府,将蹇硕的密谋全盘告知何进。

何进听罢又惊又怒:“好个蹇硕!本将军还未动手,他倒先来了!”

郭胜献计:“大将军可引诱诸常侍共同诛杀蹇硕。我愿从中周旋。”

何进大喜:“若成此事,必不忘郭常侍之功!”

次日,何进借议事之名,召集中常侍们到百郡邸。张让、赵忠、宋典等人心怀忐忑,不知何进意欲何为。

“诸位皆知,蹇硕谋逆,欲害本将军。”何进开门见山,“本将军欲诛此獠,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犹豫道:“蹇硕是先帝所置,所曾倚仗之人,不能诛杀。”

郭胜立即反驳:“大将军是我所成就的,怎么会出问题呢?可以听任他。”

就这样,在郭胜的鼓动和何进的威压下,中常侍们最终达成共识,同意协助何进诛杀蹇硕。

数日后,在宦官的帮助下,何进命卫将军简宇率京师禁军,突然包围蹇硕府邸。蹇硕措手不及,虽率人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生擒。

天牢中,蹇硕披头散发,镣铐加身,早已不见往日威风。何进亲自来到牢房,冷眼看着这个曾经的对手。

“蹇硕,你也有今日!”何进冷笑道。

蹇硕抬起头,眼中满是怨毒:“何屠户,你莫要得意!诛杀我等,必遭报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何进大怒:“死到临头还敢嘴硬!来人,立即处决!”

蹇硕被拖出牢房时,突然放声大笑:“何进!我在黄泉路上等你!我敢笃定,你绝对活不过今年!”

刀光闪过,一代权宦就此殒命。何进接管了蹇硕的兵权,权势更盛。

然而蹇硕的诅咒仿佛一个不祥的预兆,笼罩在洛阳城上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何进除掉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却不知道自己也正在慢慢地走向死亡的陷阱。

雒阳城的盛夏,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躁动。皇宫深处,长乐宫内,何太后与她的母亲舞阳君正在密谈。殿内熏香袅袅,却掩不住两人眉宇间的忧虑。

“母亲,兄长他执意要诛尽宦官,这可如何是好?”何太后轻抚额角,声音中带着疲惫,“宦官统领禁省,是汉家百年旧制,岂能说废就废?”

舞阳君闻言,叹了口气,眼角皱纹更深了几分:“你兄长,也是在为大汉社稷着想。只是……这些年来,宫中诸常侍待我们何家不薄。就说那张让,当年若不是他在先帝面前为你美言,辩儿能否被立为太子,都犹未可知。”

何太后默然。她想起那些宦官们给她送来的奇珍异宝,想起他们在先帝面前为何家说的好话,心中越发的矛盾起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董太后的怒骂声由远及近:“何氏!你给我出来!”

何太后眉头一皱,起身迎了出去。只见董太后在宫女的簇拥下,怒气冲冲地站在殿前,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上因愤怒而扭曲。由于蹇硕被杀,她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朝臣纷纷投向何氏。

“何事如此动怒?”何太后强压不快,淡淡问道。

董太后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这么强横跋扈,不就是依仗你哥哥的权势吗?我现在告诉你,让我侄儿砍断大将军的头,易如反掌!”

何太后闻言,面色骤变:“太后慎言!这等大逆不道的话……”

“慎言?”董太后冷笑,“你们何家屠户出身,靠女人得势,如今倒要骑到老身头上了!别忘了,协儿才是先帝最爱的皇子!”

何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却强自镇定:“送太后回宫歇息。”

待董太后离去,何太后立即召来心腹:“速去告大将军,董太后欲害他性命。”

大将军府内,何进得知董太后的威胁,勃然大怒:“好个董氏!本将军尚未动手,她倒先来!”

袁绍趁机进言:“大将军,董氏与董重勾结,又有宦官支持,不先发制人,必为后患。”

何进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本初所言极是。立即联络三公及何苗,上奏弹劾董太后!”

次日朝会,以何进为首的朝臣联名上奏,指控董太后唆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互相勾结州郡,剥夺所在居处珍宝货赂,悉数归入永乐宫。

少帝刘辩坐在龙椅上,不知所措地看着何太后。何太后冷声道:“依汉制,蕃后不得留居京师。着董太后即日迁返河间封国!”

诏书一下,何进立即派兵包围骠骑将军府。董重自知不敌,就在府中自刎身亡。何进为了笼络简宇,加封他为骠骑将军。董太后闻讯,气急攻心,一病不起,数日后薨逝。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袁绍再劝何进:“大将军,今董氏已除,当诛灭宦官,清君侧!”

何进却犹豫起来:“可太后那……”

袁绍急切道:“窦武前车之鉴不远!当时,窦太后也不同意诛杀宦官,结果如何?窦武全家被杀,宦官权势更盛!大将军不可重蹈覆辙!”

何进被说动,入宫面见何后。可无论他如何劝,何后始终不同意:“宦官统领禁省,是汉家旧制。且先帝刚逝,我怎能与士人共事?此事休要再提!”

何进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只诛杀宦官首领。但袁绍坚持要尽诛宦官:“宦官亲近皇上,出入号令,若不尽除,必为后患!”

在何进犹豫不决时,舞阳君和何苗收到了宦官们送来的重礼。

“进儿,宫中诸常侍,待我们何家不满,何必赶尽杀绝?”舞阳君劝道。

“兄长,我们从南阳来时,不过一介屠户。能有今日富贵,全赖宫中提携。还是与宫中保持友好为妙。”何苗也劝说道。

何进本就优柔寡断,经此一说,更加迟疑。

袁绍见状,心生一计,道:“大将军若担心太后不允,可召四方猛将引兵入京,以兵势胁迫太后。”

何进觉得此计甚妙,当即下令: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命府掾王匡征发泰山郡强弩手,调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令武猛都尉丁原率兵进逼河内……

消息传出,典军校尉曹操闻之大笑:“阉竖之官,古今宜有。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召外兵?此事必败!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何进大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曹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何进乃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玄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