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104章 洛阳春耕与新刃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第104章 洛阳春耕与新刃

作者:奉先啸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1 16:10:2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洛阳的春风,刮过焦黑的残垣断壁,卷起灰烬与尘土,却也比冬日多了几分湿暖的气息。流民们用树枝和破布搭起的窝棚,如同依附在巨兽骸骨上的苔藓,稀疏却顽强地散布在昔日京华的废墟之间。

吕布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临时道路上。高顺紧随其后,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四周,任何可能藏匿危险的角度都不放过。陷阵营的卫士们散在左右,保持着警惕的距离。他们所经之处,流民和正在清理废墟的劳役纷纷停下手中活计,敬畏地低下头,或跪伏在地。

吕布的目光掠过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妇人,落在几个正试图用简陋的木耒翻垦一小片荒地的老者身上。那木耒入土甚浅,效率低下,老者们气喘吁吁,汗滴砸落在干涸的土地上。

“春耕不等人啊。”吕布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像是在对身边的高顺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高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头微锁:“确是如此。然种子、耕牛俱缺,即便开出地来,收成亦恐难乐观。眼下最紧要,还是加固营垒,清理出更多能住人的地方,以防……变故。”他言简意赅,始终将军事安全置于首位。

吕布未置可否。他的视线停留在那落后的农具上,脑海中一些沉寂已久的碎片翻涌起来——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画面。田埂阡陌,铁器闪烁,一种更为……流畅的曲线,一种能更深切入泥土、节省力气的结构。

他停下脚步,从身旁一名陷阵营士兵腰间取过一柄短刃,蹲下身,在较为平整的泥地上划动起来。

高顺微微一怔,挥手让卫士们扩大警戒圈,自己则凝神看着。

吕布画得很专注,时而停顿,时而修改。地上逐渐出现一个奇特木犁的轮廓——辕不再是直的,而是带有一个优美的弯曲弧度,犁盘、犁箭等结构也与他所见过的当代直辕犁截然不同,显得更为精巧、合理。

“找些木匠来。”吕布画完,站起身,将短刃抛还给士兵,语气不容置疑,“按此图样,尽快打造几具出来试试。”

高顺看着地上那从未见过的图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他从不质疑吕布的命令,尤其是这种看似突兀却往往暗藏机锋的决定。他立刻招手唤来一名亲兵,低声吩咐下去。

“光有样子不行,得让人会用,肯用。”吕布拍了拍手上的灰土,目光投向营地中心那几顶稍显整齐的帐篷,“蔡伯喈先生与其女,自弘农迁来已有数日,安置妥当了么?”

高顺颔首:“已按主公吩咐,拨了独立的帐篷,一应笔墨用度,皆按在弘农时的规格。只是蔡先生似乎对离开故地,初来这残破洛阳,略有些……不适。”

“无妨,去见见便知。”吕布迈步向蔡邕帐篷走去。

自吕布定都洛阳的构想初立,他便下令将留守弘农的蔡邕父女接来。弘农虽是根基,但洛阳才是未来重心,蔡邕这等大才,与其安置后方,不如置于眼前,既可随时咨询,其名望更能安定新都人心。

蔡邕的帐篷里堆满了自弘农带来的竹简和帛书,墨香混合着草药味。他正伏案疾书,记录着什么,女儿文姬则在一旁安静地整理书卷。听到通报,蔡邕连忙起身相迎。相较于初至洛阳时的些许彷徨,如今他气色略定,只是眉宇间仍萦绕着对这故都残破景象的感伤。文姬亦放下手中书卷,敛衽为礼,姿态娴雅,目光沉静中带着一丝审慎,观察着这位权倾一时的温侯。

“温侯。”蔡邕执礼甚恭。

“伯喈先生不必多礼。”吕布虚扶一下,目光扫过案上的书卷,也在文姬身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先生与女公子在此,一切可还习惯?若有短缺,但说无妨。”

“蒙温侯惦念,此间诸物齐备,邕与小女感激不尽。”蔡邕语气真诚。乱世之中,能得庇护,且礼遇不减,已是非分之福。只是目光扫过帐外废墟,仍不免暗叹。“能于此残垣断壁间,再拾笔墨,记录见闻,聊尽绵力,亦是本分。”

吕布点点头,直接切入正题:“今日前来,有一事相托,关乎此地数千人生计。”他引蔡邕走出帐篷,来到刚才画图之处。地上的图样依旧清晰。文姬亦缓步跟随其后,保持着一个合宜的距离,目光落在泥地的图样上,秀眉微挑,流露出思索之色。

蔡邕俯身仔细观看,面露惊奇:“此犁……造型奇特,似与现今所用大不相同。这曲辕……妙啊!若得法,或可省力不少,入土亦能更深。”他毕竟是博学之士,虽不专精农事,但见识广博,一眼便看出几分门道。文姬在一旁静静聆听,眼神中闪过一抹了然。

“先生好眼力。”吕布道,“此物或可提升耕作效率。我已命匠人试制。然新物之事,流民多疑,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推广。想请先生出面,组织工匠,督造此犁,并教导流民使用。”

他没有提及这念头的古怪来源,只将一切归于“或可”、“试制”。蔡邕却从中感受到了另一种东西——一种超越纯粹武力的、对民生实际的关注。这与他印象中那位只知冲阵杀敌的飞将军,截然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慨然之情油然而生。蔡邕挺直了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肃然道:“温侯心系黎庶,邕岂敢推辞!此事关乎数千人温饱,邕必竭尽所能,督促工匠,推广新犁,以解春耕燃眉之急!” 文姬看向父亲,眼中带着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支持。

“如此,便有劳先生了。”吕布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正事谈毕,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将一封密封的帛书交给高顺。高顺验看后,转呈吕布。

吕布拆开,快速浏览。是贾诩从安邑发来的军报。上面详细分析了曹操回师兖州后的动向:血腥清算已近尾声,屯田令已颁布,流民被强力组织起来……种种迹象表明,曹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实力,稳定内部。帛书最后,贾诩用谨慎的笔触写道:“……曹孟德行事,睚眦必报。内部稍定,兵锋恐指向河内。陈公台处压力日增,请主公早做绸缪。”

吕布将帛书递给高顺,面色沉静如水,看不出丝毫波澜。

高顺看完,眼神锐利起来:“曹操若来,必是恶战。洛阳新立,营垒未固,需加紧防范。是否从河东再调些粮秣过来?”

“准。令文和(贾诩)统筹调度。”吕布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远处那些正在艰难垦荒的流民,和地上那副新犁的图样,“工坊打造兵甲之余,分出一部分人手,优先打造此犁。春耕,亦是战备。”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几日后,第一批粗糙但结构无误的曲辕犁被打造出来。蔡邕不顾年迈,亲自带着工匠和几名识字的流民头领,来到刚刚清理出的田埂边。文姬也随行在侧,她虽不便亲自下地,却细心将父亲讲解的要领、匠人的反馈、流民的疑问一一记录于简上,以备后续改进与传播。

春风拂过蔡邕花白的胡须,他挽起袖子,亲自扶犁示范。新犁入土果然省力许多,犁出的沟壑也更深、更整齐。围观的流民们从一开始的疑惑张望,渐渐变为惊异,最终爆发出阵阵议论和希冀的惊叹。

“蔡公大才!此犁真乃神器也!”

“今年……今年或许能多收些粮谷了!”

蔡邕停下,微微喘息,看着手中这具蕴含着“温侯奇思”和新希望的木犁,又望向远处残阳下正在督促营建工事的吕布的身影,目光复杂。文姬走到父亲身边,递上一杯清水,轻声道:“父亲,此物若得推广,活人无数,亦是功德。”她的目光也追随着那个高大的身影,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这位温侯,似乎与传闻中那个纯粹的武夫,有所不同。

废墟之上,生机如同顽强的野草,在铁与血的缝隙里,挣扎着探出头来。而远方的威胁,如同地平线上正在积聚的乌云,无声却沉重。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