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173章 长安春夜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第173章 长安春夜

作者:奉先啸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1 16:10:2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下的长安城,终于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与躁动,像一头疲惫不堪的巨兽,匍匐在关中平原上,沉沉喘息。

连日来的厮杀声、哭喊声、兵刃撞击声,似乎还在冰冷的墙垣与坊市间残留着一丝尖锐的余韵,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疲力竭后、近乎麻木的沉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尚未散尽的烟尘味,混合着若有若无的铁锈腥气,被初春夜晚料峭的凉意包裹着,吸入肺腑,让人头脑异常清醒,却也加倍地感受到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疲惫。

温侯府——这处原本属于李傕的豪奢宅邸,如今成了吕布临时的居所和中枢。书房内,烛火不安分地摇曳着,将吕布高大挺拔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扭曲地投在身后堆满了简牍、帛书与地图的宽大案几上,仿佛一头被困在方寸之地的猛兽。

他放下手中一枚沉甸甸的木质奏报,用力揉了揉眉心,指尖传来皮肤粗糙的触感。即便是他这具历经千锤百炼、堪称天下无双的躯体,在连续多日的高强度运作下,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沉重的负担,那不仅仅是肌肉的酸乏,更是心神无休止耗损带来的倦怠。

白日里,他需顶盔掼甲,巡视各处城防,检阅部队,安抚那些人心惶惶的西凉降卒;要接见那些战战兢兢、揣摩着新主心思前来表忠心的原李傕、郭汜麾下的官吏将佐;还要抽出时间,郑重其事地去未央宫走个过场,与那位年纪虽轻、心思却愈发深沉难测的少年天子,进行一番看似君臣和睦、实则机锋暗藏的对话。

而夜间,则属于这些仿佛永远也批阅不完的公文。粮草如何调配,军械如何清点补充,数以万计的降兵如何整编消化,长安城及各附郭县的治安如何维持,流民如何安置…还有来自河东、河内、弘农,乃至更远的洛阳方向的快马急报…每一份都牵扯着无数人的生死,关系着这片刚刚易主之地的稳定,需要他凝神细看,权衡利弊,最终落下决断的笔迹。贾诩远在安邑总揽后勤与情报网络,陈宫坐镇河内应对北面与东面的压力,张辽总督东方军事防备关东诸侯,高顺则在洛阳废墟上焦头烂额地试图重建秩序…能越过他们,直接送到他这案头的,几乎都是必须由他亲自定夺的要务,无一轻松。

喉咙里传来一阵干涩的刺痛感,他下意识伸手去拿案几一侧的陶制水碗,指尖触及,却发现碗壁冰凉,早已空空如也。门外,值守亲兵身披重甲、规律而轻微的脚步声,更衬得书房内的寂静格外深沉,仿佛能吞噬掉一切声音。

就在这万籁俱寂之时,一阵极其轻微、带着明显犹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书房门外。这脚步声与亲兵那带着金属摩擦感的步伐截然不同,更轻,更软,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进来。”吕布头也没抬,目光仍旧停留在手中那份来自渭南某处乡邑、言辞恳切请求开仓赈济饥民的奏报上,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吱呀”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一道纤细窈窕的身影,端着一个不大的木制托盘,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她的脚步落在光滑的木地板上,几乎未发出任何声响。

吕布这才将目光从竹简上移开,抬眼望去。

是董白。

她并未穿着往日常见的劲装或华服,只着一身素净的深青色深衣,外面罩着一件略显厚重的锦缎坎肩,似乎仍畏着这早春深夜的寒意。那一头乌黑如瀑的长发,也只是简单地挽成一个髻,用一支式样古朴的玉簪固定着——吕布认出,那正是他在华阴之战前,于众将面前赠予她的那一支。摇曳的烛光下,她那张清丽的脸庞少了几分平日里刻意维持的倔强与冷冽,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眼神有些游移不定,自进门后,便始终低垂着,不敢与他对视。

“温侯。”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仿佛哭过,又仿佛只是久未言语,“夜深了,厨下一直煨着些粟米羹,用…用安邑刚送来的玉盐调了味…您用一些,暖暖胃吧。”

她说着,上前几步,将手中的托盘轻轻放在案几一角空处。托盘里,是一碗冒着微弱热气的浓稠羹汤,旁边还放着几块看起来硬邦邦的干粮。

吕布看了看那碗色泽温润的羹汤,又看了看垂首站在一旁的董白。这些时日,她统领着那支名义上打着“董”字旗号的营队,配合徐荣、张绣等人整编西凉降卒,确实出了力,尤其是在阵前招降时,她作为董卓孙女的身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流血。然而,两人之间,始终横亘着一层无形却坚韧的隔膜,那是董卓之死留下的巨大阴影,是难以化解、甚至不知该向谁倾泻的仇怨,尽管这仇怨的对象,随着李傕伏诛、郭汜败亡,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有心了。”吕布放下手中的简牍,身体向后微微靠了靠,试图放松一下僵直许久的肩背肌肉,“‘董’字营今日情形如何?军心可还稳定?可有刺头闹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温侯,营中一切安好。”董白低声回答,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深衣的衣角,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徐将军派来的军法官很得力,赏罚分明,无人敢造次。只是…”她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该不该说。

“只是什么?”吕布追问,语气依旧平淡。

“只是…许多士卒私下里问,日后…日后他们该如何?”她终于抬起头,飞快地看了吕布一眼,那眼神中带着茫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祈求,随即又飞快地垂下,“他们…大多是无家可归之人,或是半生都在军旅中度过,习惯了刀头舔血。整编之后,是并入张绣将军部下,还是划归徐将军统领?或者…‘董’字营就一直这样存在下去?”

吕布沉默地看着她。这个问题,他心中自然早有考量。“董”字营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一个象征,也是一种权宜之计,绝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于他的军队体系之外。他原本的计划是,待局势进一步稳定,便逐步将其打散,分编入徐荣或张绣麾下,至于董白本人…

“你希望如何?”吕布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将问题抛了回去,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

董白似乎被这个反问击中了,愣在原地,眼中掠过一丝清晰的茫然和…深藏的无助。她习惯了被对李傕、郭汜的仇恨所驱使,以此为生存的意义和动力。如今大仇得报, 她仿佛突然被抽空了目标,失去了方向。祖父董卓那曾经显赫一时、权倾天下的基业,早已烟消云散,连带着她所熟悉的那个世界也一同崩塌。天下之大,烽烟四起,她环顾四周,除了这个名义上属于“仇人”吕布的阵营,竟茫然不知该去往何处,又能去往何处。

“我…我不知道。”她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听闻的哽咽,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微微泛红,“祖父…他若在天有灵,见到今日长安光景,不知是喜是悲…”她终究还是没能忍住,提起了那个名字,那个曾经带给这座城池无尽噩梦,也带给她无上荣耀与最终毁灭的名字。情绪如决堤之水,瞬间冲垮了她努力维持的平静外壳,泪水在她眼眶中打着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那副强作坚强却又脆弱不堪的模样,在昏黄摇曳的烛光映照下,竟有种惊心动魄、我见犹怜的凄美。

吕布沉默地注视着她。连日来的杀戮、算计、勾心斗角,以及身心积累的沉重疲惫,还有眼前这个女子所流露出的、与平日截然不同的罕见脆弱,像是一种奇异的催化剂,混合在一起,让他心中某种被理智和职责长久压抑的情绪,悄然松动、涌动。他并非铁石心肠,更非清心寡欲的圣人,他有着炽热的情感与强烈的**。眼前的董白,在这一刻,似乎剥离了“董卓孙女”这个充满仇恨与政治意味的符号,仅仅是一个无依无靠、容貌姣好、正值妙龄的年轻女子,一个在他权势笼罩下,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引人遐思的存在。

他伸出手,动作并不迅疾,也并非直接要触碰她,只是指向案几另一侧的坐席,声音比刚才缓和了些许:“坐下说话吧。”

董白纤细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迟疑了片刻,还是依言顺从地走到席前,姿态标准地跪坐下去,但依旧低垂着头颅,如同一株在风雨中飘摇的蒲草。

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这一次的寂静中,却仿佛弥漫开一种微妙的、逐渐升温的张力。只有烛火偶尔爆开一点轻微的噼啪声,像是在敲打着两人之间那层脆弱的窗户纸。

吕布忽然觉得有些莫名的燥热,并非来自炭火,而是源自体内。他有些烦躁地抬手,解开了颈间皮甲那紧扣的系带,这个简单的动作,因他此刻心绪不宁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侵略性。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董白那截从深衣领口中露出的、纤细白皙的脖颈上,还有她那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单薄的肩膀。

“长安已定,大局初安。”吕布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为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也像是在做出某种宣告,“过往种种,恩怨纠葛,皆如云烟,该散了。你既无处可去,便留下。在吕布这府中,总有你的一碗羹饭,一处足以安身立命之所。”

这话语,像是一个承诺,掷地有声;又像是一种所有权的宣示,模糊了界限。

董白猛地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充满了惊讶、困惑、难以置信,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隐秘的悸动。她怔怔地望着吕布,望着他那张因连日劳累而略显削瘦、却愈发显得轮廓分明、英气逼人的脸庞,望着他那双深邃如同古井、此刻却仿佛跳动着幽暗火焰的眼眸。

吕布也回视着她,目光没有任何闪避。四目相对的瞬间,空气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骤然断裂!某种压抑已久的冲动,在这寂静得只剩下彼此呼吸与心跳声的春夜里,挣脱了理智的缰绳,迅速滋生、膨胀,如同野火燎原,瞬间淹没了所有的权衡与堤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忽然动了。

身体前倾,带着一股强大而迫人的气势,向董白靠近。

董白下意识地想要向后缩退,逃离这突如其来的压迫感,然而她的身体却像是被无形的绳索捆缚住,僵硬在原地,动弹不得。他的动作并不粗暴,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缓慢的坚定,但其中蕴含的力量感,却让她感到一种源自本能的战栗。他的手掌,温热而粗糙,带着常年握戟留下的厚茧,准确地握住了她放在膝上、微微蜷缩的手腕。

肌肤相触的刹那,两人都是不约而同地微微一颤。一股电流般的酥麻感,从接触点迅速窜开,席卷全身。

“温侯…!”她终于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呼,声音却微弱得如同蚊蚋,带着惊恐,更带着一种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深陷泥沼般的无力。

吕布没有回答,也没有给她任何思考或拒绝的余地。他的眼神幽深如潭,仿佛要将她的灵魂也一并吸进去。连日征战的杀伐之气,运筹帷幄的深沉心机,以及此刻毫不掩饰的、充满原始占有欲的男性侵略感,混合成一种令人窒息般的强大气场,将董白牢牢地笼罩、包裹,密不透风。

她的内心充满了剧烈的挣扎,理智在尖叫着危险,在提醒着她彼此的身份与那血海般的仇怨,然而,那股支撑她许久的恨意,此刻却在对方炽热的目光与不容抗拒的气息冲击下,如同暴露在烈阳下的冰雪,迅速地、无可挽回地消融、崩塌。仇恨、恐惧、迷茫、长期漂泊无依带来的脆弱、以及一丝对强大力量的奇异依附感…各种极端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漩涡,将她残存的意志力撕扯得支离破碎。

他俯身,阴影彻底将她覆盖。那支古朴的玉簪,不知何时已被取下,她乌黑的长发如瀑般披散下来,拂过他的手臂,带着一丝凉意和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香气。

烛火依旧在跳动,将两人重叠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扭曲、晃动,演绎着一场无声而激烈的纠缠。

衣衫窸窣,呼吸渐重。

起初,她还有细微的、象征性的推拒,手指无力地抵在他坚实的胸膛上,但那触感如同烙铁般滚烫,让她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随后,便只剩下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呜咽,混合着男子沉重的喘息,在这寂静的书房内弥漫开来。

她感觉自己像是一叶迷失在暴风雨中的扁舟,被滔天的巨浪肆意抛掷、撞击,随时可能粉身碎骨。痛楚与一种陌生的、令人战栗的悸动交织在一起,淹没了她的感官。指甲无意识地掐入了他臂膀的肌肉,却如同陷入铁石,未能留下丝毫痕迹,反而更激发了他征服的本能。

他像是要将连日来的压力、疲惫、还有那无法对人言说的孤寂,全都发泄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疾风骤雨之中。她的脆弱成了最好的催化剂,她的顺从(哪怕是无力反抗的顺从)则助长了火焰的蔓延。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片刻,又或许漫长如整个夜晚。

书房内终于重归寂静,一种带着奇异慵懒与浓浓暧昧的寂静。

烛火已然燃去大半,光线变得愈发昏暗朦胧,勉强勾勒出室内狼藉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过后特有的、甜腻而压抑的气息,混合着墨香与淡淡的汗意。

吕布坐起身,默然地整理着自己凌乱的衣衫,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深邃,只是在那眼底最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未曾完全平息的波澜,以及一抹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是满足?是懊悔?亦或是某种更深沉的算计?或许兼而有之。

董白蜷缩在冰冷的席上,用散落的、皱巴巴的衣物勉强遮挡着自己**的身体。长发披散,如同海藻般纠缠,几乎完全遮住了她的脸庞,让人看不清她此刻的表情。只有那微微颤抖的、光滑洁白的肩膀,以及低垂的脖颈处尚未消退的暧昧红痕,显露出她内心极度的不平静与方才经历的狂风暴雨。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比之前的任何一次寂静都要沉重,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最终,吕布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窗边,伸手推开了一条缝隙。顿时,一股冰冷的、带着泥土和草木气息的夜风涌入室内,驱散了些许令人窒闷的甜腻气息,也让他燥热的身体感到一丝凉意。他望着窗外沉沉的、无边无际的夜色,长安城模糊的轮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

“夜很深了,”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纠缠从未发生过,“回去歇息吧。”

身后,传来细微的衣物摩擦声。

他顿了顿,并未回头,继续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论:“今日之事…日后,我自有安排。”

这像是一句承诺,又像是一道指令,彻底为今晚发生的一切,定下了基调。

董白依旧没有回答,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她只是默默地、有些慌乱地、几乎是手忙脚乱地穿好自己那身素色的深衣。过程中,她始终低着头,长发依旧遮掩着脸庞,不敢,或者说无颜再看吕布一眼。穿戴整齐后,她像一只刚刚经历了猎人捕杀、侥幸逃脱的受惊小鹿,脚步有些虚浮踉跄,几乎是逃也似的,快步无声地离开了这间让她失去一切、又仿佛得到某种诡异依托的书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门被从外面轻轻带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

书房内,彻底只剩下吕布一人。

他依旧独自伫立在窗边,任由愈来愈冷的夜风吹拂着他依旧有些发烫的脸庞。冲动如潮水般退去,理智如同冰冷坚硬的礁石,重新浮出水面。与董白的关系,从今夜起,已经变得无比复杂而微妙。这无疑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绑定了她,或许能让她更加死心塌地,但也带来了新的、难以预测的变数与风险。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将这些纷乱如麻的思绪暂时强行压下。

他的目光,越过窗棂,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最终,还是回到了那张堆积如山的案几上,准确地落回了最初那份来自渭南、请求赈济粮草的奏报。

春耕在即,农时不可误。

这才是眼下的头等大事,关系着他吕布能否真正在这关中之地站稳脚跟,而非仅仅作为一个匆匆过客般的征服者。

他深吸一口冰凉的夜气,转身坐回案前,重新提起了那支狼毫笔。笔尖触及砚台,却发现其中的墨汁早已干涸凝固。一股莫名的烦躁感再次袭来,比之前更甚,几乎让他想要将这满案的竹简帛书尽数掀翻在地!

麾下猛将如云,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自问不输于人;谋士如贾诩、陈宫之辈,亦不乏奇计妙策,长于战略构划与权谋机变。可说到这具体繁琐、细碎到一村一邑的农桑民政、钱粮赋税调度、流民安置安抚、器械营造…竟无一人可真正为他分担这如山重负!贾诩长于大势与阴谋,陈宫善权谋政斗与战略布局,张辽、高顺、徐荣皆是统兵之将,徐晃、张绣亦非此道人才…

“内政之才…能理民安邦之才…何其难得!”吕布放下笔,身体向后重重靠在凭几上,望着那跳跃不定、仿佛随时会熄灭的烛火,从胸腔深处发出一声极轻、却充满了无尽疲惫与无奈的叹息。

这声叹息,沉甸甸地融入到了长安城早春料峭的夜色之中,飘散开去,再无痕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