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夜,原本该是清朗朗的,可这天傍晚刚收完最后一筐土豆,乌云就像被人用墨汁泼过似的,从西边的山头涌过来,转眼就把月亮遮得严严实实。三秒和春花坐在田埂上歇了口气,想着把最后几袋土豆运到山脚下的仓库,就能回家煮碗热粥暖身子,可没承想,刚往坡上走了没几步,天就彻底黑透了。
“怎么突然这么黑?连星星都看不见了。”春花紧紧攥着三秒的胳膊,声音里带着点慌。坡上的路本就不好走,平时靠月光照着还能看清坑洼,现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脚下的碎石子硌得鞋底生疼,稍不留意就会踩空。三秒放慢脚步,掏出手机想打开手电筒,可按了好几下,屏幕都没亮——白天在地里忙了一天,手机早没电关机了。
“别慌,我记得这条路,顺着坡往下走,再拐两个弯就能到仓库。”三秒嘴上安慰着春花,心里却也没底。刚才收土豆时走得急,没太记清路线,现在周围全是黑压压的玉米地和红薯地,风吹过庄稼叶的“沙沙”声,在黑夜里听着格外清楚,反而让人辨不清方向。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走了约莫十分钟,却没看到平时熟悉的仓库灯光。春花停下脚步,声音发颤:“三秒,咱们是不是走反了?我怎么觉得这周围的庄稼地看着不一样啊?”三秒也停了下来,仔细听了听周围的动静——没有仓库附近水渠的流水声,反而能听到远处山坡上的虫鸣,显然是走偏了。
“好像是迷了路。”三秒叹了口气,摸了摸身边的庄稼——叶子宽大,边缘有锯齿,是土豆苗。他们现在应该还在土豆地附近,可仓库在山脚下,按说往山下走就能到,怎么会越走越偏?乌云还在往上堆,连一丝月光都透不出来,想靠天辨别方向都不行。
春花往三秒身边靠了靠,手心里全是汗:“那可怎么办?手机也没电了,喊人也没人听见,咱们不会要在这坡上待一晚上吧?”三秒拍了拍她的手背,让她别慌:“别急,爷爷以前教过我,夜里迷了路,能靠庄稼辨方向,咱们找找土豆叶的朝向。”
“土豆叶还能辨方向?”春花疑惑地问,伸手摸了摸身边的土豆苗。三秒蹲下身,借着微弱的天光(虽然乌云密布,但仍有极淡的环境光),仔细看了看土豆叶的生长方向:“对,植物都有向光性,咱们这的土豆苗,叶尖大多朝着东边——因为东边最先见到太阳,叶子会跟着光长。仓库在西边,咱们往叶尖的反方向走,就能找到仓库。”
春花半信半疑地蹲下来,跟着三秒一起看:“我怎么看着这些叶子长得乱七八糟的,没个准方向啊?”三秒笑了笑,指着一片长得格外茂盛的土豆苗:“你看这片,叶尖是不是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咱们再换几处看看。”两人在周围找了四五处土豆苗,果然,不管是路边的还是地中间的,土豆叶的叶尖都隐隐朝着同一个方向——虽然黑夜里看得不真切,但多比对几处,就能确定那是东边。
“真的!好像都是朝着那边!”春花的声音里有了点底气,“那咱们就往反方向走,肯定能到仓库!”三秒点点头,拉起春花的手:“走的时候慢点,脚下小心,咱们每走几步就看看土豆叶,别又走偏了。”
两人顺着土豆叶反方向的路往前走,脚下的路渐渐平坦了些。走了大概五分钟,三秒忽然停住脚步,指着旁边的一片玉米地:“你听,是不是有流水声?”春花屏住呼吸听了听,果然,远处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那是仓库附近的水渠!两人心里一喜,加快了脚步,朝着流水声的方向走。
又走了约莫十分钟,前方忽然出现了一点微弱的光——不是月光,是仓库窗户里透出来的光!虽然很暗,但在黑夜里格外显眼。“是仓库!咱们到了!”春花高兴得跳了起来,拉着三秒的手快步往前走。
走到仓库门口,三秒掏出钥匙打开门,把灯拉亮——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空荡荡的仓库,只有墙角堆着几袋早上运过来的土豆。两人松了口气,靠在门框上,看着对方满是泥土的鞋和汗湿的衣服,忍不住笑了起来。
“还好有土豆叶指路,不然咱们真得在坡上冻一晚上。”春花拿起桌上的水壶,倒了两杯温水,递给三秒一杯,“以前只知道植物会朝着太阳长,没想到还能当‘指南针’用。”三秒喝了口温水,心里暖暖的:“这都是爷爷教我的,他说老辈人夜里下地迷了路,都是靠庄稼辨方向——土豆叶朝东,玉米叶朝西,连红薯藤都能指路,只要留心观察,庄稼比任何指南针都准。”
两人歇了会儿,开始把剩下的几袋土豆搬进仓库。搬完土豆,天已经快半夜了,乌云渐渐散了些,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洒下清冷的光,照在坡上的庄稼地里,像铺了层薄银。三秒锁上仓库门,和春花并肩往回走,月光照着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看,月亮出来了,要是刚才月亮没被遮住,咱们也不会迷路了。”春花抬头看着月亮,笑着说。三秒点点头:“不过也多亏迷路,咱们才知道土豆叶还能这么用。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不用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三秒种大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镇上,两人先去了春花家。春花的奶奶还没睡,正坐在门口等他们,看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来:“你们怎么才回来?我都快担心死了,刚才还去村口望了好几趟。”春花走过去,挽着奶奶的胳膊,把迷路又靠土豆叶指路的事说了一遍。
奶奶听了,笑着说:“你们爷爷说得对,庄稼都是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会帮你。我年轻的时候,有次跟你爷爷去山里采蘑菇,也是迷了路,最后靠山里的松树辨的方向——松树的年轮密的一边是北边,稀的一边是南边,跟着稀的一边走,才回了家。”
“还有这种说法?”三秒好奇地问。奶奶点点头,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慢慢说起以前的事:“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指南针,老辈人出门都是靠天、靠地、靠庄稼辨方向。春天看柳树芽,哪边芽先冒出来,哪边就是南边;夏天看向日葵,花盘总朝着太阳转;秋天看庄稼的长势,长得好的一边大多是南边,因为光照足;冬天看雪,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边,化得慢的是北边。这些法子,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比什么都管用。”
三秒和春花听得入了迷,没想到身边的植物里藏着这么多辨方向的学问。“奶奶,您知道的真多!以后您多跟我们说说这些老法子,我们记下来,说不定以后还能用上。”春花笑着说。奶奶点点头:“好啊,你们年轻人愿意学,我就愿意说。这些老法子不能丢,丢了就可惜了。”
从那以后,三秒和春花就经常找村里的老人请教辨方向的老法子,还把这些法子一条一条记在小本子上——土豆叶朝东,玉米叶朝西;松树年轮辨南北;向日葵花盘追太阳;柳树芽南先北后;积雪南化北冻……本子上记满了各种靠植物辨方向的法子,旁边还画了简单的示意图,方便记忆。
有一次,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去山里采摘野果,回来的时候遇到了大雾,迷了路,手机也没信号,急得团团转。三秒和春花听说了,赶紧拿着小本子去山里找他们。找到年轻人的时候,他们正坐在石头上发愁,看见三秒和春花,赶紧迎上来:“你们怎么找到我们的?这雾这么大,我们都不知道往哪走。”
三秒笑着拿出小本子,指着上面的内容:“你们看,这山里的松树多,咱们看松树的年轮——密的一边是北边,稀的一边是南边,咱们朝着南边走,就能出山。”年轻人半信半疑地跟着三秒找了棵松树,伐倒后一看,果然,年轮密的一边朝着北边,稀的一边朝着南边。
“真的!年轮真的能辨方向!”年轻人惊讶地说。三秒笑着说:“不止年轮,你们看旁边的灌木,南边的枝叶长得比北边茂盛,也是因为光照足。咱们跟着这些植物指的方向走,肯定能出山。”
在三秒和春花的带领下,年轻人很快走出了大雾,回到了村里。他们围着三秒和春花,好奇地问着各种辨方向的法子,三秒和春花也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把小本子借给他们看。
“以前总觉得这些老法子没用,现在才知道,关键时刻能救命!”一个年轻人感慨地说。三秒点点头:“这些都是老辈人用经验总结出来的,虽然现在有手机、有指南针,但多学些老法子,总没错。”
从那以后,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跟着老人学辨方向的老法子,有时候还会一起去山里实践,看看哪些植物能指路,哪些法子更管用。三秒和春花把小本子里的内容整理了一下,打印出来分给大家,还在村里的公告栏上贴了一张,标题就叫“庄稼地里的指南针”。
转眼到了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子,坡上的庄稼地都被雪盖得严严实实,看不见一点绿色。有天早上,李叔家的孙子小宇在村口玩雪,不小心走得太远,迷了路,村里的人都出去找,可雪太大,能见度低,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三秒和春花听说了,赶紧拿着小本子去帮忙。三秒想起本子上记的“积雪南化北冻”,对大家说:“咱们看路边的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边,化得慢的是北边。小宇平时喜欢往南边的山坡上玩,咱们往积雪化得快的方向找,肯定能找到他。”
大家听了,赶紧分成几组,朝着积雪化得快的方向找。走了约莫半个钟头,春花忽然看见远处的雪地里有个小小的身影,正蹲在地上哭:“是小宇!”大家赶紧跑过去,小宇看见大家,哭得更凶了:“我找不到家了,雪太大了,我看不见路……”
李叔赶紧把小宇抱起来,裹紧了衣服:“别怕,咱们这就带你回家。多亏了三秒和春花,知道靠积雪辨方向,不然还不知道要找多久。”小宇看着三秒和春花,抽噎着说:“谢谢三秒叔,谢谢春花姨,我以后也要学怎么辨方向,再也不迷路了。”
回到村里,李叔特意做了一大锅红薯粥,邀请三秒和春花还有帮忙找小宇的人来家里喝。粥煮得软糯香甜,大家围坐在炕上,喝着粥,聊着辨方向的老法子,屋里暖融融的,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三秒种大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老法子真是个宝,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李叔喝了口粥,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这些都是老迷信,现在才知道,都是实打实的经验。以后我也要教小宇这些法子,让他也知道,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能当‘老师’。”
三秒和春花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欣慰。他们没想到,当初一次偶然的迷路,竟然让他们发现了植物辨方向的奥秘,还把这些老法子传给了更多人。现在,村里的人不管是下地还是出门,都会留意身边的植物和自然现象,再也不怕迷路了。
春天的时候,三秒和春花在土豆地旁边种了几排向日葵。夏天向日葵开花的时候,金灿灿的花盘总是朝着太阳转,成了田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村里的孩子们经常来地里玩,指着向日葵问三秒和春花:“三秒叔,春花姨,向日葵为什么总朝着太阳转啊?是不是也能辨方向?”
三秒和春花就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向日葵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是因为它怕太阳晒坏花盘里的种子。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花盘就朝东;中午太阳在南边,花盘就朝南;下午太阳往西落,花盘就朝西。所以,看到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就能知道太阳的方向,也就不会迷路了。”
孩子们听得认真,还会学着向日葵的样子,跟着太阳转圈圈,田埂上满是他们的笑声。有时候,孩子们还会拿着小本子,把三秒和春花教的辨方向的法子记下来,像小大人一样,说要把这些法子传给自己的弟弟妹妹。
有一次,镇上的小学组织学生去山里春游,特意邀请三秒和春花去给孩子们讲辨方向的老法子。三秒和春花带着小本子和一些植物的枝叶,给孩子们演示怎么靠土豆叶、玉米叶、松树年轮辨方向,还带孩子们在山里实践了一番。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纷纷说以后再也不怕迷路了。
春游结束后,小学的老师特意给三秒和春花送了面锦旗,上面写着“自然课堂的好老师”。三秒和春花看着锦旗,心里满是自豪——他们没想到,这些从老辈人那里学来的法子,不仅能帮到村里的人,还能教给孩子们,让更多人了解自然的奥秘,了解老辈人的智慧。
又是一个九月的夜晚,三秒和春花坐在田埂上,看着地里的土豆苗。月亮挂在天上,清朗朗的,照在土豆苗上,叶子的朝向清晰可见。春花指着土豆叶,笑着说:“你看,叶尖还是朝着东边,咱们的‘指南针’从来都没错过。”
三秒点点头,握住春花的手:“这些植物就像咱们的老朋友,只要咱们用心对待它们,它们就会一直帮咱们,给咱们指引方向。以后,咱们还要把这些老法子一直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自然里藏着最朴素的智慧,也藏着最温暖的指引。”
风从田埂上吹过,带着土豆苗的清香,月亮的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柔又明亮。他们知道,只要身边还有这些庄稼,还有这些自然的“指南针”,不管走多远,都不会迷路,日子也会像这月光下的庄稼地一样,踏实又充满希望。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三秒种大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