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上辈子,下辈子 > 第415章 战争的神器;分裂的世界

上辈子

到了正午,李非起床吃饭,下人告知陈玄礼已经在正厅等候多时,李非连忙前去会见。

“大将军昨夜无眠,上午也不休息吗?”

“睡了一个时辰,够了,安禄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军务一刻不能耽搁。”

“李非惭愧!”

“大可不必,行武之人习惯了而已。”

客套一番后,两人一起前往城中术士集结之地。

满满三个大缸的黑火药,是这些术士连夜研磨后按照比例混合后的总量,陈玄礼略显失望,问道:

“只有这些吗?”

“回将军,这些已是将我们所有的存余全部耗费,约有三百斤,都在这里了。”

陈玄礼转头问李非道:

“老弟,你准备拿这些火药做何用处?”

“暂时还没有想好,依这些火药的特性,三百斤也不过是瞬息之间便可燃尽,所以,若是要用,当用在刀刃之上。如果能有神明托梦,那是最好。”

“二位将军,城中有制作烟花的作坊,不妨问一下他们,或能有一些新奇的用法。”一个术士一旁说道。

陈玄礼和李非闻听之后,眼睛不约而同的亮了一下。

很快,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家烟花作坊的老板被带到了二人跟前,李非问道:

“你知道这些缸中所盛何物吗?”

老板凑近用鼻子嗅了一下,随即答道:

“这...应是火药,不过颜色发黑,小人之前没有见过。”

“那你平日如何制作的火药,又如何制备的烟花?”

“我们都是拿硝石和硫磺配比,我看这些好像还加了黑炭。烟花之物此前都是用竹筒盛放,外加火线引燃,但爆裂之后极易伤人,后来就改用纸筒,两端用泥土封口,可发出巨响用以祛除邪秽。此物性烈,只需取少量置于陶罐之中,上方留铜钱大的缺口,便成了烟花。”

“若是不留缺口,又当如何?”李非接着问。

“小人的父亲就是因此丧命,少时家父曾经将一些火药存于一些陶罐之中封存防潮,供来年之用,后来邻居家中失火,炙烤之下陶罐突然爆裂,家父因此丧命。”

李非一听,立即对一旁说道:

“去取一个茶壶来!”

很快,一个茶壶奉上,李非将茶壶递给老板,说道:

“你用这个盛满火药,用布条勒紧壶盖,用干土封住壶嘴,加上火线,看看威力如何。”

老板照做,取来一张纸撒上火药后来回揉搓几下制成火线,由壶嘴插入,将黑火药灌满茶壶,再用干土封闭。外面用布帛反复缠绕几层后,大功告成。

“取一炷香来,引燃试一下。”

烟花坊老板将茶壶置于院子正中,所有人都站在十步之外,老板点燃火线后,迅速离去。

“轰!”

一声巨响,将所有人的耳膜震的生疼,一阵细碎杂乱的响声伴随着一股浓烟在院中升起,原本放置茶壶的地方只留下一大片焦黑,碎帛遍地。

一个术士被爆射出的碎屑划破了脸颊,鲜血直流,满脸的惊恐。

如此巨大的威力,把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烟花坊的老板。响声过后,带着几分惧意说道:

“当年家父满满几个陶罐的火药,也不及这个茶壶的一半威力。这若是做成烟花,恐怕要夺人性命!”

陈玄礼和李非也极为惊愕,这么一点东西,竟然能爆发出如此骇人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这么看来,这三百斤火药,其实并不少。

“若是用酒坛来做,说不定可以炸毁安禄山的攻城云车。”一旁的陈玄礼说道。

李非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接着想了想说道:

“我们暂且称这东西为‘火雷’,让城内烟花坊的人集结于此,派人往这里送可装两斤酒大小的酒坛,就用这种方式,看能制备出多少火雷,以备不时之需,如何?”

“那若是将这些火药用完,火炮该如何处置?”

“奏报长安,往洛阳送硝石硫磺,不说制备火药,就说守城所需,多多益善。只要我们有了火器,别说安禄山妄想攻破洛阳,我们反倒可将他二十万叛军灭于阵前。”

“如此甚好!恐怕这火雷一出,必能将叛军吓得肝胆俱裂,士气大挫!”

下辈子

梦境的到来,根本不以李飞自己的意志为准。再着急,也只能被动的等待。

三个人讨论过后,李飞意识到很多细节的东西,在浩瀚史海中不值一提,自己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游戏中魏坚的动向,目前阶段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李飞就把监控两世为人的任务交给了李明新。自己则严密注意着各种史料记载的变化。

中国关于火药的历史资料并不是那么充沛,只是简略推测是起于唐初,并且是以中药为切入点。后来逐渐被人应用于烟花爆竹,用来驱邪避秽。一直到唐末宋初,才有关于火药用于战争的记载。

现在自己提前把黑火药的制作方法告诉给了李非,那么一定会造成史料对于火药记载的变动,果不其然,很快李飞就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关于火药出现和应用的历史论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上辈子,下辈子请大家收藏:()上辈子,下辈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篇论文引用了大量的古籍,从多方面对火药的应用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其中提到了唐中期就出现了一种名为‘火雷’的抛掷型火器。发明人不详,在安史之乱洛阳守卫战中初次应用。但随后便再无踪迹可循。他所引用的史料来自于司马光的历史巨着《资治通鉴》。

作为历史系专业出身的李飞,《资治通鉴》是必读之物,只是因为他是编年体通史,对于唐朝历史的解析不够具体,大多是每年发生的大事件,缺乏细节描述,所以李飞已经许久没有通读,而是以自己手边的《全唐书》为准,但关于火雷的记述在《全唐书》中并没有一字展现。

果然,李飞很快在《资治通鉴》里面,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戊子春,安禄山伐洛阳,陈玄礼率兵御之,久攻而不可得,洛阳有异士,献火雷,所及之处,方圆十丈皆死伤。安禄山惊惧,退十里,哀叹曰:神明之力,实难撼动...”

“.....戊子秋,潼关巨震倾覆,粮路断绝,洛阳为孤城,乙丑,洛阳陷落....”

这些内容,和《全唐书》有着非常大的出入。

李飞脑中有些凌乱,《全唐书》没有明确的作者,但李飞始终认为应该是由唐朝史官根据记录所撰写。而司马光是三百年后的宋朝历史学家,在历史学当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并且李飞发现,网络上关于唐史部分的争论好像比起前两年多了许多。

是因为自己造成的影响吗?

喜欢上辈子,下辈子请大家收藏:()上辈子,下辈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