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14章 藩镇萌芽?盛世下的暗流

马骥在醉仙楼题诗的佳话没过几日便在东关街传开了,连货栈老板老周都打趣他:“没想到你这小子还有这本事,下次去醉仙楼,可得让掌柜的给咱免单!” 马骥笑着摆手,心里却清楚那不过是借了酒劲的“歪打正着”。这日他照旧跟着老周去码头清点漕粮,刚走到栈桥,就被眼前的景象拽住了脚步。

往日里喧闹的码头突然安静了大半,原本往来穿梭的脚夫被拦在警戒线外,十几个穿着黑色铠甲的官兵手持长枪,面无表情地站成两排,将一艘漕船围得水泄不通。那漕船挂着“淮西节度使府”的旗帜,船身吃水极深,甲板上盖着厚重的油布,隐约能看到下面堆叠的物件轮廓,几个戴着头盔的亲兵正守在油布旁,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这是咋了?查走私犯?”马骥凑到老周身边,小声问道。老周经营货栈三十年,运河上的门道比谁都清楚,此刻却皱着眉,拉着马骥往后退了两步,压低声音:“别多问,是节度使的船。”

“节度使?那不是地方军政长官吗?怎么还管漕运?”马骥不解,他在历史书上读过节度使的职能,却没想到会在码头撞见这般阵仗。老周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眼神里带着忌惮:“如今的节度使可不是早年的边将了。你看这船,说是运军粮,谁知道下面藏着啥?前阵子有艘去汴州的船,被查出油布底下全是甲胄,还不是不了了之?”

正说着,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州府官员匆匆赶来,对着船上的亲兵头目拱手哈腰:“李将军,下官已按您的吩咐清场了,不知还有何吩咐?” 那亲兵头目斜睨了他一眼,语气倨傲:“王参军,管好你的人,别瞎打听。节度使的货,也轮得到你们查?” 王参军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却只能陪着笑:“是是是,下官明白,明白。”

马骥看着这一幕,心里咯噔一下——州府官员在节度使的亲兵面前竟如此卑微,这可不像是“盛世”该有的景象。他想起在洛阳见到的皇家仪仗,那是自上而下的威严,而眼前的排场,却透着一股“地方自立”的嚣张。

等节度使的漕船开走,码头恢复热闹,老周才松了口气,拉着马骥往货栈走:“这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在地方上比皇帝还威风。去年朝廷要征粮,他说辖区受灾,一粒粮都没交,朝廷还得给他拨款赈灾;今年又借着‘防御突厥’的名义,私自造了上千副甲胄,谁不知道他是想干啥?”

“朝廷不管吗?”马骥追问。老周冷笑一声:“管?怎么管?如今北边要防契丹,西边要守吐蕃,朝廷手里的兵都不够用,还得靠节度使镇守边疆。这些人手里有兵有粮,早就尾大不掉了。前两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不就直接拒接朝廷圣旨吗?最后也只是安抚了事。”

马骥沉默了。他想起历史课上学的“安史之乱”,正是藩镇割据的恶果,可他一直以为那是后世的事,没想到在这贞观盛世的余晖里,藩镇的萌芽早已悄然生长。

接下来几日,马骥频频在码头撞见异常。有次他清点一批发往长安的蜀锦,本该由州府官员查验盖章,结果来的却是节度使府的人,拿着一本泛黄的账本,草草翻了两下就签字放行,临走时还顺手牵走了两匹最好的云锦;还有一次,他看到几个脚夫偷偷议论,说漕船运的粮食有一半都被节度使截留,只把发霉的陈粮送往京城,结果被巡逻的亲兵听见,当场被打了二十鞭子,扔到运河里喂鱼。

“别乱说话,小命要紧!”老周每次都这样警告马骥,可马骥心里的疑惑却越来越深。这日他收工早,路过一家常去的小酒馆,刚要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议论声。

“听说了吗?淮西节度使又扩军了,现在手里有三万兵,比长安的禁军还多!”

“何止啊!我表哥在汴州当兵,说节度使府的粮仓堆得比州府还满,全是截留的漕粮!”

“嘘!小声点!上次张秀才就因为说了句‘节度使拥兵自重’,当晚就被人套了麻袋,至今下落不明!”

马骥悄悄扒着门缝往里看,只见几个商人模样的人围坐在桌旁,脸色发白,手里的酒杯都在发抖。其中一个穿着绸缎的胡商叹了口气:“以前通关只要交一次税,现在节度使府要收‘过路费’,州府还要收‘关税’,一趟货下来,利润少了一半!再这样下去,生意没法做了!”

另一个商人附和道:“可不是嘛!我前几天去淮西办货,亲眼看见节度使的儿子在街上强抢民女,州官就在旁边看着,连屁都不敢放!这哪是大唐,这简直是节度使的天下!”

就在这时,酒馆门被猛地踹开,几个穿着黑甲的亲兵闯了进来,手里拿着铁链:“谁在议论节度使?出来!” 酒馆里瞬间鸦雀无声,商人们吓得缩成一团。亲兵头目扫视一圈,一把揪住刚才说话的商人,铁链“哗啦”一声套在他脖子上:“跟我们走一趟!节度使府问话!” 商人哭喊着求饶,却还是被拖了出去,留下一屋子惊恐的眼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骥吓得赶紧缩回头,撒腿就跑。他沿着运河边狂奔,心脏砰砰直跳——刚才商人的话,亲兵的嚣张,还有老周的抱怨,像一块块拼图,在他脑子里拼凑出一个可怕的真相:大唐的盛世只是表面,地方节度使早已开始拥兵自重,截留赋税,藐视朝廷,藩镇割据的暗流,正在这繁华的运河之下汹涌。

他跑到之前见过的纤夫歇脚的窝棚,陈老爹和狗蛋正好在里面补纤绳。窝棚里阴暗潮湿,弥漫着汗味和霉味,陈老爹见马骥气喘吁吁,递给他一碗凉水:“小郎君,咋了?被狗追了?”

马骥接过水,喝了一口,平复了一下呼吸:“老爹,你们拉纤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节度使截留粮食?” 陈老爹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看了看外面,压低声音:“咋没见过?去年冬天,运河结冰,我们拉着粮船去淮西,结果被节度使的人拦下,说要‘借’一半粮食当军饷,我们不同意,就被打了一顿,船也被扣了半个月。最后还是船老大给亲兵头目塞了银子,才放我们走。”

狗蛋也插嘴道:“我还见过节度使的兵抢东西!有次我们在码头歇脚,他们看中了陈老爹的水囊,直接就抢走了,还说‘给你脸了’!” 他说着,眼里闪过一丝恐惧,“那些兵比土匪还凶!”

马骥看着陈老爹肩膀上的伤疤,又想起酒馆里被抓走的商人,心里一阵发凉。他一直以为大唐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却没想到在这盛世的阴影里,有这么多不公与黑暗。节度使们借着“镇守边疆”的名义,大肆扩张势力,欺压百姓,截留物资,而朝廷却因为内外交困,无力约束,只能听之任之。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陈老爹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纤绳,“以前虽然苦,可至少能吃饱饭,现在粮食被截留,工钱被克扣,再这样下去,只能饿死了。” 狗蛋也低下头,手里的补丁掉在地上,没心思捡。

马骥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他来自千年后,知道这些暗流最终会酿成滔天大祸——安史之乱的战火会焚烧半个大唐,藩镇割据会让天下分崩离析,无数像陈老爹这样的普通人会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可他只是个穿越者,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慢慢发生。

傍晚时分,马骥回到货栈,老周正坐在门口抽烟袋,脸色阴沉。“出事了?”马骥问。老周点点头,把烟袋往地上磕了磕:“刚才节度使府来人了,说以后所有漕船都要先经过他们查验,还要交‘护船费’,不然不准通行。”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绝望,“这哪是护船费,这是抢钱!以后这货栈,怕是开不下去了。”

马骥看着老周佝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货栈是老周一辈子的心血,可在节度使的强权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他走到运河边,看着浑浊的河水,水面上飘着几片落叶,像被命运摆布的棋子。远处的扬州城灯火辉煌,酒楼的欢笑声、胡商的吆喝声、丝竹的演奏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繁华的画卷,可谁能想到,这画卷之下,是无数人的血泪与无奈。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此刻变得异常沉重,温度忽冷忽热,像是在抗拒着什么。之前在醉仙楼时的轻快、在大明寺时的平和,此刻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沉闷的能量,像乌云笼罩在心头。马骥知道,挂坠感应到了这盛世下的暗流,感受到了强权的嚣张、百姓的苦难,还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无奈。

“原来盛世从来都不是完美的。”马骥心里想,“有光明就有阴影,有繁华就有暗流。这运河承载的不仅是粮食和丝绸,还有百姓的希望与绝望,国家的兴盛与危机。” 他抬头望着夜空,月亮被乌云遮住,只露出一点微弱的光,像极了这大唐盛世下,那摇摇欲坠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日,码头变得死气沉沉。很多货栈因为交不起“护船费”关门大吉,胡商们也纷纷撤离,原本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马骥看着陈老爹和狗蛋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种地,看着老周把货栈的牌匾摘下来,叹了口气说“混不下去了”,心里像被堵住了一样难受。

他知道,自己该离开了。扬州的繁华已经蒙上了阴影,藩镇的萌芽正在慢慢长大,他不想亲眼看到灾难的发生。在一个清晨,马骥背着简单的行李,登上了一艘南下的客船。船开的时候,他站在船舷上,望着越来越远的扬州城,心里默默说:“再见了,扬州。再见了,这繁华又无奈的大唐。”

客船顺着运河往下游驶去,马骥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的温度慢慢稳定下来,却依旧带着一丝沉重。他知道,这丝沉重会一直留在挂坠里,留在他的记忆里,提醒他——任何盛世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任何荣耀的脚下,都踩着无数人的汗水与血泪。这便是历史的真相,残酷而真实。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