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时光织就的网 > 第21章 春雨润巷催新绿,文创牵缘赴远约

正月刚过,梧桐巷的积雪还没完全消融,春雨就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清晨的雨丝细密如丝,落在文渊书坊的黛瓦上,顺着瓦檐汇成细流,滴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苏晚推开窗,一股潮湿的泥土香扑面而来,夹杂着墙角迎春花的淡香——几株迎春花已冒出嫩黄的花苞,在雨雾中格外显眼。

“晚晚,快来帮把手,把这些旧书搬到屋檐下晾晾。”爷爷的声音从后院传来。苏晚套上薄外套,踩着带水珠的青砖往后院走,只见爷爷正弯腰整理墙角的旧书箱,箱子里是太爷爷留下的线装书,有些书页受潮发卷,爷爷正用干布轻轻擦拭。

“这些书得趁雨天晾晾,不然要发霉了。”爷爷把书一本本摆在屋檐下的木架上,阳光透过雨云的缝隙洒下来,给书页镀上一层柔和的光,“对了,今早北京的赵经理发来消息,说他们文创店的首批梧桐巷文创卖完了,想再订两百套‘老巷记忆’套装,还问能不能加订一批‘忆槐亭’主题的帆布包,你看看怎么回复。”

苏晚拿出手机,赵经理的消息还带着图片——北京文创店的展台上,梧桐巷的帆布包和明信片整齐排列,旁边放着“梧桐巷故事册”,几位顾客正拿着文创小声讨论。“回复赵经理,套装和主题帆布包都能订,帆布包的图案我今天就设计,保证一周内出样品。”

刚回复完消息,林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晚晚,你醒了吗?印刷厂刚才说,区文化馆订的有声绘本出了点问题——封面的梧桐巷手绘图颜色印浅了,要不要重新印?要是重新印,可能赶不上月底的‘老巷故事展’。”

“颜色浅了?”苏晚心里一紧,“我马上过去看看,咱们在印刷厂门口集合。”挂了电话,她匆匆帮爷爷把最后几本书摆好,抓起伞就往外走,爷爷在身后叮嘱:“路上小心,要是实在赶不上,跟文化馆好好说,别着急。”

春雨中的梧桐巷格外安静,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巷两旁的老房子。孙爷爷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评弹的声音——孙爷爷正跟着收音机学唱新段子,见苏晚路过,连忙探出头:“晚晚,这么大的雨还出去?我刚煮了姜茶,要不要进来喝一碗暖暖身子?”

“不了孙爷爷,我去印刷厂看绘本的事,等回来再跟您聊!”苏晚挥挥手,加快脚步往巷口走。

赶到印刷厂时,林澈已经拿着绘本样品在等了。样品封面的梧桐巷手绘图,原本该是深褐的老戏台柱子,印成了浅褐色,青石板路的灰色也淡了几分,显得有些单薄。“印刷厂说,昨天调墨时雨水进了墨桶,导致颜色变浅,现在重新调墨还来得及,但得咱们盯着,不然怕再出问题。”林澈把样品递给苏晚,“对了,刚才夏冉发来消息,说市连锁书店的陈经理想约咱们明天见面,商量在书店办‘梧桐巷故事分享会’的事,还说要邀请老人们去现场表演。”

“分享会?”苏晚眼睛一亮,“正好能借这个机会推广新文创,咱们明天一定去。”她拿着样品走进印刷厂,找到刘经理:“刘经理,封面的颜色必须重新印,‘老巷故事展’对我们很重要,麻烦你们加个班,我们在这盯着,保证不会再出问题。”

刘经理连连点头:“放心,我们马上调墨,今天就能印出新版封面,明天一早就能把绘本装订好,绝对赶得上展会。”

两人在印刷厂盯了一上午,直到新版封面印出来才放心。新版封面的颜色正了,老戏台的柱子恢复了深褐的质感,青石板路的灰色也厚重了不少,连迎春花的嫩黄都显得格外鲜活。“这样才对嘛!”苏晚松了口气,“辛苦刘经理了,后续有订单我们还找你们。”

离开印刷厂时,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梧桐巷镀上一层金光。巷口的杂货店前,王阿姨正忙着整理货架,新到的老款水果糖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玻璃罐上的水珠还没干,映着阳光格外好看。“晚晚、小澈,快来尝尝新到的橘子糖,跟小时候的味道一样!”王阿姨递过来两颗糖,“对了,我听说你们要去北京推广文创,真厉害!要是需要带点老巷的特产,我给你们装几罐水果糖,让北京的人也尝尝咱们梧桐巷的味道。”

“谢谢王阿姨!等确定了去北京的时间,我们一定来跟您要。”苏晚接过糖,剥开糖纸,甜香立刻散开,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

回到文渊书坊,苏晚立刻开始设计“忆槐亭”主题帆布包的图案。她打开电脑,调出“忆槐亭”的照片——亭子的柱子上刻着“青石板路藏往事,桂花树下忆流年”的对联,周围种着桂花树,春天的新叶刚冒出来,嫩绿的叶子衬着红漆柱子,格外好看。苏晚把亭子的图案简化,用墨绿色的布料做底色,对联的字用白色线印,旁边加了几朵小小的桂花图案,显得既简洁又有韵味。

刚设计完图案,夏冉就抱着画夹来了,手里拿着“梧桐巷四季”书签的样品——春天的书签上画着迎春花和“忆槐亭”,夏天是老槐树和青石板路,秋天是桂花树和文渊书坊,冬天是雪景和老戏台,每张书签上都配着手写的诗句,比如春天的书签上写着“春雨润新绿,亭下忆旧年”。“印刷厂说这批书签明天就能印好,要不要先送一些去记忆馆,给游客当小礼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然要!”苏晚接过书签,仔细看了看,“做得真好看,游客肯定喜欢。对了,明天咱们去见陈经理,你把书签也带上,让他看看,说不定能在书店上架。”

第二天上午,苏晚、林澈和夏冉去了市连锁书店的总部。陈经理早已在会议室等着,桌上摆着梧桐巷的文创产品,旁边还有一份“故事分享会”的方案。“我想在下周六举办分享会,每个书店都设分会场,主会场在市中心的旗舰店,邀请王爷爷、张奶奶、孙爷爷他们去现场表演,你们觉得怎么样?”

“太好了!”苏晚立刻答应,“我们可以让王爷爷拉二胡,张奶奶教大家剪窗花,孙爷爷讲老巷的故事,再现场展示新出的‘忆槐亭’帆布包和‘四季’书签,肯定能吸引很多人。”

陈经理点点头,拿出一份合同:“另外,总部想跟你们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后你们的新文创优先在我们书店上架,我们还会帮你们推广到其他城市的连锁书店,你们看有没有问题?”

苏晚和林澈、夏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没问题!我们很愿意跟书店长期合作。”苏晚接过合同,仔细看了看条款,确认无误后签了字。

离开书店时,陈经理送了他们几本书,是关于文创设计的专业书籍:“希望这些书能帮到你们,以后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文创产品。”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忙着准备“故事分享会”。王爷爷每天都在巷口拉二胡,练习要表演的曲子,除了《茉莉花》《太湖美》,还新学了一首《忆槐亭》,是他根据亭子的意境自己编的,琴声悠扬,带着淡淡的怀旧感。

张奶奶则剪了很多窗花样品,有“忆槐亭”“老戏台”“文渊书坊”的图案,还准备了很多红纸,打算在分享会上教大家剪。“我要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梧桐巷的剪纸不仅好看,还能剪出老巷的故事。”

孙爷爷则整理了自己的老照片,有年轻时在老槐树下的照片,有和街坊们在老戏台前的合影,还有修复前的文渊书坊照片,打算在分享会上展示,给大家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苏晚和林澈则忙着准备分享会的文创产品,把“忆槐亭”帆布包、“四季”书签、有声绘本都装在礼盒里,作为分享会的礼品。夏冉则设计了分享会的海报,海报上画着梧桐巷的全景图,旁边写着“走进梧桐巷,聆听老时光的故事”,格外吸引人。

期间,区文化馆的“老巷故事展”也如期开幕。苏晚带着文创产品和老人们的手工作品去参展,展台上摆满了“老巷记忆”套装、有声绘本、剪纸作品,还有老人们的老照片。张老师特意在展台旁设了一个“故事角”,每天邀请一位老人来讲故事,吸引了很多游客。

有位来自上海的老奶奶,在展台上看到孙爷爷的老照片,忍不住哭了:“我小时候也住在这样的老巷里,后来拆迁了,再也没回去过。看到你们的展,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太感动了。”她当场买了一套“老巷记忆”套装,说要带回家给孙子看,让他知道奶奶小时候的生活。

分享会当天,市中心的书店旗舰店格外热闹。门口挂着梧桐巷的海报,店内的“梧桐巷记忆角”被布置得格外温馨,老人们的照片挂在墙上,小音箱里循环播放着王爷爷的二胡声。

分享会开始后,孙爷爷首先上台,拿着老照片给大家讲老巷的故事:“这张是1970年拍的,巷口的老槐树还在,夏天的时候,街坊们都在树下乘凉,我给孩子们讲抗战的故事,张奶奶给大家剪窗花,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但很热闹。”

接着,王爷爷上台拉二胡,《忆槐亭》的琴声响起,台下的观众都安静下来,仔细聆听。琴声结束后,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位观众站起来说:“这琴声太有感觉了,我一定要去梧桐巷看看‘忆槐亭’,听听现场的二胡声。”

然后,张奶奶教大家剪窗花,台下的观众都拿起红纸,跟着张奶奶学剪“忆槐亭”的图案。有个小女孩学得很认真,剪好后举起来给张奶奶看:“奶奶,我剪得好看吗?我要把它带回家,贴在窗户上,让爸爸妈妈也看看。”

最后,苏晚介绍了新出的文创产品,展示了“忆槐亭”帆布包和“四季”书签。很多观众当场就买了文创,还有人预约了定制款帆布包,想印上自己喜欢的老建筑图案。

分享会结束后,陈经理高兴地说:“这次分享会很成功,很多顾客都问什么时候还会办,咱们以后每个季度办一次,把梧桐巷的故事一直传下去。”

回到梧桐巷时,已经是晚上了。春雨又开始下起来,淅淅沥沥的雨声伴着老人们的笑声,格外温馨。文渊书坊的窗户里透出暖黄的灯光,爷爷正坐在柜台后,整理白天收到的订单——北京的赵经理又订了三百套文创,还有很多游客通过微信订了“忆槐亭”帆布包。

“晚晚,你们回来了!快喝碗热粥,刚煮好的。”爷爷端出粥,里面放了红枣和桂圆,“今天分享会很成功吧?我听李主任说,很多人都想去梧桐巷玩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晚喝着粥,跟爷爷讲了分享会的情况,包括观众的反应和新订单的事。爷爷听着,脸上满是笑容:“好啊!咱们梧桐巷的故事终于被更多人知道了,你太爷爷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很高兴的。”

接下来的日子,梧桐巷的游客越来越多。周末的时候,巷口停满了旅游大巴,游客们跟着导游走进巷里,参观文渊书坊、老戏台、“忆槐亭”,在记忆馆里看老物件,听老人们讲故事,还会买很多文创产品带回家。

王阿姨的杂货店生意也越来越好,老款水果糖成了游客们最喜欢的特产,很多游客买了糖,还会跟王阿姨聊老巷的故事。“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很多糖,比以前好多了,真要谢谢你们做的文创,让更多人知道了梧桐巷。”王阿姨笑着说。

四月初的时候,北京的赵经理发来消息,邀请苏晚、林澈和夏冉去北京,参加当地的文创交流会,顺便看看文创店的销售情况。三人商量后,决定一起去,还邀请了王爷爷和张奶奶,让他们去北京表演二胡和剪纸,让更多北方的人了解梧桐巷的文化。

出发去北京的前一天,巷里的老人们都来送他们。孙爷爷给他们装了很多老照片,让他们带去北京展示;夏冉奶奶给他们缝了几个布包,里面装着桂花糕,让他们路上吃;周爷爷则给他们一张民国时期的梧桐巷地图复印件,说要让北京的人看看梧桐巷的历史。

“到了北京要好好照顾自己,多拍点照片回来给我们看。”爷爷拉着苏晚的手,眼里满是不舍。

“爷爷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的,等回来给您带北京的特产。”苏晚眼眶有些湿润,心里满是感动。

第二天早上,苏晚、林澈、夏冉、王爷爷和张奶奶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火车缓缓开动,梧桐巷渐渐远去,苏晚望着窗外,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次北京之行,不仅是推广文创,更是把梧桐巷的故事和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在江南的小镇上,有一条充满记忆和温度的老巷,叫梧桐巷。

火车上,王爷爷拿出二胡,轻轻拉着《忆槐亭》,琴声悠扬,飘出窗外,伴着火车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梧桐巷的故事,也预示着未来的美好。苏晚看着身边的伙伴和老人们,心里忽然充满了信心——不管走多远,梧桐巷的记忆永远不会变,那些关于传承与梦想的约定,会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更多人的心田,让梧桐巷的芬芳,在更远的地方绽放。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