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时光织就的网 > 第28章 桂香渐浓备佳节,旧物新声引客来

九月的梧桐巷像是被浸在了蜜罐里。周爷爷家那棵三百年的老桂花树,终于在一夜秋风里绽满了金瓣,细碎的花朵缀在青灰色的枝桠间,风一吹就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路上,像是撒了层薄薄的金粉。早起扫街的李伯特意绕着树走,怕扫帚扫散了这满巷的甜香——他总说,这桂花是梧桐巷的魂,得让它慢慢飘,飘到每户人家的窗台上,飘进每个人的心里。

文渊书坊的木门刚推开,苏晚就被扑面而来的桂香裹住了。她抬手拂去落在肩头的花瓣,转身从库房里抱出两盆刚买回来的四季桂,摆在临街的窗台上。浅绿的叶片间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和巷口老桂树遥相呼应。“这样一来,客人看书的时候,连书页里都能沾着香了。”她一边擦着书架上的灰尘,一边轻声念叨,指尖划过那本林先生送的上海老洋房摄影集,封面红砖墙的纹路里,似乎还能想起上次林先生来访时的热闹。

“苏晚姐!苏晚姐!快来看!”巷口传来夏冉清脆的喊声,伴随着车轮滚动的咕噜声。苏晚探头出去,就看见夏冉推着一辆小推车,车上堆着几个印着浅灰色图案的纸箱,额头上沾着细汗,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帆布包样品到啦!厂家说咱们设计的图案太特别,特意多打了十个样品,让咱们挑挑有没有要调整的地方!”

苏晚快步走过去,帮着夏冉把纸箱搬到书坊的八仙桌上。打开箱子的瞬间,两人都忍不住“哇”了一声——浅灰色的帆布面上,正面的忆槐亭被勾勒得细腻又灵动,飞檐下还藏着一片小小的桂花剪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背面的上海老洋房红砖墙透着复古的质感,窗台上画的白玉兰花瓣带着淡淡的粉色,和正面的桂花恰好形成呼应;而连接着忆槐亭与老洋房的那道细线,凑近了看才发现,竟是缠绕着的桂树枝,枝桠间还挂着个小小的红灯笼,像极了忆槐亭下常亮的那盏。

“比设计图还好看!”苏晚拿起一个帆布包,翻来覆去地看,指尖轻轻划过印在包身的“一巷一屋,皆是记忆”,心里满是欢喜,“林澈呢?让他跟厂家说,再在包内侧印一行小字——‘梧桐巷×上海老洋房 联名款’,这样既显眼,又能让大家记住咱们的合作心意。”

“我在这儿呢!”林澈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宣传单,“厂家那边我已经联系过了,他们说加印小字没问题,还说要是咱们后续订单量够大,能给咱们降五个点的成本。对了,我还设计了桂花节的宣传单,你看看行不行。”

苏晚接过宣传单,浅黄的底色上印着满枝的桂花,上面写着“梧桐巷首届桂花文化节”,下面列着活动流程:桂花剪纸比赛、二胡与评弹合奏演出、南北老巷记忆展、梧桐巷味道尝鲜会……每一项都配着小小的插画,精致又可爱。“太周全了!咱们今天就把宣传单贴到巷口的公告栏上,再给每户人家送几张,让大家都帮忙宣传宣传。”

三人正忙着整理帆布包,巷口忽然跑进来个穿蓝色校服的小姑娘,扎着羊角辫,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画纸,跑得气喘吁吁。“苏晚姐姐!苏晚姐姐!”小姑娘跑到书坊门口,扶着门框大口喘气,脸颊红扑扑的,“我是隔壁杏花巷的朵朵,我妈妈说你们要办桂花剪纸比赛,这是我画的参赛作品,你看看能不能行……”

苏晚蹲下身,接过朵朵手里的画纸。纸上用彩色铅笔画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树下的石凳上坐着个老奶奶,正低着头剪剪纸,旁边还放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剪好的桂花图案——不用问,这画的正是张奶奶在忆槐亭剪纸的模样。“朵朵画得真好!”苏晚忍不住赞叹,指着画里的桂花树说,“你看,要是把桂花的花瓣画得再分层些,一层叠着一层,到时候剪出来会更立体,也更像咱们巷里的老桂树。对了,张奶奶今天一早就去忆槐亭了,正在教大家剪桂花剪纸呢,你要不要去跟着学?说不定还能从张奶奶那儿学几招诀窍。”

朵朵眼睛一亮,攥着画纸就往忆槐亭的方向跑,刚跑出去两步,又停下来回头喊:“苏晚姐姐!我学会了就剪这个图案,我一定要拿第一名!”看着朵朵蹦蹦跳跳的背影,苏晚忍不住笑了——这孩子的认真劲儿,倒像是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苏晚丫头,忙着呢?”门口传来孙爷爷的声音,伴随着小推车“吱呀吱呀”的响声。苏晚抬头一看,孙爷爷推着一辆旧旧的小推车,车上放着个蒙着红布的物件,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你猜猜,我给南北老巷记忆展找着啥宝贝了?”

苏晚和夏冉、林澈都围了过去,好奇地盯着红布。孙爷爷慢悠悠地掀开红布,露出一个铁皮饼干盒——盒子是淡绿色的,上面印着五十年代的上海外滩图案,江面上还画着几艘小轮船,虽然有些地方的油漆已经剥落了,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这是我老伴当年从上海带回来的陪嫁,”孙爷爷轻轻抚摸着饼干盒,眼神里满是温柔,“那时候她在上海的纺织厂上班,我在这边的机械厂,她每次回来都要给我带这个饼干盒里的蝴蝶酥。后来日子好了,饼干盒不用来装点心了,她就把自己绣的手帕、织的围巾都放在里面,说是留着给孩子们做念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晚小心翼翼地打开饼干盒,里面铺着一层浅粉色的棉布,棉布上放着一条淡蓝色的手帕。展开手帕,众人都眼前一亮——手帕上绣着一株桂花树,金黄的花瓣、翠绿的叶片,连叶脉都绣得清清楚楚,针脚细密得像是真的桂花落在了布上。“孙爷爷,这也太珍贵了!”夏冉忍不住感叹,“记忆展要是把这个摆出来,再配上林先生那边的老唱片,肯定能让大家想起不少老故事。”

孙爷爷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我昨天翻箱子找着这个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当年我老伴拿着饼干盒从上海回来的样子,那时候她还穿着蓝色的工装裙,辫子上扎着红色的蝴蝶结……”说着,孙爷爷的眼睛有些湿润,苏晚赶紧递过一杯水:“孙爷爷,您别激动,等桂花节的时候,咱们让更多人看看这个饼干盒,听听您和老伴的故事,也让大家知道,梧桐巷和上海,早就有这么深的缘分了。”

正说着,巷口传来汽车喇叭声,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进来,停在了书坊门口。车窗降下,露出林先生熟悉的笑脸:“苏晚女士,好久不见!”林先生推开车门走下来,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黑色箱子,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淡紫色旗袍的女士,旗袍的领口和袖口绣着白色的白玉兰,显得优雅又大方。

“林先生,您怎么突然过来了?”苏晚惊喜地问。

“这不是想着桂花节快到了,过来跟你们商量下合作的细节嘛!”林先生笑着说,然后侧身介绍身后的女士,“对了,苏晚女士,给你介绍下,这位是上海评弹团的陈婉清老师,咱们上次说好要让王爷爷和评弹艺人合作演出,我特意把陈老师请过来了,让他们当面聊聊,看看怎么把二胡和评弹结合得更好。”

陈婉清老师笑着伸出手:“苏晚女士,久仰大名!我早就听林先生说过梧桐巷的故事,今天能来这儿看看,真是太高兴了。这巷子里的桂花香,比上海的桂花开得还要香呢!”

“陈老师客气了,快请进书坊坐,我给你们泡杯桂花茶。”苏晚一边招呼两人进屋,一边朝着忆槐亭的方向喊,“王爷爷!王爷爷!您快过来,上海的陈老师来了!”

不一会儿,就看见王爷爷提着二胡快步走来,身上还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乐谱。“陈老师是吧?”王爷爷一见到陈婉清,就热情地伸出手,“林先生跟我说过您,说您的评弹唱得特别好!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怎么把二胡和评弹结合起来,还改了段《茉莉花》的调子,您听听合不合您的意。”

众人跟着王爷爷走到忆槐亭,石凳上还放着张奶奶没剪完的剪纸。王爷爷坐在石凳上,调整了下二胡的弦,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桂香,他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手指落下,悠扬的二胡声立刻飘了起来,和平时不同的是,这段《茉莉花》里,多了几分评弹的婉转,像是江南的流水,又像是上海弄堂里的吴侬软语。

陈婉清老师站在一旁,听得眼睛都亮了。等王爷爷拉完最后一个音符,她立刻鼓掌:“王爷爷,您这调子改得太妙了!既保留了二胡的醇厚,又融入了评弹的灵动,简直是绝配!”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录音笔,“我刚才把您拉的曲子录下来了,咱们可以照着这个调子再调整调整,到时候演出的时候,我先唱一段评弹版的《茉莉花》,您再跟着拉,然后咱们合奏,最后您拉您的《槐巷春声》,我唱一段上海的《珍珠塔》选段,这样既有南北特色,又能让观众感受到两种艺术的碰撞。”

王爷爷笑着点头:“好!好!就按你说的来!我这就把《槐巷春声》的谱子给你,你看看怎么配评弹的调子合适。”说着,他从乐谱本里翻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手写的《槐巷春声》乐谱,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工工整整。

“吴叔!吴叔!快过来尝尝新做的桂花糖芋苗!”巷口传来张奶奶的喊声,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就看见吴叔从老面馆里端着一个大搪瓷盆走出来,盆里装着热气腾腾的糖芋苗,深紫色的芋苗浸在琥珀色的糖水里,上面撒着一层新鲜的桂花,香气扑鼻。

“大家伙儿都来尝尝!”吴叔把搪瓷盆放在忆槐亭的石桌上,又回去拿了几个碗和勺子,“我按林先生上次说的配方,试做了速食包装的糖芋苗,今天先煮点新鲜的,让你们尝尝口感怎么样,要是有要调整的地方,我再改。”

林先生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糖芋苗放进嘴里。芋苗软糯香甜,一抿就化,糖水甜而不腻,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回味悠长。“就是这个味道!”林先生忍不住赞叹,“比我在上海吃的糖芋苗更有特色,咱们的速食包装设计,我已经让设计师弄好了,印着梧桐巷的青瓦白墙和老桂树,跟糖芋苗的颜色特别配。我还想着,把吴叔的酱鸭、张奶奶的桂花糕都做成礼盒装,跟帆布包搭配着卖,做成‘梧桐巷味道大礼包’,肯定能受欢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叔一听,笑得合不拢嘴:“那太好了!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酱鸭的真空包装,还特意买了新的包装机,保证酱鸭的味道不变,保质期还能延长到三个月。张奶奶的桂花糕,我也跟她商量了,用密封的纸盒装,里面放一层油纸,既能保住桂花的香气,又不容易坏。”

张奶奶拿着一叠剪好的桂花剪纸走过来,听到吴叔的话,笑着说:“我还剪了些小的桂花图案,到时候贴在礼盒上,既好看,又能让大家知道这是咱们梧桐巷的特产。对了,苏晚丫头,剪纸比赛的奖品我也准备好了,一等奖是我亲手剪的‘梧桐巷全景图’,二等奖是桂花剪纸套装,三等奖是小的桂花挂件,你看看行不行?”

苏晚接过张奶奶手里的剪纸,只见“梧桐巷全景图”上,青瓦白墙的房子、忆槐亭、老桂花树、文渊书坊……每一个细节都剪得栩栩如生,连青石板路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张奶奶,您这手艺也太厉害了!有您这个奖品,肯定有更多人愿意参加比赛。”

夕阳西下,橘红色的晚霞铺满了天空,巷里的红灯笼一盏盏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映着满地的桂花,像是撒了层碎金。苏晚站在忆槐亭下,看着眼前的景象——王爷爷和陈婉清老师坐在石凳上,一边看乐谱一边讨论;林先生和吴叔、张奶奶商量着礼盒包装的细节;夏冉和林澈拿着宣传单,在巷口给路过的行人介绍桂花节的活动;孙爷爷坐在一旁,轻轻抚摸着那个铁皮饼干盒,嘴里还哼着当年的老歌……

她忽然觉得,梧桐巷的桂花节,不只是一场简单的节日。它像是一根线,把梧桐巷的老人们、上海的朋友们、远方的客人,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里有老手艺的传承,有新故事的开始,有南北文化的碰撞,更有温暖的约定在慢慢实现。

苏晚抬头望向巷口,仿佛已经看到了桂花节那天的热闹景象——孩子们围着张奶奶学剪纸,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彩纸,笑得格外开心;记忆展前,孙爷爷拿着铁皮饼干盒,给游客们讲着他和老伴的故事,不少人听得红了眼眶;王爷爷和陈婉清老师的演出引得阵阵掌声,台下的观众跟着音乐轻轻哼唱;吴叔的老面馆前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想尝尝梧桐巷的味道;夏冉和林澈忙着给客人介绍帆布包和礼盒,脸上满是自豪……

风又吹来了,带着浓郁的桂香,拂过苏晚的脸颊。她轻轻闭上眼睛,心里满是期待——下个月,桂花会开得更旺,上海的朋友们会再来,南北老巷的故事会上演新的篇章,而梧桐巷的温暖,会像这桂香一样,飘得更远,传到更多人的心里。

她知道,这条老巷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会像巷里的老槐树一样,在时光里扎根,在四季里生长,把每一段回忆、每一个约定、每一份温暖,都细细珍藏,然后传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传给每一个与梧桐巷结缘的远方客人。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