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清晰的、带着血腥气的逻辑链条,在我脑海中初步冰冷地连接起来:佛爷集团(通过“环宇跨境”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 -> 武装团伙“黑箭”(负责具体策划并实施伏击) -> 目标:林卫东及其行动小队。
但这还不够。这只是外围冷酷的执行层,是挥出的屠刀。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那个隐藏在内部、为屠刀指引方向的“眼睛”和“耳朵”,那个叛徒张海,他究竟是如何运作,才能将父亲和他忠诚的队员们,如此精准地、在对方严阵以待的情况下,送入这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的?
我用力闭上眼睛,缓和了一下因长时间紧盯屏幕而干涩刺痛的眼球,然后关闭了令人窒息的现场报告和法医鉴定,移动鼠标,点开了《技术侦查记录摘要》以及相关的《“9.17”专项行动前简报》。
行动简报用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列明了父亲带队执行那次秘密缉毒行动的计划路线图、精确到分钟的出发时间、参与行动的队员名单与配置、以及预设的几个备用接应点和反伏击预案。这无疑是一次经过周密策划、保密等级极高的突击行动。那么,致命的泄密环节,究竟发生在哪里?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叛徒的阴影?
我屏住呼吸,开始快速而细致地浏览与之相关的技侦记录。记录上罗列着行动前对目标区域进行的常规电子信号扫描监控日志、以及对几个已知的、与“黑箭”团伙有关联的毒贩窝点进行的通讯监听情况摘要。粗略看去,记录似乎一切“正常”,没有发现对方有针对此次行动的大规模异动或明确预警的无线电通讯迹象。
一切正常……在己方高度保密的行动被对方了如指掌并精准伏击的前提下,技侦部门的监控记录却显示“一切正常”?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一个致命的、充满讽刺的悖论!
一次如此重要的秘密行动,在核心路线和时间节点都被对方精准掌握、并布下重兵埋伏的情况下,负责区域监控和技术侦查的部门,怎么可能捕捉不到任何异常的兵力调动信号、联络讯号?除非……有内部人员,利用职权,提前过滤、修改,或者干脆刻意忽略、掩盖了这些本该被捕捉到的危险信号!或者,更深一层,对方在内部人员的指点下,使用了某种技侦部门当时未能有效监控的、或者被刻意排除在监控列表之外的、更为隐蔽的专用加密频道进行联络!
张海! 作为技侦支队的副支队长,主管部分监控设备和频率调度,他完全有能力、也有权限做到这一点!他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在最终的监控汇总报告中有意无意地“忽略”掉某些细微的、但指向伏击准备的信号特征;或者,他甚至可以更直接、更卑劣地,暗中通知对方,在关键时间段内,使用特定的、他知道不会被重点监控甚至完全不在监控列表上的加密频道或通讯协议进行关键指令的传递!
我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死死盯着一份标注日期为行动前两天内部的《边境监测站通讯设备定期维护记录》,在维护负责人签批栏那里,一个熟悉而刺眼的签名赫然在目——张海!记录显示,他以“设备定期维护与系统升级,优化监听效果”为由,亲自带队接触并调整了位于父亲行动路线附近几个关键边境监测站的监听主频率范围以及信号过滤器的阈值参数!
就是这个!这个看似合规合法的职务行为,这个隐藏在繁琐日常工作记录下的微小动作!
虽然这仍然属于间接证据,无法像录音或录像那样直接证明他当场传递了具体的行动情报,但这为他实施犯罪、掩盖罪行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机会和操作空间!他利用合法的外衣,以技术优化的名义,悄无声息地为敌人的致命伏击,在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打开了一扇致命的、通往地狱的后门!
一股混杂着证实猜想的冰冷寒意和发现关键破绽的灼热激流,在我胸腔里激烈地冲撞、翻腾。我几乎能具象化地想象出,十五年前,张海坐在他那间拥有一定权限的办公室里,一边面无表情地签署着这份看似寻常无比的设备维护记录,一边或许就在内心盘算着那笔即将通过复杂渠道汇入其亲属账户的、沾满我父亲和其战友鲜血的“丰厚酬劳”!这种极致的背叛与冷酷,比直面佛爷的狰狞,更让人感到刺骨的寒意与沸腾的愤怒!
“嘀——嘀——嘀——”
加密通讯器发出的紧急提示音,如同尖锐的、撕裂空气的警报,骤然打断了我在历史卷宗中沉沦的思绪,也将我从那令人窒息、充满背叛感的时间回溯中,猛地、毫不留情地拉回到危机四伏的现实。是老严的专属紧急线路。
我立刻甩了甩头,仿佛要驱散脑海中那沉重得令人作呕的阴霾,用最快的速度将父亲案卷的所有窗口暂时最小化,仿佛那是一个需要被小心封存、不能轻易惊扰的、过于沉重与悲伤的平行世界。现实世界的刀锋,已经抵近咽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