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意外干扰
“沙狐”失联的阴影,如同墨汁滴入清水,迅速在“蜂巢”内部弥漫开来,给原本就紧绷的神经更添上一层沉重的锈色。K市那片废弃工厂区,仿佛成了一个吞噬希望的黑洞,不仅吞噬了一位忠诚的信使,也可能正在吞噬着我们小心翼翼构筑的防线。每一次加密频道里的静默,都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沙狐”可能正遭受的非人折磨,想到他是否能在酷刑下守住那有限的、却至关重要的秘密。这股混合着愤怒、负罪和无力感的情绪,像一头躁动的困兽在我心底冲撞,我必须用尽全部意志力才能将它死死镇压。现在不是哀悼的时候,而是必须应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时候。“渊默”那边已经启动了最高等级的应急程序,西北支线彻底冻结,相关信使如同水滴入海般消失,切断了所有可能的追溯路径。但我们都清楚,尝到血腥味的对手,绝不会满足于仅仅掐断一条支线。
果然,更猛烈、更系统的“意外干扰”,如同精心策划的组合拳,接踵而至。
第一重干扰:系统性的“合规”围剿——一张无形却窒息的巨网
王振雄利用其残存影响力发起的“基层盘查”并未停止,反而在“沙狐”事件后,变本加厉,展现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疯狂姿态。老严那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令人窒息。
“林峰,情况越来越不对劲了!”老严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被琐碎事务消耗殆尽的疲惫,“现在不仅仅是交通枢纽和关键路段!他妈的,连一些重点区域的酒店入住实名登记、网吧上网身份证核查、甚至大型超市的会员信息异常查询,都被纳入了所谓的‘临时性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范围!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这老小子是在利用规则,织一张覆盖我们所有可能活动空间的大网!我们好几个‘暗流层’的信使反馈,虽然凭借经验和预案暂时安全,但活动空间被严重压缩,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每一步都感觉有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在阴影里盯着!”
我听着老严的汇报,指尖一片冰凉,仿佛血液都停止了流动。王振雄这一手,极其毒辣和老练。他不再仅仅针对某个具体的、可疑的目标进行追捕,而是巧妙地拉高了整个社会面的“背景噪音”和监管强度。在这种近乎“洁净化”的高压态势下,任何非常规的移动、任何短暂的停留、任何试图隐藏身份的交流,其暴露的风险都会呈指数级上升。这就像在一个巨大的鱼塘里投入大量的生石灰,不针对某条特定的鱼,却能让整个水域的酸碱度失衡,不再适合任何鱼类生存。这是一种基于权力和规则的、令人绝望的降维打击。
“我们的虚拟目标呢?陈曦制造的干扰有没有起到一些效果?”我追问,这是目前我们能想到的、为数不多的对抗这种体系化压迫的手段。
“效果有,但杯水车薪!”老严语速很快,带着焦灼,“陈曦伪造的那几个携带有‘敏感电子设备’和‘大量不明资金’的‘高嫌疑目标’信号,确实成功吸引了一部分盘查力量,对方也明显上钩了,派出了人手去追查这些虚拟的幽灵。但王振雄似乎早就留了后手,他推动的这套盘查体系是网状结构的,一个节点被我们的诱饵吸引,其他无数个节点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转。而且……我凭借多年的直觉判断,他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我们尚未察觉的渠道,大致排除了虚拟方向,判断出我们的主要传递力量并不在他疯狂追查的那个方向上。”
我的心彻底沉了下去,仿佛坠入无底冰窟。对手的难缠程度和对局势的掌控力,再次刷新了我最坏的预估。他不仅精通权术,更深谙与之匹配的战术头脑,能够灵活调整策略,始终将压力施加在我们最难受的地方。
“通知所有信使,”我深吸一口气,那空气仿佛都带着针尖般的寒意,做出了一个艰难却必须的决定,“再次降低移动频率,进入‘龟息’状态。非生死攸关,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移。充分利用大城市的复杂环境进行深度隐蔽,大型购物中心、地铁环线换乘通道、老旧居民区的密集楼宇……化整为零,分散潜伏,静默等待风暴过去或下一步指令。我们必须先熬过这波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筛查!保存自己,就是保存希望!”
第二重干扰:技术性的“精准”打击——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在我们疲于应对地面上的“人海”战术和制度挤压时,陈曦那边传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对手在无形的数字世界,也发动了精准而恶毒的攻击。
“林峰,我们监测到异常情况。”陈曦的声音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冷静,但通报的内容却足以让任何听到的人心惊肉跳,“在过去六小时内,我们监测到针对‘暗流层’几个关键节点城市,主要是区域通讯枢纽基站的、间歇性的、低强度的阻塞式干扰。干扰信号源不明,特征非常隐蔽,混杂在正常的通讯背景噪音中,持续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几十秒。但出现的时机……非常微妙,且极具针对性,往往在我们信使按照预定计划,需要进行关键通讯确认——比如到达安全点后发送平安信号、或者需要请求下一步指令——的前后几分钟内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能溯源吗?确定干扰源的性质和位置?”我立刻问道,一股冰冷的寒意沿着脊椎急速爬升,让我几乎打了个寒颤。这意味着对手不仅在地面撒下天罗地网,还在我们赖以联络的空中通道上,设置了看不见的障碍和陷阱。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定位每一个隐匿在人群中的信使,但他们似乎有能力,在某些关键的时间和地点,短暂地、精准地“致盲”我们的通讯,让我们变成聋子和瞎子。
“极其困难。”陈曦的回答带着一丝技术层面遇阻的凝重,“干扰信号经过精心伪装和跳频,发射源很可能是移动的车辆或者便携设备,难以追踪。我高度怀疑……对方动用了专业的、小范围的电子战设备,或者至少是顶级的、来自黑市的军用级干扰器。这种精准的、伴随式的干扰模式,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情报支撑。这强烈暗示,他们对我们的一部分通讯规律、联络时间窗口,甚至部分节点城市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一定的了解……是从“沙狐”那里艰难撬开的吗?还是我们庞大的计划网络中,某个不被重视的环节早已出现了不被察觉的裂缝?甚至……这个念头让我不寒而栗。这种来自未知方向的、精准而致命的技术干扰,比明目张胆的追杀更让人感到恐惧和无力。它像一把悬在头顶的、看不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不知道它何时会落下,精准地切断你与外界、与同伴唯一的联系,将你彻底孤立在危险的黑暗之中。
“启动第三套备用通讯方案!最高优先级!”我压下心中的寒意,果断下令,声音不容置疑,“启用最低功耗、最低速率、最高隐蔽性的应急信道,采用伪随机跳频和毫秒级突发传输模式!将每次通讯的数据包压缩到极限,只传输最核心的代码和状态信息,单次传输时间严格控制在毫秒级!尽可能规避、迷惑对方的干扰窗口!我们必须保证这条生命线的断续连通!”
第三重干扰:物理性的“意外”事件——精准而冷酷的物理隔绝
然而,干扰的浪潮并未止步于系统和数字层面。真正的、血淋淋的、旨在直接中断传递的物理意外,终于还是以一种极其突兀的方式,轰然降临。
这一次,不是发生在荒僻的西北,而是在繁华喧嚣的华南核心交通枢纽——G市。
负责传递编号为E-4数据碎片的信使,代号“铁匠”,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按照精心设计的指令,在G市中央地铁站庞大迷宫般的寄存柜区域进行交接。这是一个经过反复验证、人流量大、监控存在死角、相对安全的传统交接点。然而,就在“铁匠”刚刚将存有芯片的、伪装成普通维修工具包的包裹放入指定柜门,转身混入人流离开不到二十秒,一场突如其来的、原因不明的“小型电气火灾”在那个区域角落的配电箱内轰然爆发了!
“噼啪”的爆响声中,火光猛地一闪,浓烟带着刺鼻的塑料烧焦味瞬间弥漫开来,刺耳的火灾警报尖锐地响彻整个地铁站大厅。原本有序的人群顿时陷入恐慌和混乱,人们惊叫着,推搡着,争相逃离烟雾弥漫的区域。训练有素的站内安保人员迅速介入,拉起了鲜明的警戒线,手持灭火器扑救,同时果断地物理封锁了整个区域,包括那一片至关重要的寄存柜区。
“G市中央地铁站,E系列核心交接点因突发火灾被物理封锁!重复,被物理封锁!”“渊默”的紧急汇报几乎是和火灾警报同步到达我的加密频道,语气依旧平稳,但内容却字字千钧。“‘铁匠’已按最高优先级预案撤离,确认未暴露,已进入静默状态。但目标包裹……被困在封锁区内,无法取出。消防部门和警方已经介入,后续清理、调查和恢复时间……完全未知。”
火灾?电气故障?在如此关键的地点和精确到秒的时间点?
我的心脏在那一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狠狠攥住,停止了跳动,巨大的耳鸣声淹没了周遭的一切。这真的是意外吗?这巧合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概率所能解释的范畴!
是王振雄的势力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内部,能够精准地制造如此“恰到好处”的意外?还是他们利用了某种我们未知的、更高科技的手段,远程精准地引发了这次事故?目的简单、直接而有效——不是冒险直接夺取证据(他们可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数百个柜子中确定具体目标),而是通过制造一起足以引发公共安全响应的“意外”事件,利用官方力量,物理隔绝这个关键交接点,从而彻底中断这条精心布置的传递链路!
“立刻评估影响和损失!”我几乎是咬着后槽牙,从牙缝里挤出这个问题,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
“E-4数据碎片确认滞留,将直接影响E系列后续三个节点的传递序列,整个E支线陷入瘫痪,必须启动应急方案。”陈曦快速分析着数据流,声音凝重,“更重要的是,中央地铁站作为G市关键的交通枢纽,其部分区域的长期封锁,会严重打乱我们之前规划的多条预备路线和备用方案,产生难以预估的连锁反应和延误。而且,消防和警方的大规模介入,意味着这个点会彻底暴露在官方的、程序化的视野之下,虽然他们不知道包裹的内情,但极大地增加了不可控因素和暴露风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结束通话,病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我粗重得如同破风箱般的呼吸声,和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紊乱地擂动的声音,在耳边无限放大,震耳欲聋。
“沙狐”失联的锥心之痛、系统性盘查的全面压迫、精准通讯干扰的如鲠在喉、关键节点被物理破坏的措手不及、以及内部可疑噪音带来的信任危机……一连串的意外干扰和阻碍,如同不断升级的狂风暴雨,一浪高过一浪地席卷而来,几乎要将“蜂巢”这艘承载着最终希望的巨轮,彻底打翻、撕碎在惊涛骇浪之中。
我无力地靠在床头,感觉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孤独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全身。身体像被彻底掏空,只剩下一个依靠意志力强行驱动的空壳;精神则在崩溃的边缘反复徘徊,仅靠着那一点对真相的执着、对父亲的承诺、对战友的责任感,死死维系着最后一丝清醒。
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夜色依旧浓重如墨,深沉得化不开,看不到一丝一毫黎明的曙光。
传递,仍在继续。
但脚下的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崎岖险峻,更加黑暗漫长,布满了更多未知的、致命的陷阱和荆棘。
而我能做的,就是在这片混乱与干扰交织的风暴眼中,死死守住那最后一丝如同风中残烛般的理智和信念,指引着那些仍在黑暗的“暗流”中奋力求生、默默前行的数据碎片,向着那个渺茫但必须抵达的、代表着正义与审判的终点,艰难地、一步一个血印地,前行。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使命的代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