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150章 课·历史分析新视角:八维度法课堂实录

在历史研究领域,很多人常困惑于如何让历史着作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如何更全面地解读历史事件。《信息传》作者提出的“八维度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思路。这一源自美国大学历史研究的标准方法,打破了传统历史解读的局限,从民族和国家认同、经济贸易与科技、地理环境等八个角度剖析历史,不仅适用于研究过往历史事件,还能迁移到现实生活,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身边事。今天,和蔼教授将带领叶寒、秦易、许黑等同学,深入学习这一方法,揭开历史分析的新面纱。

“同学们,之前有同学问我,怎么学历史、看历史才能既专业又有趣,其实研究历史有个很实用的方法——八维度法。”和蔼教授微笑着开口,目光扫过台下的叶寒、秦易、许黑、蒋尘、周游和吴劫,“它是看待历史的八个角度,古代学者多关注零碎细节,而这个方法能帮我们系统分析任何历史事件,甚至还能用来观察现实生活。今天咱们就逐个维度来学习。”

“教授,那第一个维度是什么呀?”性子最急的许黑率先举手提问。

教授点点头,说道:“第一个维度,是民族和国家认同。大家要记住,历史本质是国家和民族的故事,不是少数英雄人物的传记。就像《二十四史》,里面个人故事多且直接记述,国家层面的故事得从个人故事里加工复原,可复原的人方法、重点和价值观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会不一样。”

“您能举个例子吗?”秦易推了推眼镜,认真地问。

“当然。”教授接着说,“关于宋朝,陈寅恪先生觉得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朝代,钱穆先生却认为宋朝积贫积弱,这就是因为两人复原历史的角度和价值观有差异。再比如了解古罗马历史,不能只看帝王将相,得弄明白它怎么从拉丁人部落,联合萨宾人、伊特拉斯坎人组成公社,一步步建立王政、共和国和帝国,又如何整合不同地区居民形成多民族国家。研究清史也一样,要搞清楚汉满蒙回藏各民族怎么认同大清政权,而不只是知道清军入关取代明朝。”

叶寒若有所思地说:“这么看来,之前学历史只关注个别英雄人物,确实太片面了。”

教授赞同地说:“没错。接下来咱们看第二个维度——经济、贸易和科技。过去很多历史书对这部分讲得少,大家可能也没太关注,但想想,历史上每个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搞经济建设、做贸易,这维度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而且在人类历史中,只有科技是不断进步的,关注它的发展变化,比关注战争、宫廷政变有意义得多。”

“教授,有没有学者从这个角度研究历史取得了突出成就呀?”蒋尘问道。

“费正清大家应该听过吧,他曾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历史最有成就的人之一,就是因为他从经济、科技这些角度重新分析中国历史,得出了很多新结论。现在国内也有不少新书这么写,比如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就给读者带来了全新认识。我自己写历史书,也会侧重这方面,就是因为这类书籍目前还比较少。”教授解释道。

“原来经济和科技对历史影响这么大,以前还真没意识到。”周游感慨道。

教授笑了笑,继续讲:“第三个维度是地理和环境,这也是过去历史书缺失较多的部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地理和环境对汉民族活动疆域影响极大。像东部的大海、西部的高原戈壁,还有400毫米等降水线,这条线往北适合游牧,往南适合农耕,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活动范围的分界线,长城就和它高度重合,不是巧合,因为过了这条线,汉民族政权即便打下来也难守住。”

“那800毫米等降水线呢?”许黑追着问。

“800毫米等降水线是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和秦岭淮河一线重合。所以南北对峙的朝代,常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骑兵到了南方水网地区,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过去历史书总把王朝兴衰归到明君贤相、昏君奸臣身上,其实地理和环境的影响可能比个人大得多。”教授补充道。

“第四个维度更贴近人,是人口的流动、迁徙和安顿。”教授话锋一转,“中国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北方民族往南迁徙、渗透和融合的历史,施展老师在《枢纽》里讲得很透彻。以前历史书总定一个正朔,多以中原汉民族王朝为正朔,现在要明白,中华大地上的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

“人口迁徙具体有什么影响呀?”秦易问道。

“影响可不小。中国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不仅决定了历史走向,还塑造了现在各地的民风民俗,甚至影响周边国家形成。比如中亚各国的形成,就和中国西部、北部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有很大关系,所以了解历史不能忽略这部分。”教授回答。

“终于到我之前了解比较多的领域了!”蒋尘略带兴奋地说,“第五个维度是政治和权力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教授笑着点头:“对,这是过去历史书最强调的,甚至是唯一的维度。《春秋》《战国策》里基本记的都是政治权力变迁和战争。政治权力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八个维度中的一个。大家看最近30年西方人写的历史书,这部分占比大概只有1/8,不是西方人不重视,而是我们过去太看重,把它的分量过度放大了。”

“原来如此,之前一直以为政治是历史的核心呢。”蒋尘恍然大悟。

“第六个维度,要把视野扩大,看国家在整体历史和世界中的位置。”教授继续讲解,“我之前提过大历史概念,就是把历史事件放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里考量。从空间上看,就是了解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比如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五四运动’和‘废除二十一条’,就得知道世界史上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华盛顿会议。”

“教授,为什么二十一条后来悄无声息消失了呀?”周游好奇地问。

“这就和华盛顿会议有关了,会上美国全力支持中国废除二十一条,而美国这么做,又和当时的国际局势分不开。所以很多历史事件,只有放在大历史视野里,才能真正理解。”教授解答道。

“第七个维度,我们把目光拉回国家内部,看国家内部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关联。”教授说道,“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大,这些差异会带来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比如现在的普通话,和明朝‘官话’差别大,就因为受了东北地区满族语言和口音的影响,放到明朝,现在的普通话可能就是地方口音了。”

“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吗?”许黑问道。

“当然。比如印度,大乘佛教流行于北方,受古希腊思辨哲学影响,因为亚历山大和部将塞琉古一世远征时带去了希腊文化,塞琉古王朝统治印度部分地区200多年,两种文化融合了;印度南部受希腊文明影响小,发展出的小乘佛教就不一样。而且大乘佛教因为印度北部和中国接壤,影响了中国,小乘佛教则通过海路传到东南亚,影响了那里的地区。我在《文明之光》里讲元青花,就是从文化融合角度说的。”教授举例说明。

“最后一个维度,是社会结构。”教授放慢语速,“我在《文明之光》里讲日本明治维新时,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日本维新容易成功,中国同期变法却难。日本虽属中华文明圈,但社会结构像英国,是封建制,适合搞君主立宪;中国是大一统帝国,当时没君主立宪的基础。过去讲历史,对社会结构分析太简单,比如分地主和农民、士农工商,其实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有复杂差异。”

“教授,这八个维度学完,感觉分析历史的思路清晰多了!”叶寒感慨道。

“那就好。”教授欣慰地说,“咱们小结一下,这八个维度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经济贸易与科技、地理环境、人口流动、政治权力、大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视野、国家内部的文化差异、社会结构。它不仅是学习、研究、写作历史的好工具,改一改还能用于现实,比如分析公司,改成员工组成、技术特点和商业模式、所在地政策、业务扩展轨迹、管理方法、在行业中的地位、内部文化、公司结构,这样分析公司就不会没头绪了。”

课程接近尾声,教授看着同学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可以试着用八维度法分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最后,有两个思考题留给大家:一是结合八维度法,分析‘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说说在哪些维度的体现最为突出,为什么?二是尝试将八维度法调整后,分析你熟悉的一家企业,阐述调整后的维度如何适配企业分析,得出了哪些关于该企业的新认知?”

“如果大家在运用八维度法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或案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觉得这堂历史分析课有收获的同学,别忘了点赞支持,也可以催更,后续咱们还能一起探索更多历史研究的好方法!”

历史分析八维度法课堂总结:

本次课堂以《信息传》中提及的历史研究方法为切入点,由和蔼教授带领叶寒、秦易、许黑等同学,系统学习了源自美国大学的“历史分析八维度法”,打破传统历史解读局限,搭建起多视角理解历史的框架,同时拓展了该方法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思路。

课堂开篇,教授明确“八维度法”的核心价值——它不仅是专业、严谨的历史研究工具,能平衡历史解读的专业性与趣味性,还可迁移至现实生活,帮助人们更系统地分析各类事件。随后,教授逐维度展开讲解,结合中外历史案例与学术观点,让抽象方法具象化。

在民族和国家认同维度,教授指出历史的核心是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叙事,而非单一英雄人物故事。通过对比陈寅恪与钱穆对宋朝的不同评价、解析古罗马多民族整合历程与清朝各民族政权认同形成,强调历史记叙者的方法、重点与价值观会影响历史解读结果,学习历史需先理解民族与国家的起源及认同构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经济、贸易和科技维度中,教授纠正了传统历史学习忽视经济科技的误区,提出“科技是人类历史中唯一持续进步的因素”。以费正清从经济视角研究中国历史的突破、《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创新叙事为例,说明关注经济贸易活动与科技发展,比聚焦战争、政变更能把握历史脉络,同时提及自身创作倾向,体现该维度的研究价值。

地理和环境维度的讲解围绕“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展开。教授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与长城的重合、800毫米等降水线与秦岭淮河分界的关联为例,揭示地理气候如何划分农耕与游牧区域、影响政权疆域与南北对峙格局,颠覆了“王朝兴衰仅归因于个人”的传统认知。

人口流动、迁徙和安顿维度,教授结合《枢纽》观点,提出“中国历史是北方民族南迁融合史”,通过中亚各国形成与中国北方人口迁徙的关联,说明人口流动对历史走向、民风民俗及周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强调需跳出“中原汉王朝为唯一正朔”的传统视角,看到多民族共同书写历史的事实。

政治和权力维度是传统历史书的核心,但教授指出其仅为八维度之一。通过对比《春秋》《战国策》的叙事重点与近30年西方历史书的内容占比(约1/8),说明需客观看待政治权力的作用,避免过度放大其在历史中的分量。

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维度,教授引入“大历史视野”,以“五四运动”“废除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关联为例,强调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更广阔的国际空间中,才能真正理解事件背景与结果,如“二十一条”的废除需结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中的立场与当时国际局势分析。

国家内部文化差异与关联维度,教授以普通话受满族语言影响、印度大乘与小乘佛教因地域文化差异形成且传播路径不同为例,说明地域文化差异会推动文化互动融合,学习历史需关注这种内部文化关联,如《文明之光》中从文化融合角度解读元青花。

社会结构维度,教授以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同期变法的成败对比,揭示社会结构对历史变革的关键作用——日本封建制适配君主立宪,中国大一统帝国缺乏相应基础,同时指出传统社会结构划分(如士农工商)过于简单,需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结构复杂性。

课程结尾,教授总结八维度核心内容,并拓展其现实应用:将维度稍作调整(如员工组成、商业模式等),可用于分析企业,解决“分析无头绪”的问题。同时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鼓励分享案例,进一步强化“理论 实践”的学习逻辑,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