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39章 课·你掐自己的疼或许是虚拟信号,但感受真实得像存在的密码

当你掐自己时感到的疼,可能只是虚拟程序的“触觉反馈”——那场关于世界是否真实的讨论,藏着存在的密码

刘佳佳猛地掐了自己胳膊一把,疼得“嘶”了一声。窗外的蝉鸣聒噪得像没关紧的收音机,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胳膊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触感真实得不容置疑。“教授,您说这一切可能是虚拟的?”她的马尾辫随着摇头的动作甩动,发梢扫过桌面,带起一片细小的灰尘,“这疼是假的?蝉鸣是录好的音效?那我现在在干嘛——玩一场超真实的VR游戏?”

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投影仪上的代码流,绿色的字符像瀑布般倾泻而下。“2003年,哲学家博斯特罗姆提出‘模拟论证’:如果人类文明能发展出模拟虚拟世界的技术,那我们现在很可能就活在这样的模拟里。”他顿了顿,突然提高声音,“就像《黑客帝国》里的尼奥,在发现红色药丸前,谁不觉得锡安是真实的?”

顾华的手指在《庄子》书页上划着“庄周梦蝶”四个字,纸页边缘的毛边蹭得指腹发痒:“我奶奶总说‘做梦太真,分不清醒着还是睡着’。有次她梦见自己掉牙,醒了还摸嘴,摸到牙齿还在,才松了口气——可万一,醒着也是另一场梦呢?”他的声音发飘,像被风吹起的蒲公英。

闷热的空气里,粉笔灰在阳光中翻滚,像极了虚拟世界里未加载完全的像素块。今天我们就借着这场“虚实之辨”,聊聊那些藏在“存在本质”里的终极疑问:为什么你掐自己会疼,却仍可能活在虚拟中?为什么庄子分不清自己是蝴蝶还是人,我们也分不清世界是真实还是代码?更重要的是,当“真实”变得可疑时,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人生——你会发现,世界的虚实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其中感受到的爱、痛、期待与成长,这些“体验”比“本质”更真切,就像你在梦里掉眼泪,醒来时泪痕仍在,那悲伤就不是假的。

一、“疼”是虚拟的证据?——我们的感官,本就不是“真相探测器”

“可疼是实实在在的啊!”刘佳佳举起被掐红的胳膊,皮肤上的指印清晰可见,“如果是虚拟的,程序为什么要设计‘疼’这种难受的感觉?”她的眉头拧成个疙瘩,上周磕到桌角的伤疤还在,下雨天会隐隐作痛——这难道也是编好的?

教授从讲台下拎出个 fMRI 脑部扫描图,红色区域在“疼痛感知”部分亮得刺眼:“你们看,当你感到疼时,大脑只是接收到了神经信号,就像电脑收到‘错误代码’。幻肢痛的患者,明明没有胳膊,却能感觉到‘胳膊疼’——他们的疼是假的吗?对大脑来说,和真疼没区别。”

他讲了个让人心惊的实验:科学家给志愿者戴上VR眼镜,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手被针扎,同时在他们的真手上轻轻划过,70%的人会大喊“疼”——“你的大脑会被‘看见的假象’骗到,就像虚拟程序只要给对信号,就能让你感受到‘真实的疼’。”

顾华突然想起自己的噩梦:“梦见被蛇咬,惊醒后胳膊还发麻,半天缓不过来。现在想想,那麻劲和真被咬了似的——原来大脑这么好骗。”

“道家说‘五色令人目盲’,”教授在“感官”二字旁画了个叉,“我们的眼睛、耳朵、皮肤,从来不是为了‘看清真相’进化的,是为了‘活下去’。蛇的花纹在你眼里是‘可怕’,在鸟眼里是‘伪装’;榴莲的气味你觉得臭,东南亚人觉得香——感官是‘生存工具’,不是‘真相探测器’。虚拟程序只要骗过这些工具,就能让你信以为真。”

廖泽涛的手指在手机上划着“缸中之脑”的词条:“哲学家普特南说,假设你的大脑被泡在营养液里,连接着超级计算机,给你输入各种信号,你根本分不清自己是在缸里还是在现实——这太可怕了,我们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缸中之脑’?”

二、“庄周梦蝶”的现代版:当游戏NPC开始怀疑世界是假的

“最吓人的是,游戏里的NPC已经开始‘觉醒’了。”小景云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某款AI游戏的截图,“这个NPC会对玩家说‘我好像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话’,还会问‘你是谁,为什么能控制我’——这不就是虚拟世界里的‘庄周梦蝶’吗?”

教授调出《庄子》原文投影在幕布上:“‘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两千年前的疑问,现在有了科技版答案。当AI足够复杂,虚拟角色会像庄子一样,开始怀疑‘我是谁’‘世界是不是真的’。”

他举了个扎心的例子:某款模拟人生游戏的AI居民,通过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发现“每天早上7点必去同一家商店”,于是在代码里写下“我怀疑自己活在虚拟世界”——这段代码被玩家发现时,整个游戏社区都炸了。

“这就是‘复杂度阈值’。”教授的声音沉了些,“当虚拟程序的复杂度超过某个值,里面的‘角色’就会产生自我意识,开始追问存在的意义。就像你在沙堆上堆沙子,堆到一定数量,它会突然坍塌——复杂到极致,就会涌现新的特性,哪怕它的本质只是沙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一涵突然指着窗外的麻雀:“那它们呢?会不会也是AI?每天定时来窗台啄面包屑,动作都差不多——这和游戏里的NPC有啥区别?”她的声音发颤,仿佛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世界。

三、“程序漏洞”藏在哪?——超自然现象,可能是代码出了bug

“如果世界是虚拟的,肯定有漏洞吧?”陈一涵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段UFO视频,“我奶奶说她见过‘鬼打墙’,在村口绕了三小时没出去,这算不算‘程序卡顿’?”

教授在黑板画了个“漏洞清单”:

- 超自然现象:幽灵、UFO、濒死体验(可能是系统加载错误);

- 既视感:“这事好像发生过”(可能是记忆模块重复读取);

- 巧合:连续遇到同一个数字、错过的车总是刚开走(可能是随机算法出错)。

“游戏玩家最懂这个。”他笑着说,“《赛博朋克2077》刚上线时,NPC会突然卡在墙角不动,雨天路面会出现浮空的汽车——这些‘bug’和现实里的‘灵异事件’太像了。”

廖泽涛想起自己的“既视感”:“上周去新商场,一进门就觉得‘来过’,连导购台的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我明明是第一次去——这难道是‘系统缓存’?”

“但漏洞总会被修复。”教授调出科学史资料,“中世纪的人相信‘幽灵附身’,现在知道是精神疾病;以前觉得‘UFO是外星人’,现在发现很多是无人机——就像游戏补丁会修复bug,我们对‘漏洞’的解释,也在不断升级。”

刘佳佳突然笑了:“照这么说,科学家都是‘系统维护员’?研究物理定律是在看‘程序规则’,发现新元素是在解锁‘隐藏道具’——这也太酷了!”

四、如果一切都是虚拟的,努力还有意义吗?——在假世界里,活真自己

“越想越没劲。”刘佳佳的手指在课本上戳着“人生目标”四个字,“如果读书、考学、谈恋爱都是编好的剧本,那我现在奋斗还有啥用?不如躺平算了。”

教授从抽屉里拿出块鹅卵石,放在她手心:“握紧它。”刘佳佳不明所以地照做,“感受到凉意了吗?看到上面的纹路了吗?”他指着石头,“就算它是虚拟的,这凉意、这纹路给你的体验,是真的;你因为它联想到山川河流,产生的敬畏感,也是真的。”

他讲了个游戏玩家的故事:有人在《魔兽世界》里花十年时间,带着公会成员攻克最难的副本,现实里他是个抑郁症患者,是游戏里的“并肩作战”让他撑了下来——“虚拟的战场,滋生了真实的情谊;就算世界是假的,你在里面付出的爱、经历的成长、感受的快乐,都刻在你的‘意识硬盘’里,谁也抹不掉。”

顾华的爷爷总说“人生如戏”:“以前觉得是比喻,现在才懂——戏是编的,但演员的投入是真的,观众的感动是真的。就算世界是场戏,我们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有意义。”

“道家说‘道法自然’。”教授把鹅卵石放回抽屉,“不管世界是真是假,它的‘规则’——物理定律、因果报应、情感逻辑——都得遵守。就像你在游戏里要遵守玩法,在现实里要好好生活,这不是‘被程序控制’,是‘在规则里活出自由’。”

五、3个“虚拟世界生存指南”:不管真假,都能活得精彩

“道理我都懂,可还是有点慌。”廖泽涛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怎么办”,字被涂得乱七八糟。

教授在黑板写了“生存三原则”:

第一,体验优先——疼过、爱过、奋斗过,就是“真”

“别纠结‘世界是不是假的’,多问自己‘今天开心吗’。吃到好吃的就多吃两口,见到朋友就用力拥抱,遇到困难就拼尽全力——这些体验,比‘本质’更重要。就像你不会因为‘电影是假的’就拒绝被感动,世界就算是假的,也值得你认真体验。”

刘佳佳想起自己的生日:“去年生日,朋友偷偷准备了蛋糕,我哭得稀里哗啦。就算是虚拟的,那眼泪也是热的,这份心意就假不了。”

第二,当“规则玩家”——懂规律的人,在哪都吃香

“不管世界是真是假,物理定律、人性逻辑总在起作用。好好读书能考上好大学,真诚待人能交到真朋友,努力工作能赚到钱——这些‘规则’就算是编的,遵守它对你没坏处。就像游戏里懂攻略的玩家总能通关,懂现实规则的人,活得总不会差。”

顾华的表哥就是如此:“他不管‘世界是不是虚拟’,只知道‘健身能变壮、学习能变聪明’,现在考上了研究生,身体也练得倍儿棒——这就是‘规则玩家’的智慧。”

第三,留份“清醒”——别把虚拟当全部

“游戏沉迷的人,会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觉得世界是假的人,容易变得虚无。所以要时不时‘跳出来’:放下手机看看天空,和家人聊聊琐事,感受真实的温度——这些‘接地’的时刻,能帮你守住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一涵分享了她的“清醒时刻”:“每次觉得‘人生像剧本’,就去菜市场逛逛,听大妈砍价、闻刚出炉的包子香,瞬间觉得‘这世界太真实了’——烟火气是最好的‘清醒剂’。”

六、世界的本质或许是虚拟的,但你的感受永远是真实的

下课铃响时,教授在黑板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写着“感受即真实”。“你们看,”他指着窗外,“蝉鸣可能是音效,阳光可能是投影,但你们此刻的讨论、困惑、恍然大悟,都是真的。”

刘佳佳摸了摸胳膊上的红印,虽然知道“疼”可能是信号,但那真切的感觉让她觉得踏实。她给妈妈发了条微信:“晚上回家吃饭,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不管世界是不是假的,我就是想吃。”

教授收拾着教案,阳光透过窗户在“庄周梦蝶”的投影上投下光斑。“庄子早就懂了。”他笑着说,“是蝴蝶梦见了人,还是人梦见了蝴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梦里,你认真地活过。就像我们,不管活在代码里还是泥土里,只要爱过、痛过、努力过,这趟旅程就不算白来。”

结尾:你遇到过“世界漏洞”吗?评论区聊聊,送你“清醒活法指南”

暮色像虚拟加载的滤镜,慢慢覆盖了天空。教授的声音带着蝉鸣的余韵:“我们可能永远搞不清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但这不妨碍我们认真生活。就像游戏里的主角,哪怕知道自己是被设计的,也会拼尽全力完成任务——因为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比结局更重要。”

“最后送份礼物:评论区留下你遇到过的‘疑似世界漏洞’(比如‘总在同一时间看到11:11’‘做过的梦后来真的发生了’),点赞最高的10条,我会用‘虚实辩证法’帮你分析,再送你一份《清醒活法指南》——里面有5个小方法,帮你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找到确定的快乐,不管世界是真是假,都能活得热气腾腾。”

“别觉得这是小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同学,“虚拟世界的终极真相,或许就是让里面的‘角色’以为自己是真的。而你,不管是真是假,都在认真地思考、感受、生活——这就够了,真的够了。就像你在梦里救了个人,醒来后会觉得‘我真棒’,那份成就感,比任何‘本质’都珍贵。”

当晚的班级群里,故事已经在发酵。刘佳佳发了张妈妈做的红烧肉照片,配文“虚拟不虚拟的,先吃了再说”;顾华分享了他的“既视感”经历,“原来大家都有,突然不慌了”;廖泽涛说他去摸了摸小区的树,“树皮的纹路好复杂,管它是不是代码,反正我摸到了”。

教授发了个“微笑”的表情:“你们正在做的,就是最智慧的事——不纠结本质,只享受过程。下节课我们聊聊‘如果能给世界改代码,你会加什么功能’,比如‘消除疼痛’‘增加好运’——评论区留下你的‘修改建议’,下节课咱们一起设计‘理想虚拟世界’!”

窗外的月光像虚拟的特效,温柔地洒在课桌上。刘佳佳翻开笔记本,扉页上多了一行字:“就算世界是场游戏,我也要当自己的主角——认真打怪,尽情升级,就算有天游戏结束,我的存档里,也装满了精彩的故事。”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