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 > 第208章 票证时代的到来

初秋的风刚掠过四九城的胡同,便裹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紧张气。

粮店门口的队伍比上个月又长了半截,大清早便有人揣着空袋子候着,踮脚往柜台里望的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焦虑。

巷口原本热闹的杂货铺,如今货架上只剩几袋蒙着灰的杂粮,掌柜的坐在柜台后拨着算盘,眉头却比算珠沉得更紧——物资供应的紧张,早已不是账本上的数字,而是渗进了每个普通人的日子里。

更让人揪心的是投机倒把的风气盛行。

东单牌楼附近的暗巷里,总有人揣着紧俏的玉米面私卖,价码翻着番往上涨;有那黑心的,甚至把配给的棉花掺了碎布条,裹成棉絮卖给过冬的人家。

寻常百姓本就攥着有限的钱,被这么一搅,日子更是难上加难。

胡同里的王大妈前些天去买煤,排队排到晌午,却被告知配额已空,转头就看见有人从后门拎着两筐煤球出来,一问才知是花了三倍的价钱从“倒爷”手里买的,气得她回家哭了半宿。

这样的光景,组织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几番研讨后,终于下了决心——实行票证政策,同时开展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行动。

消息传下来那天,街道办事处的大喇叭响了一上午,白纸黑字的通告贴满了各个胡同口:从下月起,粮食、布匹、煤炭、食用油,甚至肥皂、火柴,都得凭票购买,每张票对应着固定的配额,按户口发放;至于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一旦抓住,不仅要没收物资,还要接受严肃处理。

政策一落地,效果来得很快。

暗巷里的私卖声少了,粮店门口的队伍虽没短多少,却多了份按部就班的秩序。

先前靠着投机赚了些钱的人,要么把物资交了出来,要么干脆歇了念头,生怕撞在枪口上。

可这份“秩序”背后,是普通人日子里更紧的束缚——粮票攥在手里,得算着顿吃,一顿多舀半勺米,月底就可能断粮;布票更是金贵,孩子长高了,也只能在旧衣服上接块新布,哪敢想着做件新棉袄。

胡同里渐渐少了孩子们追跑的笑声,更多的是家家户户做饭时,烟囱里飘出的、带着淡淡杂粮味的薄烟。

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猛然发现,城市户口竟成了最金贵的东西。

有城市户口的人家,每月能凭着户口本去领固定的粮票、油票、布票,就算紧巴,也能保个基本温饱;可乡下户口的人,只能靠地里的收成过活,遇上今年这样的歉收年,日子更是难以为继。

听说城郊的村子里,不少人饿得挖草根、剥树皮,甚至把旧书的封皮煮了充饥,消息传到城里,让不少人心里发颤。

秦淮茹坐在自家炕沿上,摸着手里的城市户口本,心里满是庆幸。

她原是昌平乡下的姑娘,之前嫁给了贾东旭,可是因为听从贾张氏的话,一直没有迁户口。

直到与贾东旭离婚,入职轧钢厂,这才把户口迁到了四九城。

没想到,这这举动居然帮了她大忙。

前些天回乡下探亲,看见嫂子把仅有的半袋玉米面锁在柜子里,每天只给孩子们煮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她回来后好几天都睡不着。

直接让李末帮她弄了一百多斤的玉米面送回乡下娘家。

这一举动,直接让父母哥嫂大为感动。

秦淮茹没想到,在自己家里都没人吃的玉米面,在乡下居然是异常珍贵的东西。

甚至只是一百斤,就让娘家人感激连连。

不是秦淮茹舍不得多给一些,而是她清楚的明白乡下人的想法同时也明白人性。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这才是秦淮茹不敢多给粮食,也不敢给娘家拿细粮的原因。

秦京茹,于莉,刘岚等人也是有样学样,每个人只给娘家一百斤玉米面,其他的东西丝毫不敢多给,就怕被娘家人贪心不足给盯上。

可这票证政策带来的影响,对李末一家来说,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末的沃玛超市,里面的物资堆积如山。

他家地下空间里面堆了数不清的物资,这都是李末一点一点少量的从沃玛超市里面搬出来的。

堆在这里,只是为了让家里的女人心安。

果然,看到这些物资,秦淮茹等人全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每当她们推开地下空间的门,里面的景象和外面的紧俏形成了鲜明对比——货架上摆满了袋装的香米、雪白雪白的富强粉,油桶里装着金黄的菜籽油,冷冻柜里冻着整扇的猪肉、牛羊肉,甚至还有真空包装的腊肉、香肠。

晚饭时分,李家的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味。

锅里煮着香米饭,蒸汽裹着米香漫出来,比胡同里别家飘出的杂粮味浓了不知多少倍;灶上的砂锅里,炖着草原散养的羊肉,萝卜吸饱了肉汁,软烂入味;盘子里还摆着一盘炒鸡蛋,蛋黄黄得发亮——这在如今的四九城,可是稀罕物。

秦淮茹端着菜上桌,笑着说:“今天孩子们念叨想吃红烧肉,下午就从地下室拿了块五花肉,炖得烂烂的,正好下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饭桌上,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小脸蛋红扑扑的,透着健康的光泽。

而胡同里别家的孩子,大多脸色苍白,眼神里带着几分营养不良的倦怠。

有回邻居家的孩子来串门,看见李末家孩子手里拿着白面馒头,眼睛都直了,怯生生地问:“能给我咬一口吗?我好久没吃过白面了。”

娄晓娥等人心善,给了他一个馒头,那孩子几口就咽了下去,还舔了舔手指,看得人心酸。

时间一长,难免有人好奇:为啥别人家都紧巴巴的,李末一家却总能吃得这么好?

孩子们的皮肤也比别家孩子白皙红润,一点不像缺吃少穿的样子。

有回胡同里的张大爷忍不住问李末:“你家是不是有啥门道啊?看孩子们这气色,比咱们好多了。”

李末早有准备,笑着摆手:“哪有什么门道,我不是懂点医术嘛,平日里给家里人调理饮食,粗粮细粮搭配着来,再炖点补气血的汤,慢慢就养好了。”

这话半真半假,却也没人怀疑——李末的医术在胡同里是出了名的,之前王大妈的孙子感冒发烧,吃了他开的药方,没两天就好了。

再说,谁也想不到,他居然拥有一个物资充足的“秘密超市”。

夜深了,四九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梆子声,提醒着人们已是深夜。

李末站在窗前,看着胡同里各家各户熄灭的灯火,心里有些感慨。

票证时代的到来,像一张细密的网,罩住了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让大家在紧巴的日子里小心翼翼地过活;可他却因为沃玛超市,成了这场“紧张”里的例外。

他知道,这份例外不能张扬,只能悄悄守着,让家人在这样的年月里,能多一份安稳,多一口饱饭。

窗外的风又起了,带着深秋的凉意。

李末拉上窗帘,转身回了屋——厨房里还温着给孩子们准备的夜宵,一碗甜粥,几块点心,都是在沃玛超市里拿的。

他想,只要这超市还在,他就能护着家人,在这票证时代里,过着旁人羡慕却又猜不透的安稳日子。

喜欢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开局选择秦淮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