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隋唐:家兄程咬金 > 第262章 烽烟暂歇庆安康

隋唐:家兄程咬金 第262章 烽烟暂歇庆安康

作者:国人911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52:06 来源:全本小说网

五月初的风,携着中原腹地特有的暖湿气息,拂过瓦岗寨的山峦与寨墙。连日来的征战烟尘尚未完全散尽,寨中却已被一股浓浓的节庆氛围所取代。再过三日便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程啸天与程咬金商议后,决意让将士们暂歇兵戈,好好休整一番,待端午过后,再遣人前往太原与李渊、李世民共商征讨各路反王之事。消息传开,整个瓦岗寨都沸腾起来,将士们卸下铠甲上的征尘,亲眷们脸上漾起久违的笑意,筹备端午的忙碌身影遍布寨中各个角落。

聚义厅前的空地上,早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程咬金光着膀子,露出结实的臂膀,正指挥着几名亲卫搭建高大的彩棚。彩棚以粗壮的松木为架,覆盖着崭新的青布,四角悬挂着五彩流苏,随风轻轻摇曳。“左边再搭高些!端午要挂艾草、插菖蒲,棚子得够宽敞,不然摆不开咱们瓦岗寨这么多人的物件!”程咬金嗓门洪亮,指挥得有板有眼,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显疲惫。一旁的尤俊达正带着人劈砍艾草,新鲜的艾草香气弥漫开来,驱虫避邪,这是端午必不可少的习俗。“程大王,您放心,这艾草都是今早刚从后山采的,鲜得很,插在各处,保准寨里清清爽爽!”尤俊达高声回话,手中的砍刀起落间,一束束艾草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不远处的空地上,秦琼正带着几名将领扎制龙舟。虽说瓦岗寨没有大河可供竞渡,但将士们依旧兴致勃勃地要做几艘小型龙舟,摆在彩棚下寓意吉祥。秦琼手持木锯,小心翼翼地修整着木料,他的妻子贾秀英端着一碗清水走来,轻声道:“夫君,歇会儿喝口水吧,这木头坚硬,别累坏了手。”秦琼停下手中的活计,接过水碗一饮而尽,笑着点头:“不妨事,兄弟们都等着看龙舟呢,早点扎好,也让寨中的孩子们高兴高兴。”贾秀英见状,便拿起一旁的彩线,开始给龙舟装饰流苏,她手法娴熟,不多时,原本朴素的木龙舟便添了几分灵动色彩。

另一边,女眷们的身影更是忙碌不停。程大娘的院落里,欢声笑语不断,秦大娘、李蓉蓉、裴翠云、单冰冰正围坐在院中,手中捧着彩线和香囊布料,飞针走线。程大娘坐在主位,手把手地教着几个年轻媳妇包粽子:“包粽子可得把苇叶卷紧了,不然煮的时候容易散。糯米要泡透,加些红枣,甜丝丝的,孩子们最爱吃。”李蓉蓉学得认真,手中的苇叶在她指尖翻飞,虽动作还有些生疏,却已有了几分模样。“娘,您看我包的这个行不行?”李蓉蓉举起手中的粽子,脸上带着些许忐忑。程大娘仔细端详着,笑着点头:“不错不错,第一次包就能这样,已经很好了。再把线缠紧些,就更稳妥了。”

裴翠云性子爽朗,包粽子的手法也干脆利落,她手中的粽子一个个饱满紧实,引得秦大娘连连称赞:“翠云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比我年轻时还强呢!”裴翠云笑着摆手:“大娘您过奖了,都是跟着我娘学的。等会儿包好了,我给夫君和元庆送去,让他们尝尝鲜。”单冰冰则一边绣着香囊,一边和众人说笑:“我绣了几个虎头香囊,里面装了雄黄和艾草,给罗成和将士们带上,能驱邪避灾。”她手中的虎头香囊栩栩如生,针脚细密,看得李蓉蓉连连赞叹。

寨中各处,处处都是忙碌而喜悦的景象。将士们有的在打扫院落,有的在悬挂五彩灯笼,有的则聚在一起比试射箭、摔跤,权当是端午前的消遣。孩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手中拿着刚做好的纸鸢,追逐打闹,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寨中。就连平日里潜心修行的沐晨道长,也走出了院落,手中拿着几束菖蒲,亲自插在聚义厅和寨门两侧。程啸天恰巧路过,见状走上前躬身行礼:“师傅,您也来帮忙了。”沐晨道长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端午佳节,理应热闹一番。将士们征战辛苦,借这个节日好好休整,也是好事。”他目光扫过寨中热闹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如今寨中安宁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你们起兵的初衷啊。”程啸天点头认同:“师傅所言极是,待平定各路反王,天下太平,年年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两人正说着,程咬金大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个刚做好的虎头面具,递给沐晨道长:“道长,您看这个怎么样?给孩子们玩的,喜庆得很!”沐晨道长接过面具,仔细看了看,笑着点头:“做工精细,寓意吉祥,程大王有心了。”程咬金哈哈大笑:“都是应该的!咱们瓦岗寨就是一家人,过节就得热热闹闹的,让老的少的都高兴!”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太原城,也同样沉浸在端午的筹备氛围中。李渊的王府内,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李建成正与房玄龄商议着端午宴席的安排,桌上摆满了各式菜单和流程方案。“父亲素来喜爱清淡口味,宴席上多备些时令蔬果和糯米制品,再配上些薄酒即可。”李建成沉声说道,手中的毛笔在纸上轻轻勾画。房玄龄拱手应道:“大公子所言极是,臣已让人备好新鲜的粽叶和糯米,还有各地进贡的蜜枣、豆沙等馅料,粽子的品种定会丰富多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隋唐:家兄程咬金请大家收藏:()隋唐:家兄程咬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世民则带着李元霸、尉迟恭等人在府中的空地上搭建彩棚,李元霸扛着粗壮的木梁,脚步稳健,脸上满是兴奋:“二,二哥!端午那天,一定要,要好好热闹一番!”李世民闻言莞尔一笑:“元霸别急,棚子要搭得牢固,既要热闹,也要安全。等过完节,咱们就和瓦岗寨商议征讨之事,到时候有的是你建功立业的机会。”李元霸连连点头,手中的动作愈发麻利。尉迟恭则带着人悬挂艾草和菖蒲,他动作沉稳,将一束束艾草整齐地插在府门两侧,口中说道:“二公子,按习俗,端午挂艾草菖蒲能驱邪避灾,愿我军日后征战顺利,所向披靡。”李世民点头道:“敬德有心了,借你吉言。”

王府的后院里,女眷们也在忙碌着。李渊的夫人窦氏正带着一众姬妾包粽子,她手法娴熟,包出的粽子棱角分明,十分精致。“再过几日便是端午,要多包些粽子,分发给府中下人以及城中百姓,让大家都能过上一个安稳的节日。”窦氏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慈爱。一旁的侍女们纷纷应诺,手中的动作不停。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无垢则在绣制香囊,她绣的是龙凤呈祥的图案,针脚细密,寓意美好。“这香囊给夫君带上,愿他日后征战平安顺遂。”长孙无垢轻声呢喃,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太原城内的街道上,百姓们也纷纷忙着筹备端午。商铺里摆满了五彩丝线、香囊、粽叶等物品,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缠着父母买虎头面具和纸鸢,脸上满是期待。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庭院,悬挂艾草菖蒲,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清香和艾草的独特气息。经历了多年战乱,太原城能有这般安宁祥和的景象,百姓们心中满是感激,纷纷感念李渊父子的治理之功。

瓦岗寨与太原城,一东一西,虽相隔千里,却同样被端午的喜庆氛围笼罩着。瓦岗寨的聚义厅前,彩棚已然搭建完毕,龙舟也扎制完成,五彩灯笼悬挂其间,艾草菖蒲散发着清香,一派节日盛景。程大娘带着女眷们包好了几大盆粽子,有甜有咸,种类繁多,香气扑鼻。将士们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蒸煮,热气腾腾的水汽夹杂着粽子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寨子。

程啸天陪着沐晨道长、程大娘等人在院中坐下,看着寨中忙碌而喜悦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师傅,娘,往年端午,咱们都是简单过过,如今能有这般热闹的景象,实属不易。”程啸天轻声说道。程大娘笑着点头:“是啊,这都是托了你们兄弟的福。如今寨中安稳,将士们同心同德,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样的日子,娘以前想都不敢想。”沐晨道长捋着胡须,缓缓道:“乱世之中,能有一方净土,让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最大的功德。端午佳节,不仅是祭祀祈福,更是凝聚人心的时刻。待过完节,你们再商议征讨之事,定能事半功倍。”

太原王府中,粽子已然煮好,香气弥漫。李渊带着李建成、李世民等人来到前厅,与女眷们一同品尝粽子。“这粽子味道甚好,大家都尝尝。”李渊拿起一个粽子,剥开苇叶,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建成和李世民也纷纷拿起粽子品尝,席间欢声笑语不断。“父亲,过完端午,便可遣人前往瓦岗寨,商议征讨各路反王之事了。”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粽子,沉声说道。李渊点了点头:“嗯,此事我已思虑许久。王世充已灭,接下来便是窦建德、宇文化及之流。瓦岗寨兵强马壮,程啸天勇冠三军,与他们联手,定能早日平定天下。”

五月的风轻轻吹拂,带着粽子的清香和艾草的气息,弥漫在瓦岗寨与太原城的每一个角落。两处营垒,虽为盟友,却各自筹备着端午佳节,共同期盼着天下太平的那一天。将士们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刀枪,亲眷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天地间。这短暂的安宁与祥和,如同黑暗中的微光,照亮了乱世之中人们心中的希望。待端午过后,烽烟将再次燃起,程啸天与李世民等人,将携手并肩,向着统一天下的目标奋勇前行,而这端午佳节的热闹与温馨,也将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支撑着他们在未来的征战之路中,勇往直前。

喜欢隋唐:家兄程咬金请大家收藏:()隋唐:家兄程咬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