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84章 翰林迁转惹微议 北疆烽火催征人

陈彦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的旨意下达后,他依例需至翰林院正式报到,并与同僚相见。

这一日,他身着崭新的从五品青色鹭鸶补服,踏入翰林院那熟悉的院落。院中古柏苍劲,依旧静谧,但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却与往日作为修撰时截然不同。惊讶、探究、羡慕、乃至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隐藏在诸多同僚看似恭谨的问候与道贺声中。

“下官等恭贺陈学士高升!”几位品阶较低的编修、检讨率先上前,恭敬地行礼道贺。他们的态度比以往更加热络,甚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奉承。

陈彦一一还礼,神色平和,并无骄矜之色:“诸位同僚同喜,彦资历尚浅,蒙陛下错爱,唯兢兢业业,不负圣恩而已。”

然而,在他转身走向自己值房时,仍能隐约听到身后传来的低语。

“陈学士……这升迁之速,真是罕见啊……”

“听闻是献上了什么炼钢秘法,龙心大悦……”

“啧啧,如今又总领新军匠作,圣眷正浓啊……”

“只是……这每日点卯,陈学士似乎……”

最后半句话并未说完,但其中的意味,陈彦心知肚明。他升任侍讲学士,品级更高,责任更重,按理应更多坐镇翰林院,处理文翰之事。然而,新军事务千头万绪,尤其是陌刀营的筹建与炼钢事宜,耗费了他绝大部分精力,使得他来翰林院点卯的次数,反而比身为修撰时更少了。这自然引起了一些恪守成规、讲究“清要”体面的同僚的微词。在他们看来,终日与工匠、军汉为伍,甚至常常一身烟火气地出现在这清贵之地,终究有些“不务正业”。

对于这些议论,陈彦只是一笑置之。他深知自己志不在此,陛下和太孙赋予他的重任,也远非埋首故纸堆所能比拟。他在翰林院并未多作停留,与掌院学士见过礼,处理了几件紧要公文后,便又匆匆赶往城西的新军大营。于他而言,那里才是真正的战场。

时光荏苒,新军的筹建工作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在太孙赵宸的全力支持和陈彦的精心擘画下,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训练日益精熟。陌刀营的千名壮士已遴选完毕,开始接受严苛的专项训练,那批以新法炼就的精钢打制的陌刀,虽数量不多,但每一次演练,那森冷的刀墙所展现出的毁灭性气势,都令人震撼。

转眼间,新军成立已满三月。 这一日,京西大校场之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五万新军将士,按营伍方阵,肃然列队。经过三个月的魔鬼训练,这些原本的农家子弟、市井儿郎,已然脱胎换骨。他们皮肤黝黑,身躯精壮,眼神锐利,站如松,行如风,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全场,与昔日乌合之众的模样判若云泥。

点将台上,太孙赵宸身着戎装,英姿勃发,在陈彦及一众将领的陪同下,检阅部队。看着台下这支军容鼎盛、士气高昂的雄师,赵宸心潮澎湃,难掩激动之色。这三个月,他不仅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粮饷军械供应无缺,更要顶住朝中一些守旧势力对“新法练兵、耗费无度”的质疑。如今,看到心血终见成效,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维岳,你看!”赵宸指着台下整齐的军阵,声音微微发颤,“这是我大雍的未来!是扫荡漠北的希望!这三个月,辛苦你了!”

陈彦站在赵宸身侧,望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钢铁丛林,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从制定章程到遴选兵员,从改良军械到督导训练,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汗水。他躬身道:“全赖殿下运筹帷幄,将士用命,臣不过尽本分而已。新军初成,锐气已具,然欲成真正百战精锐,尚需实战磨砺。”

“说的是!”赵宸重重颔首,“雏鹰终须振翅高飞!孤期待着他们建功立业的那一天!”

校场之上,杀声震天,演练开始。步兵结阵推进,如山岳不移;骑兵两翼包抄,如疾风掠地;弓弩手箭如飞蝗,遮天蔽日;尤其是陌刀营的首次公开演武,千柄雪亮长刀如林举起,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寒光,随着号令同时劈下,仿佛要将前方一切阻碍斩为齑粉!那惊天动地的气势,让观礼台上所有人,包括一些受邀前来观礼的军中老将,都为之动容变色!

与此同时, 一骑背插三根赤色羽毛、象征着“八百里加急”的快马,风驰电掣般冲入京城。守城官兵见旗色,不敢有丝毫阻拦,立刻清道放行。快马毫不停歇,沿着御道直扑皇城朱雀门。马上骑士浑身浴血,甲胄残破,已是强弩之末,口中仍嘶哑地喊着:“北疆……八百里加急……军情……直送御前!” 刚至宫门,便力竭坠马。宫门禁军接过那份被血染红、封口粘着赤羽的军报,一人扶起信使急召太医,另一人则手持军报,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紫宸殿。

紫宸殿内, 雍帝正在批阅奏章。司礼监大太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陛下!陛下!八百里加急!北疆军报!信使垂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雍帝猛地抬起头。只见一名禁军侍卫双手高举着那份血染的军报,跪倒在地:“陛下!北疆八百里加急!”

“呈上来!”雍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声音带着一丝紧绷。

内侍连忙接过军报,检查封泥无误后,迅速拆开,将奏报呈到龙案之上。

雍帝快速浏览着奏报上的文字,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当看到“匈奴二十万大军压境”、“云州告急”、“镇国公重伤垂危”等字眼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一股巨大的愤怒和忧虑涌上心头。他猛地一拍龙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岂有此理!匈奴安敢如此!”雍帝怒喝一声,胸膛剧烈起伏。但他迅速控制住情绪,知道此刻不是愤怒的时候。他立刻对台下吩咐:“速传太医,不惜一切代价救活信使!传旨!鸣钟!召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所有重臣,即刻入宫议事!”

“老奴遵旨!”大太监连忙跑出去传旨。

庄严而急促的钟声瞬间响彻皇城,也传到了京西大校场。正在观礼的赵宸、陈彦及所有将士闻声皆是一愣,欢乐的气氛骤然凝固。所有人都明白,这钟声意味着有惊天动地的紧急大事发生,且多半与边关战事有关!

赵宸脸色骤变,心中的喜悦被不祥的预感取代。他立刻下令停止演练,集结部队,原地待命,同时派人火速入宫打探消息。

而此刻, 陈彦已从校场返回翰林院不久,正在值房内整理一批前朝关于漕运的档案。窗外阳光正好,院中柏影婆娑,一片宁静。然而,这份宁静被那突如其来、穿透宫墙的急促钟声打破了。

陈彦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墨汁落在刚刚写好的笺注上,迅速晕染开来。他缓缓放下笔,抬起头,望向钟声传来的方向,眉头微蹙。这钟声……是最高级别的警讯。北疆出事了?他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具体情由不得而知。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继续专注于眼前的文书。他知道,若真有事,自会有人来寻他。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名小黄门气喘吁吁地跑入值房,也顾不上礼节,急声道:“陈……陈学士!陛下有旨,宣您即刻入宫见驾!”

陈彦站起身,神色平静如常,整理了一下衣冠,问道:“可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小黄门脸上带着惊慌:“奴婢不知具体,只听闻是北疆来了八百里加急,宫里钟都响了,各位部堂大人、都督们都匆匆往宫里赶呢!”

北疆加急……陈彦心中了然,果然如此。他不再多问,对那小黄门平静地说道:“知道了。我这便去。”

说完,他迈步走出值房,午后的阳光照在他沉静的脸上,步伐坚定地向着那座决定帝国命运的中心走去。北疆的烽火,终于将这柄新铸的利剑,推向了即将染血的沙场。而他,对于即将面临的局势,尚在未知之中,唯有以不变的沉稳应对万变。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