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90章 闭门七日炼奇药 青蒿素成救国公

云州城内的短暂欢庆,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涟漪后迅速被更大的阴影吞没。匈奴大单于冒顿改变了策略,二十万大军将云州围得水泄不通,深沟高垒,游骑四出,彻底切断了云州与外界的联系。他们不再强行攻城,而是像一头极具耐心的恶狼,潜伏在城外,用饥饿和孤立消磨着城内的意志。

围城之下,气氛日渐压抑。粮草开始被严格配给,城头守军日夜警惕着匈奴可能的突袭。而在镇国公府内,另一场无声的战役,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陈彦在那日做出救治的承诺后,便立刻开始了行动。他深知,镇国公的高烧和炎症是当前最大的威胁,必须双管齐下:物理降温控制症状,研制药物根除病因。

首先,他下令采取了紧急措施:

1. 物理降温:他让常胜找来云州所能找到的最烈的烧酒,亲自动手,用洁净的白布蘸取,小心翼翼地擦拭镇国公的额头、脖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尤其是伤口周围。通过酒精的快速挥发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表温度。他嘱咐看护的医官和亲兵,每隔一个时辰便擦拭一次,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 维持基础代谢:考虑到镇国公无法进食,陈彦吩咐用温盐水,少量多次地慢慢浸润其嘴唇,并小心喂入少许,以补充因高烧和出汗流失的水分与电解质,维持最基本的生命需求。

这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科学原理的护理方法,让一旁的老医官啧啧称奇,虽然不明其深意,但见镇国公滚烫的皮肤在反复擦拭后似乎真的略有降温,呼吸也稍显平稳,便一丝不苟地执行起来。

然而,陈彦清楚,这些只是权宜之计。 要真正对抗严重的感染,必须要有强效的抗菌消炎药物。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他必须另辟蹊径。他想到了青蒿!《本草纲目》等医书中早有青蒿“截疟”的记载,而现代医学证明,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仅抗疟疾特效,也具有一定的抗炎、调节免疫作用,或许能对镇国公的严重感染和炎症风暴起到关键作用!

但这个时代没有现成的青蒿素。他必须自己提炼!

接下来的日子,陈彦将自己关在了镇国公府内一间僻静的厢房里,开始了极其艰难且无人理解的“炼药”过程。 他需要工具,需要材料,更需要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

? 工具制备:他画了草图,让石头找来城中最好的铁匠和琉璃匠,紧急打造和烧制一些奇特的器具:一套大小不一的铜制蒸馏器(用于提纯酒精和后续萃取)、几个带有细长颈的琉璃瓶(用于冷凝和收集)、表面光滑的石臼和玉杵(用于研磨)、细纱布、陶罐、小火炉等等。每件器具,他都要求用沸水反复煮烫,甚至用烈酒擦拭。匠人们虽感奇怪,但见是太孙和常小将军高度重视的陈参军所需,无不尽力满足。

? 材料收集:他开出单子,让常胜派亲信在城内乃至冒险出城,搜寻新鲜或干燥的青蒿(黄花蒿),要求植株完整,气味浓郁。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烧酒作为溶剂。

? 环境布置:他要求房间每日清扫,通风,并用醋熏蒸,尽可能减少空气中的杂菌。

准备工作就绪后,陈彦便闭门不出。厢房内,日夜灯火通明,时常传出轻微的捣磨声、器皿碰撞声、以及小火炉持续的噼啪声。空气中弥漫着青蒿特有的苦涩香气、浓郁的酒精味,以及各种难以言喻的气味混合体。陈彦几乎不眠不休,衣衫沾满了药渍,双眼布满血丝,整个人都扑在了那套简陋的“实验装置”上。

过程极其繁琐且充满不确定性:

1. 清洗晾干:将收集到的青蒿仔细清洗,去除杂质,阴干。

2. 粉碎萃取:用石臼将干燥的青蒿捣碎成粗粉,然后放入陶罐,加入高度烧酒浸泡,密封,每日搅拌,让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溶解到酒中。

3. 过滤浓缩:将浸泡后的酒液用多层细纱布反复过滤,得到相对澄清的青蒿浸提液。然后利用那套简陋的铜制蒸馏器,小心控制火候,将浸提液中的大部分酒精蒸馏回收(这些酒精本身也是重要的消毒剂),得到浓缩的提取物。这一步火候控制至关重要,温度过高会导致有效成分破坏,功亏一篑。

4. 初步纯化:将浓缩液静置,期待有效成分能有所析出或分层,再进行分离。这个过程反复进行,极其考验耐心和细致程度。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需要重新寻找青蒿,重新开始漫长的浸泡过程。陈彦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知道,每过去一天,镇国公生存的希望就渺茫一分。

厢房外,太孙赵宸、常胜、英国公等人,更是心急如焚。

他们每天都要到院中徘徊数次,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听着里面隐约的动静,内心备受煎熬。

“石头,维岳……陈参军今日可曾出来用饭?里面情况如何?”赵宸几乎每次见到守在门外的石头,都要压低声音询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石头总是苦着脸摇头:“回殿下,参军大人除了偶尔让小的送些清水和干粮进去,几乎不出房门。小的送饭时瞥见,大人眼睛都是红的,一直在摆弄那些瓶瓶罐罐……”

常胜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几次忍不住想敲门询问,都被赵宸和英国公拦下。“常胜兄弟,维岳既已应承,必是竭尽全力。我等此刻万万不可打扰他!要相信他!”赵宸虽心中同样焦虑,却只能强作镇定,安抚常胜。

英国公张辅捻着胡须,望着那紧闭的房门,目光深邃,心中暗叹:“陈彦啊陈彦,你究竟在弄何玄虚?若真能救回老公爷,你便是北疆第一功臣!若不能……唉!” 他知道,这不仅关乎镇国公的生命,更关乎全城的军心士气。

时间一天天过去,围城进入了第七天。 城外的匈奴依旧没有进攻的迹象,但这种死寂般的围困,更让人窒息。镇国公的病情,在酒精物理降温和盐水补液的维持下,没有继续恶化,但高烧依旧反复,昏迷依旧深沉,气息依旧微弱。希望,似乎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点点消磨。

第七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将云州城染成一片暗红。太孙赵宸和常胜再次来到小院,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担忧。就在两人相对无言,心中几乎要被绝望填满时——

“吱呀”一声轻响。

那扇紧闭了整整七天的房门,终于被从里面推开。

一个身影踉跄着走了出来。正是陈彦!只见他眼窝深陷,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一身原本青色的官袍沾满了各种颜色的污渍,浑身散发着浓烈的草药和酒精混合的古怪气味,整个人憔悴不堪,仿佛大病了一场,唯有一双眼睛,因为极度疲惫和某种极致的专注,反而亮得惊人,如同暗夜中的寒星。

“维岳!”

“陈参军!”

赵宸和常胜几乎同时冲了上去,一左一右扶住摇摇欲坠的陈彦,声音充满了急切和难以抑制的期望。

“怎么样?维岳,药……药成了吗?”赵宸的声音带着颤抖。

陈彦看着眼前两双布满血丝、充满期盼的眼睛,极度疲惫的脸上,艰难地挤出一丝微弱的、却带着无比欣慰的笑容。他缓缓抬起右手,手中紧紧握着一个小小的、看似粗糙的白瓷碗,碗底有着一层薄薄的、呈现出一种奇异青黄色、略带浑浊的粘稠液体。

他的声音沙哑得几乎难以听清,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坚定:

“殿下……常小将军……幸不辱命……药,成了。”

短短几个字,听在赵宸和常胜耳中,却如同仙乐!

“快!快去老公爷那里!”赵宸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与常胜一起,几乎是半扶半架着虚弱的陈彦,快步冲向镇国公养病的房间。

房间内,老医官和几名亲兵仍在值守。陈彦也顾不上休息,走到床前,再次检查了一下镇国公的状况,依旧昏迷,高烧。他深吸一口气,用一个小玉匙,极其小心地将瓷碗中那来之不易的少许药液,一点一点地喂入镇国公口中。

喂药过程很慢,很轻,生怕呛到昏迷中的老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镇国公的脸,仿佛想从那毫无血色的面容上,看出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喂完药,陈彦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体晃了一下,几乎站立不稳。石头连忙搬来一张胡凳让他坐下。

“维岳,接下来……该如何?”赵宸紧张地问道。

陈彦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缓了缓神,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殿下,药已服下。此药药性……独特,能否起效,就看今夜了。若老公爷能退烧,甚至……醒转过来,那便意味着炎症得到控制,性命……当可无忧。”

他顿了顿,睁开眼,看着床上气息微弱的老人,语气沉重地补充道:“若是……到了明日此时,高烧依旧不退,人也未醒……那……恐怕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他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希望已经种下,但最终能否开花结果,仍需等待死神的宣判。

房间内,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寂静。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紧张而期盼的脸庞。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