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58章 皂名远扬商机涌 利泽乡梓建塾基

------

第五十八章 皂名远扬商机涌 利泽乡梓建塾基

“陈记皂坊”的生意,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火势迅猛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县令夫人赏花宴的效应,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清河县的上流社会,进而席卷了全城。

最初几日,还只是各府邸的丫鬟仆役手持银钱,循着消息找来,指名要买“县令夫人同款”、“赵夫人推荐”的肥皂。陈延岳和伙计们虽忙得脚不沾地,但还能勉强应付。可没过几天,情况就开始失控了。

先是县城里其他一些富户、乡绅的家眷,听闻风声后,也纷纷派下人前来购买,生怕落了人后,失了体面。紧接着,一些消息灵通的普通殷实人家,也开始尝试购买这“新奇玩意”。一传十,十传百,“陈记皂坊”门口竟然破天荒地排起了长队!

这可把陈延岳给忙坏了。他既要收钱记账,又要取货包装,还要维持秩序,嗓子都喊哑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疲惫而幸福的傻笑。作坊那边更是连夜赶工,张桂娘和李秀娟带着十位妇人两班倒,也才勉强供应得上店铺的销售。原本堆得满满的货架,如今常常是上午刚补满,下午就销售一空。铜钱如同流水般哗啦啦地涌入钱箱,沉甸甸的,需要每天打烊后由专人护送回村,交到老族长和陈满仓手中清点入库。

这股突如其来的“肥皂热”,不仅让“陈记皂坊”措手不及,更是把清河县其他商户给彻底搞懵了。

那些经营胭脂水粉、绸缎布匹、甚至杂货的店铺掌柜,这几天都遇到了同样古怪的事情:总有些穿着体面的下人或者管家模样的人进店,开口第一句不是问自家商品,而是急切地问:“掌柜的,你这里有‘肥皂’卖吗?”

“肥皂?什么肥皂?”掌柜们一头雾水。

“就是‘陈记皂坊’卖的那种,洗手洗脸用的,香喷喷的方块!”

“陈记皂坊?没听说过啊……我们这只有皂角粉。”

“皂角粉哪能比!唉,算了算了,我去别家问问!”

看着顾客失望离去的背影,这些掌柜们面面相觑,心里直犯嘀咕:这“肥皂”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突然之间就这么抢手?连带着那个名不见经传的“陈记皂坊”也成了香饽饽?

有心思活络的掌柜派人去打听,这才弄明白了原委。当得知这小小的肥皂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并且得到了县令夫人等贵人的青睐,甚至引发了抢购风潮时,这些经商多年的老手们顿时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很快,就有几个在清河县乃至邻县都有生意往来的大商户,主动找上了门。他们不再是零散购买,而是直接找到了忙得团团转的陈延岳,递上名帖,要求商谈大宗采购。

“陈掌柜,鄙人是‘隆昌号’的东家,想从贵号长期、大批量进货这肥皂,价格好商量,您看如何?”

“陈管事,我们是府城‘广源商行’的,想代理贵号的肥皂在府城的销售,可否详谈?”

面对这些衣着光鲜、谈吐不凡的“大客户”,陈延岳起初有些手足无措,但他牢记侄子的嘱咐——稳住,别慌,一切等他放学回来商议。于是他陪着笑脸,将这些人请到店内僻静处喝茶,只说东家不在,此事需从长计议,容后回复。

等陈彦放学回来,陈延岳立刻将情况汇报。陈彦听后,并不意外,反而露出了笑容。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通过高端市场引爆口碑,吸引渠道商,从而将市场扩大到更广阔的区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与族老们的商议,陈彦定下了策略:对于本县及邻县有实力的商户,可以适当批发,但必须签订契约,规定销售区域和最低价格,以防恶意竞争,损害“陈记”品牌;对于想代理到更远地方(如府城)的大商行,则可以考虑合作,但需确保品质和利润分成。

有了明确的方向,陈延岳谈判起来也有了底气。最终,“陈记皂坊”与几家信誉良好的商户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虽然批发价低于零售价,但巨大的出货量带来的利润更为可观!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陈记皂坊”不仅完全收回了前期开店、原材料、人工等所有投入成本,还实现了惊人的盈利!当初集资的一百多两银子,如今翻了好几番!

生意走上正轨,陈彦并没有满足。他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的产品和香味,时间长了可能会让顾客产生审美疲劳。于是,他再次展现了其创新思维。

他找来母亲和二婶,提出了新的想法:“娘,二婶,咱们现在的肥皂主要是桂花薄荷香。我想着,可以试着加入其他花草的香气,比如秋天可以制菊花香的,清肝明目;冬天可以尝试梅花香的,冷艳清幽;春天还可以用桃花、茉莉……这样,不同季节,不同喜好的人,都能有更多的选择。”

张桂娘和李秀娟如今对儿子(侄子)的奇思妙想已是深信不疑,立刻着手试验。她们尝试将晒干的菊花、梅花瓣研磨成粉,或在熬制皂液时加入浸泡过花瓣的汁液,果然制出了带有不同清雅香气的肥皂。虽然工艺更复杂些,但成品更加精致,令人爱不释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这些散发着菊花、梅花等不同香味的“新品”肥皂在“陈记皂坊”推出时,再次引起了轰动!尤其是那些追求时尚、喜欢新奇的女眷们,更是纷纷追捧,甚至有人为了集齐不同香型而多次购买。肥皂不再仅仅是清洁用品,更成了一种带有季节感和品味的“雅物”。

随着口碑的持续发酵和产品的推陈出新,“陈记”肥皂的名声越来越响,甚至传到了周边县城。物以稀为贵,在清河县零售一百文一块的肥皂,被一些投机者转卖到外地,价格竟然被炒到了一两银子甚至更高!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愿意买单。“陈记皂坊”和它的主人陈彦,成为了清河县商界的一个传奇。

巨大的财富,如同甘霖般滋润了曾经贫瘠的陈家沟。全村入股的家庭,都按照股份分到了可观的红利。家家户户翻修了房屋,添置了新衣,饭桌上也有了肉腥。更重要的是,一种名为“希望”和“自信”的光芒,照亮了每个村民的脸庞。

陈家沟,这个曾经默默无闻、以贫穷闻名的小山村,一跃成为了整个清河县乃至周边地区都艳羡的“富裕村”、“明星村”。村里适婚的青壮年,一下子成了婚恋市场上的“抢手货”。附近村子乃至镇上的媒婆,都快把陈家沟的门槛踏破了。短短两个月内,村里就有不下十个小伙子娶上了媳妇,而且姑娘的条件都比以往好了不知多少。整个村子洋溢着喜庆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陈彦在喜悦之余,思考得更为长远。一天晚上,在家庭会议上,他郑重地向祖父和父亲提出了一个建议:

“爷爷,爹,如今咱们村日子好过了,手里也有了余钱。但我觉得,光有钱还不够。咱们陈家沟要想真正改变命运,一代比一代强,还得靠读书识字,明事理,长见识。我想……从咱们家这次分得的利润里,拿出一大部分,再倡议村里其他有余力的人家也出一些,在村里建一座像样的学堂,请一位有学问的先生来,让村里的孩子们,无论男女,都能有机会启蒙读书。您们觉得怎么样?”

陈满仓和陈延峰听完,先是愣住,随即眼中爆发出激动和赞许的光芒!建学堂!请先生!这是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好!好!彦儿,你说得太对了!”陈满仓激动得胡须直颤,“咱们陈家沟,不能光出会赚钱的,更要出读书人!建学堂!这事爷爷支持!明天我就去找族长说!”

第二天,当陈满仓将陈彦的提议在祠堂前向全村宣布时,整个陈家沟再次沸腾了!建学堂!让娃娃们读书!这比赚多少钱都更让人激动和向往!这意味着他们的后代,有可能摆脱土里刨食的命运,有可能像陈彦一样,成为受人尊敬的读书人!甚至……考取功名!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全村人一致拥护这个提议!老族长更是老泪纵横,颤抖着声音说:“好!好!彦哥儿这是给咱们陈家沟立下了万世的基业啊!建!这学堂必须建!各家各户,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咱们一定要建一座最好的学堂!”

于是,在“陈记皂坊”生意红红火火的同时,另一项更为宏大、影响更为深远的事业——兴建村塾,在陈家沟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那个年仅七岁,却已深刻改变了一个村庄命运的孩童——陈彦。

------

(第五十八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