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64章 美食为引润师心 文武兼修明志诚

------

第六十四章 美食为引润师心 文武兼修明志诚

自那日摸清了清尘道长的“软肋”后,陈彦便开始了他的“美食攻略”。他深知,对于清尘道长这样常年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云游之人来说,一顿安稳、可口的热饭,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更具吸引力。

他先是让石头去县里最好的铁匠铺,特意定制了一口厚实沉重、导热均匀的大铁锅。这口锅,便是他施展“厨艺”的神兵利器。当然,掌勺的主力还是母亲张桂娘和二婶李秀娟,陈彦则负责提供思路和“秘方”。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尘道长的餐桌上开始花样翻新。不再是简单的清粥小菜,而是换上了各种香气扑鼻、滋味浓郁的“硬菜”。

秋风起,正是贴秋膘的时候。张桂娘按照陈彦的描述,用新打的大铁锅,做了一锅地道的“铁锅炖大鹅”。选取肥嫩的大鹅,剁成块,与土豆、宽粉一同下锅,加入葱姜蒜、自家晒的豆酱,用柴火慢炖。锅边贴上金黄的玉米饼子。待到揭开锅盖,热气腾腾,鹅肉酥烂,土豆吸饱了汤汁,粉条滑糯,玉米饼子底部焦香,蘸着浓郁的汤汁,吃得清尘道长连连点头,直呼过瘾。

另一日,李秀娟又端上了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选用五花三层的好肉,焯水后炒糖色,加入酱油、黄酒,小火慢煨,直至肉质软糯,入口即化。配上新蒸的白米饭,清尘道长竟破天荒地添了两次饭。

还有那用鸡汤煨的鲜香菇,清炒的时蔬小菜,甚至陈彦根据记忆描述的、用鸡蛋和面粉摊成的柔软薄饼……每日不重样,既照顾到道长的肠胃恢复,又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口腹之欲。

清尘道长在陈家,真正过上了“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每日除了在院中练练拳、活动筋骨,便是逗弄一下跑来跑去的小草、陈秀和陈康几个孩子。听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看着张桂娘、李秀娟忙忙碌碌却充满温情的背影,感受着陈满仓、陈延峰这些朴实汉子的真诚关怀,他久经风霜、孤寂冷硬的心,仿佛被这寻常农家的人间烟火气一点点地捂热了,软化了下来。这种儿孙绕膝、安宁祥和的天伦之乐,是他漂泊半生都未曾好好体会过的。

这日傍晚,众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桌上照例是几样精致的家常菜,气氛融洽。清尘道长喝了一口鲜美的菌菇汤,看着身边正小心翼翼给妹妹草儿夹菜的石头,又看了看正认真听祖父讲话的陈彦,再环顾这灯火温馨、人声和睦的堂屋,不禁放下筷子,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有感而发道:“唉……真是‘此间乐,不思蜀’啊。贫道漂泊半生,暮年能得此安宁,感受这般家常温暖,实在是……难得的福分。”

陈彦心思细腻,立刻察觉到道长语气中的异样,不似单纯的满足,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感伤。他连忙关切地问道:“道长,您怎么了?是今日的饭菜不合口味吗?还是哪里不舒服?”

清尘道长回过神来,见众人都关切地看着自己,连忙摆手笑道:“不不不,饭菜甚好,甚合胃口!是贫道……是贫道一时有些感慨罢了。”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落寞,“看着你们一家其乐融融,贫道不由得想起自己……年少离家,云游四方,与家中亲人早已断了音讯。如今年事已高,也不知他们是否安在,身在何方。这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于贫道而言,竟是如此珍贵又……遥远。”

陈彦顺着道长的目光看去,发现他正看着依偎在石头身边、小口吃饭的小草,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思念。他顿时明白了,道长这是触景生情,想念自己的家人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便是方外之人,也难逃这血脉亲情的天性。

陈彦心中一动,觉得时机或许成熟了。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清尘道长面前,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朗声说道:“道长,晚辈有一不情之请,还望道长成全!”

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饭桌上的众人都愣住了,连清尘道长也有些意外,疑惑地看着他:“小施主,何事如此郑重?但说无妨。”

陈彦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看着清尘道长,一字一句地说道:“晚辈陈彦,仰慕道长身怀绝技,德高望重,恳请道长收晚辈为徒,传授武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陈满仓、陈延峰等人虽然知道儿子(侄子)有心学武,却没想到他会如此正式地当场提出拜师!张桂娘和李秀娟也面面相觑,有些担忧。

清尘道长更是愕然,他上下打量了陈彦一番,这个年仅七岁、正在潜心攻读圣贤书的孩子,竟然想学武?他捻须沉吟片刻,缓缓问道:“小施主,你如今在赵举人门下求学,前途无量,将来或可科举入仕,光耀门楣。为何……为何想要弃文从武,学这打熬筋骨的粗浅功夫呢?”在他看来,读书科举才是正道,武艺不过是末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彦早已料到道长会有此一问,他挺直小小的身躯,声音清亮地反驳道:“道长此言差矣!晚辈并非要弃文从武,而是想文武兼修!”

他目光炯炯,继续说道:“晚辈读书,是为明理修身,知晓天下大事。但读书之人,亦需有强健的体魄。否则,手无缚鸡之力,如何经世致用?如何保家卫国?晚辈曾闻,‘少年强则国强’!我辈少年,既当读万卷书,亦需有健康的体魄、不屈的意志。况且,古之圣人,如孔夫子,周游列国,难道仅凭口舌吗?史载孔子能力举城门闩,通晓射、御之术,可见文武之道,本为一体,相辅相成!晚辈学习武艺,非为好勇斗狠,只为强身健体,磨砺意志,将来若遇事,亦有自保之力,而非一味仰仗他人!还请道长明鉴!”

这一番话,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既表达了对文道的坚持,又阐明了习武的必要性和高尚目的,尤其是引用孔子事例,更是有力地支撑了“文武兼修”的观点。其见识和格局,完全不像一个七岁孩童所能拥有!

清尘道长听完,彻底愣住了!他原本以为陈彦只是一时兴起,羡慕武艺的潇洒,却没想到他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和宏大的志向!‘少年强则国强’、‘文武一体’……这些话,从一个孩童口中说出,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目光坚定、侃侃而谈的孩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此子,不仅仁心聪慧,更有如此见识和抱负,将来绝非池中之物!自己这一身或许算不上顶尖、但足以安身立命的功夫,若能传授于他,或许……真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饭桌上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清尘道长的回应。烛火摇曳,映照着一老一少两张认真的脸庞。一场关于传承的抉择,就在这温馨的晚饭后,悄然展开。

------

(第六十四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