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74章 题海无涯苦作舟 稚子避兄为肉香

------

第七十四章 题海无涯苦作舟 稚子避兄为肉香

赵文渊先生那句“可下场一搏”的期许,如同一声发令枪响,彻底拉开了陈彦和赵修远考前冲刺的序幕。从第二天起,两人便陷入了近乎疯狂的“题海战术”之中。

往日里,赵府书房虽也书声琅琅,但总还留有几分闲适探讨的余地。如今,气氛却陡然变得紧张而高效。每日天刚蒙蒙亮,陈彦便准时出现在赵府门口,与同样顶着两个黑眼圈的赵修远汇合。两人简单打过招呼,便一头扎进书房,开始了一整天的高强度训练。

书案上,早已堆满了赵先生精心挑选、甚至亲手誊写的历年县试、府试的真题、模拟题以及各类经义策问的范文。这些卷册摞起来,几乎能挡住半个身影。赵先生的要求极其严格:每日必须完成固定数量的破题、承题练习,撰写完整的八股制艺文章,并且要限时完成,模拟考场环境。

“今日功课,乃前年湖广某县县试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义。限时一个时辰,完成破题至束股全文。”赵先生撂下题目,便坐在一旁,或批改前日的文章,或闭目养神,实则耳听八方,监督着二人的一举一动。

书房里只剩下毛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响。陈彦凝神静气,审题、构思、打腹稿、落笔,力求在严谨的八股框架内,写出新意和深度。赵修远则眉头紧锁,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奋笔疾书,与那繁复的格式和略显空泛的内容搏斗着。

一个时辰后,交卷。赵先生立刻批阅,朱笔如刀,圈点批注,毫不留情。何处破题不准,何处承题不畅,何处股对不工,何处义理未明,一一指出,要求即刻修改,甚至重写。上午是经义文章,下午便是策问、诗赋,安排的满满当当,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显得奢侈。

如此高强度、快节奏的训练,持续整整一天,直到日落西山,华灯初上,赵先生才勉强放人。回到家中,陈彦往往还要挑灯夜战,将白日里先生指出的错误反复揣摩,重新整理笔记,查漏补缺。

这样的日子,一天两天尚可坚持,连续一个月下来,饶是陈彦心志坚韧,又有武艺底子打熬身体,也感到有些吃不消,精神上的疲惫感尤为强烈。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高三那段被试卷和考题淹没的岁月,每天睁眼是题,闭眼还是题,那种被无形压力包裹的感觉,熟悉得让人有些窒息。他心中不禁暗自苦笑:“真是没想到,穿越到了古代,竟然还是逃不过这‘题海战术’的宿命!看来应试教育,古今皆然啊……”

而比他更叫苦不迭的,当属师兄赵修远了。

“苍天啊!大地啊!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日,刚完成一篇绞尽脑汁的策问,赵修远便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哀嚎着,“起的比报晓的公鸡还早,睡得比看门的土狗还晚!整天就是破题、承题、起股、中股……我的脑袋都快变成八股做的了!师弟,你说咱们这读的是圣贤书,还是受的牢狱之灾啊?”

陈彦虽然也累,但看着师兄那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还是忍不住笑了,安慰道:“师兄再坚持坚持,眼看没几天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人上人?”赵修远翻了个白眼,“我现在只想当个能睡到日上三竿的‘床上人’!这比跟我爹练拳脚还累!练拳脚顶多身子骨酸痛,这可是脑子疼、心也疼!”

尽管嘴上抱怨连连,但赵修远心里也明白这是关键时刻,嘟囔归嘟囔,该做的功课却一点也没敢落下,只是需要时不时发泄一下罢了。

然而,**与精神的疲惫还不是最折磨人的。更让两人有些“难以启齿”的烦恼,来自于家人和师长那“无微不至”的关怀——补药!

也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方子,说是读书耗神,需大补元气。于是,陈彦的母亲张桂娘和赵修远的母亲周夫人,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她们的“投喂”大业。每天,不是一碗浓稠黑亮、散发着怪异气味的人参当归鸡汤,就是一碗据说能安神补脑、味道却苦涩难咽的天麻猪脑汤,再不然就是加了各种不知名药材、号称能提神醒脑的十全大补茶。

这补药攻势,比题海战术还让人招架不住。起初几天,陈彦和赵修远还硬着头皮,本着不辜负长辈好心的原则,捏着鼻子灌下去。可连续喝上大半个月,两个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哪里受得了这般天天大补?只觉得浑身燥热,精力旺盛得无处发泄,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鼻血都差点流出来,做题时更是心浮气躁,难以静心。

这日午后,张桂娘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药味扑鼻的“益智健脑汤”走了进来,柔声道:“彦儿,修远,快来把这碗汤喝了,补补身子,下午看书才有力气。”

看着那碗深褐色的液体,陈彦和赵修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奈。赵修远悄悄对陈彦做了个苦瓜脸,用口型无声地说:“师弟,救命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彦也是头皮发麻,灵机一动,对母亲笑道:“娘,您放这儿吧,刚吃完饭,有点撑,我们歇会儿再喝。”

张桂娘不疑有他,叮嘱了一句“趁热喝”便出去了。

她一走,陈彦立刻看向一旁侍立的石头,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石头,好兄弟,帮个忙……”

石头一看那碗汤,再看到公子和赵公子那副表情,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顿时苦着脸,瓮声瓮气地说:“公子……这……这补药,我……我也怕上火啊……”他可是亲眼见过两人喝完补药后坐立不安、满脸通红的样子的。

“就半碗,帮我们分担半碗就行!”陈彦压低声音,“你看我和师兄,再补下去,别说考童生,怕是先要流鼻血了!你身子壮实,消化快,帮帮忙!”赵修远也在一旁连连作揖,眼神可怜巴巴。

石头看着自家公子和平时潇洒的赵公子这副模样,又是好笑又是无奈,最终心一软,叹了口气:“那……那好吧,就半碗。”

于是,两人赶紧将汤倒出一大半到一个空碗里,剩下的两人皱着眉头分着勉强喝下。石头则端起那大半碗,深吸一口气,如同壮士赴死般,“咕咚咕咚”几口灌了下去,喝完还打了个嗝,一股药味冲上来,让他直皱眉头。

陈彦和赵修远如蒙大赦,连连道谢。石头抹了抹嘴,一脸无辜又委屈地看着他们,那表情仿佛在说:“下次可别再找我了……”这“代喝补药”成了备考期间一个不能言说的小秘密,也是苦闷日子里一丝无奈的调剂。

然而,让陈彦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不仅在赵府被题海淹没、被补药“荼毒”,回到自己家中,想寻片刻轻松也成了奢望。

这日傍晚,他做完一套模拟题,感觉头脑发胀,浑身还因那半碗补药有些燥热,便想休息片刻,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他看到弟弟陈康和妹妹陈秀正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小草也在一旁笑着观看,不由心生暖意,想过去逗逗他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他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朝着几个小家伙走去:“康儿,秀秀,小草,在玩什么呢?大哥陪你们玩会儿好不好?”

谁知,他话音刚落,原本玩得正欢的三个小家伙,像受了惊的小兔子一样,动作齐齐一顿!陈秀和小草对视一眼,又看看陈彦,然后竟不约而同地,转身就往屋里跑!连年纪最小、平时最黏他的陈康,也只是犹豫地看了大哥一眼,咽了口口水,然后“嗖”地一下,也跟着姐姐们跑没影了!

留下陈彦一个人伸着手,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了,满心疑惑和……一丝丝委屈。这是怎么了?自己什么时候这么不受弟弟妹妹待见了?

他纳闷地挠挠头,正好看见祖母王氏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陈彦忍不住问道:“奶奶,康儿他们这是怎么了?我一过来他们就跑,好像很怕我似的?”

王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用锅铲虚点了他一下,解释道:“你个傻孩子!他们哪是怕你?是怕我哩!”

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得意和狡黠说:“是我跟你娘吩咐他们的!说你这一个月要考童生,是天大的事,不能分心。让他们谁也不准去缠着你玩,不准打扰你看书!要是谁不听话,跑去吵了你,这个月就别想吃肉了!你说,对他们这些小馋猫来说,是跟你玩重要,还是肉重要?”

原来如此!陈彦顿时恍然大悟,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动。难怪这几个小家伙见了他就跟见了瘟神一样躲着走,原来是“肉食禁令”在起作用!对于常年不见荤腥的农家孩子来说,肉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为了那口肉,只能暂时“牺牲”大哥了。

想到这里,陈彦不禁摇头失笑。家人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甚至有些“霸道”。这种被全家人小心翼翼保护起来、当作“易碎品”的感觉,虽然让他有些失去“自由”,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暖入心扉的爱意。

他回到书桌旁,看着窗外弟弟妹妹们偶尔偷偷探进来、又迅速缩回去的小脑袋,心中那点因苦读和补药而产生的烦躁和疲惫,似乎也被这带着童真和肉香的小插曲冲淡了许多。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笔,埋首于卷册之中。为了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期望,他也必须坚持下去。

最后的冲刺阶段,就在这紧张、疲惫、被补药“折磨”却又夹杂着些许温馨趣事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距离县试开考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