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87章 府试森严展经纶 静心挥毫显真章

------

第八十七章 府试森严展经纶 静心挥毫显真章

寅时刚过,天色未明,江陵府城却已从沉睡中苏醒。尤其是府学宫至考棚一带,早已是人声鼎沸,灯火通明。无数盏灯笼将通往考场的青石路照得亮如白昼,车马辚辚,人流如织。来自江陵府下辖各州县通过县试的童生们,在家人、仆役或保人的陪同下,怀揣着紧张与期盼,汇聚于此,准备迎接科举之路上更为关键的一战——府试。

陈彦、赵修远在赵文渊先生和陈延岳、石头的陪同下,早早便来到了府学宫外。与县试相比,府试的规模和气度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府学宫门楼高耸,庄严肃穆,门前广场开阔,此刻却已被密密麻麻的人群挤满。维持秩序的衙役数量更多,神情更为冷峻,手持水火棍,呵斥着试图往前拥挤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而紧张的气息。

“肃静!所有考生,按牌号列队!闲杂人等,退至警戒线外!”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礼房官员站在高阶上,声音洪亮地宣布着规矩。

陈彦与赵修远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他们向赵先生和陈延岳行礼告别,然后深吸一口气,提起考篮,汇入了那条由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学子组成的、缓慢向前移动的长龙。

检查的过程比县试更为严格和繁琐。先是核对身份、籍贯、保结文书,验明正身;然后是搜检考篮和全身,防止夹带。衙役们动作熟练而仔细,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笔墨纸砚要一一查验,甚至连糕饼都要掰开查看,衣袍的夹层、鞋袜都要捏遍。稍有可疑,便会被带到一旁详细盘问,甚至直接取消资格。空气中只有官员的唱名声、衙役的呵斥声以及考生们紧张的呼吸声。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严格的检查,陈彦终于踏入了那扇象征着更高起点的考场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微微一震。考场设在一个极其宽敞的院落内,青砖铺地,庄重无比。院落被整齐地划分成上百个如同鸽子笼般的独立号舍,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每个号舍仅容一人,三面砖墙,一面敞开,内有简陋的木板充当书案和坐凳。此时,大部分号舍已经坐了人,整个考场内鸦雀无声,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只有巡考官吏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在空旷的院落中回荡,更添几分肃杀。

按照考牌指引,陈彦找到了自己的号舍。位置不算好,靠近角落,有些阴暗潮湿。他走进这方狭小的天地,将考篮放好,轻轻坐下。木板又硬又凉,空间逼仄,给人一种强烈的束缚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加速的心跳,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文具,研磨墨汁。这个熟悉的过程,有助于他集中精神,排除杂念。

辰时正,一阵清脆的云板声响起,标志着府试正式开考!数名书吏捧着厚厚的试卷,在巡考衙役的护卫下,开始按排分发试卷。当那份带着墨香的府试试卷放在陈彦面前的书板上时,他凝神屏息,仔细审阅起来。

府试的题目,果然比县试更深、更广,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第一场:帖经、墨义。 考察基础功底。

? 帖经:题目出自《礼记·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求默写上下文并标注句读。此题看似基础,但《大学》篇章较长,需记忆精准。

? 墨义:解释《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浩然之气”的含义。此题需理解孟子心性学说,阐述“至大至刚”、“配义与道”、“集义所生”等要点。

第二场:经义。 此为府试重头戏,考察对经典义理的深入理解和阐发能力。

? 题目:“论‘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之关系。”(出自《大学》八条目)

此题极具深度,需厘清“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以获得知识)是基础,“诚意正心”(使意念真诚、心思端正)是关键,二者相辅相成,是修身的重要环节,并最终指向“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要求考生不仅熟记经文,更能融会贯通,论述其内在逻辑与修身意义。

第三场:策问。 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题目:“问:江陵府地处水陆要冲,商贾云集,然近年来,漕运壅塞,物价时有波动,民生颇受影响。当以何策疏通漕运,平抑物价,以利民生?”

此题紧扣江陵府实际情况,要求考生了解漕运(粮食运输)的重要性,分析壅塞原因(如河道淤积、管理不善、贪腐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如疏浚河道、加强管理、设立常平仓调节粮价等),需有经世致用之见。

诗赋。 考察文学才华。

? 题目:“以‘江陵夜泊’为题,作七言律诗一首,限‘庚’韵。”

此题应景,要求描绘江陵夜景,抒发情怀,需意境开阔,对仗工整,押韵准确。

快速浏览完所有题目,陈彦心中已然有数。这些题目都在赵先生平日教导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经义和策问,正是近期重点演练的内容。他沉下心来,摒弃一切杂念,开始从容作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首先是帖经墨义,他笔走龙蛇,凭借扎实的记忆和理解,迅速而准确地完成。接着是重头戏经义题。他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先释“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之本义;次论二者关系——格物是求知之始,致知是诚意之基,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环环相扣;再引朱子、阳明等先贤论述佐证;最后结合自身读书体会,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构思已定,他便在试卷上奋笔疾书,力求立意高远,论证严密,文气贯通。一时间,号舍中只闻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时间悄然流逝。午时前后,陈彦感到腹中饥饿,便停下笔,从考篮中取出母亲准备的干粮和清水,简单进食。他吃得很快,不敢耽搁太多时间,同时也在脑中继续构思策问的答案。吃完后,用清水漱口,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便再次投入答题。

策问题,他结合前世的一些宏观经济学常识和今世所学的典章制度,从“疏通河道(硬件)、优化管理(软件)、建立储备(调控)”三方面提出对策,力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晰。诗赋题,他望着号舍外一角天空,想象着大江夜泊的苍茫景象,酝酿片刻,一首《江陵夜泊》便跃然纸上:

“楚塞楼船夜泊惊,星垂平野大江横。

云边雁断千山月,风里潮生万里程。

市井喧嚣随浪息,渔灯明灭共潮平。

飘零暂慰征帆客,犹听寒砧送晚声。”

诗成,检查格律韵脚,无误。至此,所有题目均已答完。陈彦又从头至尾仔细检查了一遍试卷,确认没有错漏、污损,文字也清晰工整。此时,日头已偏西,考场内依旧寂静,但能听到一些考生因时间紧迫而发出的轻微叹息或焦急的翻动声。

他举手示意交卷。一名巡考衙役走过来,检查无误后,将试卷收走。陈彦如释重负,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收拾好考篮,步履从容地走出了这间困了他将近六个时辰的号舍。

考场外,赵修远也已出来,正与焦急等待的陈延岳、石头说着话。见到陈彦,几人立刻围了上来。

“彦儿,怎么样?题难不难?都答完了吗?”陈延岳急切地问。

赵修远也看向陈彦,眼神中带着询问。

陈彦笑了笑,语气平和:“都答完了,感觉……尚可。师兄呢?”

赵修远松了口气,也笑道:“我也答完了,经义题有点绕,策问倒是有些想法。”

“好好好!答完了就好!走!三叔带你们去最好的酒楼,好好吃一顿,补一补!”陈延岳见两人状态都不错,顿时眉开眼笑,拉着他们就往酒楼走。

回到客栈,赵文渊先生早已备好茶点等候。他没有急着询问,待二人洗漱用餐,稍事休息后,才将二人叫到房中。

“府试已毕,成败暂且不论。且将你们答题的大致思路,尤其是经义与策问的破题立意,说与为师听听。”赵文渊神色平静。

陈彦和赵修远便依次将自己的答题要点陈述了一遍。赵文渊静静听着,时而微微颔首,时而略作沉思。

待二人说完,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嗯。听你二人所述,破题皆未偏颇,经义能抓住关键,论述也各有侧重;策问能结合实际,言之有物。大体上,发挥尚属正常。府试荟萃一府英才,阅卷更为严谨,最终名次如何,还需等待放榜。你们且放宽心,静候佳音吧。”

听到先生“大体尚可”的评价,陈彦和赵修远心中都踏实了不少。一场大战,总算暂时落幕。接下来,便是等待。

------

(第八十七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