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95章 院试三日展经纶 寒窗苦读见真章

------

第九十五章 院试三日展经纶 寒窗苦读见真章

沉重的考场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旧木气息和肃穆氛围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

眼前是一个极其宽敞的院落,青砖铺地,庄重无比。院落被整齐地划分成数百个如同鸽子笼般的独立号舍,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每个号舍仅容一人,三面砖墙,一面敞开,内有简陋的木板充当书案和坐凳。此时,号舍内已坐了不少考生,整个考场内鸦雀无声,只有巡考官吏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在空旷的院落中回荡,更添几分压抑。

陈彦按照考牌指引,找到了自己的号舍。位置不算好,靠近角落,有些阴暗潮湿。他走进这方狭小的天地,将考篮放好,轻轻坐下。木板又硬又凉,空间逼仄,给人一种强烈的束缚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加速的心跳,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文具,研磨墨汁。这个熟悉的过程,有助于他集中精神,排除杂念。

辰时正,一阵清脆的云板声响起,标志着院试正式开考!数名书吏捧着厚厚的试卷,在巡考衙役的护卫下,开始按排分发试卷。当那份带着墨香的院试试卷放在陈彦面前的书板上时,他凝神屏息,仔细审阅起来。

试卷展开,题目赫然在目:

? 经义:“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论语·子罕》)

? 策问:“问:近年湖广之地,水旱频仍,民生多艰。当以何策备灾荒、纾民困、固国本?”

? 诗赋:“以‘咏炭’为题,作五言律诗一首,限‘寒’韵。...........”

快速浏览完所有题目,陈彦心中微微一动。这题目果然如传闻般,重实务,厌虚文!尤其是策问题,直指湖广地区的现实问题,绝非泛泛而谈可应对。他注意到周围号舍里已经传来一些细微的骚动和叹息声,显然有不少考生对这出乎意料的题目感到棘手。

“水旱频仍…备灾荒…纾民困…” 陈彦心中默念着策问题的关键词,脑中飞速运转。他想起前世所学的历史知识,古代应对自然灾害,无外乎“预防”与“救济”两大方面。结合今世所读的《救荒活民书》、《农政全书》等典籍,以及赵文渊先生平日的教导,一个清晰的答题框架逐渐在脑海中形成。

他首先破题,点明“天灾难免,人事可修”的核心观点。 随即,他将对策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济”、“灾后恢复”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 灾前预防:强调“修水利以防水旱”(兴修堤坝、疏通河道)、“建仓廪以实储备”(完善常平仓、义仓制度,丰年储粮,荒年放赈)、“重农桑以厚民生”(推广抗旱作物、改进耕作技术)。

? 灾中救济:提出“急赈贷以救燃眉”(开仓放粮、施粥设厂)、“严稽查以防中饱”(加强监管,确保救灾物资落到实处)、“抚流移以安民心”(妥善安置流民,防止生变)。

? 灾后恢复:建议“减赋税以苏民力”(酌情减免灾区税负)、“给籽种以助耕垦”(提供种子、农具,帮助恢复生产)、“兴工役以活穷黎”(以工代赈,修建公共设施)。

每一策都力求言之有物,引经据典(如引用《周礼》荒政、历代名臣奏议),并结合湖广地理民情提出具体建议,避免空泛。最后,他总结道:“救灾如救火,贵在神速;防灾如防川,重在未然。为政者当存仁民爱物之心,行未雨绸缪之政,则天灾虽厉,而民生可保无虞。”

构思已定,陈彦便在草稿纸上列出详细提纲,反复推敲修改,确保逻辑严密,论述充分。然后,他才在正式试卷上奋笔疾书。一时间,号舍中只闻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他全神贯注,将所思所想,化作一行行工整的小楷,力求立意高远,论证严密,文气贯通。

第一场考试在紧张中度过。 午时前后,陈彦感到腹中饥饿,便停下笔,从考篮中取出母亲准备的烙饼和腊肉,就着清水简单进食。他吃得很快,不敢耽搁太多时间,同时也在脑中继续构思经义题的破题角度。吃完后,用清水漱口,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便再次投入答题。

经义题“论智、仁、勇三达德”,他抓住“不惑”、“不忧”、“不惧”这三个关键,阐述智者明理故不惑于外物,仁者无私故不忧于得失,勇者持正故不惧于危难,三者相辅相成,是君子修身的至高境界。引证《大学》、《中庸》,论述层层递进。

诗赋题“咏炭”限“寒”韵,他望着号舍外一角天空,想象炭在严寒中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形象,酝酿片刻,一首托物言志的五律便跃然纸上:

“爝火微光暖,深山炼骨寒。

丹心焚欲尽,陋室热犹残。

不求人见赏,唯愿世无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灰冷香犹在,春回大地安。”

诗成,检查格律韵脚,无误。至此,首日考试顺利结束。交卷后,陈彦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但心中却颇为踏实。

第二日、第三日,考的分别是其他经史内容和一道更具体的策问(如漕运、吏治等),题型类似,但侧重点不同。 陈彦依旧沉着应对,调动所有学识积累,谨慎破题,精心构思,工整书写。

考场内的三日,是对体力、脑力和意志力的极大考验。狭小的号舍,坚硬的木板,夜晚的寒冷,白天的闷热,以及那无处不在的紧张氛围,都折磨着每一位考生。陈彦看到有的考生抓耳挠腮,有的唉声叹气,有的甚至因体力不支或压力过大而被抬出考场。他努力保持心态平稳,按时饮食休息,确保以最佳状态坚持到底。

他不禁想起柳云卿,不知他在哪个角落,是否安好?是否也能顶住压力,发挥出水平?还有师兄赵修远,他素来策论稍弱,面对这等务实之题,想必压力更大。

此时的赵修远,确实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看到策问题时,他心中便是一紧。这题目与他平日擅长的华丽文章大相径庭,要求实实在在的对策。他绞尽脑汁,回想先生平日教导和近期所读的政书,勉强搭起框架,但论述起来总觉深度不够,不如陈彦那般游刃有余。他几次提笔,又放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最终,他咬咬牙,硬着头皮将自己所能想到的、尽可能切合实际的措施写了上去,虽然自觉不够完善,但也算是尽了全力。经义和诗赋他发挥得相对稳定。三日下来,他倍感疲惫,出考场时脚步都有些虚浮。

终于,第三日酉时,最后一场考试的收卷锣声响起。 陈彦仔细检查了一遍试卷,确认没有错漏污损,郑重地交了上去。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巨大的疲惫感瞬间席卷全身。他收拾好考篮,随着人流,步履蹒跚地走出考场。

考场外,早已是人头攒动。翘首以盼的家人、仆役们一见到考生出来,便蜂拥而上。

“彦儿!这边!”陈延岳洪亮的声音穿透人群,他带着石头,奋力挤到前面,一把扶住几乎要虚脱的陈彦,满脸心疼,“考完了就好!考完了就好!瞧这累的,脸都白了!快,马车在那边,咱们回家!”

赵文渊先生也迎了上来,看到陈彦和随后出来的赵修远虽然疲惫,但眼神尚算清明,微微点头:“辛苦了,回去好生歇息。”

陈彦几乎说不出话来,只是点了点头。回到悦来居客栈,他强撑着快速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三日的疲惫和尘垢,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几乎是瞬间便陷入了沉沉的睡眠。他太累了,需要彻底的休息。

而此刻,阅卷的忙碌,才刚刚在府衙内开始。

------

(第九十五章 完)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