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91一100集)

第91集:“深海鱿鱼养殖场”的首次丰收与“鱿鱼分类大战”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深海鱿鱼养殖场的第一批鱿鱼终于迎来丰收——陆时衍的科研仪器显示,鱿鱼们的平均体重达到了2公斤,肉质鲜嫩,体内的净化因子含量比野生鱿鱼高15%,完全符合“优质食用 科研样本”的双重标准。苏晓晓早就按捺不住,前一天就带着烤鱿鱼架、调料罐,守在养殖场边,扬言“要第一个尝到丰收的鱿鱼”。

丰收当天,联盟成员们都来帮忙——人鱼族的族人们用控水异能,将鱿鱼们温和地围到岸边,避免损伤;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用治愈之光,给鱿鱼们做“丰收前体检”,确保每只鱿鱼都健康;赵铁蛋带着安保队,在养殖场周围巡逻,防止海鸥等天敌靠近;陆时衍则拿着“鱿鱼分类表”,准备按“大小、重量、净化因子含量”进行对称分类,标签都提前打印好,按编号排列整齐。

“鱿鱼分类标准:A类,体重2.5公斤以上,净化因子含量20%,用于科研样本;B类,体重2-2.5公斤,净化因子含量15%,用于苏晓晓的补给站和火锅店;C类,体重2公斤以下,净化因子含量10%,留给鱼朋友们当食物。”陆时衍拿着分类表,对着大家强调,“分类必须对称,A类放左边,B类放中间,C类放右边,每类鱿鱼的数量要尽量相等,标签要贴在鱿鱼的同一位置,不能歪。”

苏晓晓刚捞起一只超大鱿鱼,正想烤来吃,就被陆时衍拦住:“这只鱿鱼体重2.6公斤,净化因子含量22%,属于A类科研样本,不能吃!要放进左边的科研箱里,标签贴在触手上,位置要对称。” 苏晓晓不服气:“这么大的鱿鱼,烤着吃肯定香!科研样本用小的不行吗?” 陆时衍摇摇头:“不行,A类样本必须符合标准,大小、重量、净化因子含量都要对称,不能随意更换。”

两人正吵着,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赵铁蛋捞鱿鱼时,不小心把A类和B类的鱿鱼混在了一起,标签掉了一地,有的鱿鱼还趁机游回了养殖场,场面瞬间混乱。“我的分类表!”陆时衍急得直跺脚,赶紧蹲下来捡标签,对着鱿鱼们比划,“这只是A类,应该放左边;这只是B类,应该放中间……不对,你的重量是2.3公斤,属于B类,不能放A类堆里!”

苏晓晓趁机抱起一只A类鱿鱼,架在烤鱿鱼架上:“别分了!先烤了再说!科研样本明天再找,今天必须吃丰收鱿鱼!” 林知寒笑着打圆场:“其实不用分这么细,A类鱿鱼可以留一部分做科研,剩下的烤来吃;B类鱿鱼也可以留几只当样本,分类不用绝对对称,差不多就行。” 淡蓝鱼鳞族的首领也说:“鱿鱼们也想让大家尝尝丰收的喜悦,太较真就失去意义了。”

陆时衍看着混乱的分类堆,又看了看苏晓晓烤架上滋滋冒油的鱿鱼,终于松了口气:“好吧,分类可以适当调整,但标签必须贴整齐,每类鱿鱼的数量误差不能超过5只。” 大家笑着答应,一边分类,一边吃烤鱿鱼——A类鱿鱼肉质紧实,烤出来带着淡淡的蓝光;B类鱿鱼鲜嫩多汁,撒上结晶粉末后香气扑鼻;C类鱿鱼虽然小,却最受鱼朋友们欢迎,围着赵铁蛋的手抢着吃。

丰收结束后,苏晓晓的补给站和火锅店堆满了新鲜鱿鱼,她烤着鱿鱼,笑着说:“以后每个月都要丰收一次!我要推出‘丰收限定鱿鱼串’,给每个顾客都送一颗鱿鱼味向日葵籽!” 陆时衍则拿着调整后的分类表,虽然不再绝对对称,但标签都贴得整整齐齐,他满意地说:“下次丰收,要提前设计‘自动分类装置’,既保证效率,又能实现动态对称。” 林知寒看着大家,心里暖暖的——丰收的喜悦,从来都不是精准的分类,而是和朋友、鱼群一起分享的快乐。

第92集:苏晓晓的“鱿鱼味零食研发大赛”与“黑暗料理”的意外走红

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生意火爆,她又琢磨起新花样——举办“全球鱿鱼味零食研发大赛”,邀请联盟成员、小镇居民、甚至国外的加盟商,一起研发新的鱿鱼味零食,冠军的零食将作为补给站的“夏季限定款”,还能获得“鱿鱼味研发大师”的称号和100串蓝光鱿鱼串的奖励。

大赛的规则很简单:用鱿鱼为主要原料,搭配联盟的特色食材(结晶粉末、净化水、鱿鱼味向日葵籽等),研发出新颖、美味的鱿鱼味零食,由“吃货评委团”(苏晓晓、赵铁蛋、小镇的小朋友们)和“科研评委团”(陆时衍、林知寒、王主任)共同打分,口味占60分,创意占30分,颜值占10分。

比赛当天,研究所的广场摆满了参赛摊位——李大叔带来了“鱿鱼味玉米饼”,用鱿鱼粉和玉米粉混合煎制,撒上鱿鱼味向日葵籽;淡蓝鱼鳞族的族人带来了“淡蓝鱿鱼冻”,用治愈之光将鱿鱼汁冻成水晶状,入口即化;欧洲的加盟商带来了“鱿鱼味披萨”,饼底撒上鱿鱼碎,芝士里混合结晶粉末,烤出来会发光;最搞笑的是赵铁蛋,他带来了“鱿鱼味安保棍饼干”,把饼干做成安保棍的形状,里面夹着鱿鱼干,说是“吃了能变勇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晓晓作为主办方,第一个展示自己的作品——“蓝光鱿鱼爆浆球”,外面是鱿鱼丸,里面包着用结晶粉末和鱿鱼汁做的爆浆,炸好后泛着淡蓝光,咬一口爆浆四溢,又香又甜。评委团一致好评,给了95分的高分。

可轮到陆时衍时,却出现了“黑暗料理”——他研发的“对称鱿鱼脆片”,为了追求“成分对称”,按“鱿鱼粉50%、淀粉25%、结晶粉末25%”的比例制作,还将脆片切成了严格的正方形,每片的厚度精确到1毫米。结果脆片又硬又咸,结晶粉末的味道盖过了鱿鱼味,小朋友们咬了一口就吐了,赵铁蛋嚼得直皱眉:“陆哥,这脆片比我的安保棍还硬,能当武器用了!” 陆时衍不服气:“成分对称,比例精准,怎么会不好吃?肯定是你们不懂欣赏!”

就在大家以为苏晓晓要拿冠军时,意外发生了——小镇的一个老奶奶,带来了“鱿鱼味粽子”(春季刚过,老奶奶还剩了些粽子叶),用鱿鱼碎、鱿鱼味糯米、结晶粉末做馅,包成三角形的粽子,蒸好后粽子叶里渗出淡蓝色的汁,咬一口既有粽子的清香,又有鱿鱼的鲜美,还带着淡淡的治愈味。评委团们尝了后,都眼前一亮,小朋友们更是抢着吃,最终给了98分的高分,老奶奶成了冠军。

苏晓晓虽然没拿冠军,却笑得很开心:“奶奶的鱿鱼味粽子太有创意了!以后我的补给站就卖这个,还要请奶奶当研发顾问!” 陆时衍也凑过来,尝了一口鱿鱼味粽子,若有所思地说:“粽子的比例虽然不对称,但食材搭配很合理,我可以研究一下,怎么在保证口感的前提下,实现‘动态对称’。”

比赛结束后,苏晓晓的补给站推出了“鱿鱼味粽子”,果然成了爆款,连国外的加盟商都来请教配方。苏晓晓笑着说:“原来最好的零食,不是最复杂的,而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就像奶奶的粽子,简单又美味。” 林知寒点点头:“这就是‘海陆共生’的另一种方式,把海洋的鱿鱼,和陆地的食材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美味。”

第93集:赵铁蛋的“养殖场安保升级计划”与“海鸥入侵事件”

随着鱿鱼养殖场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人类知道这里有美味的鱿鱼,连海边的海鸥都盯上了——最近几天,总有一群海鸥飞到养殖场上空,俯冲下来叼鱿鱼,虽然没造成大损失,但吓得小鱿鱼们躲在珊瑚石下不敢出来,影响了生长。赵铁蛋决定启动“养殖场安保升级计划”,彻底解决海鸥入侵的问题。

升级计划的第一步,是“搭建防鸟网”——赵铁蛋找了小镇的铁匠,做了一张巨大的“对称防鸟网”,网眼大小一致,按养殖场的圆形尺寸定制,边缘用重物固定,防止被风吹翻。他还在网上挂了很多小铃铛,海鸥一碰就会响,起到警示作用。“防鸟网必须对称,”赵铁蛋对着铁匠强调,“网眼的间距要10厘米,铃铛的数量要偶数,对称分布,这样既好看,又能有效防鸟。”

第二步,是“训练‘反海鸥小队’”——赵铁蛋挑选了几只凶猛的流浪狗、反应快的流浪猫,还有几只体型较大的海龟(从水族馆借来的),组成小队。流浪狗负责在养殖场岸边巡逻,对着海鸥汪汪叫;流浪猫负责爬上防鸟网,驱赶落在网上的海鸥;海龟则在养殖场周围的海面上游动,防止海鸥从水下偷袭。赵铁蛋还制定了“巡逻时间表”,按对称时间轮岗,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

第三步,是“设置‘鱿鱼味驱鸟剂’”——苏晓晓帮忙做了一种“鱿鱼味驱鸟剂”,用鱿鱼的内脏、结晶粉末、辣椒粉混合而成,味道刺鼻,海鸥不喜欢,却对鱼朋友无害。赵铁蛋把驱鸟剂装在对称的小瓶子里,挂在防鸟网的四周,每隔5米挂一个,确保气味能覆盖整个养殖场。

升级计划实施的第一天,效果显着——海鸥们飞到养殖场上空,刚想俯冲,就被防鸟网的铃铛吓了一跳,流浪狗对着它们汪汪叫,流浪猫爬上网驱赶,驱鸟剂的气味也让它们不敢靠近,只能在远处盘旋,最后失望地飞走了。赵铁蛋得意地举着安保棍:“我的升级计划成功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海鸥偷鱿鱼了!”

可没过多久,海鸥们就“卷土重来”——它们改变了策略,趁着凌晨巡逻队换班的时候,一群海鸥俯冲下来,有的啄防鸟网,有的试图从网眼钻进去,还有几只海鸥甚至叼来了石头,想砸破防鸟网。赵铁蛋被铃铛声惊醒,赶紧冲过去,举着安保棍对着海鸥喊:“不许偷鱿鱼!不然我不客气了!” 流浪狗和流浪猫也冲过来,和海鸥展开“大战”,海龟们则在水里游动,防止海鸥从水下偷袭。

林知寒和苏晓晓听到动静,也赶紧赶来——林知寒用控水异能,在养殖场上空凝成一道水幕,挡住海鸥的攻击;苏晓晓则把“鱿鱼味驱鸟剂”往海鸥群里扔,刺鼻的气味让海鸥们纷纷后退。就在这时,淡蓝鱼鳞族的族人带着一群旋律水母赶来,水母们发出强光,晃得海鸥睁不开眼,还唱起了“驱鸟之歌”,海鸥们吓得掉头就跑,再也不敢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好了!”赵铁蛋激动地跳起来,“我们的安保队太厉害了!还有鱼朋友帮忙,以后再也不怕海鸥了!” 苏晓晓笑着说:“以后你的‘反海鸥小队’可以改名叫‘海陆空防鸟联盟’,肯定很威风!” 陆时衍也凑过来,对着防鸟网和巡逻队看了看,点点头:“安保升级计划很有效,虽然不是绝对对称,但布局合理,值得推广到其他养殖场。”

晚上,赵铁蛋坐在养殖场边的安保亭里,看着平静的海面和安全的鱿鱼们,心里暖暖的——他的安保队虽然不起眼,却守护着联盟最重要的财产,只要有他们在,就没有人能伤害鱼朋友和鱿鱼们。

第94集:林知寒的“人鱼族春季迁徙”与“淡蓝珊瑚城的新发现”

人鱼族的春季迁徙季到了——每年春天,人鱼族都会从冬季栖息地,迁徙到春季的“繁殖珊瑚城”,那里水温适宜,食物充足,适合族人们繁殖后代。今年,林知寒决定带着族群,去淡蓝鱼鳞族的“淡蓝珊瑚城”迁徙,一来可以和淡蓝鱼鳞族团聚,二来可以借助淡蓝珊瑚城的治愈之光,提高人鱼宝宝的存活率。

迁徙前一周,族人们就开始准备——大长老带着族人,收拾行李(用发光海草编织的篮子,里面装着小鱼干和淡水);小悠和阿泽则忙着给人鱼宝宝们做“迁徙安全服”,用柔软的海草编织,上面缝着发光的鱼鳞,防止宝宝们在迁徙途中迷路;林知寒则用鱼语,通知沿途的鱼朋友,帮忙清理迁徙路线上的障碍,确保迁徙安全。

迁徙当天,人鱼族的族人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林知寒带头,大长老断后,人鱼宝宝们被围在队伍中间,像一条淡青色的“光带”,在深海里游动。陆时衍、苏晓晓、赵铁蛋坐着科考船,跟在迁徙队伍旁边,负责保驾护航——陆时衍用科研仪器,监测沿途的海水温度和水质;苏晓晓带着烤鱿鱼架,给族人们准备“迁徙补给”;赵铁蛋则带着安保队,在科考船周围巡逻,防止意外发生。

迁徙途中,鱼朋友们都来帮忙——灯笼鱼们在前面带路,用身体的光照亮路线;刀鱼们在队伍两侧,清理沿途的礁石和垃圾;四脚鱼带着宝宝们,跟在队伍后面,帮忙照顾掉队的人鱼宝宝;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也提前赶来,在中途的“休息珊瑚礁”,准备了治愈之光和食物,让迁徙队伍休息。

经过三天三夜的迁徙,终于到达了淡蓝珊瑚城——淡蓝珊瑚城比林知寒想象的更美丽,珊瑚是淡蓝色的,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城中央的“淡蓝祭坛”上,治愈之光像温暖的太阳,照亮了整个珊瑚城。淡蓝鱼鳞族的首领带着族人,在城门口迎接,给每个迁徙的族人,都送上了一颗“淡蓝冰晶”,能增强治愈之力。

就在族人们准备在淡蓝珊瑚城定居时,林知寒在珊瑚城的深处,发现了一个“神秘洞穴”——洞穴里布满了淡蓝色的纹路,和人鱼族的古老遗迹很像,洞穴中央,有一块淡蓝色的“迁徙石碑”,上面刻着人鱼族的古老文字,记载着人鱼族的迁徙历史,还有一个“迁徙地图”,标注着全球的人鱼族栖息地。

“石碑上写着,”林知寒激动地说,“人鱼族的祖先,曾经在全球各地都有栖息地,因为环境变化,才逐渐集中到太平洋和大西洋,石碑上还记载着,在印度洋的‘发光珊瑚城’,还有一支‘发光鱼鳞族’,我们可以去寻找他们,让人鱼族再次团聚!” 淡蓝鱼鳞族的首领笑着说:“我们和发光鱼鳞族有过联系,只是后来失去了消息,我们可以一起去找他们!”

陆时衍赶紧用仪器,记录石碑上的文字和地图:“这是重大的考古发现!迁徙石碑能帮助我们了解人鱼族的历史,发现珊瑚城的位置,也为我们的下一次冒险提供了方向!” 苏晓晓则兴奋地说:“找到发光鱼鳞族后,我要在他们的珊瑚城,开一家‘发光鱿鱼串分店’,让他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迁徙的第一个晚上,林知寒站在淡蓝祭坛上,看着团聚的族人、朋友和鱼群,心里充满了希望——人鱼族的迁徙,不仅是为了繁殖,更是为了团聚,为了寻找失散的族人,为了让“海陆共生”的理念,传遍全球的每一片海域。

第95集:陆时衍的“迁徙数据研究”与“对称迁徙模型”的意外突破

陆时衍捧着厚厚的人鱼迁徙数据册,眼睛熬得通红却亮得惊人——他从密密麻麻的记录里,扒出了一条“隐藏的对称规律”:人鱼族的迁徙路线,绕着三个净化节点形成“弧形对称轨迹”;每天迁徙8小时,休息16小时,时间比例2:1,完美对称;甚至成年族人在前、人鱼宝宝在中、长老断后的阵型,都符合“1:2:1”的对称结构。

“我要建立‘全球人鱼对称迁徙模型’,”陆时衍对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输入栖息地、水温、洋流数据,就能精准预测迁徙时间和路线,误差不超过1小时,还能提前规避暗礁、寒流等危险。” 他设计的模型界面,按“左-中-右”对称划分:左边是“历史数据区”,中间是“实时预测区”,右边是“危险预警区”,连按钮的大小、颜色都严格对称,连苏晓晓路过时都忍不住吐槽:“陆哥,你这模型是给人鱼用还是给强迫症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模型测试当天,“对称规律”突然失灵了——根据模型预测,人鱼族应在第三天中午12点整到达淡蓝珊瑚城,结果下午2点才到;预测迁徙路线会避开东边的暗礁群,族人们却绕到了西边;最让他崩溃的是,模型算准的“100名迁徙族人”,实际多了3个刚出生的人鱼宝宝,打破了“100这个整数对称”。

“数据怎么会错?”陆时衍对着屏幕,手指用力戳着键盘,“水温、洋流、路线都输入了,怎么会差2小时?还多了3个宝宝!” 林知寒端着一杯净化水走过来,看着屏幕上歪歪扭扭的预测路线,笑着说:“你忘了,迁徙那天,我们遇到了一群迷路的小海龟,族人们帮忙带路,耽误了时间;还有,迁徙途中,有3个人鱼宝宝提前出生,这是自然的惊喜,不是数据错误。”

苏晓晓也凑过来,咬着烤鱿鱼说:“就是!人鱼又不是机器,不会按你的对称数据走,遇到朋友帮忙、宝宝出生,肯定会耽误时间,这才是真实的迁徙,不是你的模型游戏。” 陆时衍皱着眉,却不得不承认,模型确实忽略了“生命的不确定性”——人鱼的善意、新生命的诞生,这些无法量化的数据,恰恰是迁徙中最温暖的部分。

他盯着屏幕,突然有了新想法:“或许,模型不需要‘绝对对称’,可以加入‘动态对称因子’——把‘帮助其他生物’‘新生命诞生’这些变量,设为‘弹性参数’,让模型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像海浪一样,看似不规则,却有自己的韵律。” 他连夜修改模型,删掉了“误差不超过1小时”的死规定,加入“善意延迟”“新生奖励”等参数,界面也从“死板的直线对称”,改成了“流动的波浪对称”。

新模型测试时,奇迹发生了——输入“遇到海龟耽误2小时”“新增3个宝宝”的数据后,模型不仅精准预测了到达时间,还在路线图上,用淡蓝色波浪线标出了“帮助海龟的绕行轨迹”,在“迁徙人数”旁,画了个小小的婴儿图标,备注“新生命的惊喜”。陆时衍看着屏幕,嘴角第一次露出“不对称却温暖的笑”:“原来,最好的模型,不是绝对对称,而是能包容自然的意外,尊重生命的温度。”

他拿着修改后的模型,跑到淡蓝珊瑚城,给人鱼族和淡蓝鱼鳞族演示——当模型预测出“下次迁徙会经过印度洋的发光珊瑚城,那里可能有失散的发光鱼鳞族”时,族人们都欢呼起来。大长老拍着他的肩膀说:“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模型,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带着温度的指引。” 陆时衍握紧手里的数据册,突然明白:科研的意义,从来不是用数据框住自然,而是用数据,更好地理解和守护自然的美好。

第96集:苏晓晓的“淡蓝珊瑚城鱿鱼分店”开业与“治愈鱿鱼串”的神奇功效

苏晓晓在淡蓝珊瑚城逛了一圈,立刻被这里的环境吸引——淡蓝色的珊瑚礁会发光,治愈之光弥漫在海水中,连空气都带着淡淡的清香,她当场决定:“要在淡蓝珊瑚城开一家‘海底鱿鱼分店’,卖‘治愈款蓝光鱿鱼串’,让人鱼族和鱼朋友,都能吃到热乎乎的烤鱿鱼。”

分店的选址在淡蓝珊瑚城的中心广场,陆时衍帮忙设计了“海底对称烤鱿鱼摊”——用透明的深海玻璃搭建,既能挡住海水,又能让鱼朋友们看见烤鱿鱼的过程;烤鱿鱼架是圆形的,能360度旋转,保证受热均匀;摊位上的调料罐,按“红-蓝-白”对称排列,标签字间距精确到毫米。苏晓晓却嫌太死板,偷偷在玻璃上画满鱿鱼图案,还在摊位旁边摆了个“鱿鱼味小鱼干投喂区”,专供鱼朋友享用。

开业前,苏晓晓特意研发了“治愈款蓝光鱿鱼串”——用深海鱿鱼做原料,腌制时加入淡蓝鱼鳞族的治愈之光浓缩液,烤的时候撒上结晶粉末和鱿鱼味向日葵籽粉,烤好的鱿鱼串,不仅泛着淡蓝与淡青交织的光,还带着治愈之光的能量,能缓解疲劳、舒缓情绪。

开业当天,淡蓝珊瑚城的居民们都来捧场——人鱼族的族人们围着摊位,好奇地看着烤鱿鱼架;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用治愈之光帮苏晓晓照亮摊位;鱼朋友们则在玻璃外,排着队等着吃鱿鱼味小鱼干;陆时衍拿着仪器,在旁边记录“治愈鱿鱼串的能量数据”,笔记本上写着:“每串鱿鱼含10%治愈因子,5%净化因子,食用后能提升生物活跃度20%。”

“治愈鱿鱼串,1串1颗小鱼干!”苏晓晓举着鱿鱼串,在摊位前吆喝,“吃了能变开心,还能缓解疲劳,鱼朋友也能吃哦!” 第一个顾客是淡蓝鱼鳞族的小悠,她咬了一口鱿鱼串,眼睛立刻亮了:“太好吃了!吃完感觉浑身暖暖的,之前练歌的疲劳都没了!” 紧接着,族人们排起了长队,有的买给人鱼宝宝当零食,有的买给长老补身体,连池塘里的老海龟,都慢悠悠爬过来,要了一串不辣的鱿鱼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没过多久,就出了个“神奇的乌龙”——一只受伤的小海豚,被海浪冲到珊瑚城,伤口发炎,奄奄一息。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用治愈之光治疗,效果却很慢。苏晓晓看着心疼,烤了一串“加强版治愈鱿鱼串”,递到小海豚嘴边。小海豚咬了一口,突然发出欢快的叫声,伤口周围的炎症慢慢消退,没过半小时,就能游动了!

“我的鱿鱼串能治病?”苏晓晓瞪大了眼睛,陆时衍赶紧用仪器检测,发现加强版鱿鱼串的治愈因子含量,比普通款高30%,能加速伤口愈合。淡蓝鱼鳞族的首领激动地说:“这是‘美食 治愈’的新方式!以后我们的治愈之光,加上你的鱿鱼串,能帮助更多受伤的海洋生物!”

晚上,分店打烊后,苏晓晓数着用小鱼干换的“海底货币”(用珍珠做的小珠子),笑得合不拢嘴:“我的鱿鱼串不仅能吃,还能治病,以后就是联盟的‘官方治愈食品’!” 林知寒笑着说:“这就是‘海陆共生’的魔力,把陆地的美食,和海洋的治愈之力结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陆时衍则在笔记本上,写下“治愈鱿鱼串科研计划”,这次的标题,画了一条淡蓝色的波浪线,像极了淡蓝珊瑚城的海水。

第97集:赵铁蛋的“淡蓝珊瑚城安保队”组建与“海星卫士的新任务”

赵铁蛋跟着苏晓晓来到淡蓝珊瑚城,看着这里美丽却陌生的环境,立刻觉得“安保工作不能少”——他要组建一支“淡蓝珊瑚城专属安保队”,成员包括淡蓝鱼鳞族的年轻族人、珊瑚城的海星卫士、还有跟着迁徙来的刺猬保安队,负责保护珊瑚城的安全,防止外来生物入侵,还要协助人鱼族照顾人鱼宝宝。

安保队的“招募大会”在珊瑚城广场举行——赵铁蛋穿着印着“安保队长”的红色马甲,手里举着小喇叭,对着围过来的候选人喊:“我们安保队的职责:保护珊瑚城、照顾人鱼宝宝、帮助鱼朋友,只要你有爱心、有勇气,不管是人鱼、海星还是刺猬,都可以报名!” 候选人络绎不绝:淡蓝鱼鳞族的年轻人想学习安保技巧,海星卫士们想继续当“陆地海星卫士”的朋友,刺猬们则想继续跟着赵铁蛋,有小鱼干吃。

赵铁蛋给安保队分了三个小组:“巡逻组”由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组成,负责珊瑚城周边的巡逻,用治愈之光驱赶危险生物;“守护组”由海星卫士们组成,负责保护人鱼宝宝,防止宝宝们迷路;“后勤组”由刺猬保安队组成,负责给巡逻的队员送小鱼干和净化水,还负责清理珊瑚城的垃圾。

“巡逻组每天巡逻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小时,路线要对称,”赵铁蛋拿着歪歪扭扭的巡逻图,对着队员们强调,“守护组要24小时看着人鱼宝宝,不能让宝宝们靠近珊瑚城边缘;后勤组送小鱼干要准时,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6点,误差不超过10分钟。” 海星卫士们用触角碰了碰赵铁蛋的手,像是在说“我们记住了”;刺猬们则卷成球,露出背上的小灯笼,像是在展示自己的“后勤装备”。

安保队正式上岗第一天,就遇到了“新任务”——一群调皮的小海龟,偷偷溜进珊瑚城,想和人鱼宝宝玩,却不小心碰倒了珊瑚城的“治愈之光水晶”,水晶摔在地上,发出“咔嚓”的声音,治愈之光的能量开始减弱。“不好!”赵铁蛋赶紧冲过去,指挥巡逻组的族人用治愈之光稳住水晶;守护组的海星卫士们,围成人墙,把人鱼宝宝和小海龟分开;后勤组的刺猬们,用身体挡住水晶的碎片,防止碎片划伤宝宝们。

林知寒和淡蓝鱼鳞族的首领赶来,用守护石和治愈之光,一起修复水晶。赵铁蛋则教育小海龟:“以后想和宝宝们玩,要先告诉我们,不能偷偷进来,不然会闯祸的。” 小海龟们点点头,用脑袋碰了碰赵铁蛋的手,像是在道歉。

任务结束后,赵铁蛋给每个队员都发了“奖励小鱼干”,海星卫士们用触角夹着小鱼干,开心地在地上爬;刺猬们卷成球,把小鱼干抱在怀里;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们则笑着说:“跟着铁蛋队长,不仅能保护珊瑚城,还能吃到好吃的小鱼干,太开心了!”

晚上,赵铁蛋坐在珊瑚城的广场上,看着队员们互相打闹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的安保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变成了现在的“海陆混合队”,不仅保护着联盟的安全,还连接着不同的族群,这就是安保队最有意义的地方。林知寒走过来,递过一杯净化水:“铁蛋,你组建的安保队,是珊瑚城最温暖的守护者。” 赵铁蛋接过水,笑着说:“以后我要把安保队扩展到全球,保护所有的人鱼族群和鱼朋友!”

第98集:林知寒的“发光鱼鳞族寻找之旅”与“印度洋的发光珊瑚城”

从淡蓝珊瑚城的迁徙石碑上,林知寒找到了“发光鱼鳞族”的线索——石碑上用人鱼族的古老文字记载,发光鱼鳞族居住在印度洋的“发光珊瑚城”,他们的鱼鳞能发出七彩光,能与发光的珊瑚产生共鸣,拥有“唤醒海洋生机”的力量,只是几百年前,因为一场寒流,失去了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知寒决定带着联盟核心成员,开启“发光鱼鳞族寻找之旅”——陆时衍负责用“对称迁徙模型”,预测发光珊瑚城的位置;苏晓晓负责准备“寻找补给”,烤了足够的治愈鱿鱼串,还带了鱿鱼味向日葵籽,说“万一找不到,就用鱿鱼串吸引鱼朋友帮忙”;赵铁蛋负责安保,带着淡蓝珊瑚城的安保队员,确保旅途安全;淡蓝鱼鳞族的首领也派了两名族人,带着治愈之光,协助他们寻找。

科考船驶向印度洋时,陆时衍的对称迁徙模型,精准预测了路线——沿着印度洋的净化节点,就能找到发光珊瑚城。途中,他们遇到了很多“海洋向导”:发光的水母群,用身体的光指引方向;巨大的鲸鱼,带着他们避开危险的暗礁;还有一群会说话的鹦鹉螺,告诉他们“发光珊瑚城就在前面的发光海域”。

越靠近发光珊瑚城,海水越亮——远处的海面上,泛着七彩的光,像彩虹落在海里。科考船靠近后,大家都惊呆了:发光珊瑚城比淡蓝珊瑚城更美丽,珊瑚是七彩的,在海水中闪烁着光芒,城中央的“发光祭坛”上,一颗巨大的“发光水晶”,发出耀眼的七彩光,照亮了整个珊瑚城。

“是发光鱼鳞族!”林知寒激动地喊,脊背的鱼鳞亮起来,与珊瑚城的光产生共鸣。城门口,一群人鱼慢慢走过来,他们的鱼鳞是七彩的,头发上沾着发光的珊瑚碎片,眼睛里泛着七彩光,正是失散多年的发光鱼鳞族。

“你们是……人鱼族的族人?”发光鱼鳞族的首领,声音带着惊讶,“我们以为,只剩下我们这支族人了。” 林知寒点点头,举起守护石:“我是林知寒,来自太平洋的人鱼族,我们从迁徙石碑上,找到了你们的线索,特意来寻找你们,让人鱼族团聚。” 首领看着守护石,眼泪掉了下来:“真的是族人!我们的祖先说过,总有一天,会有带着守护石的族人来找我们,让我们团聚。”

发光鱼鳞族的族人,邀请林知寒他们参观发光珊瑚城——城里的建筑是用七彩珊瑚建的,街道两旁的珊瑚灯,发出温暖的七彩光;族人们能用鱼鳞的光,演奏“七彩光的音乐”,比旋律水母的歌声更动听;城后的“发光花园”里,种着能发光的海草,海草的光能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

首领告诉林知寒,发光鱼鳞族的秘密——他们的鱼鳞能吸收发光水晶的能量,转化为“七彩生机之光”,能唤醒枯萎的珊瑚,让死去的海洋生物恢复生机,“只是几百年前,发光水晶的能量减弱,我们的生机之光也变弱了,不知道为什么。” 林知寒笑着说:“我有办法帮你们!我们联盟激活了全球的净化节点,发光水晶的能量,能通过净化节点恢复,只要你们的珊瑚城,与最近的印度洋净化节点建立联系,生机之光就能变强。”

陆时衍立刻拿出仪器,帮发光珊瑚城与印度洋净化节点建立联系——当生命晶石的绿光,顺着海水传到珊瑚城时,发光水晶的光突然变强,发光鱼鳞族的鱼鳞也变得更亮,城里的珊瑚闪烁着七彩光,比之前更美丽。首领激动地说:“生机之光恢复了!我们又能唤醒海洋的生机了!”

寻找之旅的最后,发光鱼鳞族加入了海洋守护联盟,成为“印度洋分支”,负责印度洋的海洋保护。林知寒看着团聚的族人,心里暖暖的——人鱼族的三支主要族群(太平洋族群、淡蓝鱼鳞族、发光鱼鳞族)终于团聚,联盟的“海陆共生”理念,又多了一份力量。

第99集:“全球人鱼族团聚大典”的筹备与“七彩鱿鱼串”的诞生

随着发光鱼鳞族正式加入联盟,人鱼族三大族群——太平洋的淡青鱼鳞族、大西洋的淡蓝鱼鳞族、印度洋的发光鱼鳞族,终于在千年之后再度团聚。林知寒站在发光珊瑚城的七彩祭坛前,望着三支族群的族人围绕着发光水晶欢笑的模样,突然决定:举办一场“全球人鱼族团聚大典”,让这场团聚成为“海陆共生”的新里程碑,也让全世界看到人鱼族的团结与温暖。

大典筹备工作瞬间启动,联盟成员与三族人鱼组成“筹备委员会”,分工明确却又充满搞笑乌龙——林知寒作为总策划,负责大典流程设计,她想在流程里加入“族群历史展示”“光的合奏”“团聚誓言”三个核心环节,却被苏晓晓硬塞进“全球鱿鱼味美食节”环节;淡蓝鱼鳞族首领负责搭建“光的舞台”,要用治愈之光在海面上凝成淡蓝色的弧形舞台,结果练手时不小心把舞台凝成了“鱿鱼形状”;发光鱼鳞族首领负责装饰,计划用七彩珊瑚和发光水晶拼出“人鱼团聚”的字样,却被族里的小朋友改成了“七彩鱿鱼”;陆时衍则执着于“大典时间对称”,要求每个环节严格控制在30分钟,开场时间定在中午12点整,误差不能超过1秒,连主持人的发言都要“左右对称”,左边说一句族群历史,右边就得说一句美食介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热闹的当属苏晓晓负责的“美食筹备组”——她拍着胸脯保证,要研发一款“七彩鱿鱼串”,作为大典的“团聚象征美食”,对应三族人鱼的颜色:太平洋鱿鱼做“淡青串”,撒普通结晶粉末;大西洋鱿鱼做“淡蓝串”,加淡蓝治愈之光浓缩液;印度洋鱿鱼做“七彩串”,混合发光水晶粉末。烤好的三串鱿鱼串在一起,要像“流动的彩虹”,寓意“三族共生,七彩团圆”。

为了找到最适合的鱿鱼,苏晓晓带着赵铁蛋,跑遍了三大族群的栖息地——在太平洋捞鱿鱼时,被鱿鱼妈妈喷了一脸墨汁;在大西洋捞鱿鱼时,差点被淡蓝珊瑚缠住头发;在印度洋捞鱿鱼时,鱿鱼们围着她的烤鱿鱼架转,根本不肯被捞。最后还是林知寒出面,用鱼语跟鱿鱼们“谈判”:“就借你们几只族人,做成七彩鱿鱼串,让全世界知道你们的美味,以后苏晓晓会天天给你们烤鱿鱼吃。” 鱿鱼们这才不情愿地让苏晓晓捞走了几只。

研发过程更是状况百出——第一次烤七彩串时,发光水晶粉末放太多,鱿鱼串亮得刺眼,差点把发光珊瑚城的灯都比下去;第二次烤淡蓝串时,治愈之光浓缩液放少了,鱿鱼串没变色,反而带着股海草味;第三次烤淡青串时,苏晓晓光顾着跟赵铁蛋抢鱿鱼吃,把鱿鱼烤焦了,变成了“黑炭串”。陆时衍看不过去,拿着计时器和量杯过来帮忙:“淡青串撒1克结晶粉末,烤2分钟;淡蓝串加0.5毫升治愈液,烤2分30秒;七彩串放0.3克发光粉末,烤3分钟,时间和用量必须精准,才能保证颜色对称、味道统一。”

在陆时衍的“对称指导”下,七彩鱿鱼串终于成功——淡青串泛着柔和的淡青光,咬一口带着海洋的清甜;淡蓝串透着温润的淡蓝光,入口有治愈之光的暖意;七彩串则闪烁着七彩光,嚼起来带着发光水晶的淡淡香气,三串叠在一起,光纹交织,像极了三大族群团聚的模样。苏晓晓得意地举着鱿鱼串,在筹备会上炫耀:“我的七彩鱿鱼串,不仅好看好吃,还能当‘光的装饰’,大典的时候挂在舞台上,比水晶还亮!”

大典前一天,所有筹备工作终于收尾——光的舞台被修正成“弧形对称”,虽然边缘还是有点像鱿鱼须;“人鱼团聚”的字样被改了回来,只是角落还留着小朋友画的小鱿鱼;陆时衍的“对称时间表”被林知寒偷偷改了,每个环节的时间弹性增加到5分钟,还加了“突发美食投喂”时间。苏晓晓则烤了一大串巨型七彩鱿鱼串,挂在发光水晶下,作为“大典吉祥物”,引得三族人和鱼朋友们都围着看,有的甚至想偷偷咬一口。

晚上,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们坐在七彩祭坛前,吃着试烤的七彩鱿鱼串,看着发光珊瑚城的夜景。林知寒笑着说:“明天,就是人鱼族千年一遇的团聚大典,也是我们联盟的新开始。” 淡蓝鱼鳞族首领点点头:“有了七彩鱿鱼串,这场大典肯定会成为最难忘的团聚。” 陆时衍看着手里的时间表,虽然不再绝对对称,却第一次觉得:“偶尔的不完美,才是团聚最真实的样子。” 苏晓晓则舔着嘴角的鱿鱼油,心里盘算着:明天一定要让所有人都吃到她的七彩鱿鱼串,让“鱿鱼味团聚”传遍全球。

第100集:“全球人鱼族团聚大典”的狂欢与“海陆共生”的千年之约

全球人鱼族团聚大典当天,发光珊瑚城变成了七彩的海洋——海面上,淡蓝鱼鳞族的治愈之光凝成弧形舞台,边缘点缀着苏晓晓烤的迷你七彩鱿鱼串,风一吹,鱿鱼串的光纹跟着晃动;发光珊瑚城的街道两旁,七彩珊瑚和发光水晶拼出“人鱼团聚”的字样,角落的小鱿鱼图案被保留下来,成了“隐藏彩蛋”;三族的族人们穿着各自的传统服饰,淡青、淡蓝、七彩的鱼鳞在阳光下交织,像流动的光带;联盟的陆地朋友们也来了,陆时衍带着科研仪器,赵铁蛋带着“国际安保队”,王主任举着相机,连小镇的李大叔都扛着鱿鱼味玉米,要给人鱼族尝尝陆地的味道。

大典开场时间定在中午12点,陆时衍盯着手表,在11点59分时,突然大喊:“还有60秒!各环节准备!主持人注意,第一句话要说‘尊敬的人鱼族族人们’,第二句话要说‘亲爱的联盟朋友们’,对称!” 主持人刚点头,苏晓晓突然举着一串巨型七彩鱿鱼串冲上台:“等一下!先给大家看我的‘团聚吉祥物’!这串鱿鱼串,代表三族团聚,吃了它,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 台下顿时哄堂大笑,陆时衍的对称时间表,刚开场就被打乱,他却无奈地笑了,对着相机镜头说:“这就是最真实的大典,比对称更有意义。”

大典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是“族群历史展示”——林知寒、淡蓝鱼鳞族首领、发光鱼鳞族首领,分别站在舞台的三个对称位置,用鱼鳞的光在海面上投射出各自族群的历史画面:太平洋族群守护生命之海的画面,大西洋族群用治愈之光帮助海洋生物的画面,印度洋族群用生机之光唤醒珊瑚的画面。画面最后,三道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人鱼族千年团聚”的字样,台下的族人们纷纷举起手里的光,呼应着舞台上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个环节是“光的合奏”——三族的族人围着发光水晶,唱起各自的族群之歌,淡青的歌声清澈,淡蓝的歌声温暖,七彩的歌声灵动,三种歌声交织在一起,与旋律水母的伴奏、发光水晶的共鸣融合,形成“千年合奏”。苏晓晓趁机推着烤鱿鱼车,在台下给大家分发七彩鱿鱼串,族人们一边听歌,一边吃鱿鱼,有的甚至跟着歌声,举着鱿鱼串晃起来,像极了“鱿鱼光的合唱队”。

第三个环节是“团聚誓言”——林知寒站在舞台中央,举起守护石,淡蓝和七彩的首领也举起各自的族群信物,三族的族人纷纷伸出手,掌心的光凝聚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盾,笼罩着发光珊瑚城。林知寒的声音裹着光,传遍整个海洋:“从今天起,全球人鱼族正式团聚,我们将携手并肩,用鱼鳞的光、治愈的暖、生机的力,守护海洋,守护海陆共生的家园,千年不变,永不分离!” 台下的联盟成员们也举起手,跟着喊出誓言,赵铁蛋举着安保棍,苏晓晓举着鱿鱼串,陆时衍举着科研仪器,连池塘里的鱼朋友们都跳出海面,用身体的光呼应着誓言。

最热闹的环节,当属苏晓晓策划的“全球鱿鱼味美食节”——舞台下摆满了摊位,李大叔的鱿鱼味玉米、陆时衍的“对称鱿鱼脆片”(这次终于好吃了)、赵铁蛋的“安保队鱿鱼饼干”、三族族人做的“光的鱿鱼冻”,最受欢迎的还是苏晓晓的七彩鱿鱼串,三族的小朋友们围着摊位,有的要淡青串,有的要七彩串,苏晓晓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眼睛都眯了:“今天的鱿鱼串,免费吃!管够!”

大典接近尾声时,林知寒、陆时衍、苏晓晓、赵铁蛋站在舞台中央,身后是三族团聚的人鱼、欢笑的联盟成员、发光的鱼朋友们。林知寒举起守护石,对着大海喊:“今天,不仅是人鱼族的团聚,更是海陆共生的千年之约!未来,我们会继续带着爱与信任,守护这片蓝色的海洋,让人鱼的光、鱿鱼的香、朋友的笑,永远留在太平洋底,留在每一片海域!”

话音刚落,发光水晶突然发出耀眼的七彩光,海面上的治愈之光舞台、七彩珊瑚装饰、甚至苏晓晓手里的鱿鱼串,都跟着一起发光,三族的鱼鳞光、联盟成员的笑容、鱼朋友们的灯,组成了一片温暖的光海。王主任举着相机,拍下这震撼的一幕,镜头里,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手里的鱿鱼串、科研仪器、安保棍,都成了“团聚的象征”。

晚上,大典结束后,大家坐在发光珊瑚城的广场上,吃着剩下的七彩鱿鱼串,看着发光的海面。苏晓晓笑着说:“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大典,以后每年都要办!还要邀请全球的人来吃我的七彩鱿鱼串!” 陆时衍点点头:“我要写一篇《全球人鱼族团聚大典科研报告》,把今天的光的合奏、族群历史、鱿鱼串的能量数据,都记录下来,这是最珍贵的科研成果。” 赵铁蛋举着安保棍:“以后我的安保队,要保护三族的人鱼,保护所有的鱼朋友,做最厉害的‘全球守护者’!” 林知寒看着三人,又看了看三族团聚的族人,握紧了手里的守护石——人鱼族的千年团聚,联盟的百集冒险,只是“海陆共生”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海域等着他们探索,更多的朋友等着他们遇见,更多的鱿鱼串等着苏晓晓烤,更多的欢笑等着他们创造。

太平洋底的风,带着七彩鱿鱼的香气,吹过发光珊瑚城,吹过三大族群的栖息地,吹向全球的每一片海域。林知寒知道,《太平洋底来的人》的故事,不会因为第100集而结束;海洋守护联盟的传奇,会在“海陆共生”的千年之约里,继续书写新的篇章——下一站,或许是南极的冰鳞族,或许是深海的远古遗迹,或许只是研究所里一场关于“鱿鱼味新品”的搞笑讨论,但无论去哪里,他们都会带着欢笑、热爱与信任,继续在太平洋底,在全球的海洋里,守护彼此,守护海洋,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海陆共生”的温暖与美好。

第100集,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属于林知寒的鱼鳞之光,属于苏晓晓的鱿鱼之香,属于陆时衍的科研之严谨,属于赵铁蛋的守护之勇气,属于所有联盟成员与鱼朋友的欢笑,会在接下来的200集、300集里,继续闪耀在太平洋底,闪耀在每一个热爱海洋的人心里。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