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111一120集)

第111集:“全球海陆共生地图”的首次更新与“对称标注”的搞笑争论

从南极回到研究所,林知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全球海陆共生地图”挂在研究所的会议室墙上——这张地图用深海海藻布绘制,四大族群栖息地用淡青、淡蓝、七彩、冰蓝四色宝石标注,净化节点是发光的绿色水晶,已净化海域用蓝色颜料填充,待净化海域则用黄色虚线勾勒,地图边缘还绣着联盟标志和小小的鱿鱼图案(苏晓晓硬加上的)。

“我们要每月更新一次地图,”林知寒指着地图,对着联盟核心成员说,“把每次净化的海域、新发现的族群、新增的安保分部,都标注上区,让大家清楚联盟的进展。” 陆时衍立刻拿出尺子和笔,准备标注:“标注必须对称,已净化海域的蓝色边缘要笔直,新增节点的水晶位置要与现有节点呈对称分布,连标注的字体大小都要统一。”

可标注刚开始,两人就吵了起来——林知寒想把南极新增的“冰系净化区”标注在地图右侧,与左侧的太平洋净化区对应;陆时衍却坚持要标注在地图左下角,因为“现有12个净化节点呈‘圆形对称’,新增节点放在左下角,才能维持360度的对称平衡”。

“放在右侧,和太平洋净化区形成‘左右对称’,看着整齐!”林知寒拿着笔,在地图右侧画了个小圆圈。

“不行!放在左下角,才能和印度洋、大西洋的节点形成‘三角对称’,符合全球节点分布规律!”陆时衍抢过笔,在左下角画了个叉。

苏晓晓凑过来,叼着烤鱿鱼说:“别吵了!放在中间,画个鱿鱼形状的标注,又好看又好记!” 赵铁蛋也点头:“对!中间最显眼,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新净化的海域!”

四人吵得不可开交,王主任举着相机,在旁边拍个不停,说要把“对称争论”写进《全球海陆共生科研纪实》;池塘里的鱼朋友们也游过来,围着地图晃尾巴,像是在投票——锦鲤们对着右侧的圆圈摆尾巴,灯笼鱼们对着左下角的叉发光,四脚鱼则对着中间的鱿鱼图案吐泡泡。

“要不……按鱼朋友的意思,分三个版本?”林知寒无奈地说。 陆时衍皱着眉,却看着鱼朋友们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也行,但三个版本的标注字体必须一样,边缘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算是‘多版本对称’。”

最终,地图出现了三个“搞笑标注”:右侧是林知寒的“左右对称版”,左下角是陆时衍的“三角对称版”,中间是苏晓晓的“鱿鱼标注版”。每次联盟成员来看地图,都会对着三个标注笑半天,连上级领导来视察,都笑着说:“你们这地图,标注得比科研报告还热闹,是‘海陆共生欢乐图’啊!”

月底更新地图时,陆时衍偷偷把三个标注调整成了“动态对称”——三个标注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蓝色边缘虽然不笔直,却顺着海域的轮廓蜿蜒,像海浪一样自然。林知寒看着调整后的地图,笑着说:“你终于学会不那么较真了。” 陆时衍的耳朵有点红:“只是……动态对称,也很好看。”

第112集:苏晓晓的“鱿鱼味地图周边”热销与“错版周边”的意外惊喜

苏晓晓看着大家对“全球海陆共生地图”很感兴趣,又琢磨起新商机——做“鱿鱼味地图周边”,把地图印在各种物品上,再加入鱿鱼元素,既宣传联盟,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她设计的周边种类繁多:“鱿鱼味地图围巾”(用鱿鱼味毛线编织,地图图案绣在围巾上,边角缀着迷你鱿鱼干)、“发光地图钥匙扣”(用透明树脂制作,里面嵌着发光水晶和鱿鱼图案,对应地图上的净化节点)、“地图鱿鱼串签”(竹签上印着迷你地图,串上鱿鱼串后,签子会发光),最绝的是“可食用地图饼干”——用鱿鱼味面粉做的饼干,印着简化版地图,已净化海域是蓝色糖霜,待净化海域是黄色糖霜,节点是绿色的巧克力豆,既能看又能吃。

周边推出当天,就被联盟成员和小镇居民抢购一空——李大叔买了条鱿鱼味地图围巾,说“冬天围着暖和,还能闻见鱿鱼香”;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买了发光钥匙扣,挂在珊瑚做的包包上,说“能当照明用”;赵铁蛋的安保队,每人都有一串地图鱿鱼串签,巡逻时举着签子,活像“移动的小地图”;陆时衍则买了盒可食用地图饼干,非要按“对称顺序”吃,先吃太平洋净化区,再吃大西洋,最后吃南极,饼干渣都要摆成对称的小堆。

可没过多久,苏晓晓就发现了“错版周边”——一批鱿鱼味地图围巾,把“冰系净化区”的颜色绣成了淡紫色(本该是冰蓝色);一批发光钥匙扣,把净化节点的绿色水晶,做成了红色(本该是绿色);最离谱的是可食用地图饼干,把“待净化海域”的黄色糖霜,换成了鱿鱼味辣椒粉,吃起来又辣又甜。

“完了!错版卖出去,大家肯定会投诉的!”苏晓晓急得直跺脚,赶紧去找陆时衍想办法。 陆时衍却拿着错版围巾,若有所思地说:“错版也不是不能卖,就说是‘限量错版周边’,每款只有100件,收藏价值更高。” 林知寒也笑着说:“对!淡紫色的冰系净化区,像极了冰系能量和治愈之光的融合色;红色的节点,像能量爆发时的样子;辣椒味的待净化海域,正好提醒大家‘待净化的海域像辣椒一样,需要赶紧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晓晓立刻照做,推出“限量错版周边”——错版围巾取名“冰蓝治愈款”,错版钥匙扣叫“能量爆发款”,错版饼干则叫“辣味警示款”,还在包装上写着“每款限量100件,全球独此一份”。没想到,错版周边比正版还火,很快就卖断货,有人甚至专程来研究所,问“什么时候再出新款错版周边”。

苏晓晓看着空了的货架,笑得合不拢嘴:“原来错版也能成爆款!以后我要故意做一些‘创意错版’,比如把鱿鱼图案绣成鲸鱼形状,把地图边缘绣成波浪线,肯定更受欢迎!” 陆时衍拿着错版饼干,一边按对称顺序吃,一边说:“创意可以,但错版的标注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要在‘可控错版’范围内。” 林知寒摇摇头,笑着说:“你们啊,一个追求对称,一个追求创意,却都让周边变得更有趣了。”

第113集:赵铁蛋的“安保队业绩评比”与“刺猬保安的高光时刻”

赵铁蛋看着全球的安保分部越来越多,决定搞一次“安保队业绩评比”——从每个分部选10名队员,比“巡逻次数”“救援成功次数”“帮助朋友数量”三项指标,冠军分部能获得“年度最佳安保队”称号,队员们还能得到苏晓晓烤的“冠军鱿鱼串”和赵铁蛋亲手做的“安保徽章”。

评比规则刚公布,各分部就卷了起来——淡蓝珊瑚城分部的海星卫士们,每天多巡逻2小时,连睡觉都趴在巡逻路线上;发光珊瑚城分部的队员们,主动帮助发光鱼鳞族照顾人鱼宝宝,救援次数直线上升;南极分部的企鹅们,甚至学会了用翅膀帮海豹捡掉在冰窟窿里的小鱼干,帮助朋友数量遥遥领先。

最拼的是小镇分部的刺猬保安队——之前因为体型小,总被其他分部嘲笑“只能打酱油”,这次评比,刺猬们卯足了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巡逻,发现垃圾就用刺扎起来扔进垃圾桶;遇到迷路的小朋友,就卷成球滚到小朋友脚边,引他们回家;甚至还学会了“报警技巧”,发现可疑人员,就集体卷成球,滚到安保亭按响警报器。

评比当天,各分部的队员们都来了——淡蓝珊瑚城的海星卫士们,用六只脚夹着巡逻记录,骄傲地说“我们本月巡逻300次,救援20次”;南极分部的企鹅们,摇着翅膀,展示“帮助海豹15次,救助小企鹅10只”的业绩;小镇分部的刺猬们,排成整齐的队伍,举着用刺扎着的“帮助朋友50次”的小牌子,虽然队伍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可就在评比快要结束时,意外发生了——研究所的池塘边,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池塘里的鱼朋友们虽然努力施救,却因为小朋友太重,拉不上来。各分部的队员们都围了过来,海星卫士们想用脚拉,却够不到;企鹅们想跳进水里,却怕被淹;南极分部的海豹们不在,没人能下水帮忙。

“刺猬保安队,上!”赵铁蛋大喊。 刺猬们立刻行动——几只大刺猬卷成球,滚到池塘边,用身体搭成“刺猬桥”,延伸到小朋友身边;几只小刺猬则跳进水里,用刺轻轻勾住小朋友的衣服,慢慢往“刺猬桥”方向拉;赵铁蛋趁机趴在“刺猬桥”上,伸手把小朋友拉了上来。

小朋友的妈妈赶来,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尤其是这些小刺猬,太勇敢了!” 刺猬们得意地晃了晃背上的小牌子,卷成球在地上滚了一圈,像是在庆祝。

评比结果公布,小镇分部的刺猬保安队,因为“救援及时、帮助朋友次数最多”,意外获得冠军。颁奖时,赵铁蛋给每只刺猬都戴上了“安保徽章”,苏晓晓烤了一串“巨型冠军鱿鱼串”,让刺猬们分享。刺猬们围着鱿鱼串,用刺扎着小鱿鱼块,吃得满脸油,引得大家都笑了。

晚上,赵铁蛋坐在池塘边,看着刺猬们和鱼朋友们玩耍,心里暖暖的——他的安保队,不管体型大小,都是最勇敢的守护者。林知寒递过一杯净化水:“铁蛋,你看,业绩不重要,重要的是队员们的勇气和爱心。” 赵铁蛋点点头:“以后评比,我要加一项‘爱心指数’,让每个队员都能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第114集:林知寒的“人鱼族青年训练营”开营与“光的合奏”的意外失误

为了让人鱼族的年轻族人更快成长,林知寒决定在太平洋的人鱼栖息地,开一家“人鱼族青年训练营”——邀请四大族群的年轻族人,学习人鱼族的历史、光的操控技巧、海洋保护知识,还要进行“光的合奏”训练,让四大族群的年轻人学会协作,传承人鱼族的使命。

训练营的课程很丰富:大长老负责教历史,用鱼鳞的光投射出祖先的故事;淡蓝鱼鳞族的首领教治愈之光,让年轻人学会用治愈能量帮助海洋生物;发光鱼鳞族的首领教生机之光,指导大家唤醒枯萎的珊瑚;冰鳞族的首领教冰系能量,训练年轻人在低温下控制能量;林知寒则亲自教“光的合奏”,要让四大族群的光融合在一起,形成“四大能量共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开营当天,四大族群的年轻族人都来了——太平洋的年轻人穿着淡青色长裙,大西洋的穿着淡蓝色长裙,印度洋的穿着七彩长裙,南极的穿着冰蓝色长裙,整齐地站在训练营的广场上,像一片彩色的光海。林知寒站在广场中央,举起守护石:“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人鱼族的希望,要学会团结协作,用我们的光,守护海洋,传承使命。”

训练刚开始很顺利——年轻族人们认真学习历史,努力练习光的操控,虽然偶尔会出现“治愈之光太弱,没救活海草”“冰系能量太强,冻住了小鱼”的小失误,但整体进展很快。最让人期待的“光的合奏”训练,却频频出问题——四大族群的光总是无法融合,太平洋的淡青光太亮,盖过了其他光;大西洋的淡蓝光太弱,融不进合奏;印度洋的七彩光太散,无法集中;南极的冰蓝光太冷,与其他光产生排斥。

“怎么会这样?”林知寒看着混乱的光团,皱着眉,“你们要用心感受彼此的光,不是比拼谁的光更强,而是让光像海浪一样,相互配合,相互包容。” 可年轻族人们太想表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加大能量输出,导致合奏一次次失败。

苏晓晓听说后,推着烤鱿鱼车来到训练营:“别着急!我给你们烤‘光的合奏鱿鱼串’,每串鱿鱼串对应一种光的颜色,你们边吃边练,肯定能找到感觉!” 她烤的鱿鱼串,淡青色的撒结晶粉末,淡蓝色的加治愈之光浓缩液,七彩的放发光水晶粉末,冰蓝色的加冰系能量,四大族群的年轻人拿着对应颜色的鱿鱼串,一边吃一边练,果然放松了很多。

陆时衍也来帮忙,用科研仪器监测光的能量波动:“你们的光频率不同,太平洋的光频率是200Hz,大西洋是180Hz,只要把频率调整到190Hz,就能融合。” 林知寒按照陆时衍的建议,指导年轻族人们调整光的频率,再加上鱿鱼串带来的放松,终于,四大族群的光慢慢融合在一起——淡青、淡蓝、七彩、冰蓝四色光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盾,笼罩着训练营,光盾下的海水变得更清澈,鱼朋友们欢快地游动,珊瑚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成功了!”年轻族人们欢呼起来,围着光盾跳舞,苏晓晓也举着鱿鱼串,跟着一起跳,陆时衍则用仪器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笔记本上写着:“光的合奏成功关键——频率一致、用心协作、还有鱿鱼串的‘能量加持’。”

训练营结束时,年轻族人们都能熟练地操控光的能量,还能完成完美的“光的合奏”。林知寒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希望——人鱼族的未来,就像这融合的光,只要团结一心,就能照亮全球的海洋。

第115集:陆时衍的“光的频率研究”与“对称频率仪”的高效故障

陆时衍被人鱼族“光的合奏”深深吸引——四大族群的光频率不同,却能通过调整,融合成统一的频率,他觉得这是“能量融合的新方向”,立刻启动“光的频率研究计划”,要研发一款“对称频率仪”,精准测量、调整各种能量的频率,用于净化节点的能量优化、人鱼族的光的合奏,甚至苏晓晓的鱿鱼串能量提升。

“对称频率仪的核心,是‘双频对称检测’,”陆时衍对着实验室的仪器,一边组装一边念叨,“左边检测输入频率,右边检测输出频率,中间的显示屏要对称显示数据,误差不超过0.1Hz;仪器的按钮按‘左-中-右’对称排列,操作步骤也要对称,先按左边的‘检测键’,再按右边的‘调整键’,最后按中间的‘确认键’。”

他用了一周时间,终于组装好了“对称频率仪”——仪器通体蓝色,呈完美的长方形,左边是频率检测器,右边是频率调整器,中间的显示屏能同时显示两种频率的波形,波形线条是严格的对称曲线,连仪器的螺丝都按对称顺序排列。

首次测试,陆时衍选择了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他把鱿鱼串放在检测区,按了左边的“检测键”,显示屏上立刻跳出鱿鱼串的能量频率:“150Hz,含净化因子10%,结晶粉末能量5%。” 他按右边的“调整键”,把频率调整到160Hz,鱿鱼串的蓝光瞬间变亮,苏晓晓咬了一口,眼睛一亮:“频率调整后,鱿鱼串更入味了!” 陆时衍得意地笑了:“这就是对称频率仪的作用,精准调整能量频率,提升能量利用率。”

可没过多久,仪器就出了故障——苏晓晓的鱿鱼味向日葵籽,放在检测区,显示的频率竟然是“250Hz,含冰系能量8%”(向日葵籽根本不含冰系能量);林知寒的守护石放在检测区,频率显示成了“100Hz,含鱿鱼味能量3%”(守护石怎么会有鱿鱼味);最离谱的是,赵铁蛋的安保棍放在检测区,仪器竟然显示“频率0Hz,无能量——建议撒鱿鱼粉提升能量”。

“怎么会这样?”陆时衍急得直跺脚,拆开仪器检查,发现是苏晓晓之前烤鱿鱼时,不小心把鱿鱼油滴进了仪器的检测口,导致检测传感器被鱿鱼油污染,数据出现严重偏差。“苏晓晓!你又捣乱!”陆时衍拿着沾满鱿鱼油的传感器,对着苏晓晓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晓晓叼着烤鱿鱼,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谁让你的仪器放在烤鱿鱼架旁边,鱿鱼油不小心就溅上去了。再说,显示‘鱿鱼味能量’也挺好的,说明你的仪器能检测出我的鱿鱼串有多香!” 林知寒也笑着说:“其实,仪器不用这么精准,能大概调整频率就行,太较真反而容易出故障。”

陆时衍看着沾满鱿鱼油的仪器,无奈地笑了——他清理了传感器,却故意留下了一点鱿鱼油,让仪器偶尔能检测出“鱿鱼。

第116集:陆时衍的“鱿鱼味频率仪”改造与“能量美食”的科研新发现

陆时衍盯着沾满鱿鱼油的“对称频率仪”,哭笑不得——传感器被污染后,虽然不再显示离谱的“冰系能量”,却总在检测数据末尾,多一行“含微量鱿鱼味能量”的标注,苏晓晓为此笑了他三天,说他的仪器“被鱿鱼味同化了”。

“与其修掉,不如改造!”陆时衍突然灵光一闪,“既然能检测鱿鱼味能量,不如把它改成‘鱿鱼味能量频率仪’,专门研究鱿鱼味食材的能量变化,说不定能有新发现!” 他立刻动手改造——扩大检测口,方便放入整串鱿鱼;在显示屏上新增“鱿鱼味浓度”刻度,从1%到100%;调整频率检测范围,重点捕捉鱿鱼味食材特有的“120-180Hz能量波段”;甚至在仪器侧面,贴了张苏晓晓画的鱿鱼贴纸,美其名曰“能量感应增强贴”。

改造后的“鱿鱼味频率仪”,成了实验室的“新宠”——陆时衍用它检测苏晓晓的各种鱿鱼制品:蓝光鱿鱼串的频率是150Hz,鱿鱼味浓度60%;冰系鱿鱼串因为加了冰系能量,频率降到130Hz,鱿鱼味浓度45%;最让他惊讶的是“解腻版海草鱿鱼卷”,频率稳定在140Hz,鱿鱼味浓度30%,却能与蔬菜的“80Hz能量”完美融合,形成“220Hz的复合能量波段”,比单一食材的能量更易被人体吸收。

“这是‘能量美食’的关键!”陆时衍激动地拍桌子,“鱿鱼味能量与其他食材的能量,在特定频率下能产生‘共振效应’,不仅提升口感,还能增强营养吸收,这是之前没发现的科研方向!” 他拉着苏晓晓,要做“能量美食实验”——按不同频率搭配食材,测试口感和能量吸收效率。

实验过程搞笑又严谨:陆时衍用频率仪设定目标频率,苏晓晓按频率烤鱿鱼串——140Hz的“蔬菜鱿鱼串”(鱿鱼 青菜),150Hz的“坚果鱿鱼串”(鱿鱼 坚果),160Hz的“水果鱿鱼串”(鱿鱼 芒果)。每烤好一串,陆时衍就用仪器检测,记录频率和能量数据;苏晓晓、赵铁蛋、林知寒则当“试吃员”,打分记录口感。

结果出乎意料——140Hz的蔬菜鱿鱼串,鱿鱼味与青菜的清香融合,口感清爽,能量吸收效率提升25%;150Hz的坚果鱿鱼串,酥脆可口,能量吸收效率提升30%;最成功的是160Hz的水果鱿鱼串,芒果的甜与鱿鱼的鲜碰撞,频率与人体消化频率接近,能量吸收效率高达40%,苏晓晓一口咬下去,甚至觉得“浑身都有劲了”。

陆时衍拿着实验数据,兴奋地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消化频率,定制‘能量鱿鱼串’——给小朋友做130Hz的‘甜味鱿鱼串’,易消化;给老人做140Hz的‘软嫩鱿鱼串’,能量温和;给安保队员做160Hz的‘高能鱿鱼串’,补充体力!” 苏晓晓眼睛一亮,当场决定推出“频率定制鱿鱼串”,菜单上标注着每串的能量频率,成了小镇的“科技美食爆款”。

晚上,陆时衍在科研报告里,写下“能量美食研究计划V1.0”,封面画着鱿鱼和频率波形的对称图案。林知寒凑过来看,笑着说:“没想到一次意外污染,反而让你有了新发现。” 陆时衍点点头,看着窗外苏晓晓烤鱿鱼的身影,突然觉得:科研不是一成不变的严谨,偶尔的“鱿鱼味意外”,反而能打开新的大门。

第117集:苏晓晓的“频率定制鱿鱼串”爆红与“定制乌龙”的暖心解决

苏晓晓的“频率定制鱿鱼串”一经推出,比之前的蓝光鱿鱼串还火——菜单上,130Hz的“儿童甜串”、140Hz的“老人软串”、160Hz的“高能串”,每款都标着“能量频率”和“适合人群”,旁边还配着陆时衍画的频率波形图,看起来既专业又有趣。

小镇的居民们纷纷来尝鲜——宝妈们带着孩子买“儿童甜串”,说“吃了能长个子”;老人们排队买“老人软串”,觉得“咬着不费劲,还暖和”;赵铁蛋的安保队员们,每天都来买“高能串”,巡逻时吃一串,体力充沛;连联盟的国外加盟商,都打视频电话,要“定制频率配方”,想在国外分店推出同款。

苏晓晓忙得脚不沾地,每天要烤2000多串鱿鱼,陆时衍也来帮忙,用“鱿鱼味频率仪”实时监测每串的频率,确保误差不超过5Hz;赵铁蛋则负责维持秩序,给顾客讲解不同频率的区别,虽然讲得颠三倒四,却没人在意——大家都被他手里举着的“高能串”吸引,只想赶紧买到自己的定制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忙中出错,“定制乌龙”还是发生了——一位老奶奶想买140Hz的“老人软串”,苏晓晓忙糊涂了,给她装了160Hz的“高能串”;一位宝妈想买130Hz的“儿童甜串”,却拿到了140Hz的“老人软串”;最离谱的是,国外加盟商订了1000串160Hz的“高能串”,苏晓晓却按130Hz的配方烤了,还忘了加冰系能量。

“完了完了,肯定要被投诉了!”苏晓晓看着错发的订单,急得直哭。 陆时衍却很冷静,拿着频率仪说:“别慌,我们去上门更换,顺便做个‘能量美食回访’,看看错吃的顾客有没有不良反应。”

他们先找到那位老奶奶——老奶奶正坐在家门口,吃着“高能串”,笑得合不拢嘴:“这串鱿鱼真有劲儿,我吃了后,爬楼梯都不喘了,比‘软串’好吃!” 陆时衍用频率仪一测,老奶奶的身体能量频率,竟然从平时的120Hz,提升到了135Hz,刚好能适应160Hz的鱿鱼串能量。

接着找到那位宝妈——宝妈的孩子正吃着“老人软串”,一边吃一边说:“妈妈,这个鱿鱼不甜,但是很软,我喜欢!” 陆时衍检测后发现,孩子的消化频率偏低,140Hz的软串反而比130Hz的甜串更适合他,不容易积食。

最惊喜的是国外加盟商——错发的130Hz鱿鱼串,因为口感软糯、甜度适中,在当地意外受到小朋友和老人的欢迎,加盟商打来电话,说“要追加2000串130Hz的,就叫‘亲子款’”。

苏晓晓看着眼前的一切,破涕为笑:“原来定制乌龙,也能变成惊喜!” 陆时衍笑着说:“能量频率没有绝对的‘适合’,只有‘相对匹配’,以后我们的菜单,可以加个‘试吃款’,让顾客先尝,再选适合自己的频率。” 从此,苏晓晓的鱿鱼摊,多了个“试吃台”,陆时衍的频率仪,也成了“选串神器”——原来,最好的定制,不是精准的频率,而是根据每个人的需求,灵活调整的温暖。

第118集:赵铁蛋的“安保队亲子日”举办与“小保安”的搞笑训练

赵铁蛋看着安保队的队员们,每天巡逻、救援,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决定举办一场“安保队亲子日”——邀请队员们的家人,来研究所参观,一起做游戏、练安保技巧,还要让小朋友们当“小保安”,体验爸爸妈妈的工作,增进亲子感情。

亲子日的筹备很热闹——赵铁蛋用彩纸做了“小保安徽章”,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安保棍和小鱼图案;苏晓晓准备了“亲子款鱿鱼串”,一串大的给家长,一串小的给小朋友,撒上不同颜色的结晶粉末,区分“家长串”和“小保安串”;陆时衍帮忙画了“亲子训练路线图”,虽然还是对称的,却在路线旁画了很多小鱿鱼和小动物,显得很可爱;林知寒则用鱼语,让池塘里的鱼朋友们,准备了“欢迎表演”——锦鲤们排成“亲子快乐”的字样,灯笼鱼们组成“小保安加油”的图案。

亲子日当天,研究所变成了“亲子乐园”——淡蓝珊瑚城分部的海星卫士,带着小海星宝宝来参加,小海星们用六只脚夹着迷你安保棍,跟着爸爸巡逻;南极分部的企鹅,带着小企鹅宝宝,摇摇摆摆地走过来,小企鹅们穿着迷你安保背心,活像一群“小肥保安”;小镇分部的刺猬保安队,带着刺猬宝宝,刺猬宝宝们卷成球,背上扎着迷你徽章,可爱极了。

活动开始,第一个环节是“小保安训练”——赵铁蛋穿着安保队服,站在队伍前面,教小朋友们“巡逻技巧”:“巡逻时要抬头挺胸,眼睛看前方,遇到垃圾要捡起来,遇到朋友要问好!” 小海星们跟着学,用脚夹着迷你安保棍,在地上爬来爬去,却总把垃圾当成零食,捡起来就往嘴里塞;小企鹅们学着抬头挺胸,却走两步就摔一跤,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刺猬宝宝们最认真,卷成球,跟着赵铁蛋的路线滚,虽然滚错了方向,却没人责怪它们。

第二个环节是“亲子救援游戏”——赵铁蛋用彩纸做了“模拟受伤小鱼”,藏在研究所的各个角落,让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寻找,找到后用“迷你担架”(用树枝和树叶做的)抬回“急救站”。海星爸爸带着小海星,用脚夹着小鱼,慢慢往急救站走;企鹅爸爸背着小企鹅,摇摇摆摆地寻找小鱼;刺猬爸爸则用刺扎着小鱼,带着刺猬宝宝往回滚,场面温馨又搞笑。

最热闹的环节是“亲子鱿鱼串DIY”——苏晓晓给每个亲子家庭,准备了鱿鱼、调料和迷你烤架,让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烤鱿鱼串。海星宝宝们用脚夹着调料罐,往鱿鱼上撒,却撒了爸爸一身;小企鹅们用翅膀拍打着烤架,差点把鱿鱼串弄掉;刺猬宝宝们则直接趴在烤架旁,等着吃烤好的鱿鱼,引得家长们笑得合不拢嘴。

亲子日结束时,赵铁蛋给每个“小保安”都颁发了“优秀小保安”证书,苏晓晓给大家分发了“亲子款鱿鱼串”。家长们抱着孩子,吃着鱿鱼串,笑着说:“谢谢铁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体验了安保工作,还玩得这么开心。” 赵铁蛋看着眼前的温馨画面,心里暖暖的——安保队不仅是守护海洋的队伍,更是充满爱的大家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119集:林知寒的“深海遗迹新发现”与“远古鱿鱼图腾”的悬疑线索

林知寒在整理人鱼族的古老文献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深海遗迹地图”——地图上用人鱼族的文字标注着,在太平洋底的“深渊遗迹群”里,藏着人鱼族祖先的“远古能量库”,里面有祖先们留下的能量武器和远古传承,还有一个“远古鱿鱼图腾”,据说与“海陆共生”的起源有关。

林知寒决定带着联盟核心成员,开启“深海遗迹探索之旅”——陆时衍负责用“动态对称模型”,预测遗迹群的位置和危险;苏晓晓负责准备“深海补给”,烤了能在高压下保持热度的“深海鱿鱼串”,还带了鱿鱼味向日葵籽,说“万一遇到危险,就用鱿鱼串吸引鱼朋友帮忙”;赵铁蛋负责安保,带着安保队的精英队员,准备应对深渊遗迹的未知危险;四大族群也各派了两名精英族人,带着各自的光能量,协助探索。

科考船驶向太平洋底的深渊遗迹群时,海面越来越暗,水压越来越大,陆时衍的仪器显示,遗迹群周围的海水,含有微量的“远古能量”,与生命晶石的能量同源,但更古老、更强大。林知寒用控水异能,在船周围凝成一道厚厚的光盾,抵御高压;苏晓晓则在甲板上烤鱿鱼,深海鱿鱼串的热气,让船舱里的温度升高了几度,队员们吃着鱿鱼串,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终于到达深渊遗迹群——遗迹群由无数巨大的黑色岩石组成,岩石上刻着人鱼族的古老纹路,纹路在灯光下泛着淡青色的光,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鱼;遗迹群的中心,有一座巨大的“远古祭坛”,祭坛上,一个三米高的“远古鱿鱼图腾”赫然在目——图腾用黑色岩石雕刻而成,鱿鱼的身体缠绕着人鱼的尾巴,鱿鱼的眼睛是两颗发光的红色宝石,图腾的底座,刻着一行人鱼族的古老文字,林知寒看了后,脸色突然变了。

“文字上写着什么?”陆时衍赶紧问。 林知寒深吸一口气,说:“远古时期,人鱼族和‘鱿鱼族’是共生关系,鱿鱼族能操控深海能量,帮助人鱼族守护海洋,这个图腾,是两族共生的象征。但后来,鱿鱼族突然消失了,只留下这个图腾,和一句预言——‘当鱿鱼图腾的眼睛亮起,鱿鱼族将重返海洋,海陆共生的平衡,将被重新打破’。”

就在这时,苏晓晓的深海鱿鱼串,不小心掉在了图腾的底座上——鱿鱼串的蓝光与图腾的纹路产生共鸣,图腾的红色眼睛突然亮起,发出耀眼的红光,整个遗迹群的岩石纹路,都跟着亮了起来,海面上的水压突然增大,科考船开始剧烈摇晃!

“不好!图腾被激活了!”赵铁蛋赶紧举起安保棍,护住大家,“大家小心,可能有危险!” 四大族群的族人赶紧释放光能量,形成一道光盾,护住科考船;陆时衍的仪器显示,遗迹群周围的远古能量,正在快速聚集,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遗迹里出来。

苏晓晓捡起地上的鱿鱼串,咬了一口,突然说:“图腾的眼睛亮起,不一定是坏事!文字上说‘平衡被重新打破’,也许是‘重新建立平衡’呢?我的鱿鱼串能激活图腾,说明鱿鱼族和鱿鱼有关,说不定,我们能通过鱿鱼,找到鱿鱼族,让人鱼族和鱿鱼族,再次共生!”

林知寒看着亮起的图腾眼睛,又看了看苏晓晓手里的鱿鱼串,突然觉得苏晓晓说得有道理:“也许,预言不是警示,而是指引。鱿鱼族的消失,可能和远古的黑暗能量有关,现在,我们有净化能量,有四大族群的光,也许能找到鱿鱼族,帮助它们重返海洋,真正实现‘海陆鱿共生’。”

陆时衍赶紧用仪器,记录图腾的能量数据:“图腾的红光频率,与苏晓晓的鱿鱼串能量频率,有80%的相似度,只要找到与鱿鱼串能量匹配的深海区域,就能找到鱿鱼族的线索。” 林知寒点点头,对着图腾说:“不管你是警示还是指引,我们都会找到鱿鱼族,守护海洋的平衡,不会让远古的悲剧重演。”

探索结束后,科考船驶离深渊遗迹群,图腾的红色眼睛慢慢暗了下去,但遗迹群的纹路,还在微微发光,像是在目送他们离开。苏晓晓握着手里的鱿鱼串,说:“原来我的鱿鱼,还有这么大的秘密,以后我要多烤鱿鱼串,说不定能吸引鱿鱼族出来!” 林知寒看着深海的方向,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期待——鱿鱼族到底在哪里?它们的消失,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远古的预言,又会给联盟带来怎样的挑战?

第120集:“鱿鱼族线索追踪”与“全球海陆共生计划”的升级

从深渊遗迹带回“远古鱿鱼图腾”的线索后,联盟召开了紧急全球视频会议——屏幕上,四大族群首领、各安保分部负责人、国外加盟商代表齐聚,林知寒身后的“全球海陆共生地图”上,新增了三个醒目的红色标记,分别对应太平洋“深海鱿鱼谷”、大西洋“鱿鱼礁”、印度洋“发光鱿鱼海”,这是陆时衍根据图腾红光频率与鱿鱼串能量频率匹配出的“鱿鱼族疑似栖息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正式升级‘全球海陆共生计划’,新增‘鱿鱼族寻找专项’,”林知寒举起守护石,屏幕上的红色标记瞬间亮起,“组建三支专项小队,同步前往三大区域;同时启动‘净化强化计划’,让全球12个净化节点全功率运行,为鱿鱼族可能的重返创造最优海洋环境;另外,苏晓晓负责研发‘鱿鱼能量沟通零食’,陆时衍完善‘鱿鱼族能量模型’,赵铁蛋统筹全球安保,确保追踪过程安全。”

计划公布后,联盟瞬间进入“全员追鱿鱼”模式——苏晓晓的“线索专用鱿鱼串”研发车间灯火通明,她按三大区域的海水特性,定制了三款“追踪串”:太平洋款加量结晶粉末,增强蓝光穿透力;大西洋款混合治愈之光浓缩液,适配深海低温;印度洋款掺入发光水晶粉末,与发光海域形成共振。每串鱿鱼串的签子上,都刻着陆时衍设计的“鱿鱼图腾迷你纹路”,据说能增强与鱿鱼族的能量感应。

“这串‘追踪串’,不仅要好吃,还要能‘喊鱿鱼’!”苏晓晓一边烤鱿鱼,一边对着签子念叨,“等找到鱿鱼族,我要让它们尝尝我的手艺,说不定一吃就愿意出来了!” 陆时衍拿着“鱿鱼味频率仪”在旁边盯着,时不时喊一句:“太平洋宽频率调到155Hz,与深海能量更匹配!” 两人一个烤一个烤,忙得脚不沾地,烤好的鱿鱼串堆满了三个大保温箱,足够三支小队吃半个月。

赵铁蛋则忙着给三支小队配“安保装备”——给太平洋小队的队员准备了“深海抗压安保棍”,顶端嵌着结晶碎片;给大西洋小队准备了“防寒流保暖背心”,上面印着鱿鱼图腾;给印度洋小队准备了“发光安保灯”,能模拟鱿鱼串的蓝光。他还特意从南极调来了几只训练有素的企鹅,“企鹅会游泳,能在深海帮着找线索,还能当‘移动鱿鱼串架’,饿了就烤串吃!” 企鹅们摇着翅膀,叼着迷你鱿鱼串,活像一群“专业追踪员”。

陆时衍的“鱿鱼族能量模型”也有了新进展——他把图腾红光频率、鱿鱼串能量频率、深海能量数据输入模型,模拟出鱿鱼族可能的“能量特征”:“它们的能量频率在170-190Hz之间,能操控深海压力,身体可能是半透明的,靠鱿鱼图腾的纹路与外界沟通。” 他还研发了“鱿鱼线索探测器”,外形像个迷你鱿鱼,能潜入深海,捕捉到对应频率的能量就会发出蓝光,误差不超过10Hz。

三支小队出发当天,研究所举行了简单的送行仪式——林知寒带领的太平洋小队,乘坐“深海科考船”,船上载着人鱼族的光能量设备和苏晓晓的太平洋款鱿鱼串;淡蓝鱼鳞族首领带领的大西洋小队,乘着珊瑚制成的“深海潜艇”,携带治愈之光和大西洋款鱿鱼串;发光鱼鳞族首领带领的印度洋小队,骑着巨大的发光水母,驮着生机之光和印度洋款鱿鱼串。赵铁蛋带着安保队在码头敬礼,苏晓晓举着巨型鱿鱼串大喊:“找到鱿鱼族,记得让它们给我签个名!”

太平洋小队率先抵达深海鱿鱼谷——这里漆黑一片,只有零星的发光水母提供微弱的光,海水压力是海面的100倍,科考船的外壳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林知寒启动光盾,让队员们穿上抗压服,带着鱿鱼串和探测器潜入水中。探测器刚下水,就发出了微弱的蓝光,顺着蓝光方向,大家看到一片巨大的黑色珊瑚丛,珊瑚上刻着与鱿鱼图腾相似的纹路,只是更细小。

“这里有鱿鱼族的痕迹!”林知寒激动地说,她拿出太平洋款鱿鱼串,放在珊瑚丛前,鱿鱼串的蓝光与纹路产生共鸣,珊瑚丛慢慢分开,露出一个狭窄的洞穴,洞穴里泛着淡淡的红光,与图腾的颜色一致。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走进洞穴,发现墙壁上画着远古壁画——人鱼族和鱿鱼族一起净化海洋、对抗黑暗能量的画面,最后一幅画,是鱿鱼族为了保护人鱼族,钻进深海裂缝,用身体堵住了黑暗能量的源头。

“原来鱿鱼族不是消失了,是牺牲了自己,封印了黑暗能量!”林知寒的眼泪掉在壁画上,壁画突然亮起,洞穴中央的岩石裂开,露出一颗红色的“鱿鱼族核心水晶”,水晶的频率与探测器的蓝光完美契合。

与此同时,大西洋小队在鱿鱼礁也有了发现——鱿鱼礁的岩石上,布满了鱿鱼形状的孔洞,淡蓝鱼鳞族的族人用治愈之光照射孔洞,孔洞里传出微弱的“滋滋”声,与苏晓晓鱿鱼串的能量频率一致;印度洋小队在发光鱿鱼海,看到一群透明的“小鱿鱼”,它们的身体泛着红光,围着印度洋款鱿鱼串转,像是在试探。

消息传回研究所,陆时衍立刻调整模型:“鱿鱼族没有灭绝!核心水晶还在,小鱿鱼是它们的后代,只是因为封印黑暗能量,能量减弱,无法显现真身!” 苏晓晓兴奋地跳起来:“我就说我的鱿鱼串能吸引它们!我现在就烤‘唤醒款鱿鱼串’,加双倍结晶粉末和发光水晶,帮它们恢复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知寒握着核心水晶,对着全球视频会议说:“‘全球海陆共生计划’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唤醒鱿鱼族,帮助它们恢复能量,完成远古时期未尽的‘海陆鱿共生’使命!陆时衍负责用核心水晶能量,优化净化节点;苏晓晓研发‘唤醒鱿鱼串’;赵铁蛋加强对核心水晶的安保;四大族群合力,用四色光能量,为鱿鱼族搭建‘能量复苏通道’!”

当天晚上,全球联盟行动起来——净化节点全功率运行,绿色的净化能量传遍全球海洋;苏晓晓的烤鱿鱼架前,排起了长队,联盟成员们都来帮忙烤“唤醒串”;赵铁蛋带着安保队,24小时守护核心水晶;四大族群的族人,在深海鱿鱼谷的洞穴外,围成圈,唱起了远古的“共生之歌”。

林知寒站在核心水晶前,举起守护石,四色光能量、净化能量、鱿鱼串能量、核心水晶能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冲深海裂缝——裂缝慢慢打开,里面传出强烈的红光,一群巨大的透明鱿鱼,慢慢从裂缝中游出,它们的身体泛着红光,与图腾的样子一模一样,鱿鱼族,终于重返海洋!

苏晓晓举着“唤醒串”,跳进海里,递给最大的鱿鱼首领:“尝尝我的鱿鱼串!好吃就跟我们一起守护海洋!” 鱿鱼首领用触手接过鱿鱼串,咬了一口,身体的红光突然变亮,对着林知寒发出“滋滋”的声音,林知寒翻译:“它说,谢谢你们唤醒我们,愿意加入联盟,一起完成‘海陆鱿共生’的使命!”

陆时衍看着仪器上“全球海洋能量频率统一”的数据,笑着说:“‘全球海陆共生计划’,终于完整了!” 赵铁蛋举着安保棍,对着鱿鱼族大喊:“欢迎加入安保队!以后我们一起保护海洋!”

林知寒展开更新后的“全球海陆共生地图”,地图上,红色的鱿鱼族栖息地与四大族群的栖息地、绿色的净化节点、蓝色的已净化海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共生网络”。她对着全球的联盟成员,对着重返的鱿鱼族,对着所有的鱼朋友,大声说:“从今天起,‘海陆鱿共生’的时代,正式开启!我们会用爱与信任,守护这片蓝色的家园,让共生的故事,永远流传!”

太平洋底的风,带着鱿鱼串的香味、光的温暖、水晶的光芒,吹向全球的每一片海域。苏晓晓的烤鱿鱼串还在继续,陆时衍的科研数据还在更新,赵铁蛋的安保巡逻还在进行,林知寒的共生之歌还在传唱——《太平洋底来的人》的故事,没有终点;全球海陆鱿共生的传奇,才刚刚写下最精彩的篇章。未来,还有更多的冒险等着他们:唤醒更多的鱿鱼族后代,优化全球净化网络,让“共生”的理念传遍每一个角落,但只要他们在一起,有鱿鱼串的香味,有光的陪伴,有彼此的信任,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守护海洋、守护共生的脚步。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