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131一140集)

第131集:新纪元后的“共生能量日常”与“鱿鱼串赋能机”的搞笑发明

“海陆鱿共生”新纪元开启后,联盟的生活彻底变了样——研究所的池塘里,锦鲤们拖着淡淡的五色光尾鳍游动,偶尔会蹭蹭路过的鱿鱼族;苏晓晓的鱿鱼摊前,每天都有鱿鱼族用触手拍着柜台要“能量串”,鱿小甚至学会了用触手比“3”,意思是“要三串,加双倍冰晶盐”;陆时衍的实验室里,五色共生能量模型成了“镇室之宝”,连他的咖啡杯,都印着五色光与鱿鱼的对称图案。

苏晓晓看着每天排队烤串的队伍,又琢磨起“偷懒发明”——她拉着陆时衍,要做一台“鱿鱼串自动赋能机”:“不用手动烤,不用手动赋能,把鱿鱼放进去,出来就是现成的五色能量串,省时省力,还能多烤几百串!” 陆时衍起初不同意,觉得“自动机无法精准控制能量浓度,会影响鱿鱼串口感”,可架不住苏晓晓天天用“鱿鱼串贿赂”,最终还是点头:“可以做,但必须符合‘动态对称赋能原则’,能量输出误差不能超过5%,烤串时间精确到秒。”

两人花了一周时间,终于造出了“鱿鱼串自动赋能机”——机器呈圆柱形,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自动烤串区”,按对称网格排列10个烤位,每个烤位都有独立的温度控制器;下层是“能量赋能区”,装着微型五色能量水晶,能自动释放能量,通过对称导管,精准注入烤好的鱿鱼串;机器侧面,苏晓晓硬加了个“鱿鱼味浓度调节旋钮”,从“淡”到“浓”,对应不同的冰晶盐用量。

赋能机试用当天,苏晓晓兴奋地放进10串鱿鱼——机器“嗡嗡”启动,烤位温度升到250℃,能量水晶释放出淡淡的五色光,一切都很顺利。可三分钟后,机器突然“砰”的一声,冒出一缕青烟,烤好的鱿鱼串飞了出来,有的泛着刺眼的红光(能量过剩),有的还是生的(没烤熟),最离谱的是一串鱿鱼,竟被赋能成了“五色光团子”,咬一口,全是能量的涩味,鱿小尝了一口,红光瞬间变暗,扭头就走。

“怎么回事?”苏晓晓急得拍着机器,“不是说动态对称赋能吗?怎么烤成了‘黑暗料理’?” 陆时衍蹲下来检查,发现是苏晓晓偷偷调大了“鱿鱼味浓度旋钮”,导致冰晶盐与能量反应过度,触发了机器的“过载保护”:“我就说自动机不靠谱!冰晶盐是深海食材,能量反应比普通调料剧烈,必须手动控制用量,不能全靠机器!”

苏晓晓却不放弃,把机器改成了“半自动”——保留自动烤串功能,能量赋能和冰晶盐添加手动控制,还在机器上贴了张鱿鱼贴纸,写着“苏晓晓牌半自动赋能机,不好吃不要钱”。没想到,半自动机反而成了“爆款”——苏晓晓负责加冰晶盐和控制赋能时间,机器负责烤串,效率提升了一倍,烤出来的鱿鱼串,能量浓度刚好,口感脆嫩,鱿大每天都带着族人,排着队来“打卡”。

陆时衍看着忙得不亦乐乎的苏晓晓,又看了看机器上歪歪扭扭的贴纸,无奈地笑了——他在机器的说明书上,偷偷加了一行字:“最佳使用方式:机器烤串 人工加料 鱿鱼族现场监督(确保好吃)。” 原来,最好的发明,不是完全自动化,而是像共生能量一样,机器的“严谨”与人工的“灵活”结合,才能烤出最香的鱿鱼串。

第132集:赵铁蛋的“共生安保日常”与“鱿鱼族巡逻的搞笑乌龙”

赵铁蛋的“五色能量安保队”,也迎来了“共生新纪元日常”——每天早上,他都会带着队员们在小镇巡逻:人类队员举着泛着五色光的安保棍,人鱼族队员在池塘里游动,警惕地观察周围;鱿鱼族的鱿大带着族人,坐在特制的“陆地巡逻车”(陆时衍用深海珊瑚做的,底部有轮子,能在陆地移动)里,用红光照亮暗处;刺猬保安队则卷成球,跟在巡逻车后面,活像一串“彩色小炮弹”。

巡逻的第一个任务,是“池塘安全检查”——赵铁蛋要检查池塘的水质,确保没有污染;鱿大则用触手拍打着水面,和鱼朋友们“交流”,了解有没有异常;鱿小最调皮,用红光照射池塘里的荷叶,把荷叶照得泛着红光,吓得小鱼们四处乱窜,赵铁蛋赶紧制止:“鱿小,不许调皮!巡逻要认真!” 鱿小委屈地收起红光,用触手碰了碰赵铁蛋的手,像是在道歉。

第二个任务是“小镇垃圾清理”——人类队员用安保棍夹起垃圾,扔进垃圾桶;鱿鱼族用触手卷起地上的塑料袋,动作灵活得像“红色小夹子”;刺猬们则用刺扎起纸片,运到垃圾桶旁。可鱿大在清理时,不小心用触手卷起了李大叔晒的鱿鱼干,以为是垃圾,扔进了垃圾桶,李大叔赶来时,鱿鱼干已经被一只流浪猫叼走了,赵铁蛋只能赔给李大叔三串能量串,才平息了“鱿鱼干风波”。

最搞笑的是“夜间巡逻”——小镇的路灯坏了几盏,赵铁蛋让鱿大用红光照亮,鱿大的红光太亮,把路过的老奶奶吓得以为“天亮了”,穿着睡衣就出来晨练;鱿小则对着路边的小狗晃红光,小狗以为是“敌人”,对着巡逻车汪汪叫,鱿大急了,用触手拍了拍小狗,结果把小狗拍得坐在地上,委屈地呜咽,赵铁蛋赶紧递过一根鱿鱼味饼干,才哄好小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巡逻结束后,赵铁蛋会给每个队员发“巡逻奖励”——人类队员和人鱼族队员各一串能量串,鱿鱼族队员两串(鱿大一串,鱿小一串),刺猬们则是鱿鱼味坚果。鱿大带着族人,坐在巡逻车里吃着能量串,鱿小的红光闪来闪去,像是在和刺猬们玩闹。赵铁蛋坐在旁边,看着眼前的“共生安保队”,心里暖暖的——以前的巡逻是“任务”,现在的巡逻,更像是“和家人一起散步”,虽然乌龙不断,却充满了欢乐。

晚上,赵铁蛋在“安保日志”上写道:“共生新纪元的巡逻,没有危险,只有温暖的日常。鱿大今天夹错了鱿鱼干,鱿小吓哭了小狗,但我们一起解决了,还收获了李大叔的感谢和小狗的友谊。以后的巡逻,要多包容,多欢笑,因为我们是‘共生安保队’。” 日志的旁边,他画了一只歪歪扭扭的鱿鱼,举着安保棍,旁边跟着一只小刺猬,这是他心中“最好的安保队”模样。

第133集:林知寒的“共生能量课堂”与“小朋友的五色光实验”

林知寒看着小镇的小朋友们,对“五色共生能量”充满好奇,决定在研究所开一门“共生能量小课堂”——教小朋友们认识五色光(淡青、淡蓝、七彩、冰蓝、红),了解人鱼族、鱿鱼族的生活习惯,还会带他们做简单的“五色光小实验”,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海陆鱿共生”的意义。

课堂的第一节课,林知寒带了“五色光水晶”——淡青色的水晶代表太平洋人鱼族,淡蓝色的代表淡蓝鱼鳞族,七彩的代表发光鱼鳞族,冰蓝色的代表冰鳞族,红色的代表鱿鱼族。她把水晶放在桌子上,用手轻轻一碰,水晶就发出对应的光芒:“这五种颜色的光,代表着不同的族群,它们融合在一起,就是保护海洋的‘共生能量’。”

小朋友们好奇地围着水晶,有的伸手摸了摸红色水晶,说“这是鱿小的颜色”;有的拿着淡蓝色水晶,对着窗外照,说“像天空的颜色”;最调皮的小男孩,把五种水晶叠在一起,竟透出淡淡的白色光,引得大家都惊呼起来。

第二节课是“鱼语小课堂”——林知寒教小朋友们用简单的鱼语,和池塘里的鱼朋友打招呼:“对着锦鲤晃三下手指,是‘你好’;对着灯笼鱼拍两下手,是‘谢谢’。” 小朋友们跟着学,对着池塘晃手指、拍手,锦鲤们果然摇着尾巴游过来,灯笼鱼们也发出淡淡的光,像是在回应。鱿小刚好路过,小朋友们对着它晃了晃手指,鱿小兴奋地用红光闪了闪,还吐出一串小泡泡,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最热闹的是“五色光小实验”——林知寒准备了五个透明杯子,分别装着不同颜色的果汁(对应五色光),让小朋友们把果汁混合在一起:“大家看,五种颜色的果汁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倒果汁,红色的西瓜汁、黄色的橙汁、蓝色的蓝莓汁……混合后,竟变成了淡淡的粉色,苏晓晓笑着说:“这是‘小朋友专属共生色’,比五色光还好看!”

实验结束后,林知寒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五色光糖果”(用结晶粉末做的,会泛淡淡的光),苏晓晓则给大家烤了“迷你能量串”,鱿小也来凑热闹,用触手给每个小朋友递了一颗深海冰晶盐做的“小糖粒”。小朋友们吃着糖果和鱿鱼串,围着鱿小和鱼朋友们玩,有的甚至说:“以后我也要保护海洋,和鱿鱼族做朋友!”

林知寒看着眼前的画面,心里暖暖的——共生的意义,不仅是族群间的团结,更是让下一代从小就懂得“尊重自然、守护彼此”。她在课堂笔记上写道:“最好的共生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五色光,亲手喂鱼朋友,亲手混合‘共生果汁’,让温暖的记忆,留在他们心里。” 窗外,五色光透过玻璃,照在孩子们的笑脸上,像一幅温暖的“共生画卷”。

第134集:陆时衍的“共生科研日常”与“鱿鱼族能量样本的高效收集”

陆时衍的科研重心,从“对抗黑暗能量”转向了“共生能量日常应用”——他要收集鱿鱼族的能量样本,研究“红光与其他能量的日常共振规律”,还要优化五色共生能量模型,让能量能更温和地融入日常生活,比如“用共生能量加热咖啡”“用红光给植物浇水”(苏晓晓的提议)。

收集鱿鱼族能量样本,成了陆时衍的“日常难题”——鱿大的能量稳定,但总在陆时衍举着仪器靠近时,用触手拍开,以为仪器是“要抢鱿鱼串的工具”;鱿小的能量不稳定,一会儿红光亮,一会儿红光暗,样本数据总是跳来跳去;其他鱿鱼族更调皮,有的会用触手挡住仪器镜头,有的甚至会吐泡泡,把样本采集器弄湿。

“鱿大,配合一下,就测10秒!”陆时衍举着样本采集器,追着鱿大在水箱里跑。 鱿大则用触手卷着一串能量串,一边吃一边游,时不时回头拍一下采集器,像是在说“先给我串,再给你样本”。 苏晓晓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陆哥,你别追了,用鱿鱼串诱惑它!鱿大最吃这一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时衍无奈,只能用鱿鱼串“贿赂”——他把一串能量串放在采集器旁,鱿大果然游过来,一口吞掉鱿鱼串,陆时衍趁机按下采集键,成功收集到了稳定的红光样本。可刚要收集鱿小的样本,鱿小突然对着采集器释放红光,样本数据瞬间爆表,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图,变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红线,陆时衍哭笑不得:“鱿小,你是在给我画鱿鱼图案吗?”

更搞笑的是收集“鱿鱼族集体能量样本”——陆时衍让鱿鱼族围成圈,释放红光,他在中间采集集体共振数据。可鱿鱼族们刚围成圈,鱿小就带头用触手拍打着水箱壁,其他鱿鱼族跟着拍,像是在“打节拍”,红光也跟着节奏忽明忽暗,样本数据变成了“波浪形”,陆时衍的笔记本上,第一次出现了“音乐节奏式能量波形”,他标注:“鱿鱼族集体能量,呈‘鱿鱼串节拍’共振,频率120-150Hz,与苏晓晓烤串的节奏一致。”

收集到样本后,陆时衍优化了五色共生能量模型——他在模型中加入“日常共振参数”,让能量输出更温和,比如“用10%的红光能量加热咖啡,温度刚好60℃”“用5%的淡蓝光能量浇水,植物生长速度提升10%”。苏晓晓的鱿鱼摊前,甚至多了一个“共生能量小烤架”,用温和的五色能量烤串,不用电,还能让鱿鱼串泛着淡淡的光,成了“网红打卡点”。

陆时衍看着优化后的模型,又看了看水箱里吃着鱿鱼串的鱿大,突然觉得:科研的日常,不是只有冰冷的数据,还有鱿鱼族的调皮、苏晓晓的搞笑提议,以及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外样本”。他在科研报告的结尾,写了一句:“最好的共生科研,是让能量融入烤串的香味、咖啡的温度、植物的生长,让每一个日常,都充满五色光的温暖。”

第135集:“共生能量异常”的悬疑小风波与“鱿鱼串的意外拯救”

平静的共生日常,突然被一场“悬疑小风波”打破——陆时衍的仪器显示,研究所周边的五色共生能量,出现了轻微的异常波动,频率从180Hz降到了170Hz,虽然波动不大,但持续了三天,没有恢复的迹象。

“能量波动的范围,刚好覆盖研究所和小镇的池塘,”陆时衍对着联盟核心成员说,“可能是能量节点出现了小故障,也可能是……有新的未知能量干扰。” 林知寒立刻用控水异能感应,发现池塘的海水能量确实有些紊乱,锦鲤们的光尾鳍变弱了;赵铁蛋带着安保队巡逻,发现小镇的路灯,有几盏泛着淡淡的黑光(能量异常的迹象);苏晓晓则发现,她的能量串,烤出来的光也变弱了,鱿小吃了后,红光都没以前亮。

大家开始分头调查——林知寒检查全球净化节点,陆时衍排查仪器故障,赵铁蛋巡逻小镇,苏晓晓则负责“用鱿鱼串测试能量”(她坚信“鱿鱼串能感应能量异常”)。 排查了一天,都没找到原因,陆时衍的仪器显示,能量波动还在持续,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小镇的几棵树,叶子都开始发黄,像是被异常能量影响。

“难道是黑暗能量又回来了?”赵铁蛋紧张地举着安保棍,“我们要不要启动应急方案?” 林知寒摇摇头:“能量波动很温和,没有黑暗能量的恶意,更像是……某种自然能量的干扰。” 苏晓晓突然想起什么,拉着大家去她的鱿鱼摊:“你们看,我的‘共生能量小烤架’,最近总是烤不熟鱿鱼,是不是烤架的能量水晶出了问题?”

陆时衍检查烤架的能量水晶,发现水晶上沾着一层淡淡的白色粉末——他用仪器检测,粉末的成分是“深海盐晶”,但含有微量的“共生能量抑制因子”,正是这种因子,导致能量波动!“这是哪里来的盐晶?”陆时衍问。 苏晓晓想了想,笑着说:“前几天鱿大给我送了一袋‘深海粗盐晶’,说比冰晶盐更咸,我就撒了点在烤架上,没想到……”

原来,鱿大送的粗盐晶,是深海裂缝附近的盐矿,虽然没有污染,但含有远古时期残留的“能量抑制因子”,少量接触没事,可苏晓晓撒在烤架上,被共生能量加热后,因子扩散,导致周边能量波动。 找到原因后,苏晓晓赶紧清理烤架上的粗盐晶,陆时衍用五色能量,慢慢中和空气中的抑制因子;林知寒则用控水异能,净化池塘的海水;赵铁蛋带着安保队,给小镇的树浇上“能量水”(混合了五色能量的水)。

半天后,能量波动恢复正常——池塘的锦鲤们,光尾鳍又亮了起来;小镇的路灯,恢复了正常的白光;苏晓晓的能量串,烤出来又泛着耀眼的五色光;鱿小吃了一串,红光闪得像小太阳,用触手拍了拍苏晓晓的手,像是在说“以后别乱撒盐了”。

这场“悬疑小风波”,以一场搞笑的“盐晶误会”收尾。陆时衍在科研报告里,写下“深海盐晶使用须知”:“粗盐晶含能量抑制因子,禁止用于共生能量设备,建议用于……苏晓晓的鱿鱼串调味(少量)。” 苏晓晓则笑着说:“以后撒盐前,一定先让陆哥检测,再也不搞‘盐晶乌龙’了!” 原来,共生的日常,不仅有温暖的合作,还有这些搞笑的小意外,而解决意外的过程,正是彼此信任、共同成长的最好证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136集:苏晓晓的“共生鱿鱼美食节”举办与“鱿鱼味大赛”的意外冠军

“海陆鱿共生”新纪元的第一个夏天,苏晓晓看着小镇的游客越来越多,又想出了新花样——举办“首届共生鱿鱼美食节”,邀请全球的鱿鱼美食爱好者、联盟成员、甚至鱿鱼族,一起做鱿鱼美食,还要办一场“鱿鱼味创意大赛”,冠军的作品不仅能成为她鱿鱼摊的“夏季限定款”,还能获得“全球鱿鱼美食大师”称号和100串五色能量串奖励。

美食节的筹备热闹非凡——苏晓晓把研究所的广场布置成“鱿鱼美食街”,摊位按“五色光对称分布”:淡青区卖太平洋风味鱿鱼,淡蓝区卖大西洋治愈系鱿鱼,七彩区卖印度洋发光鱿鱼,冰蓝区卖南极冰系鱿鱼,红色区则是鱿鱼族专属摊位,鱿大带着族人,用触手做“深海鱿鱼墨汁画”,鱿小负责给游客递鱿鱼味小零食。

陆时衍帮忙设计了“美食节流程表”,虽然还是按“时间对称”安排(上午10点开幕式,中午12点大赛,下午3点颁奖),但在每个环节旁,都画了小鱿鱼图案,还特意留了“鱿鱼串自由品尝时间”,算是对苏晓晓的“美食妥协”。赵铁蛋则带着安保队,负责维持秩序,刺猬们穿着迷你鱿鱼图案背心,在摊位间巡逻,防止游客挤到鱿鱼族的陆地巡逻车。

“鱿鱼味创意大赛”的规则很简单:以鱿鱼为主要食材,必须融入至少一种“共生元素”(五色能量、深海食材、族群特色),由“吃货评委团”(苏晓晓、赵铁蛋、小镇小朋友)和“专业评委团”(林知寒、陆时衍、四大族群首领)打分,口味50分,创意30分,共生元素20分。

比赛当天,参赛摊位挤满了高手——李大叔带来了“鱿鱼味玉米饼夹串”,用鱿鱼味玉米饼夹着五色能量串,咬一口又香又脆;淡蓝鱼鳞族的族人做了“治愈鱿鱼冻撞奶”,在鱿鱼冻里加了治愈之光浓缩液,入口即化,还能缓解疲劳;发光鱼鳞族的族人端来“七彩鱿鱼藻沙拉”,用发光鱿鱼丁搭配七彩海藻,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颜值满分;鱿大则用触手,做了一道“深海鱿鱼墨汁炒饭”,米饭里加了深海冰晶盐,带着淡淡的海水清香。

苏晓晓作为主办方,第一个展示作品——“五色能量鱿鱼千层塔”,每层都夹着不同族群的特色食材:淡青层加结晶粉末,淡蓝层加治愈之光,七彩层加发光水晶粉,冰蓝层加冰系能量,红色层加鱿鱼族墨汁,叠起来像一座彩色的小塔,烤好后泛着五色光,咬一口,五层味道在嘴里融合,引得评委们连连点头,暂时以92分领先。

大家都以为苏晓晓稳拿冠军时,意外出现了——小镇的一位老爷爷,推着一辆旧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一个铁锅,慢悠悠地来到比赛现场。他的参赛作品是“老坛酸菜鱿鱼面”,用自己腌了三年的老坛酸菜,搭配煮得软烂的鱿鱼,汤里没加任何共生能量,只有简单的盐和葱花,看起来普通又朴素。

“老爷爷,您的面里没有共生元素啊?”苏晓晓疑惑地问。 老爷爷笑着说:“我的共生元素,是‘时间’——这酸菜腌了三年,鱿鱼是今天早上刚捞的新鲜鱿鱼,老坛的香和新鲜的鲜,就是我和海洋的共生,算不算?” 林知寒点点头:“算!最好的共生,就是尊重食材本身,这就是最朴实的共生元素。”

评委们尝了一口老坛酸菜鱿鱼面——酸菜的酸、鱿鱼的鲜、汤的香,完美融合,没有复杂的调料,却让人回味无穷。小朋友们抢着吃,连陆时衍都忍不住多喝了一碗汤。最终,老爷爷以“口味48分,创意25分,共生元素20分,总分93分”,险胜苏晓晓,成为冠军。

苏晓晓虽然没拿冠军,却笑得比谁都开心:“爷爷的面太好吃了!以后我的鱿鱼摊,每天都卖老坛酸菜鱿鱼面,还要请爷爷当顾问!” 老爷爷笑着答应,鱿大也用触手拍了拍铁锅,像是在点赞。美食节结束时,苏晓晓的鱿鱼摊前,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想尝尝“冠军鱿鱼面”——原来,最好的共生美食,不是复杂的能量加持,而是像老爷爷的面一样,用时间和心意,把陆地的酸与海洋的鲜,紧紧连在一起。

第137集:赵铁蛋的“共生安保夏令营”开营与“小保安”的搞笑训练

暑假到了,小镇的小朋友们都放假了,赵铁蛋决定办一场“共生安保夏令营”——邀请小朋友们当“小保安”,跟着安保队一起巡逻、学习安全知识、照顾鱼朋友和鱿鱼族,还要进行简单的“五色能量训练”,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守护自己、守护朋友、守护海洋。

夏令营的营地设在研究所的广场旁,赵铁蛋用彩纸做了“小保安徽章”,上面画着鱿鱼和刺猬的图案;苏晓晓准备了“小保安专属鱿鱼串”,比普通串小一半,撒上小朋友喜欢的甜辣酱;陆时衍帮忙画了“小保安训练路线图”,路线绕着池塘,经过五个“安全知识站”,每个站点都有对应的安全游戏;林知寒则教小朋友们用简单的五色能量,给鱼朋友喂“能量小鱼干”(用结晶粉末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