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集:“鱿鱼味向日葵”的种子风波与“对称播种”的搞笑对决
联盟周年庆典后,陆时衍种的“鱿鱼味向日葵”成了小镇的“网红植物”——花盘又大又圆,花瓣淡蓝发光,花籽炒出来带着鱿鱼清香,不仅小镇居民来讨要种子,连市里的植物园都派人来要“科研样本”。陆时衍本来不想给,可经不住大家软磨硬泡,只好答应“限量发放”,还制定了一套“对称播种手册”,要求每个领种子的人,必须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穴1粒种子”的对称标准播种,不然不给种子。
“种子的发芽率和播种对称度成正比,”陆时衍拿着手册,对着围过来的居民强调,“必须对称播种,才能保证向日葵长得整齐,花籽的鱿鱼味更浓郁,不然会长得歪歪扭扭,影响口感和美观。” 苏晓晓翻着白眼,偷偷把一把种子塞进兜里:“播个种还要讲对称,陆哥你这强迫症又犯了!” 赵铁蛋也点头:“我觉得随便种就行,只要能长出来,好吃就行。”
可没几天,“种子风波”就来了——李大叔领了种子后,没按手册播种,而是按自己种玉米的习惯,随手撒在地里,结果长出来的向日葵歪歪扭扭,有的高有的矮,花盘有的圆有的扁,炒出来的花籽鱿鱼味也淡了很多。李大叔急了,跑来找陆时衍:“陆教授,我的向日葵怎么长歪了?花籽也不好吃,是不是种子有问题?” 陆时衍一看地里的向日葵,气得直跺脚:“不是种子有问题,是你没按对称标准播种!行距不对,株距不对,连种子的朝向都不对,怎么能长好?”
苏晓晓趁机拆台:“陆哥,你看,随便种也能长,就是不好看而已,好吃就行!” 陆时衍不服气,非要和苏晓晓“打赌”——两人各划一块地,陆时衍按对称标准播种,苏晓晓随便撒种,看谁的向日葵长得好、花籽好吃。 赵铁蛋当裁判,林知寒当“公正观众”,连鱼朋友们都来凑热闹,灯笼鱼们趴在田埂上,等着看谁赢。
播种当天,陆时衍拿着尺子、绳子,在地里画满了对称的格子,每一粒种子都按“朝向正南、深度2厘米”的标准种下,连撒种的动作都要左右对称;苏晓晓则蹲在地里,抓着种子随便撒,有的种子埋深了,有的露在外面,还边撒边唱《烤鱿鱼之歌》,气得陆时衍直喊“破坏实验数据”。
半个月后,向日葵发芽了——陆时衍的地里,小苗长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苏晓晓的地里,小苗东倒西歪,有的刚冒芽,有的已经长到半尺高。陆时衍得意地说:“你看,对称播种就是好,小苗长得多整齐!” 苏晓晓不服气:“现在长得整齐,不一定以后好吃,等着瞧!”
又过了一个月,向日葵开花了——陆时衍的向日葵花盘又大又圆,花瓣淡蓝发光,按对称阵型排列,像一片蓝色的小太阳;苏晓晓的向日葵虽然歪歪扭扭,但花盘也不小,花瓣还带着点淡粉色(据说是她偷偷撒了鱿鱼油)。 赵铁蛋摘下两盘花籽,炒好后让大家品尝——陆时衍的花籽鱿鱼味浓郁,颗粒饱满;苏晓晓的花籽虽然鱿鱼味淡一点,但带着点甜味,也很好吃。
“平手!”赵铁蛋宣布结果,“陆哥的向日葵好看又好吃,苏姐的向日葵虽然歪,但也好吃,算平手!” 陆时衍虽然不服气,但尝了苏晓晓的花籽后,也承认“味道还不错”。 林知寒笑着说:“其实不一定非要对称,只要用心种,不管怎么播,都能长出好吃的向日葵。” 陆时衍没说话,但后来给居民的“对称播种手册”上,偷偷加了一行小字:“若实在无法对称,可适当调整,开心就好。”
第72集:苏晓晓的“全球鱿鱼串计划”与“山寨配方”的跨国乌龙
苏晓晓吃着鱿鱼味向日葵籽,突然有了个“伟大计划”——把她的“蓝光鱿鱼串”卖到全世界,搞“全球鱿鱼串连锁店”,在每个国家都开一家店,让全世界的人都吃到她的烤鱿鱼,还要让联盟的“海陆共生”理念,跟着鱿鱼串一起传遍全球。
“第一步,先在隔壁国家开分店!”苏晓晓拿着世界地图,在上面画满了鱿鱼图案,“我要去考察市场,找加盟商,还要带点蓝光鱿鱼串当样品,让外国人尝尝我的手艺!” 陆时衍皱着眉:“你连外语都不会,怎么考察市场?而且跨国开店要办很多手续,很麻烦。” 林知寒笑着说:“我陪你去,我能用鱼语和当地的鱼朋友沟通,说不定能帮上忙;陆时衍可以帮你做‘鱿鱼串配方标准化手册’,保证每个分店的味道都一样;铁蛋可以当你的保镖,保护你和配方。” 赵铁蛋立刻点头:“对!我保护你,谁要是敢欺负你,我用安保棍打他!”
出发前,陆时衍真的做了“配方标准化手册”——从鱿鱼的选择(必须是净化后的深海鱿鱼)、腌制时间(精确到分钟)、烤架温度(200℃±5℃)、结晶粉末的用量(每串0.5克),到撒粉的角度(45度对称),写了足足20页,还画了对称的示意图。 苏晓晓翻了两页就扔在一边:“太麻烦了!我烤鱿鱼全凭感觉,不用这么死板!” 可没等她出发,就出了“跨国山寨乌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主任的一个外国朋友,在网上看到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竟然在国外开了家“山寨晓晓鱿鱼店”,用普通鱿鱼撒荧光粉,冒充蓝光鱿鱼串,还偷了苏晓晓的“生命鱿鱼”配方(其实是之前山寨店主泄露的),改成“外国版鱿鱼串”,卖得死贵,还说“这是正宗的中国鱿鱼串”。 有游客吃过山寨鱿鱼串,回国后找到苏晓晓的补给站,说“你的鱿鱼串没有国外的好吃,还贵”,苏晓晓一听就急了:“什么?国外有山寨我的鱿鱼串?我要去打假!”
四人组立刻动身,坐着飞机去了国外——刚到山寨店门口,就看见店门口排着长队,店主是个高鼻梁的外国人,正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喊:“正宗中国蓝光鱿鱼串,好吃不贵!” 苏晓晓冲过去,举起手里的蓝光鱿鱼串:“你这是假的!我的鱿鱼串会发光,是用净化后的深海鱿鱼做的,你的鱿鱼是普通的,还撒荧光粉,对身体有害!” 外国人听不懂,以为她是来砸场子的,挥手就要赶她走。
林知寒赶紧对着店门口的鱼缸,用鱼语喊了一声——鱼缸里的鱼立刻躁动起来,对着山寨鱿鱼串吐泡泡,把鱿鱼串上的荧光粉冲掉,还对着顾客摇尾巴,像是在告诉他们这是假的。 顾客们一看鱼的反应,都明白了,纷纷离开山寨店,围过来看苏晓晓的蓝光鱿鱼串。 苏晓晓当场烤了一串,鱿鱼串在灯光下泛着淡蓝光,香气飘满整条街,外国人尝了一口,当场就愣住了:“这才是真正的蓝光鱿鱼串!太好吃了!”
苏晓晓笑着说:“只要你愿意关掉山寨店,我可以教你做正宗的蓝光鱿鱼串,还能让你当国外分店的加盟商。” 外国人立刻答应,当场关掉山寨店,跟着苏晓晓学烤鱿鱼。 陆时衍则在旁边,给外国人讲解“配方标准化手册”,虽然对方听不懂,但看着对称的示意图,也点头说好。
晚上,苏晓晓的“国外首家正版分店”试营业,排队的人比山寨店还多。 苏晓晓烤着鱿鱼,笑着说:“没想到我的鱿鱼串还能跨国打假,以后我的全球鱿鱼串计划,肯定能成功!” 林知寒点点头:“以后我们可以让鱼朋友帮忙,每个分店都请当地的鱼朋友当‘打假员’,再也不怕山寨了!”
第73集:赵铁蛋的“跨国安保培训”与“海星卫士的海外奇遇”
赵铁蛋跟着苏晓晓到了国外,看着国外的街道和人群,突然觉得“安保工作很重要”——不仅要保护苏晓晓和鱿鱼串配方,还要给国外的“潜在盟友”做安保培训,让他们也加入联盟,一起保护海洋。 他找了当地的一家水族馆,想给里面的海洋生物做“安保培训”,水族馆的馆长觉得很有趣,竟然真的同意了。
培训当天,水族馆里挤满了人——有工作人员,有游客,还有当地的海洋保护组织成员。 赵铁蛋穿着印着联盟标志的T恤,手里攥着安保棍,站在水族箱前,对着里面的海星、海龟、鱼群喊:“大家好!我是海洋守护联盟的安保队长赵铁蛋,今天教大家‘海洋安保技巧’——遇到危险要及时报警,看到垃圾要帮忙清理,还要保护弱小的同伴!” 水族箱里的海星们似乎听懂了,用触角对着他晃了晃;海龟则慢悠悠地游过来,趴在玻璃前,像是在认真听讲。
他先教“危险识别”——用彩纸做了个黑色纸团,代表“黑暗能量”,扔进水族箱里。 海星们立刻围过来,用触角碰了碰纸团,然后对着游客晃了晃,像是在说“这是危险物”;海龟则用壳撞了撞纸团,把纸团推到一边。 赵铁蛋兴奋地说:“做得好!以后遇到这样的危险物,就要这样做!”
接着教“垃圾清理”——他扔进水族箱一个塑料瓶,海星们立刻用触角夹住塑料瓶,往岸边拖;小鱼们则围着塑料瓶,用身体撞,帮忙推动。 游客们都看呆了,纷纷鼓掌,当地的海洋保护组织成员还拿出相机,对着海星们拍照,说“要把这个‘海星安保队’的故事传遍全世界”。
可培训到一半,海星们突然“集体出逃”——一只小海星顺着水族箱的管道爬了出去,其他海星也跟着爬,赵铁蛋赶紧追,游客们也跟着看热闹。 小海星爬进了水族馆的另一个大水箱,里面有一群外国小朋友在喂鱼,小海星竟然爬到一个小朋友的手上,用触角碰了碰小朋友手里的鱼食,像是在要吃的。 小朋友笑着说:“小海星好可爱,给你鱼食!”
赵铁蛋追过来,刚想把海星抱回去,馆长却笑着说:“别担心,它们不是出逃,是在和小朋友互动呢!你的培训很成功,海星们不仅学会了安保技巧,还变得更亲近人类了!” 赵铁蛋这才松了口气,看着小海星和小朋友们玩得开心,突然觉得:“原来安保培训不只是教技巧,还能让海洋生物和人类更亲近,这比什么都重要。”
培训结束后,馆长给赵铁蛋颁发了“国际海洋安保教练”的证书,还邀请他以后常来培训。 赵铁蛋拿着证书,笑得一脸灿烂:“以后我要在全世界做安保培训,让每个国家的海洋生物都加入联盟的安保队!” 苏晓晓笑着说:“好啊!以后你的安保队就是‘国际安保队’,我给你烤‘国际版蓝光鱿鱼串’当补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74集:林知寒的“跨国鱼语交流”与“深海鱼友的神秘礼物”
林知寒陪着苏晓晓在国外考察时,没闲着——她用鱼语和当地的海洋生物沟通,不仅帮苏晓晓找到了合适的鱿鱼供应商(是当地净化后的深海鱿鱼),还认识了一群“外国鱼朋友”——有会发光的“外国灯笼鱼”,有体型巨大的“外国海龟”,还有能发出音乐的“外国水母”。
一天,林知寒在海边吹海螺哨子,想召唤当地的鱼朋友,结果来了一群“深海安康鱼”——它们的头顶有个发光的小灯笼,身体漆黑,是深海的“老住户”,说它们在深海发现了“神秘礼物”,想送给联盟。 林知寒赶紧召集四人组,跟着安康鱼潜入深海——
深海里黑漆漆的,只有安康鱼的小灯笼和林知寒的鱼鳞亮着光,走了约莫半小时,眼前出现一片“发光珊瑚林”——珊瑚是黑色的,却能发出淡紫色的光,林知寒的守护石突然发烫,她能感应到,珊瑚林里藏着一股熟悉的气息,和人鱼族的传承有关。
“神秘礼物就在珊瑚林中心!”领头的安康鱼用头顶的灯笼,指了指珊瑚林深处。 四人组走过去,发现珊瑚林中心有一块黑色的“深海石碑”,石碑上刻着人鱼族的古老文字,和珊瑚遗迹群的文字一模一样,石碑下藏着一个珊瑚盒子,里面装着一颗“黑色珍珠”——珍珠里裹着淡紫色的光,是深海的“净化能量珠”,能增强生命晶石的净化力。
“这是深海鱼朋友送给联盟的礼物!”林知寒激动地说,“有了这个能量珠,我们的净化节点能量会更强,能净化更深海的污染!” 陆时衍赶紧拿出仪器,检测珍珠——屏幕上显示“含超高浓度深海净化因子,能与生命晶石完美融合,增强净化范围10倍”。 苏晓晓举着珍珠,对着光看:“这珍珠真好看,能串成项链戴吗?” 林知寒笑着说:“可以,但它更重要的是净化能量,等我们回去,把它和生命晶石放在一起,激活所有净化节点。”
可就在这时,深海突然震动起来——一群“深海垃圾鱼”(被污染的深海鱼)冲了过来,它们的身体裹着塑料垃圾,眼睛是红色的,对着四人组就撞。 林知寒立刻举起守护石,蓝光与能量珠的紫光融合,凝成一道光盾;赵铁蛋举着安保棍,对着垃圾鱼喊:“不许过来!不然我不客气了!” 安康鱼们也用头顶的灯笼,发出强光,晃得垃圾鱼睁不开眼;苏晓晓则把带来的蓝光鱿鱼串扔过去——鱿鱼串的净化能量,一碰到垃圾鱼身上的塑料,塑料就慢慢分解,垃圾鱼恢复成普通的深海鱼,掉头就跑。
“太好了!”苏晓晓欢呼着,“我的鱿鱼串不仅好吃,还能净化垃圾鱼!” 林知寒笑着说:“这是因为能量珠的能量,和鱿鱼串的结晶粉末融合了,以后我们的鱿鱼串,也是‘净化武器’了!”
回到岸上,林知寒把能量珠交给陆时衍,让他研究如何与生命晶石融合。 陆时衍拿着能量珠,眼睛亮了:“这是重大的科研发现!有了它,我们的净化技术能提升一个档次!” 林知寒看着海边的鱼朋友,心里暖暖的——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海域,鱼朋友都是联盟的好朋友,有它们的帮助,“海陆共生”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第75集:“全球鱿鱼串连锁店”的开业盛典与“对称剪彩”的乌龙
苏晓晓的“全球鱿鱼串连锁店”首家国外分店,选在当地最热闹的市中心开业——店面是陆时衍按“海洋对称美学”设计的:门头是弧形的,像海浪;烤鱿鱼架做成了发光的圆形,对应深海的月亮;墙面贴满淡蓝色的瓷砖,上面用白色线条画着对称的鱿鱼图案;连收银台的抽屉,都按“左-中-右”的顺序排列,标签字间距精确到毫米。用陆时衍的话说:“对称的店面能让顾客心情愉悦,吃鱿鱼都更香。”
开业盛典当天,场面比预想中还热闹——当地市长亲自来剪彩,手里捏着陆时衍提前准备的“对称剪彩流程表”;海洋保护组织的成员举着“支持海陆共生”的牌子;媒体记者的相机镜头对准了店门口的“发光鱿鱼模型”;连水族馆的海星卫士们,都被赵铁蛋用小推车运来,六只脚夹着迷你鱿鱼干,当成“开业吉祥物”。
苏晓晓穿着红色的连衣裙,胸前别着用鱼鳞粉做的“鱿鱼徽章”,手里攥着陆时衍特制的“对称剪刀”——剪刀柄是对称的,刀刃角度精确到45度。可就在剪彩前五分钟,陆时衍突然喊停:“等等!彩带不对!” 他冲过去,指着横跨门头的彩带,“左边比右边长0.8厘米,剪出来的切口会不对称,必须调整!”
现场顿时忙乱起来——赵铁蛋搬来梯子,陆时衍站在上面,用尺子量了又量,把彩带左边剪短0.8厘米,又调整了剪刀的角度,确保剪彩时刀刃能“垂直对称落下”。苏晓晓站在旁边,叼着半串烤鱿鱼,无奈地说:“陆哥,剪个彩而已,差一厘米没人会在意的!” 陆时衍却严肃地说:“不行,开业是大事,必须对称完美,这是对顾客的尊重,也是对鱿鱼串的尊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