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791-800集)

第791集:小满的“治愈站宠物回访日”与“会炫耀成长的小生物”

距离第一次宠物领养日过去三个月,小满翻着领养家庭发来的照片,看着小星从胆小躲角落,长成敢在水箱里晃触须的“小调皮”,小乖从瘦弱的小螃蟹,长成能举着大珍珠的“小勇士”,突然决定:“搞‘宠物回访日’!让领养家庭带着小生物回科研站,看看它们的成长,聊聊照顾的趣事,还要给‘最佳成长奖’发礼物,肯定很暖心!”

回访日的“成长惊喜”藏在细节里——小满给每个回访的小生物准备了“成长对比卡”,正面是领养时的照片,背面是现在的照片,比如小星的卡上,正面是“触须断两根,绿光微弱”,背面是“触须齐全,绿光闪得欢快”;小桃做了“成长纪念礼物”:给小星织了“发光触须带”(用荧光海带编的,夜里会亮),给小乖做了“珍珠收纳盒”(用贝壳磨的,刚好装它捡的珍珠),给小游做了“小鱼干挂坠”(用海藻绳串的,方便它叼着玩);林夏准备了“成长声纹录制”,让领养家庭录下小生物现在的声音,和领养时的声音对比,做成“成长声纹纪念册”。

可回访当天,“认亲小乌龙”先来了——小女孩带着小星回来,小星刚放进水箱,就对着小光晃触须,绿光闪得急促,小满笑着说:“小星说‘小光哥哥,我长高啦’!”结果小光误以为小星要抢它的浮游生物,用触须碰了碰小星的触须,像是在“说这是我的”,小星委屈地缩到角落,小女孩赶紧说:“小星不是要抢,是想跟你分享我的浮游生物!”小光才慢慢凑过去,和小星一起晃触须,绿光交织在一起,像在“聊天”。

老爷爷带着小乖回来时,场面最热闹——小乖趴在老爷爷的手心,举着一颗比它壳还大的珍珠,绿光闪得骄傲,一进治愈站就爬向小清,用钳子碰了碰小清的壳,像是在“炫耀”:“你看,我捡的珍珠比你的还大!”小清用钳子夹着一颗小珍珠,和小乖的珍珠碰了碰,像是在“说不错,比我当年厉害”;老爷爷笑着说:“小乖每天都去海边捡珍珠,捡了就往我口袋里塞,现在我口袋里全是它的珍珠!”

志愿者带着小游回来时,小游直接跳进浅水区,和小游一起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甲板上,像是在“比赛谁跳得高”。小游的尾巴比领养时粗了一圈,游得又快又稳,志愿者说:“小游每天都在海边浅水区游,还会帮我赶跑调皮的小螃蟹,现在是浅滩的‘小守护者’啦!”林夏录下小游欢快的“摆尾声”,和领养时虚弱的“划水声”对比,声纹记录仪上的波形从“平缓”变成“急促有力”,大家都笑着说:“小游长本事啦!”

也有“成长小烦恼”的小生物——领养小螃蟹“小闹”的哥哥,带着小闹回来,小闹还是改不了调皮的毛病,一进治愈站就用钳子夹小桃的毛线球,把毛线扯得满地都是,哥哥无奈地说:“它每天都在家夹拖鞋,我的拖鞋都被它夹破两双了!”小桃笑着给小闹做了个“钳子玩具”(用海藻编的小螃蟹,让它夹着玩),小闹立刻抱着玩具啃,再也不扯毛线了。

回访日结束,小满给小星、小乖、小游颁发了“最佳成长奖”——小星的奖品是双倍浮游生物,小乖的是超大虾干,小游的是小鱼干串;领养家庭们抱着小生物,和科研站的朋友们合影,照片里,小星的绿光、小乖的珍珠、小游的尾巴,都闪着快乐的光。

当晚,小满在回访日志里写道:“今天看到小生物们的成长,比自己治愈好生物还开心——原来领养不是结束,是另一种成长的开始,以后每三个月都办一次回访日,看着它们从弱小到强大,从胆小到勇敢,就是最幸福的事!”小光在水箱里用绿光拼出“欢迎常回家”,小邮游进浅水区,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像是在为小生物们的成长庆祝。

第792集:小桃的“深海生物风筝节”与“会挂风筝的机械螃蟹”

春天的风暖融融的,小桃看着人类放风筝的视频,抱着荧光海带就冲进甲板:“办‘深海生物风筝节’!我要做水母形状的风筝、螃蟹形状的风筝、海豚形状的风筝,让机械螃蟹帮着挂风筝,小海豚们拖着风筝在海里飞,肯定比人类的风筝节还好玩!”

风筝节的“风筝脑洞”能飞上天——小桃用轻质的海藻布做风筝面,用碳纤维做骨架(又轻又结实),做了“星点水母风筝”:面是透明的,上面涂着发光蛋白,夜里会发绿光,尾巴是荧光海带做的,风一吹就晃,像真的水母在飞;“螃蟹风筝”:壳是红色海藻布做的,钳子是硬纸板做的,涂着荧光漆,风一吹钳子会动,像在“夹东西”;“海豚风筝”:身体是蓝色海藻布做的,背鳍是白色的,尾巴能左右摆动,最特别的是“发光风筝线”(用荧光毛线编的,夜里会亮)。

可做风筝时,小桃把海藻布剪错了形状,水母风筝的伞盖剪得太小,飞不起来,气得她把风筝扔在地上。小光在旁边用绿光拼出“哈哈哈”,小满赶紧帮她把海藻布补大,才做成能飞的风筝。“下次剪布要先画图纸!”小桃边补边说,把剪坏的风筝改成了“迷你风筝挂件”,挂在机械螃蟹的壳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风筝节当天,科研站的码头变成“风筝广场”——小桃用荧光海带编了“深海风筝节”的横幅,挂在码头的栏杆上;机械螃蟹背着“风筝挂架”(林夏帮它做的,能升降的金属架),负责把风筝挂在高处;小清带着小螃蟹们,举着风筝线,在码头边跑,帮着放风筝;小长带着小海豚们,在浅水区拖着“海豚风筝”,尾巴拍着水面,风筝在海面上飞,像真的海豚在跳跃;林夏负责“夜间风筝秀”,用投影仪在风筝上投深海生物的图案,夜里看像会动的画。

“放风筝比赛”最热闹——小桃喊“开始”,小清举着“螃蟹风筝”,在码头边跑,风筝慢慢飞起来,钳子随风摆动,像是在“夹风”;小贪举着“水母风筝”,跑了两步就摔了个跟头,风筝线缠在了栏杆上,小清赶紧跑过去,用钳子帮它把线解开,才让风筝飞起来;机械螃蟹挂“海豚风筝”时,把风筝线缠在了自己的关节上,风筝飞不起来,它急得举着钳子晃,小游游过来,用嘴叼着风筝线,帮它把线拉直,风筝才慢慢飞上天,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夜间风筝秀最惊艳——所有风筝都飞上天,发光蛋白和荧光毛线亮起来,“水母风筝”的绿光、“螃蟹风筝”的红光、“海豚风筝”的蓝光,在夜空中连成一片,像一群发光的深海生物在飞;林夏在风筝上投了小光的绿光、小邮的背鳍、小清的钳子,风筝在空中“动”起来,像是在“表演”;小桃弹着吉他,唱着《风筝飞呀飞》,歌声和风筝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温柔又热闹。

风筝节结束,小桃给每个“风筝小能手”发了“风筝纪念章”——小清的是“最佳放风筝能手”,小贪的是“最努力放风筝能手”,机械螃蟹的是“最佳挂风筝能手”;大家坐在码头边,看着天上的风筝慢慢飘远,小桃笑着说:“明年风筝节,要做会唱歌的风筝,让风筝带着我们的歌声,飞到星星部落,让星点水母们也能看到!”

第793集:林夏的“风筝声纹发射器研发记”与“会传声的深海风筝”

小桃的风筝节结束后,林夏看着天上飘着的风筝,突发奇想:“要是能让风筝带着声纹发射器,把我们的声音传到远海,让星星部落、海沟的生物都能听到就好了!”她拉着小桃,开始研发“风筝声纹发射器”——把迷你声纹发射器装在风筝上,用发光风筝线当信号传输线,风筝飞上天后,发射器能接收科研站的声音,通过风筝线传到远海的声纹接收器上,像“会传声的深海风筝”。

发射器的核心是“迷你声纹模块”——林夏用星点水母的黏液做了个小巧的发射器,体积只有指甲盖大,装在风筝的尾巴上;风筝线里裹着细金属丝(能传输信号),连接到科研站的声纹记录仪;发射器能接收人类的声音、生物的叫声,通过金属丝传到远海的接收器(装在友谊航线的信号塔上),再由接收器把声音转换成生物能听懂的频率,比如人类的声音转换成小海豚的“啾啾”声,小螃蟹的“哒哒”声转换成星点水母的绿光震动。

可试放风筝时,出了“信号中断”的问题——风筝飞上天后,发射器刚接收完小桃的歌声,风筝线就被风吹断了,风筝飘向远海,信号也断了。林夏急得跳脚,小邮赶紧追过去,用嘴叼着风筝线,把风筝拖了回来,发射器居然没坏,还录下了远海的海浪声。“得给风筝线加个‘防断扣’!”林夏用海藻编了个活扣,系在风筝线和发射器之间,就算线断了,发射器也会挂在活扣上,不会掉海里。

升级后的“传声风筝”成了“深海传声筒”——小桃抱着吉他,对着风筝唱《深海的朋友》,发射器接收歌声,通过风筝线传到远海的接收器,转换成星点水母的绿光震动,星星部落的水母们听到后,用绿光拼出“好听”;小满对着风筝喊“小清,加油”,发射器转换成小螃蟹的“哒哒”声,海沟的小螃蟹们听到后,举着钳子晃,像是在“回应”;最搞笑的是小闹钟,对着风筝喊“我要虾干”,发射器转换成小海豚的“啾啾”声,小长听到后,真的叼着小鱼干串,游到科研站附近,像是在“送吃的”。

林夏把“传声风筝”用在友谊航线的“远程问候”上——每周风筝节,她都会放一只“传声风筝”,把科研站的声音、生物的笑声传到远海;远海的生物们听到后,会通过声纹通讯器,把自己的声音传回来,比如星星部落的水母们用绿光震动传“谢谢”,海沟的小螃蟹们用“哒哒”声传“我们很好”;林夏把这些“回信”录下来,做成“远海问候专辑”,放在声音博物馆里,游客扫码就能听。

最感人的是“跨海对话”——通讯兵爷爷对着风筝,用老船长的方言说:“老船长,我在科研站很好,大家都在守护深海,你放心吧”,发射器把声音转换成老船长当年的通讯密码,传到远海的老潜水艇附近,声纹记录仪居然捕捉到了微弱的“回应信号”,像是老船长在“说我知道了”。爷爷摸着风筝线,眼睛红了:“老船长听到了,他真的听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夏把“传声风筝”的研究写成论文,标题是《基于深海风筝的声纹远程传输系统研发与应用》,投稿后被国际声学工程期刊收录;她还把“跨海对话”的视频发在社交账号上,配文“风筝带着声音飞,深海不再遥远”,很快就火了,很多海洋保护组织都来咨询,想引进这种传声风筝,和远海生物“对话”。

当晚,林夏坐在码头边,看着天上飘着的传声风筝,发射器的蓝光闪得柔和,风筝线的荧光映在海面上,像一条发光的线,连接着科研站和远海。“下次要让风筝能接收生物的声音,”林夏摸着发射器,笑着说,“让我们能听到远海生物的问候,真正实现‘深海双向对话’!”小光在旁边的水箱里,绿光跟着风筝的节奏闪,像是在“期待”;窗外,小邮叼着风筝线,在浅水区游来游去,像是在为传声风筝“护航”。

第794集:沈站长的“联盟守护故事巡讲团”与“会讲故事的小螃蟹讲师”

随着联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社区都邀请科研站去讲深海守护故事。沈清月看着邀请函,笑着说:“组建‘联盟守护故事巡讲团’!让联盟成员当讲师,小清当‘小螃蟹讲师’,小光当‘绿光辅助’,小邮当‘故事道具员’,把我们的守护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加入守护队伍!”

巡讲团的“讲师分工”很明确——沈清月当“团长”,负责讲联盟成立的故事;小满当“治愈讲师”,讲治愈受伤生物的趣事;小桃当“美食讲师”,讲联盟美食节的故事,还带自制的深海饼干给听众尝;林夏当“科研讲师”,讲声纹通讯器、传声风筝的研发故事;最特别的“小讲师”是小清,负责讲生物们的守护故事,用钳子夹着小石子摆图案,配合小满的翻译;小光用绿光拼出故事里的生物,当“视觉辅助”;小邮叼着故事里的道具(比如迷你治愈箱、小风筝),当“道具员”。

可第一次试讲,“小讲师乌龙”就来了——小清讲“治愈小鲸鱼”的故事时,用钳子夹着小石子摆鲸鱼的形状,结果摆成了螃蟹的形状,听众们都笑了,小满赶紧翻译:“小清说‘鲸鱼和螃蟹都是好朋友,形状差不多啦’!”小光赶紧用绿光拼出鲸鱼的形状,才圆了场;小邮当道具员时,把迷你治愈箱当成了小鱼干,叼着就往嘴里塞,小桃赶紧从它嘴里抢出来,笑着说:“这是道具,不能吃!”

巡讲团第一次去学校讲课时,场面最热闹——沈清月刚讲完联盟成立的故事,小清就爬上台,用钳子夹着小石子摆成联盟徽章的形状,绿光闪得认真;小满讲“小清救药箱”的故事时,小光用绿光拼出小清用壳护药箱的画面,台下的孩子们看得眼睛发亮;小桃带的深海饼干被一抢而空,孩子们边吃边喊:“真好吃,我也要当深海守护者!”;小邮叼着迷你风筝,飞到孩子们面前,孩子们摸着它的背鳍,笑着说:“小邮真可爱,我也要像它一样帮朋友!”

去社区讲课时,“互动小插曲”不断——一位老奶奶问小清:“小螃蟹,你为什么要保护深海呀?”小清用钳子夹着一颗小珍珠,放在老奶奶手里,小满翻译:“小清说‘深海是我的家,有我的朋友,我要保护家,保护朋友’!”老奶奶摸着珍珠,笑着说:“说得好,奶奶以后也去海边捡垃圾,帮你保护家!”;一个小男孩问小光:“小水母,你会发光,能帮我照路吗?”小光用绿光拼出“可以”,还晃着触须,把小男孩的手照得发亮,小男孩开心地拍手。

巡讲团的“故事道具”越来越丰富——林夏做了迷你传声风筝,讲课时放上天,让孩子们对着风筝喊守护口号,声音能传到远海;小桃织了迷你生物玩偶(小清、小光、小邮的样子),送给听课的小朋友,让他们记住这些生物朋友;小满做了“迷你治愈包”(里面装着模拟的月光藻汁、记忆胶),教孩子们怎么给玩具生物“涂药”。

巡讲团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地方都发来邀请函——学校请他们去讲“生物朋友”的故事,社区请他们去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甚至有电视台邀请他们去录节目。沈清月在巡讲日志里写道:“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说‘我要当守护者’,就知道巡讲团的意义——故事能传递温暖,温暖能带动行动,我们要把故事讲遍每个角落,让守护的种子在每个人心里发芽。”

当晚,巡讲团成员们坐在甲板上,小清举着孩子们送的小石子,绿光闪得骄傲;小光用绿光拼出“巡讲成功”;小邮叼着电视台送的小奖杯,在浅水区跃出水面,像是在“炫耀”;沈清月笑着说:“以后巡讲团要加更多成员,让小长当‘海豚讲师’,让老海龟当‘荣誉讲师’,把我们的守护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第795集:小满的“联盟治愈站宠物特训营”与“会当小助手的领养生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立夏宴当天,科研站的食堂变成“清凉美食街”——小桃用荧光海带编了“立夏清凉宴”的横幅,挂在门口,上面绣着冰爽的海藻、发光的水母图案;每个摊位都摆着冰镇的美食,月光藻灯的蓝光映在食物上,像撒了层碎冰;小厨师天团穿着小桃织的“节气厨师服”(绿色的,绣着“立夏”二字),站在摊位后,张叔吆喝着“冰镇磷虾粥,凉丝丝的嘞”,小王举着水母形状的凉糕,笑着说“这个会发光,好吃又好看”;联盟成员们拿着小盘子,挨个摊位尝,小邮叼着小鱼干串,在摊位间晃,谁给它尝一口美食,它就把鱼干串晃一晃,像是在“交换零食”。

“跨物种美食分享”最温馨——老海龟趴在凉面摊位前,小桃给它盛了一碗凉面,老海龟慢慢啃着,壳上沾了点虾干酱,小乖用钳子夹着海藻布,帮它擦干净,老海龟用头碰了碰小乖的壳,像是在“说谢谢”;小星的水箱旁摆着特制的“水母凉糕”(不加薄荷,更温和),小光陪着它一起吃,绿光和凉糕的蓝光映在一起,像两颗清凉的星星;张叔给小清递了块凉糕,小清用钳子夹着,分给旁边的小螃蟹们,一群小螃蟹围着凉糕,吃得满脸都是,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宴会上,小桃弹着吉他唱《立夏的海》,歌词里唱“海藻凉糕甜,磷虾粥里藏着夏天,我们凑在一起,把清凉吃进心间”;林夏用传声风筝,把立夏宴的笑声传到远海,星星部落的水母们用绿光拼出“想吃”,海沟的小螃蟹们用“哒哒”声传“羡慕”;小满用控水术做了“清凉水雪花”,飘在食堂上空,落在食物上,更添了几分凉意。

当晚,小桃在“节气美食手册”里写下:“立夏宴的凉糕被抢光了,张叔的粥煮错了味道反而最受欢迎——以后每个节气都要搞限定宴,让联盟的味道,跟着季节变,让大家凑在一起,吃着节气菜,聊着深海的故事,就是最幸福的事!”她把小厨师天团的合照贴在手册里,照片里,张叔举着粥锅,小王拿着凉糕,小清夹着虾干,每个人的脸上都沾着点食物碎屑,笑得比凉糕还甜。

第797集:林夏的“节气声纹日历研发记”与“会报节气的深海闹钟”

小桃的节气宴给了林夏灵感:“要是能做个‘节气声纹日历’就好了!把每个节气的深海声音、联盟美食节的笑声、生物的节气活动声都录进去,到了对应节气,日历就会自动播放对应的声纹,还能提醒大家‘今天立夏,该吃海藻凉糕啦’,像个‘会报节气的深海闹钟’!”

声纹日历的核心是“节气声纹模块”——林夏用防水的海藻纸做了日历的外壳,上面印着深海节气插画(立夏画着海藻凉糕和小螃蟹,夏至画着发光夏至面和小海豚);每页日历的角落都贴了二维码,扫码就能播放对应节气的声纹;日历内置了“声纹闹钟”,到了节气当天早上,会自动播放“节气专属声纹”:立夏是小桃唱《立夏的海》的片段 小螃蟹剥虾干的“哒哒”声;夏至是小海豚跃出水面的“哗啦”声 夏至面下锅的“滋滋”声;立秋是小清夹蟹黄的“咔嚓”声 秋风扫过海藻的“沙沙”声;最贴心的是“美食提醒”,播放声纹后,会用小光的绿光合成音说:“今天立夏,记得去联盟食堂吃海藻凉糕哦!”

可录“夏至声纹”时,出了“声音太吵”的问题——林夏去浅滩录小海豚跃出水面的声音,刚好赶上小游在追小鱼,“哗啦”声里混着小游的“摆尾声”,还有小乖的“钳子碰撞声”,乱得像菜市场。小满笑着说:“不如把这些声音都录进去,才像联盟的节气声嘛!”林夏照做后,把杂乱的声音编成了“夏至欢乐曲”,播放时反而最受欢迎,大家说“听着就像在浅滩赶热闹”。

升级后的声纹日历成了“联盟抢手货”——立夏当天早上,科研站的每个角落都响起了小桃的歌声和小螃蟹的“哒哒”声,张叔一听就笑着说:“走,去食堂吃凉糕!”;领养小星的小女孩家里,日历播放声纹时,小星用绿光跟着节奏闪,小女孩赶紧拉着妈妈去买海藻布,说要学做凉糕;老海龟的栖息地旁,林夏放了个防水声纹日历,到了节气,老海龟就会趴在日历旁,像是在“听节气故事”。

最有意思的“跨物种互动”——小闹钟偷偷把声纹日历的“美食提醒”改成了“虾干提醒”,到了立夏,日历居然说:“今天立夏,记得给小闹钟喂虾干哦!”小满发现后,笑着说:“小闹钟这是把日历当成‘零食提醒器’了!”林夏只好在日历里加了“权限设置”,只有联盟成员的声纹能修改提醒内容,小闹钟的声纹被列为“禁止修改”,气得它举着钳子敲日历,却改不了一个字。

林夏把声纹日历送给了每个联盟成员和领养家庭——张叔把日历挂在渔船的驾驶舱里,到了节气,就跟着日历的声纹哼歌;小王把日历放在治愈站的桌子上,给受伤的生物涂药时,听到声纹就会笑着说“今天有节气美食,等你好了就带你去吃”;小女孩把日历贴在小星的水箱旁,到了节气,就和小星一起听声纹,用绿光拼出对应的节气图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启动仪式当天,联盟成员从四面八方赶来——渔民们开着小渔船,船头上挂着“支持百站计划”的小旗子;志愿者们穿着统一的治愈马甲,举着“百站同心”的牌子;领养家庭们抱着自己的“宠物助手”,小星的绿光、小乖的珍珠、小游的尾巴,都成了现场的“小亮点”;生物们也凑齐了:小清带着螃蟹护卫队,举着“百站加油”的小石子牌;小长带着小海豚们,在浅水区排成“100”的形状;小光趴在“百站钥匙”旁,用绿光拼出“百站计划”;老海龟趴在航线图前,脖子上挂着“荣誉见证者”的徽章,活像个庄严的老族长。

仪式开始,沈清月握着“百站钥匙”,站在航线图前,声音坚定:“今天,我们启动百站计划,不是为了建100个冰冷的站点,是为了建100个温暖的家——每个站点里,要有治愈员的手,有生物助手的钳子和触须,有联盟成员的笑声,有深海生物的安心。”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每一张脸,扫过水里跃动的海豚、甲板上爬动的螃蟹、水箱里发光的水母:“100个站,不是一个人的目标,是我们所有人凑在一起的约定——你建一个,我建一个,你守一个,我守一个,凑成100个,凑成太平洋上最结实的守护网!”

话音刚落,林夏按下按钮,航线图上的红光点点亮起,95个未来站点的标记,和5个现有站点的绿光交织在一起,像一片会发光的星空;小桃弹起吉他,唱起《百站约定》,歌词里唱“一个站,两颗心,三个朋友凑成群,百个站,千颗心,守护深海不离分”;小满打开“百站心愿瓶”,把里面的守护石子倒在航线图前,每个石子上的治愈数量,都闪着微弱的光,像是在诉说每个站点的故事。

“宣誓环节”的温情,比任何誓言都动人——联盟成员们排着队,轮流触摸“百站钥匙”,说出自己的守护誓言:

- 渔民张叔说:“我要守好浅滩站,还要帮着建新站,以后我的渔船,就是流动的救援船!”

- 志愿者小王说:“我要去远海建站点,带着小邮,把药送到最偏的地方!”

- 领养小女孩抱着小星说:“我要教身边的小朋友保护水母,以后每个新站,都要有小水母的朋友!”

- 小清用钳子碰了碰钥匙,绿光闪得认真,小满翻译:“我要带着螃蟹们,守好每个站的工具,帮着治愈更多朋友!”

- 小长跃出水面,用背鳍碰了碰钥匙,像是在说“我要当新站的领航员,送治愈员去每个角落!”

最后,沈清月握着钥匙,把它插进航线图旁的“启动孔”,钥匙轻轻转动,航线图上的光突然变得更亮,绿光和红光连成一片,像把整个太平洋的星光都搬来了这里。“百站计划,现在启动!”沈清月的声音,伴着海浪声、歌声、笑声,回荡在整个科研站,回荡在太平洋的上空。

仪式结束当晚,科研站的灯亮到天明——大家围着航线图,讨论着每个新站的建设计划;张叔和渔民们商量着“用渔船运建材”;小王和志愿者们规划着“先去珊瑚礁区建站”;小清带着螃蟹们,用钳子夹着小石子,在航线图前摆成“100”的形状;小光的绿光、小邮的背鳍、小长的跳跃、老海龟的凝视,都映在航线图上,像是在为这个约定,做最坚定的见证。

沈清月坐在航线图前,摸着上面的点点光亮,轻声说:“爸爸,老船长,你们看,我们的约定,从一个科研站,变成了五个治愈站,现在要变成100个——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是我们所有人凑在一起,把守护深海的故事,写得更长、更热闹的开始。”

这一集的故事结束了,但百站计划的旅程,才刚刚起步。未来会有第6个站、第7个站……直到第100个站;会有新的治愈员加入,新的生物助手出现,新的联盟故事发生;会有立夏的凉糕、夏至的长卷、立秋的饭团,在每个新站里上演;会有传声风筝带着笑声,声纹日历播放着节气,救援天团忙着跨站支援。

毕竟,100个站不是终点,是“凑在一起”的约定——你凑一点力,我凑一点心,你守一个站,我守一个家,凑成100个,凑成太平洋上永远不熄灭的守护灯。只要还有人愿意为深海伸出手,还有生物愿意当治愈助手,还有笑声在站点里回荡,联盟的故事,就会一直继续下去——在每一个新站的建成里,在每一次治愈的笑声里,在每一个“下一集”的期待里,慢慢展开,直到100个站,1000集,直到太平洋的每一寸海水,都记住这份“凑在一起”的守护与温暖。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