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太平洋底来的人 > 《太平洋底来的人》(871-880集)

第871集:海葵发型师的“荧光烫”,科研站全员顶着“发光脑袋”上班

林夏对着镜子扯了扯头发,愁得叹气——昨晚帮小八清理章鱼缸,不小心被水草缠了结,梳了半小时都没梳开,发梢还沾着几片碎珊瑚,活像顶了个“海底杂草堆”。“夏姐,要不你去海边扯点海草编个辫子?上次你那海带披风多潮啊!”苏晓棠叼着棒棒糖,凑过来出主意,手里还把玩着一只会发光的海葵幼崽。

这话倒提醒了林夏——科研站附近的浅海岩缝里,住着一群会“造型”的海葵,它们的触手能分泌出黏而不腻的黏液,还能根据情绪变换颜色,上次她看见小丑鱼用海葵触手当“发胶”,把鱼鳍梳得整整齐齐。她当即拉着苏晓棠往海边跑,刚蹲在岩缝前,就听见一阵细弱的声音:“是来做发型的吗?我们新推出了‘荧光烫’,包你满意!”

说话的是领头的海葵“卷卷”,它的触手比别的海葵粗一圈,顶端还带着星星点点的荧光颗粒。林夏把头发凑过去:“帮我把头发梳顺,再弄个简单的发型,别太夸张。”卷卷爽快答应,招呼来三只小海葵当“助手”,四只海葵的触手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梳理打结的头发,有的用黏液固定发梢,卷卷则用带荧光的触手在发尾绕圈,说是“烫个小卷更洋气”。

半小时后,林夏对着水面照了照,惊得差点跳起来——头发不仅梳得顺顺滑滑,发尾还烫出了细碎的小卷,最绝的是,卷卷用荧光颗粒在发间点缀了几簇,一到暗处就发出淡淡的蓝光,像把星星编进了头发里。“太好看了!卷卷你真是天才发型师!”林夏高兴得直夸,苏晓棠看得眼馋,也把头发凑过去:“我要染个粉色!和我的草莓棒棒糖一个色!”

卷卷也不推辞,让小海葵们采集了粉色的珊瑚汁液,混合着黏液涂在苏晓棠的发梢,还特意用触手编了个双马尾,马尾梢用海葵花瓣扎了个小蝴蝶结。等两人顶着新发型回科研站,刚进门就被李铁兰拦住了——她盯着林夏的“荧光发”,眼睛发亮:“这是在哪做的?我这头发最近老掉,能不能让海葵帮我做个‘防脱造型’?”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功夫,科研站的研究员们全跑去海边找卷卷做发型:陈橙弄了个清爽的短发,发顶用海葵触手挑染了一缕青色,说是“配实验服更专业”;厨师老王也来了,让海葵帮他把花白的头发染成了黑色,还烫了个复古大背头;连一向严肃的站长,都偷偷让卷卷在鬓角别了朵迷你海葵,说是“开会时提神”。

傍晚下班时,科研站的走廊里热闹极了——每个人的头发都带着不同颜色的荧光,有的是发梢发亮,有的是编发间点缀着光点,走起来一摇一晃,活像一群“发光精灵”。林夏和苏晓棠走在后面,看着前面李铁兰的黑色长发间闪着紫色荧光(她最后还是选了最喜欢的紫色),忍不住笑:“铁兰姐,你这发型比电击枪还亮眼!”李铁兰摸了摸头发,嘴角难得带笑:“明天我带点虾条给卷卷,让它给我再补补色。”

只有小八不太开心,它趴在章鱼缸前,看着林夏的新发型,用触手拍着玻璃:“我的触手也能做发型,你怎么不找我?”林夏赶紧凑过去,让小八用触手在她头发上别了个贝壳发夹,小八这才满意,还用触手沾着墨水,在她发间画了个小小的章鱼图案——这下,林夏的“荧光烫”又多了个“章鱼签名”,成了科研站最独特的发型。

第872集:寄居蟹的“珍珠奶茶摊”,深海里的“甜蜜乌龙”

“夏姐!小寄居蟹们集体失踪了!”苏晓棠冲进实验室,手里举着一个空了的寄居蟹饲养箱,脸上还沾着点珍珠奶茶的珍珠——她早上偷偷带了杯珍珠奶茶,刚喝了一半就发现寄居蟹不见了。林夏心里一紧,赶紧用特异功能“喊”它们,没过几秒,就听见科研站的储藏室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两人跑过去一看,差点笑喷——十几只寄居蟹围着打翻的珍珠奶茶杯,正用螯钳捧着珍珠往壳里塞,领头的寄居蟹“珠珠”(因为总爱收集珍珠得名),居然把奶茶吸管插进自己的壳里,像喝饮料似的吸着剩下的奶茶。“你们怎么偷喝我的珍珠奶茶!”苏晓棠假装生气,伸手想去抓,珠珠却举着一颗珍珠,用细弱的声音说:“这个圆圆的好吃,我们想在海里开个‘珍珠奶茶摊’,给小鱼们尝尝。”

林夏愣了——寄居蟹开奶茶摊?这倒是新鲜。她蹲下来,问珠珠:“你们知道珍珠奶茶怎么做吗?”珠珠晃了晃壳:“我们看见你喝的时候,里面有圆圆的珠子和甜甜的水,我们可以用深海的珍珠当‘珍珠’,用海藻汁当‘奶茶’!”苏晓棠一听,也来了兴趣:“我帮你们!我知道怎么煮珍珠,虽然深海没有锅,但我们可以用温泉口的热水!”

于是,三人(加一群寄居蟹)开始了“深海珍珠奶茶摊”的筹备:苏晓棠负责用科研站的小锅煮珍珠(站长看见时,还以为她在做实验样本);林夏带着珠珠去深海采集“原料”——用半透明的贝类珍珠当“珍珠”,用紫色的海藻榨汁当“奶茶”,还特意加了点蜂蜜(偷偷从厨房拿的);李铁兰则贡献了自己的旧饭盒,洗干净当“奶茶杯”,用芦苇杆当“吸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奶茶摊就设在浅海的珊瑚丛旁,珠珠站在饭盒搭的“柜台”后,小寄居蟹们当“服务员”,举着芦苇杆吸管吆喝:“快来喝珍珠奶茶啦!甜甜的,有珍珠!”很快,一群小丑鱼游了过来,珠珠给每条鱼都递了一根吸管,小丑鱼们凑在饭盒边,吸得津津有味,还喊来更多小伙伴:“好喝!比虾条还好吃!”

可没等它们开心多久,突然一阵水流冲过来,把“奶茶摊”冲翻了——是一条调皮的小鲨鱼,它听说有好喝的,也想来尝尝,结果一尾巴扫翻了饭盒。海藻汁流了一地,珍珠滚得到处都是,小寄居蟹们急得直跺脚,珠珠更是差点哭出来:“我们的奶茶摊没了……”

林夏赶紧安慰它:“别难过,我们再搭一个,这次我们找个安全的地方。”苏晓棠也说:“我明天带更多珍珠来,再煮点芋圆,做‘珍珠芋圆奶茶’!”李铁兰则举着电击枪,站在珊瑚丛旁:“别怕,这次我来守着,谁也不许捣乱!”小鲨鱼也知道自己闯了祸,乖乖地用尾巴帮着捡珍珠,还说要当“奶茶摊保安”,谁敢来捣乱就把谁赶走。

当天下午,新的“珍珠奶茶摊”在深海岩缝里重新开张,小鲨鱼守在门口,珠珠和小寄居蟹们忙着给小鱼们递奶茶,林夏和苏晓棠则在旁边帮忙“制作”。夕阳西下时,奶茶摊前挤满了海洋生物,连远处的乐乐都游来凑热闹,喝了一口就晃着尾巴说:“比海水甜,好喝!”林夏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突然觉得,比起复杂的科研实验,和这些海洋生物一起开奶茶摊,好像更有趣——毕竟,不是谁都能喝到寄居蟹亲手做的深海珍珠奶茶的。

第873集:会算卦的墨鱼,科研站“占卜风波”闹翻天

林夏刚走进实验室,就看见一群研究员围着水产箱,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陈橙更是举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什么。“你们在干嘛?不用做实验了吗?”林夏凑过去一看,水产箱里居然有一只墨鱼,正用触手沾着墨汁,在玻璃上画着奇怪的图案——有的像圆圈,有的像波浪线,还有的像小箭头。

“夏姐,这只墨鱼会算卦!”陈橙激动地说,“我刚才问它‘今天实验能成功吗’,它就在玻璃上画了个圆圈,结果我做水样检测,真的一次就成功了!”林夏愣了,她试着用特异功能“问”墨鱼:“你真的会算卦?”墨鱼晃了晃触手,用墨汁画了个笑脸:“我不是算卦,是能看见你们的‘小愿望’,画的图案是告诉你们能不能实现。”

消息传开,科研站彻底沸腾了——研究员们排着队来找墨鱼“占卜”:有人问“什么时候能评上职称”,墨鱼画了个向上的箭头;有人问“今天食堂有没有红烧肉”,墨鱼画了个叉(后来证明食堂今天吃的是鱼);李铁兰也来了,她问“什么时候能抓到偷我牛肉干的小偷”,墨鱼画了个章鱼图案——林夏心里一咯噔,赶紧跑去章鱼缸,果然看见小八正抱着一包牛肉干,躲在石头后面偷吃。

最搞笑的是站长,他最近在追隔壁观测站的张研究员,犹豫着要不要表白,也来找墨鱼“占卜”。墨鱼盯着他看了半天,用墨汁画了个爱心,还在旁边画了一朵花。站长一看,信心大增,当天就买了束鲜花去表白,结果真的成功了!他高兴得给墨鱼买了一大袋鱿鱼干,说是“谢礼”。

可没过两天,“占卜风波”就闹了乌龙——苏晓棠问墨鱼“明天考核能不能考第一”,墨鱼画了个圆圈,结果她第二天因为睡过头,迟到了十分钟,考了第二;陈橙问“能不能研发出新的深海探测仪”,墨鱼画了个向上的箭头,结果她的实验设备突然出了故障,耽误了进度。两人都有点失望,跑去问墨鱼:“你怎么算错了?”

墨鱼委屈地晃了晃触手:“我只能看见你们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但不能看见‘意外’啊!苏晓棠的愿望能实现,可她睡过头是意外;陈橙的愿望能实现,可设备坏了是意外。”林夏这才明白,墨鱼不是“算卦”,只是能感知到人的“信念强度”——信念强、没有意外,愿望就容易实现;信念弱,再加上意外,愿望就会落空。

她把这个结论告诉了大家,研究员们虽然有点失落,但也笑了:“其实也挺好,至少知道自己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就算有意外,我们也能努力克服。”苏晓棠更是拍着胸脯说:“下次我定三个闹钟,就算墨鱼画叉,我也要考第一!”陈橙也说:“设备坏了就修,总能研发出来的!”

从那以后,墨鱼不再是“占卜师”,成了科研站的“信念监督员”——谁要是对实验没信心,就去看看墨鱼画的图案;谁要是遇到困难想放弃,墨鱼就会画个加油的图案。林夏看着水产箱里忙碌的墨鱼,突然觉得,它的“特异功能”不是算卦,而是给大家带来信心和勇气——毕竟,有信念,才有实现愿望的可能。

第874集:海星合唱团的“海底演唱会”,跑调海鸥成了“特邀嘉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夏姐,海星们最近总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干嘛?”苏晓棠指着实验室窗外的礁石,一群海星正排着队,用腕足互相碰撞,发出“哒哒”的声音,像在排练什么。林夏凑过去,用特异功能一听,差点笑出来——它们在排练合唱!领头的海星“亮亮”(因为腕足最亮得名)说:“我们要办一场‘海底演唱会’,邀请所有海洋生物来听,还要请人类当观众!”

林夏当然举双手赞成,还主动当起了“导演”:她帮海星们选了首《小星星》,教它们用腕足敲击礁石打节拍;苏晓棠则用彩色的贝壳,给每个海星做了个“小话筒”(其实是套在腕足上的贝壳);李铁兰负责“安保”,防止调皮的鱼群捣乱;陈橙更是用科研设备,给演唱会现场装了个简易的“音响”(用声波发射器改造的)。

演唱会定在周六下午,地点选在浅海的珊瑚丛旁,林夏还特意在周围挂了彩色的荧光灯,吸引海洋生物来观看。开场前,乐乐带着一群海豚游来了,小八也趴在章鱼缸的玻璃上,用触手拍打着节奏;小丑鱼们举着珊瑚枝,当“应援棒”;连上次捣乱的小鲨鱼,都乖乖地趴在旁边,当“观众席保安”。

“演唱会开始!”林夏一声令下,亮亮带头,海星们用腕足敲击礁石,唱起了《小星星》——虽然声音有点“哒哒”的,不算好听,但很整齐,腕足上的荧光还随着节奏闪烁,好看极了。观众们都看呆了,乐乐跟着哼起了调子,小丑鱼们举着珊瑚枝摇晃,场面热闹极了。

可唱到一半,突然飞来一群海鸥,它们听见歌声,也想加入,于是在半空中“叽叽喳喳”地唱了起来——海鸥的声音又尖又细,还跑调,和海星们的“哒哒”声混在一起,简直像“噪音交响曲”。亮亮急了,用腕足指着海鸥:“别唱了!你们跑调了!”海鸥们却不管,越唱越起劲,有的甚至俯冲下来,想啄海星们的“小话筒”。

李铁兰刚想举电击枪,林夏突然拦住她:“等等,说不定能变成特色!”她对着海鸥喊:“你们想加入合唱团吗?可以当‘特邀嘉宾’,唱高音部分!”海鸥们一听,高兴极了,立刻排好队,虽然还是跑调,但比刚才整齐多了。海星们也调整了节奏,把海鸥的“跑调高音”当成了特色,居然意外地好听!

演唱会结束后,所有海洋生物都欢呼起来,乐乐用鼻子顶着一颗珍珠,送给亮亮当“最佳主唱”奖杯;小八也用触手扔了块虾干给海鸥,算是“辛苦费”;林夏则给海星们和海鸥们拍了张合影,挂在科研站的墙上,标题写着“海底演唱会——海星合唱团&跑调海鸥特邀嘉宾”。

从那以后,每周六下午,浅海都会举办一场“海底演唱会”,海星们唱主角,海鸥们当特邀嘉宾,有时候乐乐也会来合唱,林夏和苏晓棠则是固定的“人类观众”。科研站的研究员们,要是实验累了,就会来海边听听演唱会,看着海星们和海鸥们的“精彩表演”,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毕竟,谁能拒绝一场充满欢乐的海底演唱会呢?

第875集:深海“快递员”海马,错送的情书引发的浪漫乌龙

“夏姐,有你的快递,是海马送过来的!”苏晓棠举着一个用海藻编织的小包裹,跑进实验室,包裹上还系着一根细细的海草绳,上面挂着一张小纸条,写着“林夏收”。林夏愣了——科研站的快递一般都是用无人机送,怎么会有海马送快递?

她拆开包裹,里面是一封粉色的信,字迹娟秀,开头写着“亲爱的林夏”,结尾署名“喜欢你的人”。林夏脸一红,心跳加速,难道是岸上的同学表白?苏晓棠凑过来,好奇地问:“是谁写的呀?是不是喜欢你?”林夏刚想打开信,突然听见窗外传来“哒哒”的声音——是送快递的海马,它正用尾巴勾着另一个包裹,着急地看着她。

“你是不是送错快递了?”林夏用特异功能问海马。海马晃了晃尾巴,有点不好意思:“对不起,我第一次当快递员,可能送错了……这个包裹也是给‘林夏’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个‘林夏’。”林夏接过另一个包裹,拆开一看,里面也是一封信,开头写着“亲爱的林站长”,结尾署名“张研究员”——是隔壁观测站的张研究员写给站长的情书!

原来,海马是深海“快递站”的新员工,负责给附近的科研站和观测站送快递,因为记不清名字,把给林站长的情书,错送给了林夏;而给林夏的信,其实是她的表妹写的,想问问她科研站的情况,准备暑假来玩。林夏又好气又好笑,赶紧拿着情书去找站长,站长正在办公室看报告,接过信一看,脸瞬间红了,赶紧把信藏进抽屉,嘴里还念叨:“这张研究员,怎么突然写情书了……”

可乌龙还没结束——海马因为第一次送快递就出错,有点沮丧,林夏安慰它:“没关系,我教你怎么记名字,下次就不会送错了。”她给海马做了个“快递清单”,上面写着收件人的名字和特征:“林夏——长头发,总穿实验服,身边有个小实习生;林站长——戴眼镜,肚子有点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876集:会鉴宝的砗磲,科研站“海底古董展”的乌龙闹剧

林夏和苏晓棠潜水采集珊瑚样本时,在深海沙地上撞见了个稀罕物——一只脸盆大的砗磲,壳上布满了螺旋状的花纹,阳光透过海水照在上面,竟泛着淡淡的珠光。更奇的是,砗磲居然开口说话了,声音慢悠悠的,像老古董在讲故事:“小姑娘,你脖子上挂的贝壳,是三百年前的老物件哦。”

林夏摸了摸脖子上的贝壳项链——那是她奶奶传下来的,她一直以为就是普通贝壳。“您怎么知道?”她凑过去问。砗磲晃了晃壳:“我活了五百年,见过的宝贝多了,老物件上有‘时间的味道’,新东西没有。”苏晓棠眼睛一亮,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个捡来的彩色石头:“那您看看这个,是不是宝石?”砗磲扫了一眼:“就是块普通的火山岩,昨天刚从火山口冲下来的。”

这事很快传到科研站,研究员们全炸了——谁没在海边捡过些奇奇怪怪的石头、贝壳?都想让砗磲“鉴鉴宝”。李铁兰抱来个铜制的旧罗盘,说是她爷爷当海军时用的,砗磲摸了摸(用壳边碰了碰):“民国时期的,值点钱,但指针坏了,得修修。”陈橙拿来个玻璃瓶子,瓶身上有模糊的花纹,砗磲说:“这是八十年前的深海探测样本瓶,里面还有当年的海水呢,比你的年纪都大。”

最兴奋的是厨师老王,他从床底下翻出个青花瓷碗,说是祖传的“宝贝”,非要让砗磲鉴定。砗磲看了半天,突然笑了:“这碗是去年的仿品,碗底的落款是印上去的,真的青花瓷,落款是手写的,还会渗着点土色。”老王脸一红,挠着头说:“我就说我妈怎么会有祖传青花瓷,原来是她去年赶集买的!”

站长听说后,拍板要办个“海底古董展”,让大家把砗磲鉴定过的“宝贝”都拿出来展览,还邀请了隔壁观测站的人来参观。林夏负责布置展厅,苏晓棠当讲解员,砗磲则坐在特制的玻璃缸里,当“特邀鉴宝师”。开展当天,展厅里挤满了人,大家围着那些“老物件”啧啧称奇,砗磲时不时开口补充几句,场面热闹极了。

可没等展览结束,乌龙就来了——隔壁观测站的张研究员(就是站长的女朋友),拿来个玉镯让砗磲鉴定,砗磲摸了摸,突然说:“这镯子是真的,但里面掺了点胶水,去年裂过,被人修过。”张研究员脸一红,拉着站长小声说:“这是我给你妈买的生日礼物,怕她嫌便宜,就说是祖传的,没想到被识破了……”

站长赶紧打圆场:“修过也没关系,心意最重要!”林夏也笑着说:“砗磲不是在挑刺,是在告诉我们,老物件也好,新东西也罢,重要的是背后的故事。”大家一听都笑了,老王更是举着他的仿青花瓷碗说:“我这碗虽然是仿的,但我妈用它给我盛了二十年的粥,对我来说就是宝贝!”

展览最后,大家给砗磲颁了个“最佳鉴宝师”奖状,还用贝壳做了个小奖杯。砗磲捧着奖杯,慢悠悠地说:“其实最好的宝贝,不是老物件,是你们心里的念想——念着奶奶的贝壳,念着爷爷的罗盘,念着妈妈的粥碗,这些才是最珍贵的。”林夏看着展厅里的“宝贝”,突然觉得这话太对了——那些物件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是因为藏着回忆和心意,这才是“时间的味道”真正的含义。

第877集:灯笼鱼的“夜间照明队”,科研站停电夜的“荧光狂欢”

科研站的备用发电机突然坏了,站长广播通知:“今晚全站停电,预计明天早上才能修好,大家早点休息,注意安全!”林夏刚摸黑洗漱完,就听见窗外传来“嗡嗡”的声音,探头一看,差点惊掉下巴——一群灯笼鱼,正举着头顶的发光诱饵,在科研站的走廊窗外游动,像一排移动的小灯笼。

“你们怎么来了?”林夏打开窗户,用特异功能问领头的灯笼鱼“亮亮”(因为它的诱饵最亮)。亮亮晃了晃诱饵:“我们听说你们停电了,看不见路,就来给你们当‘路灯’呀!”林夏又惊又喜,赶紧喊苏晓棠:“晓棠,快出来!灯笼鱼来给我们照明了!”

苏晓棠跑出来,看着窗外一排发光的灯笼鱼,高兴得跳起来:“太好啦!我还以为今晚要摸黑睡觉呢!”李铁兰也闻讯赶来,看着灯笼鱼,摸着下巴说:“这比手电筒亮多了,还节能环保,不错不错。”她当即决定,让灯笼鱼组成“夜间照明队”,分区域负责科研站的照明:一部分守在走廊,一部分守在实验室,还有一部分守在宿舍楼下,确保大家走路安全。

有了灯笼鱼的照明,停电夜变得热闹起来。林夏和苏晓棠在走廊里跳皮筋,灯笼鱼们围着她们转,把走廊照得亮堂堂的;陈橙在实验室里加班,灯笼鱼“小光”特意守在她的实验桌旁,还会根据她的需要,调整诱饵的亮度——她看数据时调亮,写报告时调暗,贴心极了;厨师老王则在食堂里支起了烧烤架,用灯笼鱼的光当照明,给大家烤鱿鱼吃,香味飘了整个科研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搞笑的是站长,他想给张研究员打电话,可手机快没电了,于是抱着手机,蹲在灯笼鱼旁边“充电”——其实是借着灯笼鱼的光看手机,结果被张研究员视频时看见,笑着说:“你们科研站的‘路灯’真特别,还是活的!”站长赶紧让亮亮对着镜头晃了晃诱饵,张研究员笑得直不起腰:“下次我也来你们这,体验一下灯笼鱼照明!”

可到了后半夜,意外发生了——亮亮的诱饵突然不亮了,它着急地晃了晃头,诱饵还是暗的。林夏赶紧凑过去:“怎么了?是不是累了?”亮亮委屈地说:“我刚才为了给大家照亮,把‘光’用太多了,现在有点没电了……”其他灯笼鱼也纷纷说:“我们也有点累了……”

林夏赶紧让大家把灯笼鱼请到温暖的水产箱里,给它们喂了特制的浮游生物“能量餐”,还找来手电筒,让研究员们轮流值班照明。苏晓棠看着水产箱里休息的灯笼鱼,小声说:“它们明明自己也累,还来帮我们,真可爱。”林夏点点头,摸了摸亮亮的头:“明天发电机修好了,我们给你们办个‘感谢会’,请你们吃最好的浮游生物!”

第二天早上,发电机修好了,科研站恢复了供电。林夏兑现承诺,给灯笼鱼们准备了丰盛的“能量餐”,还在水产箱里挂了个小小的“最佳照明队”锦旗。亮亮吃着浮游生物,晃着恢复光亮的诱饵,高兴地说:“下次你们再停电,我们还来当路灯!”林夏笑着答应,心里暖暖的——这场停电夜,因为灯笼鱼的帮忙,没有黑暗和无聊,反而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成了科研站最特别的一个夜晚。

第878集:虾兵蟹将的“海底巡逻队”,科研站物资失窃案的搞笑侦破

科研站接连发生了几起“失窃案”:李铁兰的牛肉干少了一包,苏晓棠的草莓棒棒糖丢了两根,陈橙的咖啡粉被偷了半罐,连站长的茶叶罐都空了一半。“肯定是有小偷!”李铁兰举着电击枪,在科研站里巡逻,脸色严肃,“我一定要抓住这个偷东西的家伙!”

林夏觉得奇怪,科研站的门窗都锁得好好的,小偷怎么进来的?她突然想起上次考神蟹帮苏晓棠“助攻”的事,于是去找考神蟹帮忙——考神蟹平时总在科研站周围的礁石缝里活动,说不定看见小偷了。考神蟹听了林夏的话,用钳子夹着一片虾壳,指了指科研站的排水口:“我看见有小生物从那里爬进来,偷了东西又爬出去了。”

林夏赶紧去查看排水口,发现里面有一些细小的脚印,像是虾和螃蟹的。她灵机一动,找来了一群平时和她关系好的虾兵蟹将——有考神蟹、珠珠(寄居蟹),还有一群小对虾,组成了“海底巡逻队”,让它们埋伏在排水口附近,等着小偷出现。

当天晚上,“海底巡逻队”果然等到了小偷——是一群调皮的小螃蟹,它们从排水口爬进来,正准备偷苏晓棠放在桌上的,就被考神蟹用钳子夹住了。小螃蟹们吓得直发抖,坦白说:“我们看见科研站里有好多好吃的,就想偷点回去给小螃蟹们尝尝……”

林夏哭笑不得,问它们:“你们想吃,可以告诉我呀,为什么要偷?”小螃蟹们低着头:“我们怕你不给……”林夏笑着说:“只要你们不偷,我每天都给你们带好吃的!”她当即带着小螃蟹们,把偷来的东西都还了回去,还让苏晓棠拿了些,分给小螃蟹们当“道谢礼物”。

可失窃案还没结束——第二天,李铁兰的牛肉干又少了一包,这次排水口没有脚印,考神蟹也说没看见小螃蟹进来。林夏觉得奇怪,难道还有别的小偷?她偷偷在食堂和实验室装了简易的监控(用旧手机改造的),结果发现,偷牛肉干的不是别人,正是小八!

原来,小八上次偷吃牛肉干被墨鱼“出卖”后,一直念念不忘,这次趁大家注意力都在小螃蟹身上,又偷偷爬出水缸,从李铁兰的储物柜里偷了一包牛肉干,躲在章鱼缸的石头后面偷吃。林夏拿着监控视频,去找小八“对质”,小八还想抵赖,可嘴里还沾着牛肉干的碎屑,怎么也瞒不住。

李铁兰看着小八,又气又笑:“你这小家伙,居然敢偷我的牛肉干!下次再偷,我就把你的虾干全没收!”小八赶紧用触手举起剩下的牛肉干,递还给李铁兰,还用水喷了个“对不起”的字样(其实是乱喷的,但大家都看懂了)。

最后,林夏让“海底巡逻队”负责科研站的“安保工作”,小螃蟹们也加入了巡逻队,每天帮着看守排水口;小八则被罚每天帮李铁兰打扫储物柜,作为“赎罪”。科研站的失窃案终于侦破了,而“海底巡逻队”也成了科研站的“正式员工”,每天都能收到研究员们送的零食——毕竟,用虾兵蟹将当保安,这可是科研站独一份的特色!

第879集:鲸鱼的“深海音乐会”,科研站的“声波研究”意外突破

林夏最近在研究“深海生物声波传播规律”,每天都带着设备在海边记录不同生物的声音。这天,她正记录海豚乐乐的歌声,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低沉而悠扬的声音,像大提琴在演奏,震得海水都微微晃动。“这是什么声音?”林夏赶紧调整设备,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跑到深海峡谷附近,林夏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一头巨大的座头鲸,正对着海面唱歌,它的歌声低沉而富有节奏,周围的鱼群都围着它游动,像是在听音乐会。林夏用特异功能“问”座头鲸:“你唱的是什么歌呀?真好听。”座头鲸晃了晃尾巴,声音温和:“这是我们鲸鱼的‘深海之歌’,用来交流、求偶,也用来表达开心。”

林夏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了陈橙:“鲸鱼的歌声里有复杂的声波频率,说不定能帮我们突破声波传播的研究!”陈橙一听,赶紧带着设备赶来,两人一起记录座头鲸的歌声,发现它的声波能在深海里传播几十公里,而且不会被海水吸收——这对研发新的深海探测仪,有极大的帮助!

站长听说后,非常重视,让林夏和陈橙成立“声波研究小组”,专门研究鲸鱼的歌声。为了更好地记录,林夏还请座头鲸帮忙,让它每天固定时间在深海峡谷唱歌,她和陈橙则带着设备,在旁边记录数据。苏晓棠也加入了小组,负责整理数据,李铁兰则负责保护她们的安全,防止遇到危险的深海生物。

研究进行得很顺利,可没过几天,座头鲸突然不唱歌了,只是趴在海面上,看起来很不开心。林夏赶紧问它:“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座头鲸叹了口气:“我想我的同伴了,它们在东边的海域,我一个人唱歌,有点孤单。”林夏心里一动,提议道:“那我们帮你邀请你的同伴来,办一场‘深海音乐会’,好不好?”

座头鲸眼睛一亮,高兴地答应了。林夏和陈橙用声波发射器,把座头鲸的歌声发送到东边的海域,邀请鲸鱼们来深海峡谷聚会;苏晓棠和李铁兰则在海边布置“观众席”,用荧光灯吸引海洋生物来观看;厨师老王还特意做了很多“海洋零食”(用海藻和浮游生物做的),准备给鲸鱼们当“音乐会甜点”。

三天后,鲸鱼们真的来了!一共来了五头座头鲸,它们围着深海峡谷游动,一起唱起了“深海之歌”,歌声低沉而悠扬,传遍了整个深海。周围的鱼群、海豚、海龟都赶来听音乐会,林夏和陈橙则在旁边,兴奋地记录着它们的歌声——不同鲸鱼的歌声频率不同,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美妙的声波,这正是她们研究需要的关键数据!

音乐会结束后,林夏和陈橙根据记录的声波数据,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深海探测仪——它能模拟鲸鱼的歌声,在深海里传播更远的距离,探测更精准的信息。站长高兴地宣布:“这是我们科研站的重大突破,多亏了座头鲸和它的同伴们!”

为了感谢座头鲸,林夏和大家给它颁发了“最佳声波导师”奖杯,还用贝壳做了个小小的奖牌,挂在它的鳍上。座头鲸晃着鳍,高兴地说:“以后我每年都来这里办音乐会,帮你们做研究!”林夏笑着点头,心里想着——原来科研不只是冰冷的实验和数据,有时候,和海洋生物做朋友,听它们唱歌,也能带来意外的突破,这大概就是深海研究最有趣的地方吧。

第880集:科研站的“海洋生物运动会”,冠军奖品居然是虾条大礼包

“最近大家实验都辛苦了,我们办个‘海洋生物运动会’,放松一下怎么样?”站长在会议上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林夏负责策划运动会,苏晓棠负责布置场地,陈橙负责制作比赛道具,李铁兰负责当裁判,大家分工明确,很快就开始了筹备。

运动会的项目很有特色,都是为海洋生物量身定制的:“虾兵赛跑”——让小对虾们在珊瑚丛间赛跑,谁先到达终点谁赢;“螃蟹举重”——让螃蟹们用钳子举贝壳,举得最重、坚持时间最长的赢;“海豚跳跃”——让乐乐和它的同伴们比赛跳跃高度,跳得最高的赢;“章鱼迷宫”——让小八和其他章鱼比赛走迷宫,谁先走出迷宫谁赢;还有“海星拔河”——让海星们用腕足拉海草绳,谁把对方拉过线谁赢。

比赛当天,深海峡谷旁热闹极了。林夏当主持人,用特异功能给大家解说比赛;苏晓棠举着用贝壳做的“加油牌”,给参赛的海洋生物加油;李铁兰穿着特制的裁判服(用海带做的),严肃地站在赛场边,吹响了比赛的哨子(用海螺做的)。

“虾兵赛跑”最先开始,十几只小对虾在珊瑚丛间飞快地跑着,领头的小虾“快快”一直领先,可就在快到终点时,它突然停下来,帮一只掉进珊瑚缝里的小虾爬了出来,结果被后面的小虾“冲冲”超过,得了第二名。可大家都给快快鼓掌,林夏笑着说:“虽然快快没拿冠军,但它乐于助人,是我们的‘道德风尚奖’得主!”

“螃蟹举重”比赛中,考神蟹表现最出色,它用钳子举起了一个比自己还重的贝壳,坚持了整整一分钟,毫无悬念地得了冠军。苏晓棠给它颁奖时,考神蟹用钳子夹着奖牌,还不忘要“奖品”:“我的虾条大礼包呢?”大家都笑了,苏晓棠赶紧把准备好的虾条大礼包递给它——这是运动会的冠军奖品,所有项目的冠军都能得到。

“海豚跳跃”比赛最精彩,乐乐和它的同伴“跳跳”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它们一次次跳出海面,高度越来越高,最后乐乐以一个高难度的翻转获得第一名。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太平洋底来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