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 > 第519章 端午清晨,雾气弥漫

周砚走出宅院,夜色如墨,雨水洗过的青石板路倒映着稀疏的灯火,像一条破碎的银河。

他没有坐车,而是像个再寻常不过的夜归人,融入了金陵城湿漉漉的呼吸里。

第一站是秦淮河畔的得意茶馆。

说书先生的醒木“啪”地一响,说的正是《封神榜》里闻太师兵败绝龙岭的段落。

周砚拣了个角落坐下,堂倌送上来的茶水已经凉了。

他不在意,只凝神听着。

那说书人嗓音沙哑,说到激昂处,却忽然话锋一转,插入一段自编的评弹小调,唱的是姜子牙如何困守西岐,于渭水垂钓,等待天时。

曲调婉转,词句却古怪,颠来倒去,反复吟哦着一句:“香不断,门不开,愿者上钩自会来。”满堂茶客只当是新编的噱头,听个热闹,唯有周砚的指节在桌下轻轻叩击,和着那曲调的节拍,心中一块大石缓缓落地。

香火是愿力,门是心门。这道传承,已化作了市井闲谈。

他起身离去,又绕到城南一处偏僻的巷弄。

屋内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和接生婆沉稳的安抚声。

周砚站在屋檐下,雨水顺着斗笠的边缘滴落,他却纹丝不动,侧耳倾听。

那接生婆正用温水为新生儿擦拭身体,口中念念有词,哼着一段没有词的四声短咒。

那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音调的起伏顿挫,赫然暗合着“震、巽、坎、离”四卦的音韵。

这是数百年传下来的规矩,老人们说能为孩子定神驱邪,却不知这音律本身,就是一道注入初生血脉的卦印。

最后,他拐进了夫子庙附近的一条小吃街。

一个卖麦芽糖的货郎正要收摊,他摇着手里的拨浪鼓,鼓声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清清楚楚的三急一缓,三急一缓。

周砚的瞳孔微微一缩——那是“鼎”卦的爻变之象。

鼎者,国之重器,亦是烹煮万物、调和阴阳的器皿。

这货郎不过是得了几句顺口溜,教他如此摇鼓,说是能招揽回头客,他哪里知道,自己每一次摇动,都是在为那口看不见的大锅,添上一把无形的柴火。

周砚回到书房,在笔记上记下最后一行数据。

他看着窗外,雨丝在灯下如金线。

这些散布在全城的碎片,彼此素不相识,却在同一道无形的旋律上共振。

他们不是被操控的棋子,而是被唤醒的星辰,正循着古老的引力,自动汇入同一个浩瀚的星局。

他所做的,不过是在正确的时机,向一潭看似平静的古井里,投入了一颗名为“希望”的石子。

与此同时,白桃也在行动。

她脱下军装,换上一身朴素的布褂,在城西一间由教会开办的诊所里做起了义工。

她不问病人的来路,也不收分文诊金,只在望闻问切间,悄然留意着那些曾与“节点”事务有过交集的人及其家属。

几天下来,一个奇异的现象让她心头剧震。

许多参与者的孩童,那些从未直接接触过任何口诀、更不知晓其中玄机的孩子,在她的诊断下,竟普遍呈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健康体征。

他们的舌苔薄白而均匀,双目之中神光内敛,呼吸绵长,这在中医看来,是“先天元气充盈”的极佳之象,在如今这个物资匮乏、人人面有菜色的时代,显得尤为不可思议。

最让她震惊的,是一个五岁男孩。

他的祖父是那位在玄武湖边卖糖粥的老人。

男孩的母亲忧心忡忡地告诉白桃,孩子最近总在夜里梦游,拿着木炭在地上乱画。

白桃留了心,次日清晨借口复诊,在那家人床边的废纸篓里,找到了一张画满了歪歪扭扭符号的纸。

而在纸张的一角,赫然有四个勉强可以辨认的字:“巽上离下”。

巽为风,离为火,巽上离下,是为《家人》卦。

白桃只觉一股电流从指尖窜上心头,她稳住心神,故作不经意地问那男孩的祖母:“阿婆,您平常都怎么哄小孙孙睡觉的?”

老祖母笑了,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还能怎么哄?就哼哼那段老掉牙的调子呗,他爹小时候,我就是这么哼的,哼了几十年,都成习惯咯。”

白桃的指尖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她明白了。

那段被拆解的《护愿文》,早已超越了口诀的范畴,它渗入了摇篮曲,渗入了睡前故事,渗入了母亲对孩子的抚慰,渗入了祖母对孙辈的慈爱。

这种通过血脉与亲情传递的文化记忆,比任何一道军事密令都更加坚不可摧。

城外的日军实验室里,气氛却是一片死寂。

那口费尽周折从金陵运来的“活卦盘”铜锅,在送往上海分析的途中,遭遇了游击队的猛烈伏击。

一番激战,运送车辆翻下山崖,铜锅坠入江中。

日军耗费巨大代价将其打捞上来,送入实验室。

然而,所有的检测结果都让首席研究员百思不解。

锅体内部的锡镴层完好无损,物理结构没有丝毫变化,但所有精密仪器都显示,它的读数已彻底归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个曾经捕捉到的,足以与整座城市共振的强烈信号,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它现在,就是一口普通的、甚至有些破旧的铜锅。

研究员永远不会明白,锅之所以为锅,不在其铜,而在其火。

离开了金陵的地脉之气,失去了千家万户烟火的温养,这口锅便如离水的鱼,所有的灵性与温痕都已暂时沉寂,并非消亡,只是隐匿。

锅没坏,只是换了火。

夫子庙口,那口新锅在聋哑匠人的照料下,已持续使用了半个多月。

一日,匠人的小孙子在玩耍时不慎被灶膛的火星烫伤了手指,疼得哇哇大哭。

老人情急之下,想起祖辈传下的土方,从滚烫的锅盖边缘刮下一些乌黑的碳粉,混合了些许蜂蜜,小心地敷在孙子的伤口上。

奇迹发生了,第二天清晨,那水泡竟已消退,伤口一夜愈合,甚至没有留下一点疤痕。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邻里们纷纷效仿,用来处理蚊虫咬伤、轻微的烫伤、或是小儿的奶癣,竟都有奇效。

“黑锅膏”的名声渐渐传开,成了金陵城里一味不要钱的民间秘方。

白桃辗转取得一些样本,带回自己的临时实验室。

在显微镜下,她惊异地发现,那碳粉层中富含着无数微量的铜锌合金颗粒,其晶体结构异常奇特,绝非普通燃烧所能形成。

她推断,这是在无数次高温烹煮中,玉钥残留的微末物质与数十种草药的气息,在百姓的愿力催化下,反复交融沉淀而成的产物。

这已非单纯的化学反应,而是一种近乎于“愿力固化”的炼金术。

监狱最深处,陆九的绝食抗议进入了第七天。

他的身体虚弱到了极限,嘴唇干裂,眼窝深陷。

看守奉命强行灌食,却发现根本无法做到。

几名壮汉按住他,可他的嘴唇却如铁铸般紧闭,撬棍都无法插入,喉部的肌肉更是在无意识中自主收缩,任何液体都会被立刻呛出。

随行的日本军医用仪器检查他的神经系统,报告上的数据令人费解:陆九的大脑皮层活动微弱,但脑干区域却异常活跃,仿佛他的整个身体已经被某种更深层的节律彻底接管,拒绝一切外来干涉。

当天深夜,暴雨再至。

陆九在半昏半醒的谵妄中,从干裂的喉咙里挤出一句微不可闻的梦呓:“灯灭……香不断。”

话音落下的瞬间,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窗外屋檐滴落的雨水声,骤然改变了节奏。

先是清晰而短促的三响,应合着“艮”卦的止势,仿佛时间为之停顿一刹;紧接着,节奏转为连绵不绝的流水之音,哗啦啦地响成一片,与整条街巷的排水沟发出的轰鸣声完美共鸣,那是“坎”卦的奔流之象。

仿佛整座城市,都在用这场大雨,替他回答了那句话。

远在城东的白桃,也在同一时刻从浅眠中惊醒。

她没有点灯,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听着那由静止转为奔流的雨声。

她感到自己与陆九、与周砚、与那个卖糖粥的女孩、与那个刚出生的婴儿、与整座金陵城的脉搏,都汇入了这同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之中。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守护,不再需要刻意去寻找阵眼,引导地气。

因为阵眼已是全城,地气已在人息。

从个体守护到系统洞察的跃迁,在这一刻悄然完成。

数日后,端午清晨,雾气弥漫。

白桃再次独自来到了钟山深处的药圃。

这一次,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赤足踏上湿润的泥土,也没有从发髻上取下银针,去感应或引导那无形的气场。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