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逃生三国 > 第9章 仁宗罢阁老

逃生三国 第9章 仁宗罢阁老

作者:懒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4 16:05: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垂拱殿内,鎏金兽炉升起袅袅青烟,却驱不散弥漫的凝重。宋仁宗赵祯斜倚龙椅,指尖叩击着嵌玉扶手,目光扫过阶下文官们交头接耳的身影,忽然冷笑一声:“杨会新败,正好敲打敲打这个骄傲的家伙。不过,诸位爱卿,我军新败,女真士气大盛,于我军颇为不利。可有良策?”

殿内霎时寂静,唯有风雪拍打着雕花窗棂。狄青身着洗得发白的软甲,站在武官末列,粗糙的手掌攥得甲叶咯咯作响。自他踏入朝堂,几道带着轻蔑的目光便如芒在背 —— 那些文官的眼神,比女真的箭矢更让他难受。

“官家,臣有一策,或可一用。” 狄青踏出班列,靴底碾碎青砖缝隙里的积雪。他刻意挺直脊背,却见枢密使文彦博的眉头皱成川字,谏官包拯的獬豸冠缨微微颤动。

“狄将军但说无妨。” 赵祯坐直身子,目光掠过狄青肩头未拭净的血痕。

“北地大雪封路,女真骑兵虽利,却困于泥泞冰辙,粮草难以为继。” 狄青展开冻得发脆的羊皮地图,指腹擦过标注的堡垒,“臣请加固各处防线,储备三月粮草与御寒之物。女真若攻,我军据险死守,以逸待劳。”

“纸上谈兵!” 翰林学士王珪突然嗤笑,广袖拂过身旁同僚,“狄将军出身行伍,怕是不知修筑堡垒所需木料、砖石,在这寒冬腊月根本运不上北境!”

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哄笑。狄青的耳尖瞬间涨红,却死死盯着赵祯:“可招募北地猎户、流民。他们踏雪如履平地,既能助修工事,又能组成轻骑,夜袭女真散兵与粮队。待开春敌军粮尽、士气衰微,我军便可......”

“流民?” 包拯突然开口,官服上的獬豸补子随着动作微微起伏,“鱼龙混杂之辈,如何确保无女真细作?”

当狄青要辩驳时,仁宗赵祯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忽而目光如炬,朗声道:“计策不错,不过你有些地方不对。若是就地取材,化雪为水,浇于土石之墙上,以冰铸城,徐徐推进,困女真于山林,见者箭射而死。如此一来,既解了物资运输难题,又能凭坚冰城墙将敌军困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狄青双眼一亮,单膝跪地:“官家圣明!以冰筑城,城墙光滑难攀,且寒冷刺骨,女真即便强攻也难以着力。我军只需在城头设伏,以强弩守御,敌军插翅难飞!”

“陛下,此法虽妙,但耗费人力巨大,且冰墙不耐火攻。” 文彦博捻着胡须,面露忧色。

赵祯微微一笑:“可在冰墙内侧堆砌土石,预留孔洞注水。若女真用火,便以冷水浇下,迅速冻结缺口。再者,令北地百姓收集狼粪、硫磺等物,混入冰雪之中,燃烧时产生浓烟毒雾,叫女真无法靠近!”

包拯躬身道:“陛下思虑周全,臣等叹服。只是需严令各部,不得骚扰百姓,确保物资征集公正。”

“准奏!” 赵祯起身,龙袍猎猎作响,“狄青听令!即刻前往北境,督造冰墙,务必将女真困死在山林之中!”

狄青挺直胸膛,声如洪钟:“臣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当狄青大步踏出垂拱殿时,漫天风雪似乎都已化作破敌的利刃。这场由仁宗赵祯奇策引发的冰墙之战,即将在北地的雪原上,书写新的传奇。

朔风如刀,刮得营帐的牛皮帘猎猎作响。杨会裹紧厚重的狐裘,盯着案上摊开的羊皮地图,眉头拧成了疙瘩。帐外,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早已将北地山川染成一片苍茫,远处的山林在风雪中若隐若现,仿佛蛰伏着无数危机。

“报!” 一名浑身是雪的斥候掀开帐帘,扑进帐内,“将军,第三队巡哨的兄弟在鹰嘴崖附近失联,至今未归!”

杨会猛地起身,烛火被带起的风晃得明灭不定,在墙上投下他颤抖的影子。“又是鹰嘴崖!” 他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墨砚里的冰碴子簌簌掉落,“这鬼天气,茫茫雪原,根本分不清哪里藏着女真的伏兵!前日王校尉的人马,就是在看似平坦的雪地上,突然掉进了女真挖的陷阱,无一生还......”

帐内的亲兵们面面相觑,手中握着的火铳筒上结满白霜。一个年轻的士卒嗫嚅着开口:“将军,要不咱们用烟火为号,多派些人手,扩大搜索范围?”

“蠢货!” 杨会怒目圆睁,“这漫天风雪,烟火能传多远?反倒会给女真暴露目标!” 他来回踱步,靴底碾碎了青砖缝里的积雪,“可再这么下去,我军只能龟缩在营寨里,眼睁睁看着女真蚕食周边,等他们准备妥当,发起总攻......”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一名传令兵疾驰而至:“杨将军!官家有令,请您即刻回朝议事!”

杨会闻言一怔,随即攥紧了腰间的佩刀。他望向帐外的风雪,心中满是不甘与忧虑。此刻的他还不知晓,垂拱殿上,仁宗赵祯正与群臣商议着破敌奇策,而那 “以冰铸城” 的妙计,或许正是解开他眼前困局的关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月余过去,曾经白雪皑皑的官道如今泥泞不堪。杨会骑着马,缓缓行进在京师的街道上。他的铠甲不再锃亮,披风也沾满尘土,整个人透着一股萎靡。街道两旁,百姓们来来往往,不时有人投来目光,他却不敢抬头,只觉得那些目光如芒在背。

想当初,他带着陛下的信任,带着满营将士的期许,意气风发地奔赴战场,心中想着定能立下赫赫战功,荣耀归来。可如今,一场大败,让他所有的骄傲都被击碎。那些在战场上的狼狈,士兵们的惨叫,还有面对女真伏兵时的无能为力,日夜在他脑海中盘旋。

到了皇宫门前,杨会下马,脚步沉重地往里走。宫墙依旧巍峨,可他却感觉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曾经,他昂首挺胸地踏入此地,与同僚们谈笑风生;现在,他低着头,生怕遇见熟人投来的嘲笑目光。

穿过一道道宫门,终于来到垂拱殿前。杨会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衫,却怎么也无法抚平心中的惊惶。他缓缓步入殿内,跪倒在地:“臣杨会,参见陛下。” 声音沙哑而颤抖,再不复往日的豪迈。

仁宗赵祯坐在龙椅上,看着阶下的杨会,神色平静:“杨卿平身吧。此次北地之战,你辛苦了。”

杨会却不敢起身,额头紧紧贴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臣有罪!臣未能守住北地,损兵折将,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他心中满是恐惧,不知陛下会如何处置自己,也不知该如何面对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杨会粗重的喘息声。此刻的他,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在这威严的宫殿中,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助。

杨会浑身发颤,额头死死抵着冰凉的青砖,耳边却突然响起仁宗温润的嗓音,如同一束光照进他满是阴霾的心底。

“将军何罪之有?胜败乃兵家常事。天不与便,岂是人力之过?将军能守住契丹旧土,不使归于女真,本就不易,朕不是无理之人,不会滥杀无辜的。”

杨会猛地抬起头,眼眶瞬间通红。他望着龙椅上神色和煦的赵祯,恍惚间竟以为自己听错了。垂拱殿内鎏金烛台映得天子面容柔和,可杨会分明记得,半月前自己在雪夜中狼狈突围时,以为回京后必将面对雷霆之怒。

“陛下……” 杨会声音哽咽,喉结剧烈滚动,“臣损兵折将,丢了三处关隘,若不是狄将军率援军赶到……” 他话音未落,忽听得文官队列中传来一声轻嗤。

翰林学士王珪甩了甩广袖,阴阳怪气道:“杨将军倒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听闻狄将军驰援时,贵部将士正蜷缩在营帐中饮酒避寒呢?”

“你!” 杨会怒目圆睁,铠甲缝隙迸出火星,却在触及赵祯微微皱眉的瞬间,生生将怒火咽回腹中。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末将愿戴罪立功,只求陛下再给末将一次机会!”

赵祯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群臣:“北地战事胶着,朕召诸位前来,不是为了互相攻讦。狄卿家,你此前提出的冰墙之策,如今可有眉目?”

狄青跨出班列,甲胄上还沾着旅途的风霜:“回禀陛下,臣已在幽州、云州交界处选址。只是……” 他瞥了眼欲言又止的杨会,“修筑冰墙需征调民夫十万,粮草辎重更是浩繁,还望陛下下诏,令沿途州府全力配合。”

“准奏。” 赵祯微微颔首,忽而转向杨会,“杨卿熟悉北地地形,即日起协助狄卿。若能将女真困死在冰墙之外,朕自当论功行赏。”

杨会猛地叩首,额头撞得青砖咚咚作响:“臣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起身时,他偷偷抹了把眼角的泪,却见狄青朝自己微微点头。殿外寒风呼啸,可垂拱殿内的气氛,却因天子的一句话悄然回暖,一场关乎大宋存亡的冰墙之战,正在君臣的筹谋中渐渐成型。

就在此时,赵祯忽然将目光转向王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北地之事,王阁老知道多少?若非将士用命,岂容阁老在朝堂上讥讽戍边英杰?”

王珪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广袖下的双手微微颤抖。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被赵祯冰冷的目光堵了回去。整个垂拱殿鸦雀无声,只有炭火噼啪作响的声音。

“陛下明鉴,臣…… 臣只是就事论事。” 王珪硬着头皮说道,声音却越来越小。

“就事论事?” 赵祯猛地拍案而起,龙袍猎猎作响,“杨卿在北地浴血奋战,抵御外敌,你却在这朝堂之上,用轻飘飘的几句话,寒了将士们的心!若人人都如阁老这般,以后谁还愿意为大宋出生入死?”

朝堂上文武百官纷纷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那些平日里与王珪交好的文官,此刻也不敢为他说情。而武官们则暗自叫好,看向赵祯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

“臣知错了,请陛下恕罪!” 王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地面。

赵祯看着匍匐在地的王珪,神色稍缓:“念在你多年为朝廷效力,此次便不予重罚。但下不为例,若再有此等轻视戍边将士之举,休怪朕不客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陛下隆恩!” 王珪如蒙大赦,冷汗早已湿透了后背。

赵祯重新坐下,目光扫过全场:“北地战事吃紧,诸位爱卿当同心协力,共御外敌。莫要再做这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臣等遵旨!” 朝堂上响起整齐的回应声,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也终于渐渐平息。然而,赵祯的这番斥责,却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众人对这位看似温和的天子,多了几分敬畏。

垂拱殿内死寂如坟,唯有炭火爆裂声惊得众人眼皮直跳。王珪张着嘴,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蟒袍玉带下的双腿剧烈颤抖,几乎支撑不住身体。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天子轻飘飘一句话,就要将他数十年经营的仕途彻底碾碎。

“陛下…… 陛下明察!” 王珪踉跄着向前扑了半步,冠冕上的珠串叮当作响,“臣…… 臣一片忠心,不过是言语失当,求陛下开恩!犬子年幼,怎能……”

“够了。” 赵祯端起茶盏轻抿,目光却似淬了冰,“阁老在朝堂三十载,可曾见过哪个在后方安享富贵的,比前线将士更有资格谈功过?” 他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溅出的茶水在明黄圣旨上晕开深色痕迹,“即日起,王珪致仕,爵位由长子承袭。退朝!”

话音未落,文官队列中已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枢密使文彦博的胡须微微颤动,悄悄后退半步;谏官包拯攥紧笏板,欲言又止。武官们却个个挺直腰杆,狄青藏在甲胄下的拳头缓缓松开,杨会望着王珪瘫倒在地的身影,眼角余光瞥见几个文官面如土色,心中百味杂陈。

“臣…… 臣不服!” 王珪突然发出困兽般的嘶吼,被两个侍卫架着拖出殿门时,蟒袍下摆扫落了阶前青铜香炉,香灰撒在赵祯的御阶上,如同他破碎的官途。

殿外寒风卷着细雪扑进来,熄灭了几盏烛火。赵祯起身拂袖,龙袍掠过众人头顶:“狄青、杨会留下议事。其余人等,若再有长他人志气者,王珪便是下场。”

随着沉重的殿门轰然闭合,这场惊雷般的处置在朝堂上掀起的余波,却才刚刚开始。那些曾与王珪往来密切的官员,此刻正捏着冷汗盘算着如何撇清关系;而北地的冰墙工地上,或许还不知道,因为这场朝堂风暴,他们即将迎来截然不同的局面。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