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 > 第115章 你管这叫守成

各个时期的长孙无忌无奈轻叹,太宗给儿子留下了顶配班底,结果李治这个装货,一上位就开始坑爹。

要知道,太宗的贞观之治,除了四海宾服的军事,还有政治清明。

他们朝臣之间少有派系斗争,不需要溜须拍马,没有怀才不遇,一切都是欣欣向荣之态。

李治借废王立武之事,将他们这些对国家、对他立有大功的功臣一一清理。

而那些见风使舵、顺应圣意的人则获得了进入权力中枢的机会。

他不用想都知道,武则天上位,为了弹压朝臣,会将曾经清正的朝廷变成什么样子。

不过,这次他是管不了,也不打算再管了。

刚登基的李治,看到底下默默低头的贞观老臣,尤其是一脸悲痛的舅舅……

无言的沉默弥漫在众人之间,要不是为了李治的面子着想,他们恨不得当场请辞。

不过,从太宗一朝过来的老臣,再如何不适应,也要低头做人。

大家心里难受不已,现在的李治让他们想起了大清,那个将臣子当奴才都不配的朝代。

是杀是剐,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看来,这个李治跟武则天杀掉那些贵族是好事啊,寒门学子可以出头了。”

“是啊,寒门学子身后没人,皇帝可以放心用。”

“武则天算是夺了大唐的江山,然后又把江山还给大唐,就为了过皇帝瘾吗?”

“要是你可以当皇帝,你当不当?”

……

武则天跟李治杀了不少人,但这些贵族势力跟百姓无关,大家更高兴寒门学子上位。

体验过底层苦生活的官员,总比贵族官员做事好。

起码,这些官员真的知道百姓生活的苦,做事的时候能稍微考虑到百姓的死活。

这样,就够了。

{十年时间不仅根除内忧,外患也接连平息。

公元657,李治派苏定方出马,仅用十个月灭亡西突厥,设昆陵、蒙池两大分部。

将葱岭以西纳入版图,从此商队从长安至欧洲无复盗寇,岁贡不绝。

公元660年,灭掉百济。

公元668年,派大将李积出马,一举拿下高句丽总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

这下,只剩吐蕃一个心腹大患。

公元663年,吐蕃灭亡吐谷浑,后联合西域小国攻占安西四镇,切断大唐与西域联系。

李治命薛仁贵带兵五万出征,结果副将郭待封不服指挥,带粮草提前出发,半路被吐蕃全歼。

薛仁贵被四十万大军合围,士兵饥疲交加几乎全军覆没,大唐被迫议和。

这次战败后,李治暂缓收复,先加强河西走廊驻军,扶持突厥牵制吐蕃。

公元679年,唐高宗李治派军出征的战役是朔州、黑山之战,由裴行俭率军击败东突厥叛军,稳定了北疆。

在他的经营下,唐朝疆域达到历史巅峰。

东至朝鲜半岛,西至咸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总计约1241万平方公里。}

大唐前的各朝代皇帝:“……后世管李治叫什么,懦弱无能的妻管严?”

还以为又是一个像宋仁宗的守成之君,没想到武德如此充沛。

李世民的崽果然不简单,骨子里就是个叛逆的。

长孙无忌当真看走眼了,想当权臣,还差得远。

长孙无忌:“……所以,太宗为什么不把这些地盘打下来,是没人吗?还是不想打?”

反正,他知道,如果自己还在朝堂,一定会劝阻李治。

李世民皱了皱眉,什么也没说。

其他人也不敢说,打不赢吐蕃,在他们意料之中。

高海拔会让唐军难以适应高原反应,战斗力大幅下降,后勤补给也是大难题,更何况吐蕃可依托地利防御。

王玄策更不敢动,灭了天竺的他,可是帮助吐蕃做大的猪队友……

晚年朱元璋突然问道:“老四,你说说。”

老四上位后常年征战,也打下了不少地盘,但后面的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空耗国力打下地盘而不能汉化,日后反而成为心腹大患,建州女真就是如此。

朱棣沉下心想了想,才回答,“爹,李治想要开疆拓土没错,但心太急了。

清掉贞观老臣后,朝局并不稳当,打下再大的地盘,后面都没精力治理……”

朝堂不稳,政务管理能力下滑,李世民鼎盛的大唐也就到头了。

【电视剧里的李治:你管这叫守成?

真实历史上的李治:你管这叫守成?

你看看李世民留的底子,国力和臣子都是一流的,只要不微操,大唐稳的很,然而……

李治前期靠着贞观老臣开创永徽之治,后期外战失利,民生一塌糊涂,属于一个中等的守成之主。

李治是让大唐疆域达到巅峰,但丢吐谷浑让吐蕃成为帝国,灭百济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晚年让突厥复国……

这么看,真的是打了个寂寞,让敌人壮大了。】

各个朝代的皇帝:“……真是不怕儿子败家,就怕儿子创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唐军事这么强盛的王朝,对外征战无往不利,对内休养生息,给李治攒下了那么丰厚的家底。

只要不作死,贞观之治后面能出几个盛世。

李治在外炫了一圈肌肉后,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又不得不放弃,反而让外患趁机发育……

李治原本还得意于自己打下的疆域超过了阿耶,结果后世人的评价给他泼了一桶又一桶冷水。

他的永徽之治和开疆拓土成就,放在整个华夏帝王中,也算是相当能打。

结果属于一个中等的守成之主?

那大宋的宋仁宗还得了个千古仁君的称号,他怎么也得上千古一帝的桌吧?

就因为老婆当皇帝,就拉低他的历史评价?

李治不服。

李治都要气哭了,武媚娘笑道:“陛下,你忘了,天幕都夸你是雄才大略,乾纲独断的帝王。”

“后世之人是从整个大唐来看你的旷世伟业,跟太宗皇帝相比,谁又能比得上呢?”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人无完人,李治这个皇帝做得并不差。

要不是吐蕃,李治早把新罗从地图上抹掉了,现在东突厥人还在大唐的地盘上,好解决的很。

吐蕃棘手一些,但也不是没办法,哪里就值当李治掉眼泪了。

李治一想到,阿耶选他当太子,不是因为他比大哥他们优秀,而是仁孝。

现在,后世告诉他,打得这些仗都是白折腾,就心堵。

这不就是说,他不是最好的继承人吗?

后世人一直惋惜大哥没能上位,说他是最好的太子,那做出了一番政绩的他算什么?

他才是阿耶最合适的继承人!

喜欢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