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49章 第45种死法:蹊跷死亡的废后

“家人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朱迪钠在天幕上展示出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画像,“她的晋升之路,可谓明代后宫的一个典型样本。”

画像中的孙太后眉眼精致,却带着几分谨慎与克制。

“孙氏原本只是朱瞻基的妃嫔,因生下长子朱祁镇,在宣德三年被立为皇后。”朱迪钠解释道,“这个过程中,她既得到了宣德帝的宠爱,也展现了相当的政治智慧。”

【熬夜冠军】:“从妃子到皇后,再到太后,这晋升速度可以啊!”

然而,好景不长。朱迪钠调出后宫等级图:“在儿子朱祁镇即位后,孙太后的处境反而变得微妙。张太皇太后始终牢牢掌控着后宫大权,甚至连被废的胡皇后,在宫中的地位都要高于孙太后。”

图表显示,胡皇后虽被废,却仍享有“静慈仙师”的尊号,且深得张太皇太后信任。

“这种压制让孙太后十分难堪,”朱迪钠分析道,“她虽是皇帝生母,却始终活在太皇太后的阴影下。”

【后宫观察家】:“这就尴尬了,亲儿子当皇帝,自己却要矮人一头。”

就在张太皇太后薨逝后不久,后宫发生了一件令人疑窦丛生的事。朱迪钠将天幕画面切换至深宫苑囿,被废黜多年的胡皇后,在正统八年正月突然离世,距离太皇太后去世仅隔四个月。

天幕上出现两份先后发布的讣告,时间上的紧密衔接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警觉。

吃瓜不嫌事大率先发言:这也太巧了吧?靠山一倒,对手就没了?要说这里头没猫腻,我是不信的。

宫廷权谋爱好者立即跟进分析:最大得利者即最大嫌疑人的原则,孙太后确实有充分的动机。太皇太后在世时,胡氏虽被废,却在宫中备受礼遇,地位甚至隐隐压过孙太后这个皇帝生母。如今阻碍尽去,正是永绝后患的好时机。

这条分析获得大量网友点赞。

历史侦探补充道:而且胡皇后死后被追谥恭让皇后,这个谥号很有意思。既承认了她的皇后身份,又强调了她的事实,简直是为孙太后正名的最佳注脚。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理性分析派指出:胡皇后被废后长期郁郁寡欢,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太皇太后这个精神支柱倒下后,她病情加重也是说得通的。

医学考证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史料记载胡皇后以疾崩,但具体是什么病却没有说明。考虑到她当时也就四十出头,正值壮年,突然病逝确实引人怀疑。

就在网友们争论不休时,洪武时空的奉天殿前,群臣中响起一阵压抑的窃窃私语。

一位老臣低声对同僚道:这情形,倒让老夫想起此前天幕所说常太子妃与吕侧妃之事...

另一位官员叹息:看来靖难之役并未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夺嫡之争、后宫倾轧,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重演罢了。

这些议论虽轻,却清晰地传到了朱元璋耳中。他的脸色愈发阴沉,握着龙椅的手背青筋暴起。

朱迪钠看着激烈讨论的弹幕,总结道:无论胡皇后之死真相如何,这件事确实反映出明代后宫斗争的残酷性。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因继嗣问题引发的矛盾,从洪武朝到正统朝,始终在轮回重演。

天幕上同时出现常太子妃、吕侧妃与胡皇后、孙太后的画像对比,强烈的既视感让观看者无不震撼。

历史轮回者感叹:所以说,靖难之役只是换了一批演员,演的却还是同一出戏。

这番讨论在洪武朝臣中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单纯的武力征伐或许能暂时解决问题,却无法根除权力斗争的制度性根源。

令人意外的是,在终于掌握后宫大权后,孙太后却并未展现出强势的一面。

“面对已经成年的儿子朱祁镇,孙太后选择了完全放任。”朱迪钠展示出母子相处的画面,“她对朝政不闻不问,对儿子的决策也从不过问,仿佛这个皇帝儿子只是她安身立命的依靠。”

画面中,孙太后总是安静地待在深宫,而朱祁镇则意气风发地处理朝政。

【教育反思】:“这母亲当得也太省心了吧?完全放养啊!”

就在网友们热议孙太后的为政风格时,一位名叫历史比较学的网友提出了一个精妙的观察: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孙太后与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就像是同一出戏码在不同时代的上演。两位太后的人生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天幕上随即出现两位太后的对比画像,左侧是吕太后端庄持重的形象,右侧是孙太后温婉内敛的容貌。

细节控立即补充道:确实!她们的儿子都是在年幼时登基,都需要母亲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引。可惜的是,两位太后都没能胜任这个角色。

然而细究起来,二人的差异更为明显。朱迪钠调出两位太后的出身资料,吕太后出身名门,其父是太常寺卿吕本,自幼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而孙太后只是永城县主簿之女,受教育程度有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天幕上展示出两位少女时期的受教育场景:吕太后在书房中研读经史,孙太后则在闺中学着女红。

教育观察者点评道:这就决定了二人政治素养的天壤之别。吕太后懂得制衡之道,孙太后却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朱迪钠继续分析:在关键时刻,两位太后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建文帝削藩时,吕太后至少还能提出谏言;而面对朱祁镇的胡作非为,孙太后却选择了沉默。

画面中,吕太后在向建文帝进言,神情恳切;而孙太后则独自在佛堂诵经,对朝政不闻不问。

权力分析感叹道:这就是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啊!吕太后知道什么是责任,孙太后只知道什么是自保。

有趣的是,朱迪钠调出后世对两位太后的评价,虽然二人都被认为教子无方,但历史对吕太后的评价要低得多,毕竟建文帝失败了。而关于孙太后的记载则多是不预政事,毕竟他的儿子还是皇帝。

公平秤评论道:这评价很公正!努力过但失败,和根本不努力,是两回事。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两位太后的命运却惊人地相似。朱迪钠总结道:

无论是因为能力不足还是选择失误,她们最终都未能阻止儿子走向悲剧。建文帝失国,朱祁镇被俘,两位太后晚年都要承受丧子之痛。

天幕上出现两位太后晚年的画像,眉宇间都带着相似的哀愁。

命运观察家精辟地指出:这就好比两个不同水平的玩家,却都在同一个关卡失败了。有时候,起点不同,结局却可能相似。

这番对比让天幕前的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意识到,后妃的教育和素质,远比想象中更重要。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权力解构”提出了一个大胆猜测:

“或许吕太后、孙太后这样的形象,根本就是文官集团刻意塑造的结果?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不干政的太后,这样才能确保文官集团对朝政的掌控。”

这个观点立即引发了热烈讨论。

“政治分析”表示赞同:“仔细想想,确实每次都是文官集团在推举这些的太后。”

朱迪钠最后总结道:“无论真相如何,孙太后的故事都折射出明代后妃在政治漩涡中的无奈。她们既要保全自身,又要维护儿子,往往陷入两难境地。”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