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 > 第129章 辽饷困局催新政 首辅谋深引疑云

李汝华的私宅外,从清晨到午后,骂声不断。

崇文寺的文人,举着卷成筒的《论辽饷》,用力往门板上拍。

“啪啪”的声响中,唾沫星子溅在朱红门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李汝华加饷三百万,后金未退民先乱,这样的奸臣,该凌迟处死!”

领头的文人,喊得嗓子发哑,手里的书都拍得卷了边。

府内,太医正给李汝华诊脉。

三根手指,搭在他腕上,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大人,您刚吐过血,脉息紊乱,再动气怕是要伤根基,弄不好会落下病根啊!”

李汝华挥开太医的手,扶着门框喘气。

袖口沾着的未干血渍,蹭在木头上,留下一道暗红印子。

“我不去内阁找方从哲,迟早要被这些舆论骂死!骂成千古罪人,连祖坟都要被人挖!”

儿子李嗣昌连忙扶住他,手按在他发抖的胳膊上。

“爹,方从哲是方世鸿的亲爹!他怎么会帮您?说不定还等着看您笑话!”

“不找他,找谁说?”

李汝华苦笑,眼泪差点掉下来。

“现在满朝文武,只有他是首辅,能在陛下面前说上话,能压得住事态!”

他推开儿子,拖着病体往外走。

每一步都踩得虚浮,像是随时会栽倒。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是唯一的生路,再不去,就真的没机会了。

内阁衙署的会客厅里,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户部尚书汪应蛟坐在椅上,手里攥着户部的账本。

账本翻到“军饷缺口五十万两”那页,指节捏得发白。

“现在百姓都被崇文寺的书骗了,不敢缴辽饷,地方官催缴不上来,后金那边又天天催着要军饷,户部快空了,连官员的俸禄都快发不出来了!”

韩爌站在窗前,望着外面街上游走的崇文寺文人,声音低沉得像压着石头。

“崇文寺的舆论越来越凶,昨天有个御史替李汝华说句话,替辽饷辩了句‘抗金必需’,今天就被《论辽饷续编》骂成‘李党余孽’,说他收了李汝华的银子,再这么下去,没人敢说话了,朝堂都要成方世鸿的一言堂!”

“谁说不是呢!”

几个侍郎纷纷附和,其中一个拍着案几。

“方世鸿这是要把所有反对他、不跟他一条心的人都打下去啊!连老臣都不放过,太过分了!”

就在这时,小厮匆匆进来,脸色慌张。

“大人,前户部尚书李汝华来了,看着病得很重,走路都要扶着墙,袖口还沾着血!”

众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满是复杂。

韩爌叹了口气,摆了摆手。

“让他进来吧,都是老臣,总不能让他在门外站着。”

李汝华扶着门框走进来,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起皮。

刚站稳就“扑通”一声跪下,膝盖砸在金砖上,发出闷响。

“方首辅呢?求诸位大人帮我求求情,我加辽饷是为了抗后金,是为了保大明的江山,不是为了贪腐啊!我是被冤枉的!”

汪应蛟连忙起身扶住他,手碰到他的胳膊,只觉得冰凉。

“李大人,快起来,地上凉,我们都知道你的难处,辽饷的事,不是你的错,是地方官贪墨闹的!”

“知道有什么用?”

李汝华哭道,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衣襟上。

“崇文寺的人把我说成千古罪人,百姓骂我,官员躲我,连家里的仆人都敢在背后议论我,我这把老骨头快撑不住了!再这么下去,我真的要被骂死了!”

韩爌皱眉,心里泛起嘀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案上“方从哲”的名字。

他突然想起上次方从哲敷衍东林、纵容方世鸿的样子,语气迟疑。

“我们也想帮你,可方世鸿有陛下撑腰,崇文寺直属于陛下,我们……我们说话不算数啊。”

“方首辅到 ——”

方从哲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洪亮得打断了韩爌的话。

众人连忙起身,纷纷站到两侧。

方从哲走进来,穿着一身藏青官袍,看着哭红眼睛、浑身发抖的李汝华,故意叹了口气。

“李大人,你的事,我都知道了,崇文寺的书,我也看了。”

李汝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滚带爬扑过去,再次跪下。

“方首辅,求你管管方世鸿,别让他再编书骂我了!求你在陛下面前替我说说情,我真的是被冤枉的!”

方从哲上前扶起他,亲手把他扶到椅上,自己则走到案前,端起茶盏慢悠悠喝了一口,茶盖“当”地碰了下碗沿。

“李大人,不是我不管,是我管不了啊。”

他放下茶盏,语气带着刻意的无奈。

“世鸿现在掌着崇文寺,直属于陛下,只听陛下的话,连我这个当爹的,都插不上手,我劝过他,他不听啊。”

汪应蛟急了,往前凑了一步,把账本递到方从哲面前。

“可再这么闹下去,户部扛不住,军饷发不出来,后金要是打过来,朝堂也会乱啊!江山社稷要紧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汪大人说得对,江山社稷要紧。”

方从哲点头,话锋突然一转,拿起案上的朱笔,在空白纸上写了“废辽饷”三个字,朱笔重重画圈,墨汁渗进纸里。

“辽饷是病根,只要废了它,崇文寺的舆论就没了由头,百姓的怨气也能消,军饷的问题,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废辽饷?”

李汝华愣了一下,眼睛突然亮起来,随即又黯淡下去,激动得声音发颤。

“可后金的军饷怎么办?户部的窟窿怎么填?没了辽饷,军饷断了,边防会乱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

方从哲又写了“新税制”三个字,同样画了个红圈,推到众人面前。

“我们可以改‘按亩征税’,不管是地主还是百姓,按田亩多少缴粮,地主田多就多缴,百姓田少就少缴,这样既公平,又能保证财政收入,比辽饷的‘一刀切’强得多,还能让百姓满意。”

汪应蛟眼睛一亮,一把抓过纸,手指点着“按亩征税”四个字。

“按亩征税?这样地主多缴,百姓少缴,既能减轻民怨,又能让户部收更多粮,正好填军饷的窟窿!太好了!”

李汝华也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垮下来,手抓着疏稿的边角,都快捏烂了。

“要是能废辽饷,我就算背个‘办事不力’的罪名,就算被骂几句,也认了!只要能洗清‘贪腐’的污名,我什么都愿意!”

韩爌看着方从哲,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手指摩挲着案沿。

他突然想起上次方从哲看着韩爌离去时的淡笑,又想起方世鸿雕版上“东林奸臣”的字样,后背莫名冒冷汗。

方从哲向来谨慎,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么大的改革?而且偏偏在李汝华被逼到绝境的时候?

“既然诸位都同意,那我们就联名上疏,恳请陛下废辽饷、推新税制,为了社稷,为了百姓,不能再等了。”

方从哲笑着说,拿起纸笔放在案上,准备拟疏,眼神却悄悄扫过韩爌。

李汝华连忙上前,抢过笔。

“我来拟!我要在疏里说清楚,废辽饷是为了社稷,是为了平息民怨,不是因为崇文寺的舆论,不是因为我怕被骂!”

汪应蛟也凑过去,把账本摊在案上。

“我帮你一起拟,把户部的账算清楚,把军饷缺口、新税制能收多少粮都写明白,让陛下知道新税制的好处,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两人围着案几,笔走龙蛇,很快就开始动笔,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连李汝华的病容都消退了几分。

方从哲看着他们,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悄悄给韩爌递了个眼神,像是在示意“放心”。

韩爌却没回应,只是站在原地,看着方从哲的背影,心里的疑虑像团乱麻。

方从哲真的是为了社稷吗?还是为了借新税制拉拢人心,巩固自己的首辅之位?甚至……是跟方世鸿演的一出父子戏?

半个时辰后,疏稿拟好。

李汝华和汪应蛟率先签名,名字签得格外用力,墨汁都透了纸背。

其他官员也纷纷提笔,很快就签满了名字,密密麻麻的,像一片黑印。

“方首辅,我们这就进宫递疏吧!趁陛下现在还没下别的旨意,赶紧把这事定下来!”

李汝华激动地说,双手捧着疏稿,手还在微微发抖。

方从哲点头,脸上带着“欣慰”的笑。

“好,我陪你们一起去,也好在陛下面前替你们说几句话,帮你们把新税制的好处说透,让陛下尽快准奏。”

三人拿着疏稿,快步走出会客厅,脚步声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走廊尽头。

韩爌站在原地,没有动,眉头紧紧蹙起,能夹死苍蝇。

他走到案前,拿起那份签满名字的疏稿复印件,指尖划过“废辽饷、推新税制”的字样。

他突然想起方世鸿昨天说的“下一个目标是东林”。

方从哲现在推新税制,会不会是为了稳住李汝华、汪应蛟,然后腾出手来对付东林?

方从哲向来是“稳字当头”,什么时候这么尽心谋国了?难道这背后,还有陛下的授意?还是说,方从哲有自己的私心,想借着新税制,拉拢户部、拉拢老臣,把反对他的人都排挤掉?

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缠在韩爌的心里,解不开,理不清。

内阁衙署的窗外,阳光渐渐西斜,把韩爌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疏稿复印件上,盖住了“方从哲”的签名。

韩爌深吸一口气,从袖中摸出一封空白密信,拿起笔,在信上写了“查方府往来”四个字,指尖在“方世鸿、魏忠贤”的名字上画勾。

他必须弄清楚,方从哲到底在谋划什么,方从哲和方世鸿、甚至和魏忠贤之间,到底有没有勾结。

他不能让东林党,再栽在方从哲的算计里。

乾清宫内,方从哲、李汝华、汪应蛟正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着联名疏,疏稿的边角被风吹得轻轻动。

朱由校拿起疏稿,翻了几页,目光停在“按亩征税”那部分,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手指轻轻敲了敲疏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们能为社稷着想,能为百姓考虑,很好,没让朕失望。”

李汝华连忙磕头,额头撞得金砖轻响。

“陛下,废辽饷、推新税制,是为了平息民怨,是为了充实国库,是为了抗金保疆,求陛下恩准!只要陛下准奏,臣就算被骂,也心甘情愿!”

朱由校放下疏稿,目光转向方从哲,语气平淡。

“方首辅,你觉得新税制可行吗?推行起来,会不会有阻力?地方官会不会不配合?”

方从哲躬身,腰弯得很低。

“陛下,按亩征税公平合理,既能解户部之困,又能安抚百姓,百姓愿意缴,地方官就好催缴,阻力肯定有,但臣会亲自牵头,盯着地方,保证推行下去,绝不让陛下失望!”

朱由校点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朕准了。传旨,即日起废除辽饷,推行新税制,由方从哲牵头总领,汪应蛟负责户部具体执行,李汝华协助整理旧辽饷账目,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谢陛下隆恩!”

三人齐声磕头,声音里满是激动,连李汝华的声音都带着哭腔。

走出乾清宫,李汝华拉着方从哲的手,感激涕零,手都在抖。

“方首辅,多亏了你,多亏了你提出新税制,我才能解套,大明才能有救啊!你是大明的功臣!”

方从哲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语气温和。

“都是为了社稷,为了陛下,不用谢我,我们都是大明的臣子,理应为江山出力。”

汪应蛟也凑过来,脸上满是笑意。

“接下来推行新税制,涉及地方田亩核查,还得靠方首辅多费心,多协调地方官,我们户部一定配合!”

方从哲点头,眼神扫过远处的崇文寺方向,嘴角的笑意深了几分。

“放心,我会安排好的,绝不会出岔子。”

三人并肩走在宫道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金边,仿佛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仿佛这场由舆论引发的风暴,就要平息了。

而内阁衙署里,韩爌还站在案前,手里攥着那封写好的密信,眉头依旧没有舒展。

他知道,废辽饷、推新税制只是开始,方从哲的葫芦里,一定还有更多的药,这场看似平息的风暴背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酝酿,目标,可能就是东林党。

他必须尽快查清方从哲的谋划,否则,东林党就真的要完了。

喜欢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