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 > 第19章 青甲将军承青眼 旧臣名册献宸旒

风卷着校场的尘土往茶楼飘,徐光启盯着那抹青甲身影看了半晌,对身后护卫道:“去,请那位将军过来。就说少詹事徐光启有请。”

护卫应声下楼时,孙承宗捻着胡须笑:“你倒是急。京营武官见了七品文官都低头,何况你这经筵讲官 —— 别吓着他。”

“吓不着的。” 徐光启望着楼下,“真有血性的汉子,见有人识他,只会高兴。”

片刻后,楼梯传来 “咚咚” 脚步声。

不是武官常有的拖沓,透着股沉稳。

徐光启抬眼望去,先看见一双沾泥的战靴,再往上是洗得发白的青甲 —— 甲片边缘磨出了毛边,却擦得发亮。

来人约莫三十出头,宽肩窄腰,脸膛是日晒雨淋的黑红色,一双眼亮得很。

见了楼上两人,他脚步猛地顿住,下意识往腰间摸 —— 想按刀柄,又想起在茶楼,手僵在半空,最后屈身行了个军礼:“京营把总周遇吉,见过二位大人。”

声音像撞钟,透着憨直。

徐光启起身让座:“周将军不必多礼,坐。”

周遇吉没敢坐实,只沾了椅子边,腰杆挺得笔直:“小人是武夫,粗鄙得很,怕污了大人的座位。”

孙承宗递过杯茶,笑着打圆场:“在这茶楼里,没什么大人小人,只有喝茶的。你刚才练枪的架势不错,是家传的?”

提到枪,周遇吉眼里的光更亮了,却仍恭谨:“回大人,是家父教的。家父原是辽东军户,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败后没了音讯 —— 小人从军,就是想学好本事,将来去辽东找找。”

“哦?你是辽人?” 徐光启挑眉。

“是。” 周遇吉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老家在锦州,东虏破城那年,小人跟着流民逃出来的。见了太多东虏杀人,就想着早晚得把他们赶回去。”

孙承宗和徐光启对视一眼 —— 难怪这汉子练枪带着狠劲,原是有家仇国恨在里头。

徐光启指了指校场:“京营操练松散,我这几日来,就见你一个人在练。不怕被同袍笑话?”

“笑话就笑话。” 周遇吉梗了梗脖子,“他们爱去给国公府抬轿子、给尚书家修宅子,是他们的事。我是来当兵的,不是来当差役的。”

“枪术不练会生,刀法不练会钝,真等东虏打来了,总不能拿轿子杆去拼吧?”

这话糙理实,徐光启忍不住笑了:“你倒通透。我问你,要是给你一队兵,你能练成什么样?”

周遇吉愣了愣,眼里猛地闪过光:“只要粮饷足、军械齐,小人能把他们练成能上战场的!不用像边军那样精锐,至少能令行禁止,枪能刺准,刀能劈实!”

“好!” 徐光启一拍桌子,茶盏震得轻响,“我信你。”

周遇吉被这声 “信你” 说得一愣,眼眶竟有点发红。

他在京营待了半年,从山西调来,因不肯给总兵的小舅子送礼,被压在把总位置上。

同僚笑他 “傻练”,上官骂他 “不识趣”,还是头回有人这么干脆地说 “信你”。

“大人……”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孙承宗拍了拍他的肩:“不用急着谢。徐大人正奉旨筹备讲武堂,缺个教实战的教官。你要是愿意,过几日随我们去见陛下,当面说说你的想法。”

周遇吉 “噗通” 跪下,额头磕在楼板上:“若能为陛下出力、为大明练兵,周遇吉万死不辞!”

送走周遇吉,徐光启和孙承宗没急着回府,往京营深处走。

校场西侧是营房,一排排土坯房歪歪扭扭,墙根堆着破甲烂枪。

几个士兵蹲在门口赌钱,见有文官过来,只抬眼瞥了瞥,继续吆喝 “押大押小”。

“这就是天子禁军。” 孙承宗叹了口气,“万历爷当年常来校场阅操,如今除了逢年过节摆样子,谁还管他们。”

徐光启没说话,径直走到一间营房前。

门没关严,能看见里头有人在擦弓 —— 不是士兵,是个穿小旗官服的年轻人,正用细布蘸油擦一张牛角弓。

弓臂上的漆掉了大半,他却擦得仔细,连箭槽里的灰都用竹签挑干净了。

“那是谁?” 徐光启问身边护卫。

护卫去问了问,回来道:“是小旗官黄得功,从昌平调过来的。前几日因不肯替千户长运私盐,被打了二十军棍,还在养伤呢。”

徐光启往里瞥了眼,见黄得功背上果然缠着绷带,却没哼一声,只专注擦弓。

他摆摆手:“记下来,名字记下来。”

再往前走,到了军械库。

库门敞着,几个老兵正搬着一箱锈迹斑斑的鸟铳往车上装,说是 “运去熔了铸犁”。

徐光启拦住问:“这些铳不能用了?”

老兵叹道:“大人您看,这枪管都锈穿了,装了药也打不响。库房里好的鸟铳没几杆,都被上官拿去送礼了 —— 听说兵部侍郎家的公子,拿鸟铳当猎枪使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承宗皱了皱眉:“军械司不管?”

“管?军械司的主事是武清侯的女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 老兵摇着头,把最后一箱铳搬上车,“也就周把总那样的傻子,自己花钱买铁砂修铳,换旁人,谁肯费这劲。”

徐光启没再问,只让护卫把 “军械库积弊” 记在纸上。

一路走下来,也不全是糟心事:马厩旁见了个老军头,正教小兵驯马,说 “马是兵的腿,得疼着”;伙房后见了个火头军,正把糙米里的沙子捡出来,说 “兵吃不好,哪有力气练”。

孙承宗把这些名字一一记在扇面上:“这些人,哪怕只是肯尽心,也比混日子的强。讲武堂要办起来,不光要周遇吉这样的将才,也得有这些踏实干事的。”

徐光启点头:“明日我就把这些名字整理成册,连同之前选的老将,一起呈给陛下。”

次日一早,文华殿的晨光斜斜落在案上。

朱由校刚翻完刘若愚送来的《皇明报》样稿,见徐光启和孙承宗进来,笑着指了指案上的茶:“听说你们昨日在京营找着个好苗子?”

徐光启躬身行礼,递上名册:“陛下圣明。臣等见了京营把总周遇吉,此人忠勇务实,且懂练兵,是难得的人才。这是讲武堂教职名册,既有老将,也有新晋武官,请陛下过目。”

朱由校接过名册,先看前面的老将:左都督郭琥,万历朝征倭寇立过功;都督佥事骆尚志,跟着邓子龙守过朝鲜,能单手举千斤;还有石砫宣慰使秦良玉 —— 看到这名字,他顿了顿。

“秦良玉?是那个女将?” 朱由校抬眼。

“是。” 徐光启道,“秦宣慰使世代守石砫,麾下白杆兵精锐得很。当年平杨应龙之乱,她亲率三百女兵为先锋,杀得叛军望风而逃。如今虽年近五十,却还能披甲上阵,若能请她来京,既能教女兵操练,也能给讲武堂添锐气。”

朱由校点头,往下翻,见后面是新晋武官:周遇吉、黄得功,还有驯马的老军头、捡沙子的火头军 —— 名字带事迹写得清清楚楚,旁边有孙承宗批注 “此人朴讷,善训兵”“此人细心,可管军械”。

“你们倒是细心。” 朱由校笑着把名册递给魏忠贤,“照着这名单下旨去请。老将们若不愿来,许他们带家眷、给足俸禄;新晋武官先调讲武堂试用,若真行,就给他们升阶。”

徐光启忙躬身:“臣遵旨。”

孙承宗补充道:“陛下,周遇吉昨日提了个想法,说讲武堂得实地操练,不如把京营西侧的旧校场拨给他们,让他先带些新兵试试手?”

朱由校想了想:“准。旧校场的破营房,让工部去修;军械库也补些新铳新刀 —— 别让人家空着手练兵。”

“臣替周遇吉谢陛下恩典!” 徐光启眼里亮了。

朱由校摆摆手,目光落回名册上的 “秦良玉”:“秦良玉那边,朕亲自写封敕书。女将能在乱世立足不易,得给她些体面。”

孙承宗和徐光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 陛下不光识才,还肯给人才体面,这大明的武备,或许真能一点点振起来。

喜欢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请大家收藏:()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