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天堂来的风 > 第288章 赎罪之人

天堂来的风 第288章 赎罪之人

作者:梅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05:10:5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德西说,他要去找自己的教父。比尔就是他的“干爸爸”,“干爹”。

这个称呼词,德西还是问赵杏得来的。

张山只能先慢慢信了。

德西最后总结道,“我看过报道,英国、法国人还有定居在这里的。”

“你们很积极向上,我也追求进步,就是来参加你们的。你看,我能做些什么?”

张山老爱学习了。LX 说过,既然外国人也要参加我们,他们要求不搞特殊化,那就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

张山看着德西身上穿的衣服。是棉织的短袖T恤,牛仔长裤。

德西身材高大、体型匀称修长,一双大长腿。

这衣服并不显夸张,就是红蓝条纹的颜色,依然衬得小伙子帅气异常,再加上他这张脸,又生得五官深邃。

就是给他披块抹布,也不难看的。

他手腕上还戴了一块金属表,像银子一样亮晶晶的。

张山摇摇头。

“你要参加我们。穿这个衣服可不行。”

“这是资产阶级作风。”张山点评道,“还有,不能穿皮鞋。这皮鞋太亮了。”

德西低头,闷闷地看着自己的皮鞋。完了,着装不合格。他的箱子里,倒是有双别的鞋。

德训鞋。灰白拼色,绒面牛皮和生胶底。样式,就是下一个世纪泛滥的那种旅游鞋。

他并没带几件衣服,就是打算来这里买的,和老百姓要穿得一样。

张山体贴入微地说,“村里大队供销社有卖衣服的。一套衣服,连一双解放鞋,两块钱。”

德西听了,默默地在张山后面,先摘下了手表,塞进裤兜。

*

湖武本来是一个富庶的鱼米之乡,有迷人的乡村风光,也是粮食产区。

但是,自从政策上让把粮食都交上去,支持大力发展工业,再按标准分配口粮。

这个产粮区的人,也没有太多"余粮"了。

在刚到达的德西看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富有诗意。

一个江南的水乡,湖泊池塘和环绕着的水乡交相辉映。

即将收割的水稻,向人们展示着金黄的稻穗,农家的水牛和自由的家畜,悠闲的慢行着,人们似乎生活在一片祥和之中。

这个村子和邻近的村庄,在很久的解放以前,就集资修建了一座教堂。比尔现在是教堂里的主事神甫。

在村民们的心目中,从有这座教堂以来,里面的神父,就一直是他们的朋友。

大概二十年前,比尔这个大鼻子、高大健壮的外国人,接替了原来的神父。

如今的比尔,已经岁数很大了。

他总是在细微处表现着他的爱心。他给他们讲上帝的爱和仁慈,教导他们要和睦相处,忘记仇恨,用宽容、友善来对待邻里。

受他的影响,很多村民都曾经去教堂,听他讲述教义。

可是,正如比尔信中所说,如今那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动荡以来,村民们为了避免被扣上有通 敌和四 旧的帽子,已经很少有人去教堂了。

教堂里原来还有服务的教民、神职人员,都被批得要划清界限。

别处的HB 小将已经将有的小教堂,砸了个稀巴烂。

比尔所在的教堂之所以至今仍完好,大概缘于他在村民中二十年的好人缘。

不管如何宣传。

“教堂毒害老百姓。”

“我们不信外国人的 教!”

“谁再去教堂听他们说的话,就是跟政策过不去!跟 D 作对!”

“他们是帝国主义的帮凶和走狗!”

但是在村民们心目中,这个善良的,经常帮助他们的外国老人,实在不足以成为他们的敌人。

如果自家的孩子加入了HB ,对那些得到充分自由而开始飘飘然的孩子们,总有老人会敲着手里的旱烟袋,经常训诫他们。

“你们不要去欺负比尔爷爷!你听到没有?”

“斗争归斗争,革命归革命。但是不能打人,不能欺负人。知道不?”

*

比尔是经历过二战战场的随军牧师,他曾经见过太多的杀戮和残暴。

1950年他在德国时,西德进入快速的资本主义复苏,贫富差距加大,开始变得没有人情味。

他的布道付出,不再象帮助这些需要理解、懂得爱的人,那么有价值。

他虽然是教会人士。但在东德,他倾慕也认同GC D救助贫苦人理念,当时,拿着东德GC D的介绍信来的。

在湖武生活长达二十年的岁月里,他看到了最想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和和安宁。

被传统文化熏陶的老百姓,敬老爱幼。他们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为建设新生的祖国,无私忘我地奋斗。

村民们的淳朴和厚道,对他这个外国人的生活、发自内心的关怀,都让他深深地感动。

虽然这些年来,一些外籍神父对风雨欲来的新政治形势,有着很多的恐惧感,他们已经纷纷主动、或被政府礼貌送走,离开了这里。

但是将神学和传教事业作为一生奋斗目标的比尔,却坚持要留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堂来的风请大家收藏:()天堂来的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即使未来可能面临动荡,六十多岁的他,也已经不想再回故乡了。

在德国,他的父母已经相继过世。而他又一生未婚、没有子女,这一切都使他将这里,当作了家。

他在这里,有一个陪伴他的孩子。

也不止,他还有德西,德西也是他的孩子,现在也来了。

德西从比尔那里,总能得到最前沿的消息。比尔也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亲人。

今天,坐过飞机、火车、公共汽车的德西,被张山带领,终于来到这座位于水乡的乡村教堂门前。

看着在稻田里出现的这座突兀建筑,他先恭敬地在胸前划着十字。

这是教父比尔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

眼前出现的这一切,对他来说,象做梦一样神奇。

他先驻足,凝望着那高耸的十字架尖顶。这是此处唯一与他的故乡,有关联的象征了。

此时此刻可以想象到,祖父哈德里的愤怒,母亲莱娜和贝莉的伤心,还有从小陪伴他的杏奶奶是怎样失落。

他离开了他们。他无法不去想。

但他在心中,也会轻轻地说。

请你们,原谅我。

也许有一天,当我觉得,所有的罪,都被我赎完了。

我会回去的。

*

比尔一见到德西,就十分高兴。

这孩子终于来了!听了他的召唤。

他不想回德国,但是德西的到来,带来了他祖国亲人给予的温暖。

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可以毫无障碍地,与人用母语、德语交流。

当然,德西来到此地,未来也不会太频繁说德语,都改成汉语了。

张山送到人以后,先离开了。他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不过告别的时候,他告诉德西说,他明天还会过来,带德西熟悉村子里的环境。

德西在一间小卧室放好行李后,比尔领着他先参观教堂。

这是一座典型的乡村教堂,由当时的教会筹资、众多教民建造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中间被持续修缮。

外观上看起来是纯木的,里面部分材料是土砖,墙面刷了洋灰,冬暖夏凉。

一块巨型圆木剖成了两半,做成了十字架的外观尖顶。

从外面看起来,教堂只有一般的民居院落大小,但是德西进去一看,因为高顶空旷的视觉作用,才发现内部真的是大有乾坤。

一进入便是教民做弥撒的大礼拜堂。

和德国城市里富丽堂皇、五彩缤纷的风格不同,这里清爽简洁、白色、充满自然的明亮光线。

也没有太多用来装饰的版画、油画或塑像。

喜欢天堂来的风请大家收藏:()天堂来的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