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铁衣犹带酒痕香 > 第125章 新年到来

铁衣犹带酒痕香 第125章 新年到来

作者:啰嗦的书虫儿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4 07:10:2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旧历新元的爆竹声,终于漫过了金国宫墙的琉璃瓦,落在张婉怡庄重的宫装下摆。

她捏着暖炉的指尖微微泛白,铜镜里映出的“燕国长公主”,头上是金国公主的华美花冠——那是昨日内侍送来的独属于公主的服制头面,既是朝廷的“赏赐”,也是今日朝拜的“规矩”。

金国受汉文化“男女有别”思想的影响,正旦庆典主要由皇帝及宗室重臣参与,几乎无女子参与的先例。望祭白山黑水则由皇帝主祭,更无女子同祭的说法。

但天德元年的正旦庆典,却多了一抹靓丽——新帝亲封的燕国长公主赫然在列,燕国长公主完颜塔娜盛装华服,站在新帝完颜亮身后,位列诸位宗室重臣之前。

燕国长公主头戴缀满东珠与红玛瑙的鎏金花冠,身着绛紫色绣金团凤的锦缎袍裙,肩披雪白的银狐裘披风,既彰显贵族女子的雍容气度,又不失北方民族的飒爽风姿。超凡脱俗的绝美容颜,让她身上多了份南朝女子的温婉。衣襟与袖口处密密的云纹与鹿群刺绣,暗合着山林民族的古老图腾,在祭火的映照下,珠光与金线流光溢彩,每一步都流露出皇室公主的尊贵与庄重。

太庙香烟袅袅,青铜礼器在晨光中泛着冷硬光泽。燕国长公主按品大妆立于新帝身侧,垂眸时鬓边金步摇轻晃,却晃不散宗室们眼底的疑虑。

新帝抬手示意礼官开始,目光扫过长公主时带着不容错辨的护佑,这姿态让几位宗亲交换了隐晦眼神。皇太叔完颜昂捻着花白胡须,余光落在张婉怡纤弱的背影上,心中暗忖:南朝温软乡养出的女子,连祭祀仪轨都需侍女在旁提点,怎配担“长公主”之名?

东侧列位的司徒完颜衮更直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玉带钩——他昨夜才听闻,这位长公主在南朝不仅嫁了官员,连女儿都已及笄,还差点嫁入南朝皇帝的养子府中。如今大金与南朝虽名义上罢战,但皇帝亲近这样的人,她能真心向着大金?

腊月未尽,寒意正浓,都城皇宫的东南祭坛却已灯火通明,庭燎熊熊。寅时初刻,正旦大典在肃穆中开启。金国皇帝完颜亮身着繁复的衮冕礼服,在手持仪仗的宗室重臣与萨满巫祝的引导下,缓步登坛。此刻,他是沟通天、地、人三界的核心。

祭坛之上,中原传统的青铜礼器——鼎、簋、豆、爵森然陈列,盛放着最具女真特色的祭品:整只的白色骏马、黄米糕、浑脱马奶酒以及皇帝亲自猎获的雁鹿。仪式伊始,并非雅乐,而是雄浑的号角与神鼓声,这是呼唤天地山川神灵的古调。皇帝率先向苍穹行女真大礼,将醇厚的马奶酒泼洒于地,以祭奠赖以兴起的白山黑水。

随后,仪式转入中原礼制。太常寺官高声唱赞,皇帝依礼制上香、奠玉帛。在庄重的乐声中,最重要的“进熟”环节到来,烹熟的牲肉香气缭绕。礼官诵读用汉文和女真文书写的祝文,追述完颜氏先祖的功绩,祈求天神与祖灵护佑国祚永昌。

最终,仪式在最具游牧特色的“烧饭”礼中达到**。皇帝将祝文、帛布及肉脂等祭品投入燎炉,冲天的火焰裹挟着浓烟直上九霄,象征着祭告已通达天听。百官、使节及部落首领在坛下望燎跪拜,山呼万岁。这融合了汉礼的规整与女真旧俗的炽烈的新年祭礼,宣告着一个兼具草原气魄与王朝威仪的新年,正式来临。

望祭仪式结束,张婉怡仍站在最前列,和命妇们一道给御座上的帝后行礼,目光掠过御座上的完颜亮,正巧这位“兄长安静姐说5天然”的目光也投注过来。平日里严肃冷冽的新帝,竟然冲她微微一笑,令人大为破防。

这位是她的兄长,却也是她故国覆灭的仇人。改元“天德”的诏书在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冰碴,硌得她喉咙发紧。拜祭先祖时,她捧着青瓷祭盘,看着案上摆的金国先帝牌位,忽然想起往年元日家中祠堂的檀香味,想起父亲曾笑着说“我们婉怡以后要过好日子,不必计较他人如何说”。

想到这些,益发地思念故国亲人,也不知道父亲和夫君知晓自己与酒酒双双被掳,该是何等的伤心绝望?

张婉怡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礼毕后她退至偏殿,宫女奉上新酿的米酒,她却只沾了沾唇。窗外雪又落了,落在宫墙的梅枝上,像极了小时在汴京见过的的雪景。有内侍来传旨,说新帝允她明日回府,不必在宫中度岁。她屈膝谢恩,起身时却见廊下挂着的红灯笼,映得雪色都暖了,可这暖意,偏偏暖不透她这“燕国长公主”的自由。

除夕,临安,诏狱。

铁窗漏进碎雪,落在温如晦皲裂的手背上,转瞬化水。诏狱深处听不见爆竹,只有铁链相撞的冷响,衬得满夜星斗愈发疏离。

他想起去年今日。

那时他还在自己府上,红泥小炉煨着新酿的屠苏酒,婉怡在灯下剪着福字,烛火映得她鬓边金簪发亮。一家三口加上陈管家等人,围坐共饮屠苏。之后便是分发利是,酒酒带着丫鬟小厮们围着火盆,放鞭炮、吃甜食、耍铜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衣犹带酒痕香请大家收藏:()铁衣犹带酒痕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星子依旧,只是炉冷灯熄,再无人候他归家。雪又落下来,这次竟比诏狱的寒气,更冻得人眼眶发酸。

除夕夜,大宋送亲使团的车队在金兵的“护卫”之下,终于碾着积雪,驶入了漆黑的汴梁城。

为首的送亲正使虞允文推开车窗,寒风裹着细雪瞬间扑了他满脸。他抬头望去,巨大的城门洞上方,借着风中摇曳的灯笼,那“开封”二字依旧赫然在目,笔力千钧,与他在典籍上看到的拓片一般无二。只是那石匾边缘的冰凌,和城头值守兵士口中呵出的、带着浓重北地口音的雾气,都在无声地提醒他:此“开封”已非彼“开封”。故国东京的繁华旧梦,早已被深锁在这座金国“汴京”的严寒之下,故土近在咫尺,却已远隔天涯。

车队在寂静中驶入昔日的“都亭驿”——这座本由大宋修建、用以彰显天朝上国气度、款待四方来使的宏伟驿馆,如今却成了他们这群“南客”的栖身之所。踏入馆中,虽已被精心洒扫,却难掩一种物是人非的寥落。廊柱的朱漆已然斑驳,庭中的石灯覆着厚厚的雪,唯有厅堂内熊熊燃烧的炭火,勉强驱散了些许彻骨的寒意与孤寂。

随行的副使望着窗外陌生的夜空,喃喃道:“想不到,竟会在此处除岁……”虞允文没有接话,他只默默走到窗前。

远处隐约传来金人守岁的喧闹与爆竹声,更反衬出馆驿内死一般的沉寂。他仿佛能透过这重重屋宇,看见当年此地车马如龙、衣冠如云的盛景,而如今,他们这一行孤臣,却在这片祖宗基业、旧日都城里,成了寄人篱下的宾客,守着这样一个五味杂陈的岁暮。故国山河空入梦,今宵身竟是行人,万千感慨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在胸腔深处的叹息,消散在异邦冰冷的风里。

汴京城馆驿裹在漫天风雪里。檐角垂落的冰棱足有半尺长,北风卷着雪沫子撞在窗棂上,发出呜咽似的声响。虞允文立在廊下,绯色官袍上落满碎雪,他望着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眉头拧成川字,一声叹息被寒风揉碎在空气里。

身后传来木屐踏雪的轻响,庄老头裹着件半旧的粗布棉袍,手里攥着个暖手的陶炉,见虞允文回头,便笑着抬了抬下巴:“彬甫这眉头皱得,都能夹碎雪粒子了。”

虞允文忙拱手行礼,语气里满是歉疚:“前辈,看来这除夕只能在此处将就了。您几番出手护持使团,晚辈却连个安稳年都没法让您过,实在惭愧。”

“这话就见外了。”庄老头摆摆手,粗粝的手指拂去肩头积雪,“老朽平生最佩服的,就是你这样的年轻人,心中存着家国大义——既肯为君王分忧,又不忘护持百姓,这才是真君子。”

他从怀中摸出个布囊,倒出黑白两盒棋子,雪光映着棋子的温润光泽:“老天要留咱们赏雪,不如就摆局棋。你我手谈一局,管他窗外风雪,也算是个特别的年景了。”

虞允文眼中的愁绪散去几分,他屈膝从廊下扫出片干净地,以雪为界,指尖捏起一枚黑子,笑道:“那晚辈便陪前辈一局,只是晚辈棋艺粗浅,还望前辈手下留情。”风雪声中,黑白棋子落在青石板上,清脆声响竟压过了檐角的风鸣。

喜欢铁衣犹带酒痕香请大家收藏:()铁衣犹带酒痕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