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偷听心声的祁同伟 > 第10章 颗粒归仓

8月中旬,祁同伟不得不放下书本,参与到秋收农忙中去了,虽然父母多次劝阻,让他好好读书,地里的事不用管,可看着连妹妹这么个小丫头都在忙活,他又怎么坐的住呢!无奈,祁父祁母只能加快进度,争取早点干完,别耽误娃的学习。

祁同伟家一共4亩地,种的全是玉米,有了祁同伟这个壮劳力的加入,收割的速度明显加快,一家四口都动起来了,祁同伟和父亲进行收割,母亲和小妹则把玉米棒从秸秆上掰下来堆放到一起,别看妹妹年纪小,掰玉米的速度可一点也不慢。

中午时分,几人随意坐在田间,就吃点带来的馍馍咸菜,喝点水,而后轻微歇息一会,就继续劳作。

祁同伟望着着一望无际的玉米林,有些感慨,农民是靠天吃饭,今年的雨水很充足,玉米的长势很好。他爹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忙下来,怕是能比去年多赚点,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他又拿起镰刀继续劳作。

1980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然施行,其核心在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与农民获取生产经营自主权相融合。

故而现今,大家都在自家地里忙活,想指望别人帮忙,恐不切实际。这也为祁同伟劳作之缘由,唯恐累到他爹娘。

收割加掰玉米棒,连续干了5天,才算完成,祁同伟又马不停蹄的和父亲,把母亲小妹掰下来的玉米棒,装到背篓里,一趟趟背回家。

而后众人便在自家院中开始掰玉米粒,祁同伟手持锥子,在玉米棒上划开一道沟壑,再以手或玉米芯相互揉搓,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玉米粒随即滚落而下。一家四口如此这般,整整搓了十日,就连小妹的手都磨出了一层厚茧,这才将所有玉米粒尽数分开,紧接着就是装入袋中,运往晒谷场晾晒。

母亲和妹妹在晒谷场,负责拨弄晒玉米粒,祁同伟和父亲继而返回地里,开始收集割下来的玉米杆,将其一摞摞的捆好,背回家里堆放起来,这是他们家明年一年生火做饭的主要燃料。

祁同伟和父亲接连背了三天,五亩地的秸秆才全部背完,祁父看着儿子脊背压的道道痕迹,心疼的说道

“让你搁家好好看书,非要来受这罪。”

听着父亲的关心的话,和背上传来的火辣辣疼痛感,他心里却很开心,自己多干一点,父母就轻松一点。

接连几个大晴天,光照足、风力大,晒谷场上一连晒了7天,原本饱满的玉米粒,逐渐干瘪脱水,明显的可以进行加工了,众人又开始将玉米粒进行装袋,50斤的中型蛇皮袋,一连装了64袋子才装完,祁父乐呵呵的抽的旱烟道

“今年的收成可真不错,算是这几年来最好的一年了。”

祁母脸上也是挂满了微笑,小妹更是高兴的计划着,爹娘卖了钱以后,买什么好吃的。

秋收的脚步,这一刻才暂缓步伐,一家人好好休息了一天,缓解周身的疲劳,祁同伟也是有点疲惫,晚上上炕一沾枕头就着。

翌日,祁父大清早,就去隔壁张大爷家借用他的牛车,将预留自家吃的30袋子玉米粒,一连拉了两趟,才送到村东头的磨坊,这是周边几个村,唯一一个用电磨面的磨坊。

他家去的算早,第2个就轮到他们,1500斤玉米粒,全部磨成面粉,整整5个小时才全部弄完,祁母从手帕里数出30元,交给老板,这是费用。

接着众人又用木锨,一锨一掀的将面装入袋子,捆绑好,一共装了27袋,产面1350斤,然后扛上牛车,返程,张大爷拉了足足三趟才结束,因为除了面粉,还有磨面产生的颗粒和麸皮,一连装了7袋,这些祁母准备拿来喂养家畜。

到家卸下牛车,将面袋子逐一堆放整齐以后,祁母麻利的开始揉面做饭,祁同伟被父亲吩咐拿着1块钱,去村里的小卖部打了一斤散酒,要留张大爷在家吃饭。

吃过饭后,祁父拎着装了二斤玉米面的布兜子,和他带来的一包牡丹烟,递给张大爷,张大爷也不推辞,他赶着牛车忙活,也就是为了赚点儿口粮。

到这一步,众人才稍微放松下来,土地也冬闲下来了,待来年开春了耕种,悠闲的过了几天,祁同伟也抓紧时间进行复习,不敢耽搁。

这天晚上吃过饭后,他正在家里复习,就听见院外传来呼喊声。

“同伟他爹?”

正在修补农具的祁父抬头望去,见是公社的老书记,急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招呼。

“老书记,您咋过来了,是有事?”说着,从口袋拿出祁同伟购买的牡丹烟,掏出一根发给对方。

老书记接过烟说道

“哟,还是带把的!”

祁父乐呵呵的说道

“这是同伟,从汉东给我捎回来的。”说着话拿出火柴帮着点烟。

老书记抽了一口烟后,继续开口道

“9月13号到乡里交公粮,咱们村是上午,记得早点去,耽搁了时间,就得等到晚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祁父闻言,当即应承保证,老书记说完就要告辞,祁父招呼进屋喝水,老书记推辞,说还要去通知别人,转身离去。

祁同伟出来查看,父亲告知后,这才记起这件事。

交公粮(农业税)全国统一制度自1958年6月3日开始确立的,他们家按照人头计算,4个人,得交800斤的公粮。

祁父知道此事的重要,提前去找张大爷联系牛车,去晚了,怕是排不上。

13日凌晨,天还没亮,祁同伟和父亲,还有张大爷坐在牛车上,背靠粮食袋子,早早前往乡里。

约摸8点多,才赶到,沁水县粮管所,彼时粮管所外面的车辆堆积如山,人声鼎沸,显然,众人都是怕耽搁时间,早早出发的,排着队,祁同伟从布包里拿出母亲提前烙好的大饼,就这大葱,几人便吃了起来,边吃边等。

等了有2个钟头,大概10点左右,才轮到他们。

祁同伟和父亲配合粮站工作人员,一袋袋的上称,称重,沾了前段时天气的光,袋子分量很足,质量也好,一次就过了,登记了以后签了字,拿到粮站开局的单据,父子二人才放下心来,往年他们也遇见过分量不够,质量不行的事,来回折腾,特别麻烦。

回去后,吃了晌午饭,祁父留下25斤的种子粮,将剩下的800多斤粮食装车,折返回粮站,准备换钱。

晚上,祁父坐在屋里和妻子点着买粮食的钱,825斤粮食买了510块钱,回来路上给娃割了二斤肉花了4块,还剩506块,夫妻二人琢磨着,把娃的学费和生活费留过,剩下的留50家用,其余的拿去还账。

正端着碗,蹲在屋门口吃第二碗臊子面的祁同伟闻言,急忙进屋放下碗,着急忙慌的奔他屋里去了。儿子这一举动,把老两口看的一呆,不知道娃这是咋了,祁母正要出去看看,就看儿子一溜烟又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布包,麻利的打开,从里数出100递给他娘,道

“娘,学费我自己攒下了,这100你留着和爸、妹妹用,其余的拿去还账。”

祁母望着儿子布包里有零有整的一堆钱,估摸着有大几百块,急忙拉着他的手紧张道

“娃啊,你这钱哪来的,之前你还邮回来200,咱可不能做错事啊!”

祁父虽然没说话,也是表情严重的看着儿子。

妹妹祁春燕,看到哥哥拿出来这么多钱,顿时觉得碗里的肉也不香了。

祁同伟被家人的模样搞得有些无奈,他知道父母怕他走错路,歪门邪道搞来钱,只好解释道。

“娘,爹,你就放心用吧。这是我和同学在学校里倒书卖书挣来的钱。”当下,他没提心声的事,说起了自己和陈清泉二人,如何赚取差价,并说此事,学校的老师也知道。

祁父祁母闻言,这才放下心来,他爹也是感慨道

“还是得读书有出息啊,你看咱娃几个月挣的钱,赶咱一年忙活的还要多。”

祁同伟从布包里拿出5块钱,递给妹妹,道

“春燕,哥奖励给你的,好好学习。”

祁春燕瞬间高兴起来,一个手端着筷子和碗,另一个手就要伸手过来接钱,突然,一只粗糙的手,一把将钱夺走,祁母责怪道

“你妹妹还是个小娃娃,给那么多钱干啥?拿个一两分就行了。”

祁春燕看着那么一大张票子,与自己失之交臂,瞬间就不开心了,小嘴撅起来,表示她很生气。

祁同伟无奈的耸耸肩,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随后三人商量,留些零用钱,其余的用来还账。祁同伟建议,给借钱的乡亲们,三倍返还,还几家算几家,后续的事,让父母不要担心,自己开学以后,挣了钱就邮回来,也说明了如此做的缘由,他道明自己是政法系的学生,毕业以后肯定要走上政法岗位,怕恩情不还上,以后乡亲们携恩图报,到时候一个处理不好,自己说不得连工作都要丢。

祁父、祁母也是老实人,听闻事关儿子的前途,顿时紧张起来,他爹也知道村里人有这方面的意思,平时就没少说等他儿子以后有出息了,这样、那样的话,当即一拍桌子,道

“就按娃说的做,三倍就三倍,钱没了还可以赚,娃的前途要紧。”

祁同伟闻听父亲所言,高悬的心终于落定。他深知,若不将此事言重,以父母质朴憨厚之性,日后必遭对方纠缠,恐影响自身行差踏错。待来日自身有所成,他祁同伟,必为祁家村贡献一己之力。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