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偷听心声的祁同伟 > 第16章 孝亲筑巢

1991年7月中旬的祁家村,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连院坝里老槐树的叶子,都蔫头耷脑地卷着边。

祁同伟蹲在树荫下,将一个鼓囊囊的蓝布包重重放在爹娘面前,拉链“刺啦”一声拉开——一沓沓十元、五元的纸币码得整整齐齐,带着银行刚取出来的油墨香,整整6000多块,是他当助教这两年的工资,还有和陈清泉平时倒腾书,攒下来的钱。

“扒了这土坯房,盖四间砖瓦房!”

祁同伟抹了把额角滚成串的汗珠,晒黑的脸上透着执拗说道

“去年雨季漏得娘整夜挪锅碗,小妹写作业脸都快贴到煤油灯上了,这房必须盖!”

祁父手中的烟袋锅子“咚”地磕在石磨上,急得直搓手,忙道

“娃啊,盖房哪是说盖就盖?砖窑要排队,瓦匠要预约,哪样不要功夫?”

祁同伟却早有打算,道

“我昨天就去问了砖窑的王大叔,先交200块定金订一万块青砖,村支书也答应帮我找老陈师傅——他是咱村最靠谱的瓦匠,就等您点头动工!”

老两口看着布包里厚实的钱,又瞅着儿子眼里的劲儿,最终还是点了头。

7月20日天刚蒙蒙亮,祁同伟就揣着两个凉馍馍上了山。

盖房的木料得用干透的青松,他跟着本家三叔,在山坳里选了四根碗口粗的树干,又雇了两个挑夫,花了大半天才把木料运回家。

刚歇口气,他又拿起锄头挖地基——老房子的地基是黄土夯的,不结实,他得往下挖半米深,再填上碎石和三合土重新夯实。

动工的第三天,青砖就送来了。

牛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着,拉来的青砖码在院门口,泛着青灰色的冷光。

卸砖的活全靠人力,祁同伟和本家四个壮小伙蹲在车边,弯腰、搬砖、起身、递到院里,循环往复。

每块青砖足有3、4斤重,不到一小时,几个人的胳膊,就开始发酸,手掌心磨得发红。

祁母端来凉茶,祁同伟喝了两口就又蹲下去,说道

“得趁天好把砖码整齐,万一下雨就麻烦了。”

到了傍晚,院里的青砖码成了两排小山,他的褂子湿透了贴在背上,腰都直不起来。

和泥才是最熬人的活。

1991年的农村没有混凝土搅拌机,全靠人力用铁锹手工拌。

祁同伟在院角挖了个土坑,按黄土、沙子、水泥3:2:1的比例倒进去,再拎着水桶往坑里加水。

铁锹插进湿泥里,得费全身力气才能翻起来,搅得不均匀还得返工。

正午的太阳晒得土坑发烫,泥点溅在胳膊上,混着汗水黏糊糊的,又痒又疼。

瓦匠师傅老陈看他实在拼,劝他歇会儿道

“同伟,泥够我砌一阵了,别累垮了。”

祁同伟却摇着头,继续翻说道

“多拌点备着,省得您等着。”

砌墙时,祁同伟成了老陈师傅的“专属小工”。

他蹲在墙根下,把青砖按老陈的要求码好,再用铁锹铲起和好的泥,抹在砖面上递过去。老陈砌墙讲究“横平竖直”,砖缝必须匀实,祁同伟递砖的速度得跟上,还不能出错。

一天下来,他的膝盖蹲得发麻,手腕因为总握铁锹隐隐作痛,可看着青砖墙一层层往上垒,心里的劲就没断过。

上预制板那天最惊险。四间房要四块三米长的预制板,每块重几百斤,得靠十二个人一起抬。

祁同伟站在最前面,腰上系着粗麻绳,牢牢拽着预制板边的铁环。

“起——”老陈喊着号子,十二个人一起发力,预制板慢慢离地,往墙头上挪。

祁同伟咬着牙,肩膀被麻绳勒得生疼,腿肚子直打颤,眼睛死死盯着板的位置,生怕出一点偏差。

直到预制板稳稳落在墙头上,他才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肩膀上已经勒出了两道红印子。

8月中旬,屋顶开始铺瓦。

祁同伟踩着木梯爬上屋顶,跟着老陈递瓦、铺瓦。瓦片得按“一搭三”的规矩铺,每片瓦都要对齐,还要用泥封好缝隙,防止漏雨。

屋顶被太阳晒得滚烫,他的脚踩在木檩上,隔着布鞋都能感觉到热度,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瓦片上瞬间就干了。

铺完最后一片瓦时,他从屋顶下来,差点因为头晕栽倒,多亏旁边的堂哥扶了一把。

最后几天是抹墙和装门窗。祁同伟去镇上买了最便宜的白灰,又请人裁了松木做门框。他跟着师傅学抹墙,拿着抹子把白灰均匀地涂在砖墙上,涂得不平就得刮掉重抹。手

上沾着白灰,干了之后掉皮,他也不在意,只想着把墙抹得平整些。当最后一扇木门装上,老陈用抹子把门框边的水泥抹平,直起腰喊道

“成了!这房能遮风挡雨了!”

那一刻,祁同伟看着眼前的四间砖瓦房——青砖墙泛着哑光,黑瓦整齐得像鱼鳞,铝合金窗户框映着天光,屋里亮堂堂的——突然红了眼眶。这一个多月,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手上的水泡磨成了茧,胳膊晒脱了皮,可当他看到娘摸着白墙抹眼泪,爹咧着嘴笑个不停,小妹蹦蹦跳跳地在屋里转圈,就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傍晚的风带着凉意,祁同伟坐在新房的门槛上,看着爹娘在院里收拾工具,小妹趴在窗台上数星星,心里暖烘烘的。

这四间砖瓦房,是他拼尽全力给家人的交代,也是他往后更努力的底气——他要让爹娘和小妹的日子,比这新房还要亮堂。

新房落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没两天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接下来的几日,院门口总围着不少乡亲,有人是特地来道喜的,有人则是揣着好奇来看热闹。

“祁老哥,你家同伟可真有出息!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年纪轻轻就给家里盖起这么气派的砖瓦房,我家那混小子要是有他一半懂事,我就烧高香了!”邻居李婶拉着祁老实的手,语气里满是真切的羡慕,眼神扫过亮堂的新房,止不住地夸赞。

本家的三叔也拍着祁同伟的肩膀,声音洪亮道

“同伟这孩子,不光书读得好,做事还这么踏实肯干!盖房这一个月,我看他就没歇过一天,这股韧劲,将来准能干成大事!”

祁同伟端着凉茶给乡亲们递过去,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嘴里不停说道

“谢谢大伙来捧场”。

表面上他正应酬着道贺的乡邻,心里却清晰地“听”到了那些没说出口的嘀咕。

村西头的赵二婶正,拉着王大娘的胳膊笑谈,祁同伟却不经意听取到她的心声。

(一个学生娃哪来这么多钱盖房?城里的门道多,指不定是做了啥见不得光的营生,不然四间砖瓦房,上万块,那可能!)

旁边几个闲汉在在一旁指指点点,议论着啥,他们的心声也钻进祁同伟耳朵。

(咱村壮劳力在外干一年也攒不下两千,他读着书倒能赚这么多,这里头肯定有猫腻。)

这些藏在客套话背后的猜忌,像细针似的扎过来,祁同伟却没往心里去。

他瞥了眼那些各怀心思的人,递凉茶的手没停,笑容也没淡——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这笔钱,多少个深夜他在宿舍里批改作业,准备教案,为了收书售书,他和陈清泉两个人,跑遍了整个汉东大学的学生宿舍,就连女生女宿舍,他都偷偷进去过,差点没被宿管阿姨告到学校。

每一分钱都浸着汗水,问心无愧,又何必计较别人的暗忖?

堂哥听见有几个人故意在调侃,说风凉话,脸色渐渐沉了,撸起袖子就要上前理论。

祁同伟赶紧拉住他,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

“哥,别冲动,咱们心里有数就行。”

他转身走进屋,给娘续上热水,又揉了揉小妹的头发,笑着问她想要什么颜色的新书包。

娘的欣慰、小妹的欢喜,这些真切的情绪涌上来,那些阴暗的心声瞬间就像被风吹散的烟,没了踪影。

傍晚乡亲们散去,院子里静了下来。祁同伟陪着爹娘坐在屋檐下纳凉,祁父念叨着秋收后要扎篱笆围院子,祁母盘算着给新屋窗户缝碎花布帘。

他静静听着,偶尔应和两句,心里满是踏实——那些藏在笑脸背后,心里暗藏的隐秘,怎么可能瞒过他的耳朵,但只要家人安稳,旁人的猜忌,便什么都不是。

6000多块钱花得一分不剩,仅仅支付了人工和部分物料的钱,还欠着砖厂3000多块,和做门窗主体木料的1000多块,祁同伟再三保证,让爹娘放宽心,钱的事他来处理,父母望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只好点头同意。

夜色渐浓,天上缀起了疏星。祁同伟帮娘收拾好院里的板凳,又给爹的旱烟袋添了点烟丝。

风吹过新盖的屋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望着窗内暖黄的灯光,听着爹娘的唠叨和小妹的笑声,白天那些猜忌的心声,早被满院的烟火气吹散了。

他清楚,只要自己脚踏实地、问心无愧,旁人再多闲言碎语,也拦不住日子一天天变好。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