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偷听心声的祁同伟 > 第24章 饮水思源

1993年10月的红山乡,清早的薄雾还没散尽,空气里飘着秸秆燃尽的焦糊味。

乡政府1楼的司法所门口,老槐树叶落了一地,像撒了层碎金。

所长王茂英叉着腰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收拾整齐,背着挂脖水壶的祁同伟,说道

“小祁,大学生来基层,别嫌苦。给你一周时间,啥也别瞎掺和,跟着我多听、多看、多学就行。”

祁同伟连忙点头,就被王茂英拉上了三轮车

——今天,他们要去十里外的李家坳搞普法宣传。

三轮车在土路上颠得人直晃,王茂英扯着嗓子,跟路边扛锄头的老乡打招呼道

“张叔,下午村头晒谷场开普法会,过来听听啊!”

到了李家坳,祁同伟跟着老所长把印着“土地承包法”“邻里纠纷调解要点”的传单往老乡手里递,可大多人摆摆手就走,有人还嘀咕道

“纸上的字能当饭吃?”

王茂英不急不躁,拉着蹲在墙根抽烟的村支书,唠起来道

“咱把去年老王家,和老李家争宅基地的事掰扯明白,比发十张传单都管用。”

祁同伟站在一旁没作声,却清楚听见村支书的心思。

(要是能顺便问问我家小子,和邻村姑娘的彩礼纠纷就好了,媒人说要三千块,实在拿不出啊。)

他犹豫了一下,凑到王茂英身边低声说道

“王所,我刚才听人说,村支书好像有彩礼纠纷的困扰,要不宣传完跟他聊聊?”

王茂英愣了愣,转头看了眼搓着手的村支书,心里犯嘀咕。

(这事要是真的,倒是能当个案例宣传,就是不知道这小子说的话有谱没?)

当天下午,司法所的调解室里果然来了对愁眉苦脸的小年轻。

男方家说凑不够三千彩礼,女方父母拍着桌子喊

“没彩礼别想娶我闺女”。

王茂英端着搪瓷缸子喝了口茶,刚要开口讲“婚姻自由、彩礼自愿”的道理,祁同伟却没忍住,插嘴问女方母道

“大妈,您是不是怕闺女嫁过去受委屈,才要彩礼撑场面?其实男方家准备把西屋翻新给小两口住,还答应以后一起照顾您老。”

女方母亲猛地抬头道

“你咋知道我这么想?”

王茂英看着女方母亲的反应,知道说对了,心里一惊。

(卧槽,这年轻人!)

祁同伟顺着女方的心思,又劝小两口承诺“以后常回家看老人”,这场闹了半个月的纠纷竟真的和解了。

送小两口出门时,王茂英瞅着祁同伟的背影,心里打鼓。

(这小子,我20多年才摸透的“察言观色。”,他刚来两天就上手了?这世上真有天赋异禀之人?)

这话刚冒出来,祁同伟就听了个真切,他偷偷勾了勾嘴角。

(看你还敢小看我这“大学生”。)

接下来几天,祁同伟跟着王茂英跑遍了红山乡的八个村子。

在王家村调解宅基地纠纷时,他听见占了邻居半米地的老王心里喊。

(其实我就是气他,去年秋收抢着收我家玉米。)

当即提议“两家一起平整宅基地,老王帮邻居把玉米囤加固,这事就翻篇”。

在石桥村处理赡养纠纷时,他捕捉到老人的心思。

(不是要赡养费,就是想让儿子多来看看。)

又劝着三个儿子排了轮流陪伴的时间表。

10月下旬的一个傍晚,王茂英和祁同伟蹲在乡政府1楼的司法所门口吃煎饼果子,路过的老乡远远就喊道

“祁大学,上次多亏你劝我家那口子!”

王茂英咬了口煎饼,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这次没藏心思,大大方方地说道

“小子,真有两把刷子。以后调解案子,咱俩一起上!”

祁同伟笑着点头,晚风卷着槐树叶落在两人脚边,远处传来村广播里的普法宣传声

——那是他昨天刚写的广播稿,比老所长的“经验之谈”多了几分年轻人的鲜活,却同样暖了红山乡的寻常日子。

周六,天刚蒙蒙亮。

祁同伟揣着搪瓷碗走进食堂时,蒸笼里的白面馒头正冒着热气,大师傅舀了勺浓稠的玉米糊糊递给他道

“小祁,今天咋起这么早?不歇会儿?”

“李师傅,我去乡上办点事。”

祁同伟咬着馒头,心里早盘算起今天的正事

——买辆摩托车。

来司法所快一个月了,跑村调解全靠蹭老乡的三轮车或步行,遇上急事总耽误功夫,他想趁着休息去把摩托车买了,以后回家和工作都能用得上。

吃完饭,他仔细锁好宿舍的木门,把钥匙串别在腰带上,沿着乡政府门前的土路往乡中心走。

乡信用社刚开门,柜台后的玻璃上还贴着“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红标语。

祁同伟递上存折,看着营业员数出一沓带着油墨味的十元纸币,他小心的把钱装好

——这两万块,在90年代的乡下能盖五六间砖房。

乡东头的“农机摩托专卖”是全乡唯一卖摩托车的地方,门口支着块木板,用红漆写着“嘉陵125,8800元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板见祁同伟穿着破旧的衬衫,不像买主,直到他掏出钱,才立刻热情地把一辆银灰色的嘉陵125推到门口道

“小伙子有眼光!这车皮实,拉货载人都中,乡里好几个村干部都买的这款。”

祁同伟围着摩托车转了两圈,金属车把泛着光,座椅还是崭新的人造革。

“我没骑过,能试试不?”他问。

老板拍了拍车座道

“简单!我教你两招就会。”说着跨上车,演示着怎么挂挡、松离合、给油门,

“记住,起步别猛加油,离合慢慢松,不然容易窜出去。”

祁同伟学着老板的样子坐上去,脚撑一收,车身微微晃了晃,他赶紧扶住车把。第一次拧油门时,摩托车“嗡”地往前一蹿,吓得他赶紧踩了刹车。

老板在旁边笑道

“别急,再来!”试了三四回,他渐渐找到了感觉,挂着一档慢慢溜了几十米,接着又练了换挡、转弯。

半个多小时后,他竟能骑着车在乡道上跑个来回,虽然车身还有点晃,但已经稳当不少。

“就这辆了!”

祁同伟停下车,干脆地付了钱。

老板帮他把车牌上好,又递了本说明书道

“有啥不懂的随时来问!”离开前,他拐进旁边的小卖部,给在乡里读书的妹妹买了两袋麦丽素、一包水果糖,还有她最爱吃的芝麻糕,用塑料袋装好挂在车把上,向着家里赶去。

“突突突——”

引擎声像惊雷似的,正在老槐树下扎堆抽烟的汉子们猛地直起腰,手里的烟卷都忘了往嘴里送。

黄土路上,一辆锃亮的嘉陵摩托车正朝村里驶来,车把上挂着的红绸子随着车身颠簸,晃得人眼晕。

“那不是祁家小子吗?”有人眯着眼喊了一声。话音刚落,摩托车已经停在了槐树下,祁同伟摘下头盔,露出一张晒得黝黑却精神的脸。

他笑着朝众人点头道

“叔伯们都在呢?”

瞬间,人群像炸了锅似的围了上来,伸手的、探头的,把摩托车围得水泄不通。有人摸着油箱上冰凉的烤漆,啧啧赞叹道

“这玩意儿真俊!得不少钱吧?”

也有人扯着车座套,羡慕得直搓手道

“咱村头一回见这铁马,同伟这是在外头发大财了!”

(哼,怕不是在外头干了啥不地道的营生?不然哪能买得起这金贵东西。)

人群后排,曾跟祁家因为宅基地红过脸的王二柱撇了撇嘴,酸溜溜地在心里嘀咕。

祁同伟没理会那些异样的目光,一边笑着递烟,一边往孩子们手里塞水果糖。

这时,巷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爹娘和小妹祁春燕,挎着菜篮子跑了出来,看到摩托车和围着的人,老两口的嘴半天没合上。

“娃,这、这是你的?”

祁父搓着满是老茧的手,声音都在发颤。

祁同伟点点头,把摩托车稳稳推进院子,刚支好车梯,祁春燕就扑了过来,围着摩托车转了三圈,突然蹦起来喊道

“我家有摩托车啦!哥,后天能送我去乡上学不?”

“送,肯定送。”

祁同伟刮了下妹妹的鼻子,把剩下的糖和几包点心递给娘。

“这是给家里带的。”

等乡亲们渐渐散去,祁母端来一碗凉白开,祁父才沉下脸问道

“娃,你这刚上班,工资就那么点,哪来的钱买摩托车?”

祁同伟喝了口水,笑着说道

“前阵子碰上个机会,买了点股票,挣了几万块。”

“几万块?”

祁父手里的烟杆“啪”地掉在地上。

“这娃现在真是了不得!”

祁母赶紧拉过他的手,反复叮嘱道

“钱得放好,可别乱花,将来还得娶媳妇呢。”

祁同伟从包里掏出一沓崭新的钞票,分成两部分道

“这部分您二老留着家用,剩下的一万,我想给村里盖所新学校。当年我上学,多亏了乡亲们凑钱,现在该报恩了。”

老两口对视一眼,祁父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该!咋能忘了本?就按你说的办!”

周日一大早,祁同伟提着两盒点心来到老书记家。

听完他的来意,老书记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拿着那沓钱,激动得直拍大腿道

“可算盼来救星了!现在那小学,屋顶全是窟窿,一到雨天,娃娃们就得挤在墙角上课,我愁得头发都白了!”

祁同伟只说是在外头攒的辛苦钱,老书记握着他的手连连夸赞道

“好娃,没忘本!这钱我保管用好,保证让娃娃们尽快进新教室!”说着还拿出纸条写了张收据,盖了公章递给他。

周一清晨,天刚蒙蒙亮,祁春燕就背着书包站在摩托车旁。

祁同伟载着妹妹,摩托车再次“突突”响起来,沿着黄土路朝乡上驶去。

到了学校门口,妹妹扒着车座舍不得撒手,他笑着挥挥手。

调转车头,祁同伟加了把油门,摩托车迎着朝阳,朝红山乡司法所的方向驶去。

风拂过脸颊,他望着前方蜿蜒的山路,心里格外踏实

——这铁马不仅载着他回了乡,更载着他对家乡的念想,朝着更实在的日子奔去。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