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偷听心声的祁同伟 > 第26章 枯木逢春

90年代初的汉东省官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对于祁同伟这类,尚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干部而言,个人仕途的起伏,在省级权力格局的震荡面前,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涟漪

——真正的风暴,正围绕着1992年的省长之位悄然酝酿。

时任省长即将到龄退休,这一空缺,瞬间点燃了汉东高层的竞争战火。

最具竞争力的两大候选人,一方是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赵立春,另一方则是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群峰。

两人资历相当、根基深厚,围绕省长宝座的较量,从最初的私下试探、人脉运作,迅速升级为公开的实力对决,赵立春凭借京州“省会优势”,频繁以“改革先锋”姿态亮相,高调汇报城市发展成果。

梁群峰则依托政法系统与地方地市的支持,暗中串联老干部,强调“稳健治理”的重要性。

一时间,汉东各级部门人心浮动,干部们或明哲保身、或暗中站队,官场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博弈气息。

这场“龙争虎斗”的结局,最终由“政绩”一锤定音。

赵立春在京州市委书记任上,以“敢闯敢干”的强势风格,推动大刀阔斧的改革,招商引资、城市基建齐头并进,京州GDP增速连续数年领跑全省,恰好契合了当时全国G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大方向。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赢得了中秧的认可,最终如愿登顶省长之位。

败下阵来的梁群峰深知,官场一步落后,便可能步步被动,自己再进一步已是奢望。

作为与赵立春缠斗多年的老对手,他比谁都清楚这位新省长的性格,进取强势的背后是刚愎独断,“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口号下,藏着任人唯亲的私心,更关键的是,此人记仇,且睚眦必报。

不久之前发生的“陈岩石事件”,更印证了梁群峰的判断

——前几年,赵立春在酷暑天,躲进招待所空调房办公,被时任京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岩石,在班子会议上公开批评,逼其作了检讨。

赵立春上任省长后,当即以“平调”名义,将陈岩石调任省检察院,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看似级别未降(仍为正厅),实则将其调离了掌握实权的公安系统核心,逐步边缘化,甚至在陈岩石退休申报副部级待遇时,赵立春也暗中作梗,使其未能获批。

陈岩石的遭遇,让梁群峰深感危机,一旦自己退休,失去权力庇护的梁家,在汉东将难有立足之地。当务之急,是培养能延续家族势力、制衡赵立春的“接班人”。

经过多方筛选,汉东大学政法系教授高玉良,进入了他的视野

——汉东大学政法系素有汉东官场“黄埔军校”之称,高玉良作为学界权威,门生遍布政法系统,根基扎实,更重要的是,他属“体制外起步”,政治底色相对干净,没有复杂的派系牵扯,便于塑造为“自己人”。

一场各取所需的政治联姻就此达成,高玉良渴望告别讲台、跻身官场核心,梁群峰则需要借助其人脉与潜力巩固势力。

在梁群峰的全力运作下,1994年底,高玉良被正式任命为汉东省、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

这一任命,不仅标志着高玉良从政之路的开端,更意味着汉东官场悄然形成了“赵立春主政、梁群峰布局”的微妙平衡——而这场围绕权力的谋划与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任凭汉东官场翻涌变幻,与红山乡司法所的祁同伟毫无干。

司法所的办公室里,吊扇吱呀转着,祁同伟伏在木桌上写工作总结,手边的搪瓷缸子冒着热气,泡的是本地产的粗茶。

“真是不容易,这二十多年来,就数今年最省心!”所长王茂英叼着烟,看着祁同伟的背影感慨。

自打祁同伟来所里这两年多,王茂英算是彻底放了心。

从一开始带着他跑村入户,到后来陪着处理纠纷,再到如今彻底放手

——但凡乡里村里闹矛盾、起争执,祁同伟都主动往前冲。不管是什么麻烦事,到了他手里,总能把道理掰扯明白,既不偏帮,又得人心,最后双方都心服口服。

现在整个金山县,谁不知道红山乡司法所有个“祁大学”?

不光本乡的事找他,周边几个乡遇上难啃的“硬骨头”,还常来借人。看着外乡干部赔着笑脸来请祁同伟,王茂英心里别提多得意。

(这金疙瘩咋就落到我这儿了?真是老天眷顾!)

祁同伟听着王所长的心里话,嘴角悄悄勾了勾。

啥事到了他手里,只要听一听纠纷双方的心声,摸透他们的真实心思,再结合自己在大学学的那套法理知识,处理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正想着,办公室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乡政府的吴干事满头大汗跑进来道

“祁大学!快!省政法委来电话找你!”

一旁的王茂英闻言,也是惊讶不已。祁同伟更是心里犯嘀咕,省政法委?打电话来找自己干嘛?他跟着吴干事,快步往乡政府办公室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拿起听筒,他沉声应道

“喂,你好,我是祁同伟。”

“同伟啊,最近怎么样?基层工作还顺利吗?”电话里的声音亲切道。

祁同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语气瞬间激动道

“高老师!原来是您!我还以为是谁呢!您这是高升了?恭喜您啊!”

一旁的吴干事耳朵尖,听见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感慨。

(这小子命真好,老师居然进省里了,这下怕是要熬出头了!)

高玉良先简单说了自己调任省政法委的事,又细细问起祁同伟的工作。

祁同伟一一汇报,语气里满是踏实。

等他说完,电话那头的声音压低了些道

“虽困于当下,然如万历年间隐忍之士,守心中之星火,待时运流转,风云际会,自可再展宏图。”

祁同伟心里一震,瞬间明白老师的用意,当即郑重承诺道

“您放心,我绝不会被眼前的难处打垮,一定在基层扎稳根,干出实绩来。”

挂了电话,祁同伟的手还微微发颤。上次去拜访高老师时,对方压根没提调任的事,想来是最近才定下来的。

老师最后之话,是在隐晦地提醒他沉住气,等着时机翻盘啊!

这两年他在乡所里兢兢业业,可心底那股不甘从未消散。

梁璐还像块狗皮膏药,时不时打电话来逼他就范。到后来他实在没办法,干脆跟乡政府值班室打了招呼道,只要是女人找他,就说他不在,这才清静下来。

可这清静的日子,在所长王茂英急促小跑的脚步声中,被打破。

王茂英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快步来到正擦摩托车的祁同伟面前,道

“同伟,快看看!地区出了大案

——三个歹徒持枪,抢了镇平县供销社的保险柜,还杀了个值班老职工,现在可能流窜到咱周边几个乡,上面让咱们下乡时多盯陌生面孔,尤其是外地口音的!”

祁同伟接过通知,看着“涉案金额12万元、作案工具为自制双管猎枪”的字样,心里猛地一沉。

1995年的12万,在红山乡能盖十座砖瓦房,县城里能买三套带院宅子,单是“持枪杀人”四个字,就够整个地区公安系统绷紧神经。

他把通知折起来装进兜里,跨上摩托车道

“王所,你放心,我要去西坡、后沟送《土地管理法》宣传册,路上会多留意的。”

摩托车“突突”驶离乡街,顺着坑洼土路往山里开。

路过半山腰“老牛杂货铺”时,油箱见了底,祁同伟暗道一声好险,这要把他丢在半路上,就倒了霉了,拧动车把停在铺前,准备去加点汽油。

90年代在很多地方,杂货店、五金店、烟纸店等,常兼卖散装汽油或“零拷”汽油,车主自备油桶即可,这在当时是普遍做法 。

铺子里飘着酱油,和零食的混合气味,此时,一个穿深灰夹克、裤脚沾着新鲜黄泥的男人,正弯腰结账,声音压得极低道

“老板,两箱红烧牛肉面、一提矿泉水,再拿把最快的砍柴刀。”

就在男人掏钱结账时,祁同伟走了进来,刚准备开口,耳边骤然听见男人的心声。

(他娘的老鬼咋还不来?在鹰嘴崖那破山洞蹲了两天,再等不到信,12万要是被他和瘦猴私吞,我非崩了他俩不可!)

“鹰嘴崖”“12万”

——这俩词像炸雷在祁同伟脑子里响起来,和通知里的案情严丝合缝!

他提着加油壶的手微微用力,内心翻涌,表面却装得漫不经心,指着货架上的肥皂问道

“牛叔,这肥皂多钱一块?家里的快用完了。”说话时,眼角余光扫到男人脚边的编织袋鼓囊囊的,摸上去硬邦邦,像是藏着长条状的东西。

男人结完账以后,扛起编织袋,就往铺外岔路走,脚步急匆匆的。

祁同伟付了油钱和肥皂钱后,蹲在车前,假装检查摩托车链条,看着男人背影钻进山坳,立刻跨上车往乡派出所赶。

摩托车开得飞快,碎石子溅起一路烟尘,二十多分钟就冲到了派出所门口。

“张所长!张所长!”祁同伟推开值班室的门,喘着粗气说道

“我在老杨杂货铺碰到个陌生人,穿深灰夹克,扛着编织袋,跟通报上的抢劫杀人案对上了!他往西边山岔路走了,估计要去鹰嘴崖!”

派出所所长张建军闻言一惊,立刻抓起墙上的对讲机道

“全体集合!带好武器,跟我去西岔路堵人!”等人齐后,推着3辆摩托车走出派出所,祁同伟骑车在前面引路,顺着男人走的方向追去。

在一处狭窄山洞口,摩托车终于截住男人,民警扑上去将他按倒,从编织袋里搜出一把上了膛的自制猎枪。

现场众人看到这把上了膛的猎枪,都是心中一紧,还好动作快,不然,怕是得有伤亡。

望着被押走的嫌犯,祁同伟紧紧握起拳头,心中如波澜翻涌,难以平静。

这次偶遇,凭借心声,他抓住了此次契机,就是不知,能否给他的仕途带来转变?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