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的案例研讨室,气氛如同一个微缩的官场。本次讨论的案例是“如何处理历史遗留的工业用地污染与城市开发之间的矛盾”。小组内,来自省环保厅的副处长张明,与来自传统工业城市龙泉市的副市长赵强,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张明言辞犀利,挥舞着政策文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污染地块不治理达标,坚决不能进行商业或住宅开发!这是红线,也是底线!不能为了短期GDP,牺牲长远的环境和人民健康!”他引经据典,数据翔实,带着省厅干部特有的权威感。
赵强则面色凝重,语气带着基层的无奈与急切:“张处长,道理我们都懂!可那些地块闲置多年,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恶劣,政府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资金维护围挡。更重要的是,那些因为工厂倒闭下岗的工人怎么办?城市需要发展,财政需要收入,老百姓需要就业和更好的居住环境!完全按照最高标准治理,成本天文数字,我们地方财政根本承受不起!这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发展问题、稳定问题!”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张明批评赵强“唯GDP论”、“缺乏长远眼光”;赵强则反驳张明“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了解基层实际”。小组其他成员大多沉默,或面露难色,或事不关己。
林峰一直安静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他回想起王教授讲的狄仁杰的故事,也想起了自己在果城处理“刘老蔫”片区拆迁时,最初也只是想强硬推进,后来才学会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眼前的争执,与历史和现实何其相似。
眼看讨论即将陷入僵局,林峰轻轻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没有看向争执的任一方,而是面向全体,语气平和地开口:
“张处长强调环保红线,是立足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局,高瞻远瞩,令人敬佩。赵市长担忧地方发展和民生疾苦,是立足一城一地的现实困境,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他先精准地概括并肯定了双方观点的核心价值,这让张明和赵强紧绷的脸色都略微缓和,至少,这个年轻人听懂了他们的意思。
“我认为,二位领导的出发点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和对人民负责。”林峰话锋一转,将看似对立的双方拉到了同一个阵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跳出‘治与不治’、‘开发与不开发’的二元对立,寻找一条兼顾环保与发展的‘第三路径’?”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边写边说:“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国内外‘环境修复与开发联动’的成功经验?对于污染程度不同的地块,实行分级、分类治理。重污染区域,严格治理,短期内可作为生态绿地或公益设施用地;中度污染区域,采用成本相对可控的修复技术,修复后优先用于对土壤要求不高的工业仓储或特定商业项目;轻度污染区域,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探索‘修复 开发’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用未来开发的部分收益反哺治理成本。”
他接着引用了近期国家部委关于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政策文件要点,为自己的建议提供了政策支撑。
“这样一来,”林峰总结道,“既守住了环保的底线,避免了盲目开发带来的长期风险,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活力,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他提出的“第三方案”,巧妙地将张明的“环保刚性”与赵强的“发展柔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具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张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分级治理……第三方参与……这个思路确实可以探讨,避免了‘一刀切’。”赵强也眼前一亮:“如果能引入社会资本,分担治理成本,那对我们地方来说,压力就小多了!林峰同学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
最终,小组一致同意以林峰提出的框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后形成报告。张明和赵强虽然未能完全说服对方,但都对这个能让自己核心诉求得到体现的方案表示了认可。
林峰坐在位置上,表面平静,内心却涌起一股奇妙的成就感。这不是扳倒对手的快意恩仇,而是一种通过智慧整合资源、化解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愉悦。他初次品尝到了成为“平衡点”和“粘合剂”的美妙滋味,这比单纯的“打打杀杀”更考验智慧,也更有成就感。他意识到,“借力打力”的太极智慧,其精髓在于引导和转化矛盾,而非硬碰硬的对抗。
果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气氛紧张。一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被紧急送入导管室,病情极其危重,常规手术方案风险极高。
姜欣冷静地穿戴好铅衣,目光坚定。她脑海中迅速闪过在省年会上学到的一种新的介入技术结合药物辅助方案,该方案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但能为这类危重患者争取更大的生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